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寶寶嘔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寶寶嘔吐范文1
出生后嘔吐
嘔吐原因: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羊水咽下綜合癥:是分娩過程中,因產程過長等因素導致寶寶吞入過多羊水,刺激了胃黏膜而引起嘔吐,多發生在生后兩周內。
寶寶出生后,還未開奶就開始嘔吐,吐出物為清水、泡沫樣(黏液)或少許咖啡樣物。全身情況良好,胎糞排出正常,肚子不脹。
應對:這屬于生理性嘔吐的范疇,羊水吐盡后嘔吐自然停止,持續大約一兩天即消失,只需做好口腔衛生工作就行了。個別嘔吐較重的寶寶須請醫生用導管抽出胃內容物,并用生理鹽水洗胃,以減輕癥狀。
喂養不當嘔吐
嘔吐原因:小嬰兒漾奶多是由于小嬰兒賁門比較松弛,喂奶過多、過快,超越了寶寶胃的接納能力;或母親喂奶姿勢不當,導致寶寶吞入大量空氣等。
嘔吐特點:發生于喂奶過程中或喂奶以后,吐出量不大,常表現為幾勺量的奶水順著寶寶的下巴流出來。
應對:
媽媽要掌握好喂奶姿勢、速度與喂養量,忌喂奶過快過多,盡量避免躺著喂。
喂奶后輕拍寶寶背部,讓寶寶打嗝排出吸入的空氣,寶寶躺下時采取右側臥位,并略抬高上半身。
寶寶進食后半小時內,不要做劇烈活動。
情緒性嘔吐
嘔吐原因:寶寶精神緊張、焦慮、受到驚嚇、過度哭泣等引起的咽反射而發生嘔吐。
嘔吐特點:嘔吐多在進食后突然發生,一般無惡心感覺,嘔吐不費力,吐出量不多,不影響食欲和進食量,吐后即可進食,體重與營養狀況不受影響。
應對:及時安撫寶寶。并盡快做好口腔清潔。
消化道畸形嘔吐
嘔吐原因:禍起先天性發育缺陷,如食管閉鎖、胃扭轉、腸閉鎖(包括十二指腸閉鎖、小腸閉鎖和結腸閉鎖)、直腸閉鎖等。造成消化道不通暢,吃入的奶水被迫倒流入口腔而致嘔吐,多發生在生后兩周內。
嘔吐特點:出生后即可出現嘔吐癥狀,吃多少吐多少,常流口水。根據閉鎖部位不同,癥狀又有差異。如食管閉鎖的寶寶喂奶后嗆咳、顏面青紫。氣喘、呼吸困難;腸閉鎖寶寶嘔吐物中有膽汁,不排大便;無寶寶喂奶3―4天后也不排便,腹脹,嘔吐物早期為奶水與膽汁,以后則為糞便。
應對:對于這樣的寶寶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接受手術治療。
胃幽門狹窄嘔吐
嘔吐原因:幽門是胃的“出口”,與十二直腸相接。幽門周圍的肌肉如果過度增厚,則可導致“出口”狹窄,胃內食物無法順利通過進入十二指腸,因而引起嘔吐。
嘔吐特點:嘔吐大多發生在生后兩周開始,但多在3周后逐漸加重。嘔吐較為頻繁呈噴射性(嘔吐物可噴出數十厘米遠),量多,可有隔夜的奶水或乳塊,無膽汁。嘔吐后出現饑餓感,有進食的欲望。由于吃入的奶水大多吐了,故爾消瘦、體重下降、脫水,并隨月齡增加而加重。
應對:及時到醫院診治。
巨結腸嘔吐
嘔吐原因:屬于先天性發育障礙,直腸肌肉間的神經節細胞缺損或發育不良,造成直腸上部的結腸擴大,腸內容物難以順利到達直腸。
嘔吐特點:寶寶在出生后1周內出現無大便,先有腹脹,然后嘔吐,初期吐出物為奶水與膽汁,之后可吐出糞便。肚子日漸膨隆如鼓,揉壓腹部即可誘發嘔吐。大便排出困難,需進行灌腸通便。
應對:通過腹部×線檢查及低壓鋇灌腸造影檢查判定,手術治療是根本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胃食管反流嘔吐
嘔吐原因:胃內的奶水等向上逆流到食管甚至咽喉等處,與食管下端的括約肌短暫松弛、胃排空延遲和腹壓增高等因素有關。
嘔吐特點:早產寶寶最容易發生此種情況,大多表現為溢奶,嚴重者嘔吐可呈噴射性,吐出物為不帶膽汁的奶液或奶凝塊。
應對:小寶寶可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調整姿勢的辦法來防范,如進食后半小時內保持半直立,或放在嬰兒汽車座椅或后背式嬰兒背包里,或面向左側躺在抬起30°角的床上。大多到周歲以后,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經發育得強壯有力,反流癥狀即可消失。若此時反流癥狀依然存在,則應向醫生求助,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感冒嘔吐
嘔吐原因:感冒后寶寶容易被鼻涕堵塞產生惡心感而發生嘔吐。另外,患了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出現嘔吐。
嘔吐特點:寶寶嘔吐較為頻繁,同時有發燒、咳嗽、惡心、食欲減退等感染癥狀。
應對:積極治療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有鼻塞,可用吸鼻器清除寶寶的鼻涕,盡量不讓鼻腔里積存黏液。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治療鼻塞的藥物來減少鼻涕的分泌量。
胃腸炎嘔吐
嘔吐原因:患了胃炎、腸炎、痢疾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由于胃腸黏膜受到炎癥刺激,引起反射性嘔吐。
嘔吐特點:嘔吐較為頻繁,伴有惡心、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感染癥狀,可以伴有發熱。
應對:積極治療胃腸炎等消化道感染。
腦膜炎嘔吐
嘔吐原因:腦炎、腦膜炎等神經系統感染勝疾病,引起顱內壓力升高,導致嘔吐。
