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社會環境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社會環境分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社會環境分析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1

【中圖分類號】 R 395.6 G 478.4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10-1248-03

【關鍵詞】 精神衛生;社會環境;對比研究;學生;農村人口

世界衛生組織對學校心理社會環境的定義為:在校園文化及學校組織結構的影響下,能夠對學生未來健康和發展產生重要作用的校內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1]。因此,健康的學校心理社會環境應該能創造師生間、同學間相互關懷、信任和友好的環境,能夠形成和諧健康的校園氛圍,使每個學生的個人優勢或特長都得到充分發揮。

學校是兒童青少年的主要生活環境,是接受教育、掌握生活及工作技能的主要場所,積極的學校心理社會環境影響學生的行為,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研究旨在了解農村中小學校心理社會環境現況,為制定措施改善農村中小學心理社會環境提供科學有效的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0年在陜西省榆林和佳縣地區的4所農村小學和4所農村中學選取小學三~六年級及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由于小學人數較少,全年級學生均參與調查,初一、初二每年級選取2個班參與調查。共發放問卷1 081份,收回有效問卷1 035份,有效率95.7%,其中小學生353人,占34.1%,初中生682人,占65.9%。年齡為8~17歲,平均年齡為12.7歲。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不記名自我報告式問卷,問卷內容直接來自于城鄉中小學生的定性訪談,即以親密度、矛盾與沖突和消極感受3個指標對學校心理社會環境進行評價。其中親密度反映同學及師生間互助、互信、團結以及集體凝聚力狀況,滿分80分;矛盾與沖突反映同學及師生間人際沖突狀況,滿分60分;消極感受是指學生在校期間出現的使自身主觀感受欠佳的非健康情緒,滿分80分。問卷的設計參照有關文獻及專家的多次論證,并通過預實驗不斷修改編制而成。在“親密度”與“消極感受”中,本研究將得分在54分及以上者定為高分組(即有50%以上的題目得分在4分以上),54分以下者為低分組;對于“矛盾與沖突”,得分在42分及以上者為高分組,42分以下者為低分組。

1.2.2 統計分析 使用Epi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錄入,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單題錯答或未答者則單題不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學段學生的師生、同學間親密度比較 同學間的某些互助、友愛行為以及對教師的信任行為,女生高于男生(P<0.05),如“遇到困難時,同學都會盡力互相幫助”、“不開心時,會有同學主動和我談心”、“我喜歡和教師交流”;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行為,如“我不會把心里話告訴喜歡的老師”,男生高于女生(P

2.2 不同性別、學段學生的師生、同學間矛盾及沖突狀況比較 性別比較發現,同學、師生間某些矛盾及沖突現象,尤其是教師對學生的不恰當懲罰的認同率,男生均顯著高于女生(P值均

年級比較發現,同學間某些矛盾及沖突現象,初中生高于小學生(P

2.3 不同性別、學段學生在校消極感受狀況比較 性別比較發現,男生“我覺得我的學校很差”、“我覺得上學很沒意思”、“在學校里,我看誰都不順眼”的認同率均顯著高于女生,僅“我覺得我不聰明”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

學段間比較發現,初中生有10種消極感受出現的比例均高于小學生,僅“在學校里,我看誰都不順眼”出現的比例,小學生高于初中生(P

2.4 消極感受與學校心理社會環境的關系 “消極感受”得分高的學生“親密度”與“矛盾與沖突”得分也較高,也就是說,認為同學及師生間關系親密、矛盾與沖突較少的學生,出現消極感受的比例明顯高于不存在這種態度的學生;相反,認為同學及師生間關系疏遠、矛盾與沖突頻發的學生,出現消極感受的比例明顯高于不存在這種態度的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相關國際組織越來越多地關注學校心理社會環境。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入“健康促進學校”(health promoting school, HPS)的6項內容之一[2],并指出健康的學校心理社會環境應該輕松、友好、推動學習及合作,重視提供創造性機會,提倡開放式非暴力交流、民主平等,保護學生權力[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生學校”(Child Friendly School)行動框架指出,對所有兒童入學具有全納性的;提供健康、安全及保護的;尊重性別差異的學校心理社會環境才是健康的、愛生的[4]。此外,由世界衛生組織等7個國際組織聯合發起的“集中資源保證學校衛生的有效性”(Focus Resources on Effective School Health,FRESH)倡議指出[5],積極向上的心理社會環境,要能預防各種形式的校園傷害,如體罰、性騷擾和欺凌弱小。

