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電器元件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電器元件范文1
一般情況下,起動按鈕選用綠色,停止按鈕選用紅色,緊急停止按鈕選用紅色蘑菇頭型式;需要顯示按鈕操作狀態時選用帶指示燈的按鈕;大多數按鈕的觸頭為一常開和一常閉,如果需要一個按鈕控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回路,則選用多對觸頭的按鈕。機械設備上常用的按鈕有LA18、LA19、LA20幾種型號。它們的額定電壓為:交流500V、直流440V,額定電流為5A。本次設計中的按鈕選用的是LA18、LA19型號的。
2自動空氣開關的選用。自動空氣開關的選用原則:
(1)自動空氣開關類型的選擇,應根據電路的額定電流及對保護的要求來選用。額定電流600A以下,短路電流不太大,可選用塑料外殼式自動空氣開關;若是短路電流相當大得支路,則應選用限流式自動空氣開關;若額定電流比較大,則應選用框架式自動空氣開關;在有漏電保護要求時,則應選用漏電保護自動空氣開關;控制和保護半導體時,應選用直流快速自動空氣開關。
(2)自動空氣開關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應大于或等于負載的工作電壓和電流。
(3)電磁脫扣器的瞬時脫扣額定電流應大于或等于負載電流正常工作時的尖峰電流,對于電動機負載而言,自動空氣開關電磁脫扣機構的瞬時整定電流值Iset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K為安全系數,當為塑料外殼式自動空氣開關時取1.7,當為框架式自動空氣開關時取1.35;Ist為電動機的啟動電流。
(4)自動空氣開關的極限通斷能力應大于或等于電路最大短路電流。根據上述原則,本次設計中自動空氣開關選用DZ15系列塑殼式斷路器,它適用于交流50HZ,額定工作電壓為220、380V,額定工作電流為63A的照明配電網絡中,作為分配電能及線路的過負荷、短路保護設備使用,正常條件下,亦可以作為不頻繁接通和分斷線路使用。其電磁脫扣機構的瞬時整定電流值
基本符合實驗要求。
3行程開關的選用。選用行程開關時,應根據控制功能、安裝位置、電壓、電流等級、觸頭種類及數量來選擇結構和型號。為此,本次設計中選用LX19 系列行程開關。它適用于交流50HZ、額定工作電壓至380V或直流額定工作電壓至220V的控制電路中。
4接觸器的選擇。接觸器主要用于頻繁接通或分斷交、直流電路并且可以遠距離控制的電器。接觸器的選用原則: (1)根據接觸器所控制負載的工作性質、負載輕重、電流類別選擇類別。(2)根據被控對象的功率和操作情況,確定接觸器的容量等級。(3)根據對被控回路要求選擇線圈的參數。根據使用地點周圍的環境選擇相應的規格。注意下列參數的確定。①接觸器主觸頭的額定工作電壓,要求大于或等于主電路的額定電壓。②接觸器吸引線圈的額定電壓及工作頻率,要求兩者必須和接入次線圈的控制回路的額定電壓及頻率相同。③額定電流等級確定。按技術條件規定的使用類別使用時,接觸器的額定電流應大于或等于負載的額定電流。對于電動機負載,按下面經驗公式計算:
式中,Ic為接觸器主觸頭電流;Pn為電動機的額定功率;Un為電動機的額定電壓;K為經驗系數,一般取1~1.4。
本次設計中,
故選用CJ20系列的交流接觸器。
5繼電器的選擇。繼電器是一種根據某種輸入信號的變化,而接通或斷開控制電路的電器。繼電器一般分為四種,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熱繼電器、速度繼電器。繼電器不是用來直接控制電流較強的主電路,而是通過接觸器或其他的電器對主電路進行控制。因此,繼電器的觸頭的斷流容量較小,但準確性要求較高。
6熔斷器的選擇。熔斷器是電路中的一種最簡單的短路保護裝置。使用中,由于電流超過允許值產生的熱量使串接于主電路中的熔體熔化而切斷電路,防止電器設備短路和嚴重過載。選擇熔斷器時,首先根據被保護對象選擇熔斷器的類型和熔體額定電流,然后根據熔體額定電流大小選擇熔斷器的額定電流來確定熔斷器的規格和型號。
7控制變壓器的選擇。控制變壓器用于低壓控制電路中,作為機床的控制電源和局部照明電源。常用的型號為BK、BKC系列的控制變壓器。
㈠控制變壓器的選用原則。選擇控制變壓器的原則為:控制變壓器的原邊、副邊額定電壓應分別與交流電源電壓、控制電路電壓相符。副邊電壓一般有127V、36V、12V、6.3V等。(1)127V用于機床控制;(2)36V或27V用于局部照明;(3)6.3V用于信號燈電源。
㈡控制變壓器容量的選擇
控制變壓器的容量可按下面兩種情況確定:
(1)根據控制電路最大負載時所需的功率來計算,即
式中,SB為變壓器容量(VA);KB為變壓器儲備系數,一般取KB=1.1~1.5;ΣSXC為交流接觸器的吸持功率之和,即控制電路最大負載時,工作電器所需的總的視在功率(VA)。
(2)保證控制電路中所有交流電器在起動是可靠的吸合,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ΣSCD為同時啟動總的吸合功率;系數0.6表示變壓器副邊電壓降到額定電壓值的60%時,已吸河的電器仍能可靠的保持吸和狀態。系數1.5為經驗數據。
本次設計中采用第一種方法
所以控制變壓器選用BK1系列的,容量選擇50VA.