嘔吐特點:寶寶嘔吐前常無惡心感,嘔吐呈噴射性,胃內容物急劇有力地從口中噴涌而出。同時伴有啼哭、精神委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癥狀。
應對:治療腦炎、腦膜炎。
吐了,怎么辦
寶寶嘔吐可能導致嘔吐物進入氣管,引起嗆咳,甚至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需要認真對待。
讓寶寶側臥,可以將浴巾墊在身體下面,抬高上身。如果寶寶躺著時嘔吐,須哿頭部偏向一側。大孩子則可坐起,將頭側向一邊。
嘔吐后讓寶寶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小寶寶可通過勤喂水的方式,達到清洗口腔的目的。
保證水分供應,少量多飲,防止失水過多而發生脫水現象。水溫冬季宜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嘔吐。
寶寶嘔吐范文2
2、各種材料分批過稱后倒入一個大大的面盆,方便后面操作。
3、材料都放好以后慢慢倒入準備好的溫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看看面粉的狀態,不同品牌面粉的吸收性也完全不一樣,所以我這次用的都是超市都能買到的國產的風箏牌高筋粉和全麥粉,現在10-15度室溫的春天,用的是300g的溫水。
4、在面盆里拿筷子拌成如圖狀不見面粉,就可以移到面板上來揉了。
5、揉面時每次面團的開口都朝上,并且手臂伸直,用身體的力量來壓面團,這樣不會累。
6、我用了7-8分鐘手工揉面,面團拉一拉有延展性就差不多了。我覺得這個過程很好玩,感受面團的變化,所以暫時沒考慮入揉面的機器。
7、面團放容器蓋保鮮膜,放入烤箱,下面放一盆溫熱水。
8、烤箱35度左右,雙面烤模式,切記別開時間啊,那就真的烤起來了,就調溫度和模式,進入類似預熱狀態就行。
9、我用了1個半小時,面團發成原來兩倍大,拿出來準備排氣和整形。
10、用摔打發和揉面法都可以,給面團排氣再按摩,這個過程我大概用了5分鐘左右,因為發酵的面團在有水氣的密閉空間又變的比較軟,會很粘面板,我在面板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這樣就不沾了。
11、排氣完畢,改成4個面團各種果仁歐包的做法 步驟12
12、將面團用手掌按壓成薄厚比較平均的小長方形,用保鮮膜蓋上,避免水氣跑掉,這個過程15分鐘差不多。
13、然后將這個方形面餅改成你喜歡的歐包造型,圓形、長條形、橄欖形都可以,我這里直接卷起來了,簡單易操作。
14、做好造型的面團墊油紙放烤盤,記得預留空隙給面團膨脹,上面蓋上保鮮膜,繼續用一發的方法放入烤箱二次發酵,時間和一發差不多,發到面團2倍大小。
15、面團發好以后,從烤箱取出來,上面用刀切幾個口,如果很粘刀,就粘點面粉再來切口。
16、切好口以后用篩粉篩點做面包的粉在上面,這一步是起裝飾作用,可有可無。
17、220度雙面烤20分鐘
18、10分鐘以后注意烤箱里面面包顏色變化,如果變黃了,就上面蓋塊錫紙。
19、20分鐘后取出面包,放在涼板上晾涼。
寶寶嘔吐范文3
>> 淺談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包容 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之我見 南非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研究 澳門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概況 數字閱讀與公共圖書館的應對 公共圖書館與網絡數字閱讀 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思考 淺析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與政府責任 包容性發展: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之維 基層公共圖書館生存與發展探析 公共圖書館講座的發展與突破 加快《公共圖書館法》的立法進程 淺談圖書館聯盟與基層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圖書館+”時代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轉型與角色定位 文化權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公共圖書館事業 電子書時代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政府制度供給責任 公共圖書館事業均衡發展中的政府責任研究 北歐四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啟示 山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存在問題及措施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7]European Commission,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e-Inclusion: Creating a more inclusive Europe with technology[EB/OL].[2014-06-11]..