農村學生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及對集體活動的積極性體現的較為明顯。這一結果提示,通過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增加學生合作與交流機會,不但能夠促進彼此理解,減少矛盾及沖突和增進友誼,還能夠增強集體凝聚力。

其次,學生及師生間親密度存在明顯的性別及年級差異。與男生相比,女生間互助、友愛、信賴教師的行為出現比例較多。這可能與男生情感發育、心理成熟較晚,人際敏感度較低有關。與相關研究結論類似[6]。

學生及師生間親密度的年級差異明顯。初中生比小學生更親近同學,但也較疏遠老師。可能與初中生對教師的依戀減少,同齡人之間觀點、興趣及愛好相近有關。眾多研究表明,學生對教師缺乏信任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而師生關系與學生學習[7-8]、自我發展[9]、情緒[10]及行為[10-11]等密切相關。Hughes等[12]認為,親密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主動探索環境,與他人進行富有成效的人際互動, 形成積極情緒。提示學校應完善師生溝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同時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及業務素質的培訓,使教師能夠巧妙地處理各種日常問題,贏得學生的信任、尊重,改善師生關系,以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同學及師生間是否親密,矛盾與沖突出現的多少,與其消極感受相關,與相關研究結論類似[13]。本研究發現,學生炫耀成績及嘲笑行為發生的比例較高。炫耀成績的行為可能會使炫耀者本身形成對他人的歧視態度,造成他人產生心理壓力,也可能因此而影響同學關系。目前對學生炫耀成績行為的研究尚不多見。眾多研究均表明,嘲笑行為不但造成當前的心理傷害,還為其成年后心理健康埋下巨大隱患[14-15]。Eisenberg等[14]的隊列研究表明,受嘲笑行為與其成年后身體評價、身體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與抑郁呈顯著正相關。Carlos等[15]認為,成年女性被嘲笑的經歷與其身體外貌以及低自尊有關。

教師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仍占一定比例。其中學生受到教師語言暴力的比例最高,男生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外向型性格以及教師對男生管教更為嚴厲有關。同時,初中生高于小學生,恰與北京地區調查結果相反[16]。可能由于初中生學習任務較多,在校時間長,與教師發生矛盾的機會也增多,一些教師缺乏語言藝術,而且農村學生一般對教師語言具有較強包容性,因此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教師語言暴力在初中發生率較高。各種不恰當懲罰方式,均在30%左右,與高素紅等[13]報道基本一致。

同學、師生間發生矛盾及沖突的比例,性別及年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學生。男生由于其性格的外向性而導致其與同學及教師間的矛盾及沖突較女生多。初中生由于在校時間長,彼此交流機會較多,但也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導致要么與他人關系親密,要么極易矛盾及沖突,易走極端。

在學生消極感受中,以學習壓力出現比例最高。可能由于陜西農村地區相對貧困,學生為走出貧窮的家鄉并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程度更高所致。其次,有41.8%的學生自我評價較低,即認為自己不聰明,高于其他農村地區結果(32.43%)[17]。

學生消極感受發生比例,初中生顯著高于小學生。可能與初中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有關。提示,首先,學校應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訓,促進師生、同學間溝通、交流;其次,將自信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加強對初中生學習方法及考前心態的輔導和教育。

(志謝:感謝國際計劃駐中國辦事處合作項目官員以及陜西榆林、佳縣參與學校的全體老師、學生給予的大力支持與合作,在此謹表謝忱!)

4 參考文獻

[1] WHO. WHO information series on school health―oral health promotion: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a health-promoting school. Geneva: WHO, 2003.

[2] 季成葉.兒童青少年衛生學.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87-189.

[3]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WHO學校衛生系列信息.杭州: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3:6-8.

[4] UNICEF. Assessment child-friendly schools: A guide for programme managers in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2006:1-2.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Focusing resources on effective school health[EB/OL][2010-03-20]. .

[6] 戴斌榮,陰國恩.農村重點高中學生學校人際關系狀況的調查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4):622-625.