8信號燈的選擇。信號燈主要用作燈光指示信號、預告信號、事故信號及其他指示信號等使用,主要根據指示燈的工作電壓和額定電流來選擇。本次設計中選用AD0系列信號燈,適用于交流50HZ,額定電壓6.3~380V的電氣控制線路。
電器元件范文2
關鍵詞:Protel;電氣原理圖;電氣圖形符號庫
本文重點介紹使用Protel 進行電氣原理圖的繪制,并將繪制好的電氣原理圖插入到Word文檔。電氣原理圖具有結構簡單、層次清晰、便于電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與研究等優點。電子專業使用Protel軟件比較多,可以完成原理圖設計、仿真并完成印制電路板設計,因此在設計部門和生產一線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機電專業的工程實踐中經常使用AutoCAD 軟件進行電氣原理圖的繪制,但涉及到印制電路板設計就力不從心,我們可以在Protel軟件環境下,通過建立獨立的電力拖動元件庫,利用Protel強大的繪圖功能解決機電專業的電氣原理圖。
1 電力拖動. Lib元件庫制作
Protel軟件具有豐富的電子元件庫,但是電氣圖形符號很少,所以在開始繪制電氣原理圖之前,需要先創建常用的電氣圖形符號,建立自己的低壓電器元件庫,方便后期電氣原理圖的繪制。
1、打開執行Protel軟件,點擊【File】【New】菜單,建立一個電力拖動.ddb文件。在設計管理器環境下,執行【File】【New】命令,在彈出的“New Document”對話框中,雙擊“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原理圖元件庫編輯器)”圖標或單擊“OK”按鈕,并將名稱改為電力拖動. Lib,然后進入電力拖動原理圖庫編輯器環境。結果顯示如圖1所示
2、用【Place】菜單中的相關命令或繪圖工具欄(SchLibDrawingTools)進行電氣圖形符號外形的繪制。由于我們不設計印制電路板圖(或單獨設計),電氣原理圖僅僅是線與線的連接,如有電氣意義,導線加點(junction)即可,所以不放置元件的引腳,最后在原理圖編輯器使用DrawingTolls畫線完成電氣原理圖。
3、建立低壓電器元件電力拖動. Lib庫時,需注意以下兩點:
(1)原理圖庫編輯器環境被1 個坐標分為4 個區域(或象限),元件應以坐標原點為元件的基準點,在4 個象限中進行繪制,不能偏離坐標原點,否則放置元件會難易捕捉。
(2)創建的電氣圖形符號應比例恰當,大小合適。建立一個標準的符號庫決定以后繪圖效果及效率,可以先制作常開常閉觸頭元件為基準符號,再擴展其他的圖形符號,在使用中不斷完善,最終設計好自己獨立電力拖動. Lib。
2 常用電力拖動. Lib庫元件
3 繪制Y-降壓啟動控制線路
1、在電力拖動.ddb文件設計管理器環境下,執行【File】【New】命令,在彈出的“New Document”對話框中,雙擊“Schematic Document(原理圖編輯器)”圖標或單擊“OK”按鈕,并將名稱改為Y-降壓啟動控制線路. sch,然后進入原理圖編輯器環境。
2、圖紙的設置
(1)執行【Design】【Options】菜單命令,在彈出的文檔屬性對話框中,選擇【Sheet Options】標簽。將【Snap】項中的10改為1,便于元件及導線調整。
(2)執行【Tools】【Preferences】【Graphical Editing】標簽,將【Add Template to Clip】取消,進行Word排版時不需要模板邊框,僅需要電氣圖如圖 5所示,否則出現圖 4現象。
(3)加載電力拖動. Lib元件庫,這個過程大家都很熟悉不在重復,需要說明,有時候Protel軟件由于系統或病毒等因素不讓添加電力拖動. Lib元件庫,那么可以采取在元件庫直接點擊放置元件【Place】即可。
3、元件放置及調整
在Y-降壓啟動控制線路. sch原理圖編輯器中放置需要的元件,如空氣開關、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電動機、按鈕、時間繼電器和接觸器觸頭線圈等,橫平豎直進行排列,調整好元件間距,使電路圖整體比例協調美觀,
4、電路連接
使用【DrawingTolls】中的 PlaceLine進行連線,有電氣意義節點時,放置節點(junction),利用Protel 軟件其獨特的一些優勢,使連線非常方便快捷。
5、文字標注
使用【DrawingTolls】中的 PlaceAnnotation進行文字標注,各個元器件的代號、元器件的技術數據、位置標記、說明性標記等,線號標注會將其功能發揮的極致。繪制完成的電氣原理圖如圖4 所示。
4 將電路圖復制到Word
像普通圖畫一樣,就是經過簡單地選中、復制和粘貼就插入到Word文檔,甚至可以插入到Flash場景中,經過放大、按鈕和場景重組制作就可實現動畫顯示。如果使用元件Part進行元件標注,需注意在電路圖上下左右放置節點(junction),并將顏色改為白色,否則,復制電路圖會出現斷線、少線,缺少文字標注等現象。將【Add Template to Clip】取消,其效果如圖 5所示。
5 Protel軟件常用操作
1、圖紙縮放 Page Up/Page Down
2、放置元件 雙擊/Place
3、元件屬性 Tab /雙擊元件
4、刪除元件 單擊元件然后 按Delete鍵
5、翻轉 空格Space90度翻轉 ,X 水平翻轉,Y 垂直翻轉
6、元件移動 分別移動一倍Snap柵格,加上Shinf鍵可移動10倍Snap柵格
7、用“T”加注釋,“導線線號”。
6 結束語
Protel 是電子電路設計專用軟件,通過擴充元件庫,非常適應于機電行業,可以讓專用人員很輕松地完成從設計到生產的整個過程。筆者經過多年電氣自動化教學,發現電路圖不是先掃描再圖像處理,就是通過電腦bmp畫圖或很專業繪圖軟件來完成,其效果要么粗糙,要么很難掌握,通過電力拖動. Lib設計擴充,很方便地實現了電子電路圖與電工電路圖的融合,繪制高質量的電路圖。
參考文獻
電器元件范文3
關鍵詞: 電器;電子元器件;檢測方法
1 電器電子元器件的特征
電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總稱。電子元件指在工廠生產加工時不改變分子成分的成品。如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因為它本身不產生電子,它對電壓、電流無控制和變換作用,所以也稱無源電器。電子器件是指在工廠生產加工時改變分子成分的成品。如晶體管、電子管、集成電路。因為它本身能產生電子,它對電壓、電流有控制和變換作用,所以也稱有源電器。而電子元器件的損壞,一般很難憑眼睛觀察發現,一般都必須借助檢測儀器才能判斷發現,(除明顯的損壞,燒壞外)這就給檢測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測人員必須對各種元器件的特性及特點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檢測過程中,對于電路故障的檢測必須提高檢測的效率,防止各種損壞。
2 電器電子元器件的主要故障