[22]The pages are no longer PubliCA. Telematics for Libraries-Projects PUBLICA[EB/OL].[2014-08-15]. .
[23]Gill, P.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IFLA/UNESCO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 [M].München: Saur, 2001.
[24]Vescus, M. The electronic period in Estonian Public Libraries. In 7th Congress of Baltic Librarians. “Diversity in Unity: Baltic Librar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From:Sept, 30th0-Oct, 2nd, 2004[EB/OL].[2014-06-06].http://academia.lndb.lv/xmlui/bitstream/handle/1/70
1/7th-congress-of-baltic-librariansproceedings.pdf sequence=1.
[25]Lagerspetz, M.; Tali, M. Estonia. In Compendium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Trends in Europe, 13th ed.[EB/OL].[2014-06-07]. http://.
寶寶嘔吐范文4
[關鍵詞] 托烷司瓊;阿糖胞苷;化療;惡心;嘔吐
[中圖分類號] R4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1(a)-050-02
以大、中劑量阿糖胞苷(Ara-C)為主的化療方案(如FLAG)已成為目前急性白血病鞏固、強化治療的主要手段。然而大劑量Ara-C可引起強烈的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能否成功地預防或減少這些毒副反應,往往成為完成化療的關鍵。托烷司瓊是一種高選擇5-HT3受體拮抗劑,可有效預防和減少化療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我院在2006~2008年對20例采用大劑量阿糖胞苷(Ara-C)為主的化療方案的患者,預防性使用托烷司瓊后的療效進行觀察,并與昂丹司瓊組作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42例均來自我院血液科2006年1月~2008年8月的住院患者,經骨髓及免疫分型、染色體檢查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齡16~52歲。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ANLL)30例,經DAE/MAE方案達到完全緩解(CR)25例;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12例,均在第一療程用VDLP方案達到CR。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含中、大劑量Ara-C方案治療,即Ara-C大于1 g/(m2?d),療程總量大于6 g/m2。
1.2治療方法與觀察指標
觀察組20例,于每日化療前30 min靜脈注射托烷司瓊(哈爾濱三聯藥業生產)5 mg;對照組22例,于化療前30 min靜脈注射昂丹司瓊(商品名:歐貝,齊魯藥業生產)8 mg。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狀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在化療周期內第1~7天為觀察期,觀察止吐用藥當天及隨后6 d惡心、嘔吐、食欲情況,同時詢問是否有腹痛、腹瀉、便秘、頭痛等不良反應。
1.3分度標準
根據WHO標準,對食欲、惡心、嘔吐進行分度,①食欲,0度:進食正常;Ⅰ度:進少量固體食物;Ⅱ度:進流質食物;Ⅲ度:不能進食。②惡心,0度:無惡心;Ⅰ度(輕度):不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Ⅱ度(中度):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Ⅲ~Ⅳ度(重度):嚴重惡心、臥床。③嘔吐,0度:無嘔吐;Ⅰ度:嘔吐1~2 次/d,不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Ⅱ度:嘔吐3~5 次/d;Ⅲ~Ⅳ度:嘔吐超過5次/d或出現電解質失衡、脫水。