[7] MORGANETT DL.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 key element in classroom motivation and management. Psychol Educ, 2001, 112(2):260- 262.

[8] CHRISTOPHER M, KIMBER M. Implementing 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gram in a high-poverty urban school: Effects on soci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lessons learned. J Sch Psychol, 2005,4(3):137-152.

[9] 林崇德,王耘,姚計海.師生關系與小學生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1(4):17- 21.

[10]DONG QI, CHEN Chuan-sheng.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mong nation sample of Chinese urban adolescents. Appl Psychol, 2001,9(2):3- 10.

[11]ZIMMER-GEMBECK MJ, LOCKE EM. The 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 coping behaviours: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ies and teachers. J Adoles, 2007,30(1):1-16.

[12]HUGHES JN, CAVELL TA. Influenc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n childhood conduct problems: A prospective study. J Clin Child Dev, 1999,28(2):173- 184.

[13]高素紅,余小鳴,衛薇,等.某省農村學校社會環境調查.現代預防醫學,2009,36(6):1098-1101.

[14]EISENBERG EM, NEMUNARK-SZTAINER D. Weight-teasing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s: Longitudinal findings from project EAT. Adoles Health, 2005,36(2):100-101.

[15]CARLOS M, WILLFEY GDE, KELLY D, et al. Teasing, body image, and self-esteem in a clinical sample of obese women. Addic Behav, 1994,19(4):443-450.

[16]張雪梅.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中國教師,2006(37):51-54.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2

隨著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進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和富有變化的畫面,它深刻地改變著每個人的心理、心態與價值觀念,為了充分勾勒出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發展變化的主體畫面,正確地引導輿論。新聞工作者除了充分運用和發揮原有十八般武藝作用外,還應當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不斷探索和研究分析性新聞的研究和運用,以適應我國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

一、分析性新聞的內涵及其與其他類新聞的聯系與區別

所謂分析性新聞,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對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復雜性進行充分闡述的一種報道形式:多用于社會熱點、難點以及未被人們普遍認識的新生事物的報道;在活躍人們思維、拓寬人們思路方面有著其他新聞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性新聞與新聞述評、新聞分析、新聞綜述、思辨性新聞、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等中外新聞品種,雖在某些方面類似,但有明顯的區別,這些報道形式遠不能代替分析性新聞。我們不妨對分析性新聞最為接近的四種報道形式作個比較。先看一看解釋性新聞,它一般是提供新聞背景并對有關新聞事實進行解釋或分析的報道,著重回答五個“W”中的“Why”(為什么),告訴受眾新聞事實的意義及前因后果,對復雜的事件進行整理和解釋;新聞述評這種體裁是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之一,表述方式主要是就實論虛,寓理于事,因事說理;新聞分析,是對新聞事實本身進行的解剖、評說;思辨性新聞,帶有較強的論證、辨析色彩。任何一種新聞報道形式都是對事物發展的客觀反映,上述幾種報道形式也不例外,只是作者的主觀反作用力強一些。作者在對事物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縱橫捭闔,給以理性的比較透徹的解釋分析。作品的思辨味較濃。而分析性新聞,則是通過運用綜合分析、解釋、預測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多方面,對事物給以立體性報道,既剖析新聞事實的內部,又展示新聞事實的宏觀背景和發展趨向,使人從總體聯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聞述評的透徹犀利,又兼新聞綜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聞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觀性。

二、新的形勢和任務呼喚分析性新聞

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場深刻全面的社會變革。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對也是嚴峻的挑戰。平面動態式的報道,已遠遠反映不出當今改革開放大潮的波瀾壯闊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聞,這是時代的呼喚。

改革開放以來,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改革開放提供了萬千機會、擴大舞臺,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空前釋放。可以說我們的新聞報道為推進改革開放立下了汗馬功勞,成就卓著。但同時我們的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工作方式不適應改革開放的要求,還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之外,亟待上水平,上檔次。概括起來。我們的報道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片面。沒有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不看歷史,不看發展趨勢,也沒有分析事物彼此間的聯系以及該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更沒有研究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質,就事論事,顧此失彼。二是浮淺。沒有深入事物里面精細地研究其矛盾特點,正如同志所批評的那樣:僅僅站在那里遠遠地望一望,粗枝大葉地看到一點矛盾的形象就想動手去解決矛盾。三是理想化。把復雜艱難的改革開放看得輕松簡單,或者當做一錘子買賣。很顯然,這些問題不解決,新聞界就無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掌握、用好分析性新聞。是擺在新聞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應如何把握分析性新聞的作用,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好務,工夫該下在哪里呢?就是要多跑多聽多學多思。