電器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自然損耗最常見的有接點開路,例如器件間接觸不良、線路中的導線折斷,插撥端口斷開等等,一般我們把電子元器件的故障歸結為軟件故障,電子元器件損壞和電路接點開路三種故障。其中,電器設備中最多的元件是電阻,常見的電阻類型有金屬膜電阻、保險電阻、碳膜電阻、線繞電阻等,但其并非是損壞率最高的部件,電阻值其變大或變小的情況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損壞是開路。在家用電器中用量大且故障率高的設備有電解電容,電解電容主要出現的故障有:① 漏電(包括嚴重漏電和輕微漏電);② 電容容量變小或完全失去容量。另外損壞頻率較高的還有集成電路板,集成電路板是電器的母板,功能強大,內部電路結構非常復雜,任何一點細微的損壞都能導致電器無法正常使用,主要出現的故障有:① 開路或PN結擊穿主要是二、三極管的損壞,其中以擊穿短路居多。② 散熱性不強,熱穩定性差甚至導致徹底損壞,如徹底損壞,可將其更換,把壞的與正常同型號的電路用萬用表對比去檢測引腳間正、反電阻的異常就能排查出其中個別引腳電阻間的異常。③ 用萬用表R×1k測,PN各項測量值均正常,開機后不能正常工作,只檢測出PN結的特性變差,而用R×1或R×10低量程檔測,PN結正向阻值就會發現比正常值大。④ 開機時正常,但熱穩定性明顯變差,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生軟擊穿。電源變壓器短路性故障的綜合檢測判別,將萬用表置R×10或R×1檔(用R×10檔,不明顯時再用R×1檔)在路測二、三極管的反向電阻和PN結正,測量二、三極管可用指針萬用表在路測量,較準確的方法是能測量正常值(正向電阻不太大),正向值里反向電阻足夠大,這些二、三極管電阻大多在幾百、幾千歐,該測量值表明該PN結正常,用萬用表低阻值班檔在路測量時,可以基本忽略電阻對PN結電阻的影響,如還有值得懷疑的地方,即焊下后再測量。通常,線圈內部匝間短路點越多,短路電流就越大,而變壓器發熱就越嚴重。發熱嚴重和次級繞組輸出電壓失常是電源變壓器發生短路性故障的主要癥狀。
3 電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
3.1 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想要測出實際的電阻值在一般情況下,可將萬用表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來測量,使用萬用表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而萬用表只能定性的檢查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和其是否有漏電現象。為了提高測量精度,家電應該根據歐姆采用中間一段分度來計量,電阻標值來選擇相適應的量程。以及非線性的刻度關系,所測量值較為精細,在全指針20%~80%弧度內選擇中段位置為佳。
3.2 水泥電阻的檢測
普通固定電阻測量可用萬用表進行檢測,在測量過程中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水泥電阻也與其相同。
3.3 熔斷電阻器的檢測
熔斷電阻器,是一種具有電阻器和熔斷器雙重作用的特殊元件,具有電阻器和熔斷器的雙重功能,是用于電路過流的保護器件,若熔段電阻器中電流超過額定的倍數,負荷過重,就會出現發面發黑或燒焦的現象,若其表面沒有任何熔燒的痕跡,則表明電阻中的電流沒有超過額定的電壓負荷或等于或稿大于電壓負荷的熔斷值,在其測量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其阻值,在使用萬用表測量時,若電阻器已損壞或失效,則測量值為無窮大。可將熔斷電阻器一端從電路上焊下,不宜再拿來使用的電阻器,一般在測量時與標稱值相差較大,檢測時還應該注意,在世界上熔斷電阻檢測中也會存在少數被擊穿短路的現象出現。
3.4 電位器的檢測
選用萬用表電阻檔的適當量程,測量時,將兩表筆分別接在電位器兩個固定引腳焊片之間,若電位器已損壞或已開路,則在測量電位器電阻時,所測得阻值會與標稱阻值相距較大,或為較標稱阻值大或直接為無窮大。若電位器只是存在接解不良的狀況,在測量阻值的旋轉過程中,表針會有跳動現象。將兩表筆分別接電位器中心頭與兩個固定端中的任一端,慢慢轉動電位器手柄,使其從一個極端位置旋轉至另一個極端位置,而正常的電位器,萬用表針指示的電阻值應從標稱阻值(或0Ω)連續變化至0Ω(或標稱阻值)。
3.5 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
熱敏電阻的一種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其電阻值隨著PTC熱敏電阻,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本體溫度的升高呈現出階躍性的增加,溫度越高,電阻值越大。用萬用表測兩引腳的實際阻值和標稱值,將兩值對比,二者相差在±2Ω內即為正常,若相距大則表明其熱敏電阻性能不好或者存在損壞。除了常溫檢測還可以進行加溫檢測,是在常溫檢測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注意不要使熱源與PTC熱敏電阻靠得過近或直接接觸熱敏電阻,若將其加熱后,各項阻值都無變化,則說明其性能損壞或變劣,為防止將其長期燙壞,不可再繼續使用。
3.6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的檢測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是以錳、鈷、鎳等金屬氧化物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藝制造而成的,想要測試出RT的實際值,在選擇萬用表測量NTC標稱值時應該選擇合適的電阻檔,而所謂的RT是生產廠家在25℃衡溫下所測試出來的,所以在測試RT時,我們應該盡量選擇與這個溫度相接近的溫度,這樣也保證其測量結果的精確可信度,為了不引起電流熱效應的誤差,在測量功率的選擇上不要超過規定功率,但因NTC熱敏電阻對溫度很敏感,測試時,要注意與熱敏電阻體的接觸,不要用手去捏,否則人體的溫度容易對測試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其準確度,估測溫度系數αt:要計算法時首先用溫度計測量出熱敏電阻RT表面的平均溫度T2,在T1溫度下測量出電阻值RT1,再用電烙鐵作用其中的熱源,靠近熱敏電阻RT,測出RT2。
3.7 壓敏電阻(氧化鋅避雷器)的檢測
選擇用萬用表的R×1k擋測量,將兩表筆來測量兩引腳之間的正、反向絕緣電阻,如果測量出來的結果中電陰很小,說明壓敏電阻已經損壞,不能正常使用。如果測量結果均為無窮大,說明其使用正常,否則,說明漏電流大。
3.8 光敏電阻的檢測
生產商會根據光敏電阻的對于其光線的敏感波段使用適合的光源來檢測其敏感效果并且做出敏感性能的分類。敏感度高的其電阻值比較小,敏感度低的電阻值比較大。將光敏電阻完全置入黑暗環境中(將光敏電阻裝入光通路組件,不通電即為完全黑暗),使用萬用表測試光敏引腳輸出端,光敏電阻的暗電阻R值即可得到。在測量時,萬用表的指針基本保持不動,且其阻值又接近無窮大,則說明其電阻性能越好。如果光敏電阻已經燒穿或損壞了,則此測量值會極小或接近于零。越好的光敏電阻,只要將光源對準電阻的透光窗口,就能觀察到萬用表指針大幅度擺動。不能繼續使用的情況還包括光敏電阻內部開路損壞,則其測量值很大甚至無窮大。
參考文獻:
[1]范小娟,電器電阻的檢測方法[J].計算機工程應用技術,2011.12.