1.4療效評價標準
1.4.1食欲、惡心及嘔吐的單項控制療效評價完全緩解(CR):0度;部分緩解(PR):Ⅰ度;輕度緩解(MR):Ⅱ度;無效(F):Ⅲ~Ⅳ度。將CR和PR作為有效,MR和F作為無效,計算有效率。
1.4.2綜合控制療效評價0級為完全控制(CR):進食正常,無惡心,無嘔吐。Ⅰ級為部分控制(PR):進食正常或進少量固體食物;無惡心或輕度惡心,不影響進食及日常生活;嘔吐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完全控制率(CRR)=CR的病例數/采用的分析病例數;有效率(RR)=CR+PR的病例數/采用的分析病例數。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0.0軟件統計處理,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預防惡心的療效比較
在預防惡心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0.0%和86.4%,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完全控制率觀察組為70.0%,對照組為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預防惡心的療效比較(例)
與觀察組比較,#P<0.05
2.2預防嘔吐的療效比較
在預防嘔吐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0.0%和86.4%,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完全控制率觀察組為75.0%,對照組為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預防嘔吐的療效比較(例)
與觀察組比較,#P<0.05
2.3不良反應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均較輕,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便秘和頭痛,患者均可耐受,未影響治療。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例)
3討論
胃腸道反應是腫瘤化療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因白血病患者與其他實體腫瘤相比,具有療程長、劑量大的特點,中、大劑量Ara-C所致的惡心嘔吐尤為嚴重,故有效的防治是化療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化療藥物致吐的主要機制是刺激胃腸道黏膜上的嗜鉻細胞,使其釋放出5-HT3、5-HT3與中樞及外周的5-HT3受體結合而誘發惡心、嘔吐。昂丹司瓊是第一代的5-HT3拮抗劑,自1987年問世以來,不斷有新的產品問世,托烷司瓊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具有與5-HT3主環完全相同的結構,而且對5-HT3受體的選擇性更高、親和力更強,能快速阻斷嘔吐反射末端神經突觸前膜的5-HT3受體,阻止嗜鉻細胞釋放出的5-HT3,并調節傳入最后區的迷走神經活動的5-HT3受體作用,通過雙重作用阻斷嘔吐反射,從而阻止化療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因托烷司瓊在體內的t1/2為8~13 h,因而作用維持時間長,每日用藥一次即可。
從本組病例看到,托烷司瓊在預防中、大劑量Ara-C所致的惡心嘔吐方面,與傳統的昂丹司瓊相比,其有效率相仿,但完全控制率則優于昂丹司瓊。在臨床安全性方面,常見的腹瀉、腹痛、便秘等不良反應少而輕,不影響治療,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何小慧,石遠凱,楊建良,等.托烷司瓊預防自體干細胞移植患者因高劑量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J].癌癥,2004,23(4):456-460.
[2]楊武威,徐建明,楊濤,等.鹽酸托烷司瓊防治阿霉素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J].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2006,30(6):598-600.