1 確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用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和過程論認識和把握事物,對事物要善于客觀觀察和辯證分析。在進行辯證分析時,必須把握住兩個基本點,即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就要求我們摒棄過去習慣用的單向線性思維方式,因為這種主觀片面的思維方式,遠不能反映事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多方面的依據。各個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我們要善于運用開放式放射型思維方式,盡量對事物給以經濟、歷史、文化、政治、心理等方面的主體掃描,搞清楚諸多因素發揮的不同作用,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這樣我們就會少犯或不犯片面性錯誤。辯證唯物主義還告訴我們。不但要研究每一個大系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是要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長途中的每一個過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質;研究工作必須從這一點開始。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認請事物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本質,弄清楚“來龍”,把握住“去脈”。把事物作為一個發展過程來報道,而不是簡單孤立地把結果推給讀者,我們的報道就會比較充分地展示出改革開放的豐富性和艱巨性,就不會是干巴巴的幾條筋;就不會落后實際工作,“慢三拍”、“炒冷飯”:也就不會因對事物發展規律認識不清而導致報道超前或任意拔高。

2 工作方式上要縱橫捭闔、全面深入。在改革開放形勢下。記者單靠編材料、打電話、跑衙門,是寫不出分析性新聞的,必須改變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采訪方式,沉下心來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全國“大一統”,工作基本上是一個模式,那時解剖一兩個“麻雀”或許就夠了;而在當今激變的年代,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這便決定了我們采訪的功夫不僅在于解剖“麻雀”,還在于選擇“麻雀”。甚至從一定意義上講,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對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給以觀照,各種觀點、材料互相印證、碰撞,去掉浮華,直露真實,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本質意義,估出事件影響,揭示發展趨勢。這里是經過了不僅是身體而且是思想上的艱苦工作之后應有的收獲。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3

城市水環境質量與社會經濟關系密切,其協調關系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文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聊城市近5年(2008~2012)水環境中的控制指標化學需氧量、氨氮的排放總量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地表水資源量、環保投資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城市污水處理率、萬元GDP用水量之間的關聯度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最后根據水環境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各相關量之間的關聯度大小提出進一步改善聊城市水環境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一、聊城市水環境質量現狀

聊城市境內河流屬于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金堤河、趙牛河和京杭運河6條河流,共設置27個斷面。監測指標為23項,其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測指標。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主要來源于工業和生活污染兩方面。近十年,聊城市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質達標率為0%,2012年河流達標率為33.3%,主要污染物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余污染物污染較輕。

二、灰色關聯度分析基本原理

對于2個系統之間的因素,其隨時間或不同對象而變化的關聯性大小的量度,稱為關聯度。在系統發展過程中,若2個因素變化的趨勢具有一致性,即同步變化程度較高,即兩者關聯程度較高;反之,則較低。因此,灰色關聯分析方法,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亦即“灰色關聯度”,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灰色系統理論提出了對各子系統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的概念,旨在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尋求系統中各子系統(或因素)之間的數值關系。因此,灰色關聯度分析對于一個系統發展變化態勢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適合動態歷程分析。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是將研究對象及影響因素的因子值視為一條線上的點,與待識別對象及影響因素的因子值所繪制的曲線進行比較,比較它們之間的貼近度,并分別量化,計算出研究對象與待識別對象各影響因素之間的貼近程度的關聯度,通過比較各關聯度的大小來判斷待識別對象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程度。

三、計算灰色關聯度

本次選取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為評價指標,分別計算其與地表水資源量、環保投資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城市污水處理率、萬元GDP用水量等各相關指標的灰色關聯度,找出其關聯關系,計算結果見表1。

從表2計算結果可知:在選取的評價指標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各項指標的關聯度都在0.7以上,與城市污水處理率的關聯系數最大,與萬元GDP用水量的關聯系數最小;氨氮排放總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各項指標的關聯度都在0.6以上,與城市污水處理率的關聯系數最大,與萬元GDP用水量的關聯系數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市水環境質量與地表水資源量、環保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城市污水處理率及萬元GDP用水量的關系都比較緊密,尤其是城市污水處理率。