[2]王鋒,試論當前家用電器檢測的局限性[J].科技傳播,2010.12.
[3]張英男,低壓電器檢測設備的選擇和測量不確定度[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4.
電器元件范文4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工藝設計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工藝設計的依據是電氣原理圖及電氣元件目錄表。進行設計時先要進行電氣設備總體配置設計,再進行電氣元件布置圖、接線圖、電氣箱及非標準零件圖的設計,以及各類元器件及材料清單的匯總,還應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設計技術文件。
1、電氣設備總體配置設計
各類電動機及電器元件要照其作用,都有相應裝配位置,在完整的電氣控制系統,要劃分組件,解決組件之間及電氣箱與被控制裝置之間的接線問題。一般分成以下組件:
(1)設備電器組件。拖動電動機與電磁閥、電磁鐵和電磁離合器等各種執行元件,及各種檢測元件,如行程開關及壓力、速度和溫度繼電器等,要安裝于生產設備的設計部位,構成設備電器組件。
(2)電器板和電源板組件。接觸器、中間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等各控制電器,及熔斷器、熱繼電器和過電流繼電器等保護電器,安裝在電氣箱內,構成一塊或多塊電器板(主板),控制變壓器及整流、濾波元件也安裝在電氣箱,構成電源板組件。
(3)控制面板組件。各控制開關、按鈕、指示燈、指示儀表和經常調節的電位器等,要安裝在控制臺面板上,構成控制面板組件。
各組件板和設備電器相互的接線通常采用接線端子板,便于接拆。總體配置設計是以電氣系統的總裝配圖與總接線圖形式表達的,圖中要用示意形式反映電氣箱、電動機組、設備電器等各電氣部件的位置與接線關系,及走線方式、使用管線要求等。
2、電氣元件布置圖的繪制
(1)體積較大和重量較大的電器元件要安裝在電器板下面,通常電器板在電氣箱內垂直安裝,以通風散熱、接線和維修,發熱元件要安裝在電器板上面。
(2)需經常維護、檢修和調整的電器元件的位置不可過高或過低。電器元件布置不可太密,對于可能出現的飛弧接觸器和自動開關應特別注意。如果用板前走線槽配線方式,要加大各排電器間距,以方便布線和維護。還要使其整齊、美觀。
(3)原理圖中靠近的電器元件,要盡可能布置近一些,要縮短接線。電器元件的安裝尺寸及公差范圍,要依據標準標出,作底板加工的依據,使各電器有序安裝。
電氣布置圖的設計,應按照本組件進出線的多少和采用導線標準,選擇進出線方式,選用接線端子板或接插件,按規定程序標出進出線的接線號。
3、電氣接線圖的繪制
電氣接線圖要按電氣原理圖和電氣元件布置圖繪制,它既表示各電氣組件,電器板、電源板、控制面板和設備電器間的接線狀況,同時,表示各電氣組件板電器元件間的接線。所以,它是電氣設備安裝、電器元件配線和檢修時查線的依據。
電動機和行程開關等設備電器應先接線到裝在生產設備上的分線盒,然后,從分線盒接線到電氣箱內電器板上的接線端子板上,有的也可不用分線盒直接接入電氣箱。各電器板、電源板和控制面板之間應通過接線端子板接線。接線圖的繪制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電器元件要根據外形繪制,并與布置圖一致,偏差不可過大。在接線圖中同一電器元件的線圈、觸點等各個部分要畫在一起。
(2)電器元件及引線要標注與電氣原理圖一致的符號及接線回路標號。
(3)電器元件間的接線應使用單線法繪制,幾根線能從電器元件上標注的接線回路標號數看出來。電氣組件間的接線應采用單線表示法繪制,含線數從端子板上的回路標號數可以看來。
(4)接線圖要標出配線用的各種導線的型號、規格、截面積及顏色。規定交流或直流動力電路用黑色線,交流輔助電路用紅色,直流輔助電路用藍色,地線用黃綠雙色,與地線連接的電路導線及電路中的中性線用白色線。還要標出組件間連線的護套材料,如橡套等金屬軟管、鐵管和塑料管等。如果電氣接線圖也可反映出電氣組件的接線狀況。
4、電氣箱和非標準零件圖設計
一般而言,生產設備有單獨的電氣控制箱。它的設計應考慮以下問題:
(1)要按控制面板及箱內各電器板和電源板的尺寸確定電氣箱總體尺寸和結構方式;按電氣組件的安裝尺寸設計箱內安裝支架。
(2)從方便安裝、調整及維修要求出發,設計電氣箱門。為了方便通風散熱,要設計通風孔或通風槽。
(3)結構要緊湊外形要美觀,應和生產設備本體配合協調。
先勾出箱體外形草圖,按各部分的尺寸,畫出外形圖。再進行各部分的結構設計繪制箱體總裝圖和各個面門、控制面板、底板、安裝支架等零件圖,這些零件通常為非標準零件,要注明加工要求,如鍍鋅、油漆及刻字等,應嚴格按機械零件設計的標準進行設計,門鎖和某些裝飾零件一般外購。
5、設計說明書及使用說明書編寫
電器元件范文5
Linux 操作系統
Red Hat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作為紅帽家族的服務器成員,提供了功能較為強大的操作系統和企業架構方案。它使用開放源碼的 Linux 2.6 內核,使得平臺穩定性和成熟性較以往有所增強。RHEL采用了大量成熟的開放源代碼技術,如SELinux和Firefox等,同時特別針對桌面應用進行了改善,能較好地滿足企業安全性和兼容性的要求。系統在新文件系統、即插即用硬件設備的支持以及用戶和服務管理方面較以前版本有了顯著的提高。
RHEL的缺點是帶有一些不標準的內核補丁,使得它難以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
Red Flag
Red Flag Linux Desktop 5.0(產品代號為Apatite)是一個穩定、易用的個人桌面系統,系統安裝過程簡單直觀,提供了較完善的系統管理工具和圖形圖像、多媒體應用以及網絡應用方面的多種應用軟件。系統采用Linux 2.6內核,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而且高效的使用環境。系統能夠較好地支持主流PC硬件設備和目前發展迅速的藍牙通信技術,能較好地支持藍牙設備和系統之間多種數據的無線互傳。不足之處在于系統在桌面的美觀程度、常用工具的易用性以及聯機幫助和用戶手冊漢化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拓林思
拓林思(Turbolinux)對產品的穩定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方面進行了特殊加強,Turbolinux 10一直嚴格遵循該領域的相應標準CGL(carrier_grade_linux),通過了LSB 1.3 標準的完整測試,可以很方便地移植符合LSB 1.3 標準的軟件。集成了完善的系統級開發環境和高效、穩定的開發工具,開發型用戶不需額外購買即可實現二次開發。同時該產品的易用性顯著增強,可以為企業級數據庫和大型商業軟件提供高效的系統平臺,支持24×7 不間斷的全天候工作方式。基于對Samba、NFS 等各種技術的完全支持,可以與現有的各種操作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協同工作,不但保護了用戶的前期投資,同時也降低了系統整體部署的成本。