寶寶嘔吐范文5
發燒
在家觀察――發燒38.5℃以下,精神狀態良好。
建議送醫――發燒38.5℃以上,39℃以下,并有以下癥狀:
精神不振,全身倦怠。
睡眠不好,情緒煩躁、哭鬧。
臉色蒼白,心跳快。
皮膚干熱,小便減少,眼窩凹陷。
嘔吐,頭痛,脖子硬,囟門突起。
咳嗽,呼吸急促,聲音嘶啞。
腹痛,腹瀉。
皮膚出疹。
連續低熱不退(持續5天以上)。
驚厥。
緊急送醫――發燒超過39℃。
提醒 寶寶的正常溫度為36.5℃~37.5℃,口腔溫度為37℃,腋下溫度為36℃~37℃,不同個體的正常體溫稍有些差異,一般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可認為發燒。家長最好平時就定期幫寶寶測量體溫,掌握他健康狀態下的平均體溫,以便能較為準確地判斷他是否發燒。
如果寶寶的體溫只是高了1℃左右,可能是剛洗完澡、穿太多、喝完熱飲料等原因造成的。家長可以過半小時后再給他測一次體溫,排除以上原因后再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
咳嗽
在家觀察――輕微咳嗽,喉嚨沒有痰,不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
建議送醫――出現以下癥狀時:
臉色和嘴唇顏色發紫,口周蒼白。
精神不振,嗜睡或不易喚醒。
驚厥。
不能喝水。
呼吸急促或困難。
伴有喘息聲,喉嚨有痰。
發燒38℃以上,流鼻涕。
咳嗽數日仍未停止,晚上更嚴重。
緊急送醫――先前沒有任何癥狀,寶寶卻突然出現劇烈嗆咳、呼吸困難、臉色不好,可能是吸入異物的原因。如果寶寶沒法將異物咳出,家長要立即送他去醫院及時取出。
提醒 造成寶寶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疾病,也可能是因為吸入了異物。如果只是在感冒傷風時偶爾咳幾聲,在家進行護理即可。如果寶寶的咳嗽癥狀在某個時間段突然加重,或是咳嗽時出現嘶嘶、嗬嗬的聲音,說明咳嗽可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咽喉炎、過敏等引起,需要及時就醫。
嘔吐
在家觀察――奶汁從口角少量流出,或非反復性的嘔吐,沒有其他癥狀。
建議送醫――出現以下癥狀時:
每次喝奶后奶汁從口腔或鼻孔大量噴出。
腹痛,腹脹。
精神不振。
小便次數少,嘴唇和口腔干燥,哭的時候眼淚很少,囟門凹陷。
發燒。
嘔吐物中帶有血或綠色的膽汁。
嘔吐物糞臭,大便果醬色。
皮膚發黃,小便發黃。
緊急送醫――出現嚴重的脫水癥狀,如眼窩下陷、囟門深陷、皮膚干燥蒼白、小便很少、哭時沒有眼淚等。
提醒 嘔吐的原因有許多,如果家長喂食不當,比如給寶寶喂得太快、太多或是姿勢不合適,寶寶就會出現溢乳和嘔吐,這種情況在改變喂食方法后就能避免。
由疾病引起的嘔吐大多伴隨其他癥狀,比如頭痛、腹痛、腹瀉、發燒、脫水等,并且反復發作。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腹瀉
在家觀察――只是比平時多拉一兩次,大便有點稀。
緊急送醫――出現以下癥狀時:
精神不振,全身倦怠。
小便次數少,尿液暗黃。
哭的時候沒有眼淚。
口腔和嘴唇干燥。
囟門下陷。
大便有黏液或膿血,且水分較多。
高熱。
不能喝水或喝水少。
提醒 在嬰兒時期,感冒、飲食改變等都會引起寶寶腹瀉。這些腹瀉大多程度較輕,寶寶只是每天多拉幾次,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且沒有明顯的脫水,精神狀況好。這時家長可以在家中自行護理,主要是給寶寶補水,通常寶寶會在幾天后痊愈。
如果腹瀉現象越來越嚴重,且伴有嘔吐,寶寶就容易出現嚴重的脫水癥狀,這時應該及時送醫。
腹痛
在家觀察――出現以下癥狀時:
數日沒有大便或大便后腹痛減輕。
疼痛部位以肚臍周圍為主。
疼痛時間較短,緩解后寶寶精神狀態恢復,能照常飲食和玩樂。
建議送醫――出現以下癥狀時:
陣發性哭鬧,不容易安慰。
嘔吐,大便呈暗紅色或果醬色。
腹部鼓脹,一碰就痛。
腹痛反復出現。
面色蒼白,對疼痛無法忍受。
便秘,無屁。
提醒 小兒腹痛是很常見的現象,有些是便秘引起的。還有的寶寶疼一會兒之后,又和之前一樣精神了,這很可能是腸道痙攣在作怪。給寶寶揉肚子或熱敷可以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但按揉和熱敷并不適用于所有腹痛情形,有時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寶寶發生腸套疊時,盲目揉肚子很可能會讓腸子越套越深。如果寶寶得的是腸蟲癥,蛔蟲在刺激下上下蠕動,只會讓寶寶更疼。蛔蟲甚至會穿破寶寶的腸壁,引起彌漫性腹膜炎。
如何選醫院?選科室?