四、改善對策建議

1 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嚴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造成部分斷面水質波動,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設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確保污水全部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河流。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4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環境

一、社會控制理論視角下的家庭環境

社會控制理論,又稱社會聯系理論、社會鍵理論。控制理論的基本假設是,驅使社會成員進行犯罪行為的動機,是每個成員人性的一部分,每個社會成員都是社會潛在的犯罪人,如果社會成員恣意放縱自己的欲望,就必然會走向犯罪。

社會控制理論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各種誘惑,這些誘惑對個體來說是一種刺激,為了得到更多快樂或報酬,個體選擇用越軌的方式去實現。如果沒有社會規范的約束和對越軌行為的有效懲罰,越來越多的人可能選擇通過越軌方式來謀求個人利益。青少年群體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例如受到父母的尊重,得到社會的認可,滿足自己的喜好,渴望獨立自主等。如果父母、老師、其他人無法做到這些,他們就會以越軌的方式尋求滿足。父母是青少年與家庭、社會聯系的紐帶,如果這個紐帶的作用削弱或缺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結構不完整或者家長忙著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確引導。信念即對共同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觀念的贊同、承認和相信。如果缺乏或者使其削弱,個人就有可能進行越軌及犯罪行為。很多青少年在沒有適當約束的情況下,缺少正義的信念和價值觀,為了尋求物質、生理或心理的滿足而做出傷害別人或者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例如:有些青少年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由于另一方家長的愛缺失,而對家庭完整的同輩群體羨慕甚至嫉妒,因嫉妒心而去傷害其他的同輩群體。或者因家庭成員的缺失,家長心理失衡,很難給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孩子往往表現出叛逆、自卑、自閉、偏執等不良的性格傾向,程度嚴重的就會選擇用犯罪這一極端的方式宣泄,有些青少年雖然家庭結構完整,但是父母一直疏于照顧和引導,或者缺乏物質上的滿足,或者缺乏心理上的疏導和語言上的溝通,這部分青少年容易受欲望的驅使而做出越軌行為。還有一種情況,由于突發家庭變故,青少年的心靈受到創傷,導致他們自暴自棄,最終引發犯罪行為。

二、社會學習理論視角下的學校環境

社會學習理論,主要強調社會和認知因素,以及觀察學習、榜樣作用和自我調節在決定人的個性及行為上的重要作用。按照社會學習理論,行動者通過觀察別人的行動獲得獎勵與懲罰的過程來學習某種行為。觀察者對他們所見到的事物形成內在的符號呈現,并將自己的行為與之匹配,由此他們可再生產自己觀察到的行為。

青少年自從入學開始接受教育,除了與監護人直接有密切的聯系之外,與學校的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老師的教導是青少年社會化中的一個重要過程,這個過程中老師的行為表現在青少年的生活過程中發揮著表率作用,在學校生活中他們會有意或者無意地模仿老師的行為舉止。同學是青少年在學校學習時接觸頻率極高的群體,所以這一同輩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也非常明顯。很多學生為了標新立異或者為了尋求刺激去嘗試“冒險”,或者組團打群架,目的是要表現自己的個性,一旦這種行為被同輩群體接受并被視作偶像的行為,其他本來只是心里叛逆、孤僻或者偏執的學生很可能開始模仿,以此來得到心理的滿足感。再者,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大多數只注重學生的分數,而忽略了社會化的重要性,導致一些學生道德觀念模糊,思想水平低下,而滑向違法犯罪的歧途。

三、互動理論視角下的社會環境

青少年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因此,社會環境極大地影響青少年的行為活動。社會上的負面影響,一旦作用在青少年身上,會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虧一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5+2=0”現象(5天學校教育后,學生在社會上受2天的影響,學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這些負面影響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影響的過程同樣是傳遞的過程,文化傳遞是偏好、信念和行為規范通過代際人之間的社會互動傳遞的過程。

吉登斯認為,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由某種類型的社會互動構成的。社會互動是指人們相互謀面的正式與非正式情境。社會互動也稱社會相互作用或社會交往,當相關雙方相互采取社會行動時就形成了社會互動。換言之,“社會互動”,即社會相互作用,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背景下,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等在心理、行為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