共創
共創桌面Linux(Co-Create Desktop Linux)2005是一個適合普通用戶使用的桌面操作系統,它為用戶提供了較穩定、高效的計算機使用環境。系統采用開放源碼的Linux 2.6內核,提升了Linux作為桌面應用的性能。采用類Windows的界面風格和鼠標與快捷鍵操作方式,桌面與菜單簡潔實用,方便了用戶操作。系統還提供了較為豐富易用的系統管理工具以及瀏覽器、電子郵件、網絡聊天工具、多媒體軟件等多種應用軟件,采用了具備中英文混合輸入及智能聯想輸入能力的“共創中文輸入法”,形成了較完整的辦公應用環境。
不足之處是系統在硬件設備的支持能力、常用大型軟件的支持能力和X窗口的穩定性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Java版 應用服務器
JBoss
JBoss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開源應用服務器,它幾乎成了開源軟件的旗艦產品。和出色的同類商業軟件BEA的Weblogic、IBM的Websphere相比,JBoss的優勢在于具有良好的性價比。從出現至今,它已經從一個EJB容器發展成為一個基于J2EE的Web 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 for Web),它體現了J2EE規范中最新的技術。不僅如此,它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有影響和引領規范的趨勢。它具有良好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J2EE應用開發者的青睞。
JBoss 是當前最流行的開源J2EE應用服務器之一, 它遵循LGPL協議進行。JBoss安全符合J2EE 1.4的標準規范, 提供EJB、JMS、 Servlet、JSP、JMX、JNDI等規范的支持。 JBoss以其優秀的基于JMX微內核在J2EE應用服務器領域獨樹一幟,其體系結構分為:
微內核層 微內核層采用基于JMX的體系架構,它提供對輕量級組件模型的熱部署和高級類裝載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特性。
服務層 在微內核層之上采用了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它由一系列服務組成,包括事務、消息、郵件、安全、連接池等。服務可以采用熱插拔的方式進行部署,而無需停止整個服務器。同時也可以定制自己的服務并將服務打包成SAR,進行獨立的部署,通過這種機制,使得JBoss更易于靈活地進行擴展。
應用層 JBoss 通過提供統一容器服務,為應用中的對象提供各種互通的行為能力。同時JBoss還支持 AOP的方式, 以透明化的方式簡化應用開發的過程。
JBoss應用服務器(AS)4.0 通過了J2EE 1.4的認證。JBoss AS 4.0極大地簡化了Java中間件開發,使用更加簡單的、更加易于管理的POJO,這種新的模式轉變為推動整個Java 應用服務器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版本的JBoss 5.0也正在研發之中,全新的JavaEE 5.0體系架構將為JavaEE應用軟件開發人員帶來更多優秀的特性。
JOnAS
JOnAS由歐洲的ObjectWeb協會開發,也是比較有影響力的一個開放源代碼的J2EE實現。JOnAS主要是J2EE容器的實現,J2EE服務等都由ObjectWeb其他項目實現,它們之間接口定義良好,可以很方便地共同組合為一個應用服務器。JOnAS本身的技術特點不是很明顯,但它目前在著力推倡OSGi技術,這應該是它未來一段時間的賣點。目前ObjectWeb也在積極尋求跟中國的合作,JOnAS4.8就已經有來自中國團隊的貢獻。隨著歐盟和中國的合作深入,開源應用服務器在未來的合作應該會走得更遠。
PKUAS
PKUAS(Peking University Application Server)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研究所自行設計開發。分為遵循J2EE1.3、J2EE1.4和 J2EE5等三種版本。PKUAS積極倡導采用微內核和構件化思想來構造,也就是自己構造微內核和集成框架,而其他則選擇優秀的開源軟件。2005年12月PKUAS 2005在ObjectWeb的源碼庫中開放,2006年7月PKUAS的動態集群內容也被JOnAS團隊采納,被集成到了JOnAS4.8中。
Plug-in體系架構 PKUAS借鑒操作系統的微內核思想,通過抽取一組基本功能形成一個內核,將平臺內部的其他功能封裝在各個相對獨立的模塊內,允許用戶根據需要定制與擴展這些功能模塊,在系統啟動階段由內核裝配成構件運行支撐平臺。
豐富的服務和工具集合 PKUAS不僅提供J2EE定義的標準服務,包括名字服務、通信服務、事務服務、數據服務、消息服務、安全服務、Java Mail服務等,還提供擴展的功能服務,包括日志服務、集群服務和用戶自定義服務等。
PKUAS集群服務實現了可靈活定制的負載平衡框架,支持常見的負載平衡策略。PKUAS支持客戶端對服務器群組變化的感知和適應,這部分實現已被JOnAS采納。
PKUAS提供了可插拔的基于集成開發環境(Eclipse和JBuilder)中的開發部署插件,幫助用戶簡化J2EE應用和EJB開發及部署的過程。
PKUAS提供從其他應用服務器到PKUAS的應用移植工具,包括WL4PKUAS和JBOSS4PKUAS。
此外,PKUAS還附帶有需求建模和體系結構建模工具,支持全生命周期的應用開發,這些工具目前也在積極實用化過程之中。
Apache Geronimo
Apache Geronimo 是 Apache 軟件基金會的開放源碼J2EE服務器,它集成了眾多先進技術和設計理念。這些技術和理念大多源自獨立的項目,其配置和部署模型也各不相同。Apache Geronimo能將這些項目和方法的配置及部署完全整合到一個統一、易用的模型中。
Apache Geronimo是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負責流行的 Apache HTTP 服務器開發的團隊)創建的一個開源的、認證的J2EE 服務器,它遵循ASF 2.0協議進行。作為 J2EE 服務器,Geronimo 可以部署和運行 Web 應用程序和企業應用程序。可以使用 Java ServerPage(JSP)、Servlet、Filter 和 Enterprise JavaBean(EJB)來構建應用程序。這個應用程序可以通過 Java Data Access API(JDBC)連接器訪問外部 RDBMS、通過 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NDI)訪問目錄服務,通過 Java Message Service(JMS)訪問事務性消息隊列,通過 JavaMail 訪問電子郵件等。
在Geronimo中,考慮到JMX對大規模應用服務的性能和開發復雜度帶來的影響,在后期使用了以控制反轉(Inversion of Control)為基礎的全新內核架構,這種架構有益于服務的插入,因為代碼可以以服務邏輯為中心。要獲得 JMX 可管理性,只需要根據 IoC 依賴性添加一些編碼規范即可。這種設計也使得從 Geronimo 中的服務管理變得更簡單。