如果寶寶的病情不是特別嚴重,家長最好選擇離家較近的、設有兒科的醫院,不一定要去大醫院。大醫院人流集中,排隊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機會多,反而會加重寶寶的病情。
如果寶寶的病情較重或不易診斷,家長就應該帶他去兒童綜合醫院就診。兒童綜合醫院的科室分類比較細,如果家長不清楚應該看哪一科的話可以在初檢處詢問。
做足準備,為看病提速
家長最好在寶寶有輕微癥狀時,就開始有意識地記錄他的情況:比如癥狀開始的時間、頻率和發展過程,飲食情況和大小便情況,進行過哪些治療等。這些詳細信息都能幫助醫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寶寶的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寶寶嘔吐范文6
寶寶吐奶的原因
引起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
水平胃,賁門松
新生兒的食管和胃部尚未發育成熟,食管呈漏斗狀,胃略呈水平位,且容量小。而防止胃部食物逆流的胃部入口賁門括約肌也還比較松弛,收縮能力差,無法很好地阻止奶水流回食道,導致吐奶的發生。喂養方式的不正確也會導致吐奶。
幽門痙攣
胃平滑肌發育未完善,在胃充滿液體食物后易使胃擴張,由于賁門和胃底部肌張力低,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喂食奶水后,幽門黏膜和肌肉容易受到刺激從而導致幽門痙攣,造成吐奶。這種現象會隨著寶寶的發育成熟而逐漸消失。
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吐奶的寶寶常伴有發燒、噴射性嘔吐和腹瀉等癥狀,而且嘔吐物中有奶塊、膽汁或糞便樣的液體。病理性吐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寶寶由于咽部充血、咳嗽和影響消化功能等的緣故,常常會出現吐奶現象。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吐奶量比較多,容易造成寶寶脫水,所以媽媽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并及時送醫院治療。
消化道畸形
消化道畸形如食管閉鎖、先天性幽門肥厚、環形胰腺等都會造成寶寶吐奶,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幽門環肌切開手術。所以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喝不下奶或一喝即吐,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造成寶寶發育遲緩。
另外,胃食道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腸扭轉、腸套疊、腸梗阻,以及神經系統的一些病變如腦膜炎都是引起寶寶病理性吐奶的原因。
吐奶后的護理與治療
如果寶寶吐奶的量多、次數頻繁,很有可能是奶水由食道回流至咽部,嚴重時會引起嗆咳甚至氣管堵塞,媽媽們要及時做好家庭護理并送醫院檢查。
將臉側向一邊
如果寶寶是在躺著的時候發生吐奶,媽媽要迅速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讓奶水順利地從口角處流出,以免嗆到咽喉。
清理口中的溢出物
奶水流出后,媽媽要用干凈的毛巾和棉簽清理寶寶口中、鼻中的溢出物,以免氣管堵塞。
拍打背部
清理完口中的溢出物后,媽媽還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臉色和呼吸狀況。如果寶寶臉色不正常且呼吸困難的話,有可能是溢出物進入氣管,媽媽要用力拍打寶寶的背部,使寶寶的嘔吐物能順利吐出來,防止奶汁吸入到寶寶的肺內,從而保證氧氣的吸入。
不要馬上喂水
如果寶寶情況稍有好轉,媽媽也不要急著給寶寶補水,最好是半個小時以后進行,以免刺激腸道,再次發生嘔吐。之后的寶寶喝的奶量也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預防寶寶吐奶的方法
挑選大小合適的奶嘴孔
爸爸媽媽在為寶寶挑選奶嘴時,千萬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奶嘴孔過大會使寶寶嗆到,奶嘴孔過小,寶寶用力吮吸則會吸入空氣,導致吐奶。先換尿布后喂奶
換尿布需要左右翻動寶寶,容易引起吐奶,所以媽媽最好在喂奶前就把寶寶的尿布換好。
喂奶姿勢要正確
很多沒有經驗的奶爸奶媽們是將寶寶仰臥在膝蓋上喂奶的,其實這種姿勢是非常容易導致寶寶吐奶的。比較正確的喂法應該是抱起寶寶,使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傾斜狀態,這樣奶水就能非常自然地流入胃部,而且吃奶時,要讓寶寶的嘴巴包住和乳暈,防止吃進過多的空氣。
喝奶不能過急、過快
寶寶喝奶時如果過急、過快,就容易引發吐奶。所以媽媽不要等到寶寶非常餓了才給喂奶,要注意喂奶的間隔時間。另外,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動作要輕柔,注意調整寶寶喝奶的節奏。
喂奶后幫寶寶拍嗝
打嗝的時候寶寶胃里的空氣可以隨著嗝一起排出,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所以媽媽們最好在喂完寶寶后,讓寶寶豎著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輕輕拍打或是按摩寶寶背部5分鐘。
喂奶后睡覺宜右側臥
幫寶寶拍完嗝后,如果寶寶想睡覺最好采用右側臥,因為右側胃的賁門口較高,奶水不易回流。另外睡覺時還要把頭墊高,防止奶水流出后進入鼻孔。
出現以下癥狀需要馬上送醫
發燒、痙攣、精神不振;
嘔吐不斷,量多,呈噴射狀;沒有小便,且大便呈白色或血便或果醬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