Geronimo 現在已逐步成為服務器端產品開發最有吸引力的容器之一。它豐富的功能集、無責任要求的Apache許可和隨時可部署的、認證的J2EE 1.省略開源軟件社區推出的JavaEE應用服務器。為了簡化EJB的開發,提高開發和部署的效率,在表達形式上做了一些改進,其目標是在規范和開發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既盡可能遵循規范,又盡可能改變EJB開發緩慢、部署麻煩的現狀,切實提供一個快速的J2EE平臺。
它遵循LGPL協議進行。JFox應用服務器通過與國際知名開源組織,如ObjectWeb、Apache 等合作,充分發揮全球開源開發人員的資源和優勢,使JFox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逐步進入商業應用領域。
JFox應用服務器在保證對J2EE規范兼容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多高級的特性:
采用增強型IoC 內核,并結合JMX的優勢,支持基于Web組件管理;
采用動態調用框架,無需EJB預編譯;
采用協議后決的調用方式在調用過程中可以動態改變調用EJB協議;
采用優化的調用鏈模型,提高服務端執行速度;
支持遠程和本地調用自動切換,同一個應用服務器上的EJB之間的調用自動使用本地調用,無需實現本地接口;
高性能事務處理,JFox采用了先進的事務處理模型,提高了事務處理的調用性能。
Java版Web框架
Struts
Struts是一個基于Sun J2EE平臺的MVC框架,主要采用Servlet和JSP技術來實現的。它已成為用Java創建Web應用的一個最流行的框架工具,Struts所實現的MVC模式給Web 應用帶來了良好的層次劃分,同時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來簡化Web應用的開發。
Struts通過提供一個中心化的Servlet來實現MVC中的控制器模式。Struts中的控制器提供集中請求轉發功能,就好似一個路由器系統,解析來自客戶端發起的請求,并將請求定向到對應的業務邏輯上,最后將業務邏輯處理得到的結果展現到對應的視圖上。通過這種模式,它將控制器與視圖邏輯進行了較好的分離,使得應用系統能更快適應業務邏輯的變化。在視圖技術上,Struts不僅限于JSP,同時可以與XML/XSLT、Velocity等技術進行結合。這些豐富的標簽庫為加速應用開發提供了更為快捷的途徑。
Struts框架也為用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開發文檔,同時Struts相關的書籍也大量上市,這為開發人員學習和使用Struts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支持。Struts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大量的開發者群體,這些開發群體使得Struts的開發和改進工作得到不斷的支持,Struts框架因此具備更為長期和穩定的發展潛力。
WebWork
WebWork是由OpenSymphony組織開發的、致力于構件化和代碼重用的拉出式MVC模式J2EE Web框架,它以其精巧、靈活、功能強大而聞名。WebWork 2.x早期是由著名的開源專家Rickard Oberg開發完成, 隨著技術的演化,WebWork項目現在被拆分成兩個單獨的項目Xwork1和WebWork2兩個項目。 Xwork是一個標準的Command模式實現,完全從Web層脫離出來。 WebWork2建立在Xwork之上,處理HTTP的響應和請求。在WebWork 2.省略的一個子項目,后被JBoss購入麾下,目前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持久數據管理框架。它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它對JDBC進行了非常輕量級的對象封裝,使得Java程序員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對象編程思維來操縱數據庫。
iBatis
iBatis提供了ORM機制,對業務邏輯實現人員而言,面對的是純粹的Java對象, 這一層與通過Hibernate 實現ORM 而言基本一致。對于具體的數據操作,Hibernate 會自動生成SQL 語句,而iBatis 則要求開發者編寫具體的SQL 語句。相對Hibernate等 “全自動”ORM機制而言,iBatis 以SQL開發的工作量和數據庫移植性上的讓步,為系統設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
Java版J2EE框架
Spring
Spring是由Interface21公司的CEO Rod Johnson領導開發的開源J2EE應用框架,它解決了許多在J2EE開發中常見問題。Spring還提供了管理業務對象的一致方法,并且鼓勵對接口編程而不是對類編程的良好習慣。Spring的架構基礎是基于使用JavaBean屬性的Inversion of Control容器。
Spring為J2EE應用開發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分層體系架構,為使用輕量級的方法解決復雜的企業級應用開發提供了一個最佳實踐。Spring應用框架由幾個模塊組成:
Spring核心容器: 以Setting Injection為主的IoC(反轉控制容器), 通過XML配置模式,應用組件間的依賴進行關聯。
Spring Context: Spring Context作為貫穿Spring整體的一個引線,為框架內集成的服務提供上下文環境。
Spring MVC框架: 將已有的Web MVC框架與Spring進行集成,使現有的MVC框架能與Spring 的IoC容器進行掛接,提供從控制層到業務層的反轉控制式編程。
Spring AOP: 為Spring提供了面向方面的編程能力。
Spring ORM: 集成了Hibernate、JDO、Ibatis SQL Map 等持久化組件,為上層應用開發提供了一致的持久化編程模型。
Spring DAO: 將JDBC的應用開發操作進行抽象,提供統一的模板方法和異常層次結構,同時提供透明的事物處理機制,極大地簡化了基于數據庫應用的開發過程。
Spring框架的這種松耦合編程體系結構和非入侵性的特性,使得J2EE的應用開發不依賴于任何J2EE應用服務器,為提高J2EE應用開發的整體質量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JFoxSOAF
JFoxSOAF(JFox Service-Oriented Application Framework)由 開源社區開發,是以Type3模式的IoC為核心的J2EE應用開發框架。JFoxSOAF采用基于IoC微內核的系統設計架構,將現有眾多開源的成熟軟件框架、組件集成到一個體系中來,將原來相對零散的部件構成一個整體,為應用項目的開發提供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和實踐的指南。JFoxSOAF作為應用服務器上層的技術基礎件,提供三個層面的系統服務,即應用服務層、業務服務層、系統服務層。
JFoxSOAF與Spring的不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IoC核心容器: JFoxSOAF采用基于構造器注入方式的IoC容器,無需在大量的XML描述文件中聲明類間的依賴關系,極大地簡化了應用開發的部署描述。
獨立的上下文環境: JFoxSOAF采用獨立的上下文環境,通過ServiceFactory, 任何一個類都可以在任何環境獲得注入在IoC容器中的實例,從而建立起引用關系。Spring在Web應用中,必須通過Web容器環境獲得上下文的環境。
JDBC開發模板: JFoxSOAF集成了DBUtils作為JDBC DAO的模板框架,提供數據自動填裝功能,簡化了CRUD操作的開發過程,簡單易用。Spring的DAO模板功能也非常強大,但其需要手工進行數據填裝操作,增大了應用開發的復雜度。
事務處理: JFoxSOAF采用JOTM作為事務處理器,提供編程式的事務管理,Spring框架提供聲明式的事務管理,更易于靈活地配置開發。
.Net 開源框架
Castle
Castle是.Net系統級框架,它通過將一些成熟開源應用進行無縫整合而成的一套完善的應用系統框架,這其中包括了ActiveRecord、DynamicProxy、MonoRail及MicroKernel/Windsor。MicroKernel/Windsor是Castle的底層核心實現,它采用IoC容器對系統進行運行期動態設置,主要包括Facilities、Components、Services三大部分。
ActiveRecord對當前熱門的ORM框架NHibernate進行了封裝處理,主要包括將一些常用的數據進行抽象化、通過Attribute來取代mapping文件等。在ActiveRecord的實現中,Model對象必須繼承于Active-RecordBase對象以便于Castle容器進行控制,限制Model對象從其他非持久化對象繼承的可能,這是有違NHibernate/Hibernate最初的設計思想的。在Hibernate的設計思想中,Model對象可以是任意的Java Bean對象。MonoRail是Ruby on Rail的.Net實現,這是一個MVC Web框架。它與傳統WebForm在控制上的不同在于WebForm采用頁控制器模式,而MVC采用前端控制器模式。在界面表達方式上MonoRail采用模板引擎輸出,模板引擎在PHP和JSP上已廣泛使用,而在ASP
.NET上因為服務端控件的強大功能和易用性而很少有人使用,兩者是各有優缺點。
是由Spring框架移植而來的,Spring框架是Java著名的應用系統框架,它已成為了替代輕量級企業應用的開發標準框架了。包括:
Spring.Core core就是一個對象工廠(ObjectFactory), 它通過配置中的對象定義來創建對象,它的目的是消除對象的new操作。在配置文件中,除了定義對象的一些屬性外,還能定義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使得對象之間的耦合延遲到了運行時, 如果針對接口或抽象類進行編程,則還可以通過具體對象的不同實現來定制系統的行為。
Spring.AOP 這是按AOP聯盟的接口定義來實現的,AOP即面向截面編程,其核心是通過給對象創建一個動態對象來接管對象的操作,這樣就能對操作進行前置和后置處理了。
Spring.Data 這是一個由第三方實現的整合到Spring內的數據訪問組件,目前已包括了NHibernate的實現部分。Spring
.NET還顯得不夠成熟,一些功能因為平臺的局限性而導致了移植上的困難, 與Castle相比就差了一些。
Nhibernate
Nhibernate是.NET持久層框架,它從Java上的Hibernate移植而來。作為一種o/r mapping框架,它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完善的數據映射及關聯操作; 可擴展的持久機制; 強大的數據加載功能; 面向對象的數據查詢語言HQL; 緩存機制; 多數據庫支持。
Nhibernate的強大之處在于開發者幾乎不用去了解任何數據存儲和查詢的細節問題,而能更專注地通過面向對象設計來構建系統。其HQL查詢語言完全是針對對象及其屬性來設計的,與SQL語法保持一致,降低了學習的曲線。
當然,Nhibernate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報表數據。另外在性能上, Nhibernate通過反射來執行一些操作以及數據行到對象之間的轉換, 都會造成性能上的一些損失。
作為另一種.Net持久層框架,iBatis.省略不會自動生成SQL語句,它通過預先定義好的SQL映射來執行數據操作,對于想自由操作SQL或使用復雜表達式的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DataAccess: 數據存取框架實現,通過在配置文件中定義DAO接口及其實現,就可以方便使用DaoManager進行數據操作了,這也是一個在運行時決定具體實現的標準應用。
Java版 工作流
Shark
Shark是體系和功能最為復雜的代表。它是另一款遵循WfMC的XPDL標準開源工作流引擎,并且同時遵循OMG組織的Workflow Management Facility規范。在所有開源工作流引擎中,Shark的體系最為完備和復雜。其一直秉承著“模塊化”的思想,所以比較容易擴展。但是自從被Together公司收購后,Shark的商業化色彩已經越來越濃,改稱為Together Workflow Server,并僅以Community Edition的形式提供了部分開源代碼供參考。
OSWorkflow
OSWorkflow是最輕量型的代表,也是一款非常靈活和低級別定位的工作流引擎的實現框架。低級別定位的意思是說,它不是定位在解決流程模型對象和運轉場景,而是提供一套可維護調度的機制,供開發人員自主擴展。這個維護流程調度機制OSWorkflow選擇的是基于行為(Action)的FSM理論,所以OSWorkflow更像是一個復雜而靈活的有限狀態調度機。
OSWorkflow在國內項目應用得較多,很多國內的簡易審批流程項目都是基于其引擎二次開發而來。這主要是由于OSWorkflow是基于Action驅動的,而國內的客戶也很容易接受這樣的操作習慣。但OSWorkflow所依賴的FSM模型對于分支、聚合、子流程的支持度很低,這一點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
jBpm
jBpm是最適合擴展的代表,是在所有開源引擎中最適宜被商業化應用的一款。首先其流程建模模型是基于Activity Diagram(活動圖)的,并在引擎構建上融入了FSM和PetriNet思想,所以其內核和根基比較牢固扎實。其次,自從被JBoss收購后,其3. x系列的結構更加趨于微內核,Plug-in思想也更加深入。其同時還提供了對BPEL擴展,存儲支持JBoss Hibernate實現,集成了JBoss seam,規則引擎準備采用JBoss rules,并準備集成JBoss Messaging。這樣,不論從內核和應用,jBpm都具有了強勁的動力。
另外,jBpm對Token的應用也很有特色,巧妙地利用Parent-Child Token的機制處理分支、父子流程等復雜應用場景。這個設計思想很值得大家學習參考。
YAWL
YAWL是算法和模式最值得研究的代表,它是Alast力主倡導的一款基于PetriNet建模的工作流引擎,其將PetriNet的Token與And、XOR、OR算法進行了融合,并對Workflow Patterns(工作流模式)中所有模式提供支持。但YAWL本身僅是一個研究性項目,所以其結構和實現缺少了商業化應用的特點。但有必要研究一下YAWL,一方面可以加深對工作流模式的理解,另一方面,YAWL的一些建模思想、處理算法很值得推敲和吸納。
電器元件范文6
1 目前汽車電器教學現狀
在我國目前汽車保有量中,世界各大公司生產的汽車幾乎都可以見到,車型復雜,技術日新月異。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依然存在著不合理之處,最明顯的是,有助于培養、鍛煉學生供職于汽車維修企業后的實際工作能力的課程沒有設置,或者設置了但學時較少;傳統車型與現代技術搭配不合理,教學車型過于單一、陳舊等等。
從各技工院校目前汽車電器教學模式來看,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1 采用的教科書知識結構老化
目前大多數技工院校所采用的教材是2000年左右編寫的,這部分教材所講的發電機、起動機的型號仍然以上個世紀90年代的車型為主;在講解點火系結構原理方面,主要以觸點式點火系統作為主要講解,就算是介紹電子點火系,也是以JV發動機點火模塊式的電子點火系為主要講解的,反而對現代汽車上常用的電子式獨立點火一帶而過。試想,學生參加工作以后,想看看觸點式點火系估計只有到報廢的汽車上面去找找了。
1.2 教學實訓設備陳舊、配件缺失嚴重
由于汽車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快,教學設備的更換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好多的技工院校的教學車輛、設備比較陳舊,這必然會導致和企業的維修要求嚴重脫節。
另外,在部分更新的車輛設備中,由于學生的不斷拆裝、檢測,設備的配件缺失比較嚴重,這部分元件雖小,但起到的作用很大,學校如不能及時進行采購補充,勢必會造成學生對結構的錯誤認識。
1.3 仍以單個電器元件為主要教學手段
大多數技工院校仍然停留在以拆裝、檢修單個電器元件為主要教學手段,比如拆裝、檢修發電機、起動機;照明、起動線路的連接等。大家都知道,汽車的故障現象是反映在整車上的,必須通過對整車進行故障診斷才能確定故障點。確定故障點后,以現代汽車維修企業也是以更換總成為主要維修手段,而不是以前的以維修某個電器元件為主要維修手段了。因此我們的電器教學要從單一的電器元件上轉移到整車上來,這樣會對學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也對他們的故障診斷思路提供很大的幫助。
2 電器教學整車項目開發的目的
現代汽車上電子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學生要適應社會發展及企業的需求就必須較好地掌握汽車電器的相關知識,但對某一模塊的知識內容的掌握并不能起到對整車故障診斷起到很大的幫助,因此,有一個整車的實訓以及結合各電器系統的實訓,才能使學生具有綜合分析的能力。
汽車電器整車實訓項目開發的目標就是要改變原電器教學的缺陷,將汽車電器劃分成若干個系統,先分后合,讓同學在整車上進行電器理實一體化教學,使教學的側重點從單個元器件的維修轉移到維護保養以及就車更換電器元件為主的教學模式上來。
3 電器教學整車項目開發的實施方法
因為現代汽車維修企業在汽車維修當中主要以查找出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以及進行總成件的更換為主要維修手段,為迎合企業需求,建議電器教學整車項目開發的實施方法有以下幾點。
3.1 故障診斷
在整車上教學,對于故障診斷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某一故障現象可能涉及到的故障點不止一個,因此,在學習故障診斷之前要讓學生熟悉整車的電路以及線束的位置。
電器故障診斷教學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診斷儀器的熟練使用,二是電器故障診斷的思路。
(1)診斷儀器的熟練使用
在汽車維修特別電器方面的維修中,要更多地采用儀器設備才能夠更加精確地檢測出故障的部位,所以檢測儀器特別是專用儀器的熟練使用,顯得尤為重要。
在電器維修當中常用的儀器設備有:多功能萬用表、解碼儀、示波器、尾氣分析儀、試燈、蓄電池電解液密度計、充電機、空調系統檢漏儀、制冷劑回收機等,首先要學會儀器的正確使用,才能夠更加快捷、準確地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及部位。
當然,為方便學生的檢測和保護整車的線路及部件,在經常需要接檢測設備的元件處可以引出導線接上測試端子或診斷接頭,這樣會避免因學生的反復拆裝帶來的元件的損壞。
(2)電器故障診斷的思路
培養學生的故障診斷思路是教學的一個重點,故障診斷必須在整車上進行教學,因為許多的故障并不是單一的故障,一個故障現象也許是幾個故障點的綜合體現,在整車上進行故障診斷教學,一是比較符合學生的視覺思維,二是能夠讓學生整體把握故障的原因及部位。
例如:奇瑞QQ308汽車蓄電池不充電,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根據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呢?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能夠引起上述故障想象的常見原因都有哪些,把這些能夠引起上述故障的原因先列出了來,然后再進行比較,哪種原因最容易引起上述故障,那么我們首先來分析并檢測這個故障,以此類推,直到找出故障的原因及部位。引起上述故障現象故障的診斷思路如下:
蓄電池本身故障充電線路故障發電機故障其他原因。
3.2 就車更換電器元件
現代汽車維修企業在汽車維修當中主要以總成件的更換為主要維修手段,所以當把故障的原因以及部位查找出來之后,學生要掌握的就是怎樣進行就車更換電器元件。
容易更換的元件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更換較費時費力的部件或者說過多的重復操作對整車磨損較多部件,老師也可以進行操作,制作成視頻和照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
3.3 電器元件的檢修
對更換下來的電器元件可以進行拆裝和檢修,這可以讓學生熟悉電器元件的內部結構,通過對結構的認識,了解和掌握它的工作原理,這部分內容的操作可以在臺架或工作臺上進行。只是這部分內容在電器教學的比重上有所下降,使教學的側重點更多的在診斷思路訓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