社會環境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青少年身處其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影響。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尚不成熟,他們或許無法在交友和學習對象上做出獨立的正確的選擇。如果他們與有過犯罪行為或者正在從事犯罪行為的社會成員交往過密互動過多,那么他們今后的心理和行為會或多或少地受這些人的影響,有的甚至在認知和行為上去模仿這些人。特別是無人教育的或者親子關系生疏的青少年流落社會后更有可能與這些人為伍。這一社會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是必然存在的。

四、結語

不良的社會環境是滋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溫床,教育不當是青少年的根源。培養孩子不僅僅是家庭義務,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和諧家庭的構建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家長要積極致力于強化家庭教育職能,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育觀念,講究教育方法的行動。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社會各部門應抓緊行動,切實杜絕青少年犯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Travis Hirschi.Causes of Delinquenc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 吳宗憲.西方犯罪學史[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5

[關鍵詞] 影響因素;精神分裂癥;健康教育;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11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1-0006-02

精神分裂癥病程遷延、易復發。當癥狀逐漸緩解,自知力恢復后,由于受自身疾病、社會偏見和心理因素的影響,病人難于融于社會當中,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筆者旨在探討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作用,并分析影響健康教育結果的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5~2007年lO月收住我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均符合CCMD-3診斷標準,有嚴重其他臟器疾病者除外。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20~55歲,平均(24.5±5.2)歲。病程8月~12年,平均(6.6±4.2)年。均為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職業:工人40例,農民25例,干部8例,其它7例。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職業及文化程度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精神藥物治療,同時治療組給予健康教育。

1.2.1 健康教育方法 于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健康教育。采用集體授課和單獨面談的方式,并依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年齡、病程等適當調整教育內容。集體授課對象包括患者及其配偶、家庭其他成員等。健康教育8周,每周2次,每次50min。首先向患者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及臨床表現,幫助患者分析各自癥狀發生的原因。讓患者了解住院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情緒障礙;講解工作、婚戀、生存及必要的健康知識。對孤僻、生活能力差、社會交往能力等缺乏者進行教育強化和文體活動,對患者進行生活自理、社會交往能力、行為技能、學習技能等進行培訓。鼓勵患者之間相互認識和交往。對生活失去信心、自感前途渺茫的患者,給予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每次集體授課時,鼓勵患者發言,培養自我意識。

1.2.2 評定方法 依據精神護理觀察量表 NORSt,制定社會功能康復治療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及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LE),分別進行評定。健康教育開始后,每2周進行1次評定,結束后進行總評定。社會功能分為適應能力、交往能力、活動能力、勞動能力等四項內容。記分標準以正常、較差、差、很差,分別給予0、1、2、3分。分值越少,社會功能越好;反之,社會功能受損越重。得分0~1者記為健康教育結果好,得分2―3者記為健康教育結果不好。

1.2.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差別用非配對t檢驗;通過Logistic回歸方法分析變量職業(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初中以下)、家庭關系(和睦、不和睦)對健康教育結果的影響。P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其社會功能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兩組治療后的社會功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SDSS及兩組治療后NOSLE評分見表2、表3。32人健康教育結果好,8人健康教育效果為不好;患者的職業、受教育程度、家庭關系不同,健康教育的結果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3 討論

社會環境分析范文6

【摘要】目的:探討職業技能訓練對于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改善的臨床效果。方法:病例選取為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間我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根據入院單雙號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52例給予基本生活技能訓練,觀察組52例則在此基礎上增加職業技能訓練,兩組訓練時間均為4個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自尊量表(SES)以及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進行評價并對比。結果:各量表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而言SAD評分顯著降低,SES及PSSS評分顯著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職業技能訓練;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有著較高的致殘率,一直是精神疾病防控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對于長期住院治療的患者而言,缺乏與社會的接觸,僅靠基礎治療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造成醫源性衰退加重患者的殘疾狀況。筆者近年來采取職業技能訓練的方式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病例選取為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間我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包括男性71例,女性33例,年齡38.1±10.2歲,文化程度初中40例,初中以上64例,病程73.1±32.0月。入組條件:1.診斷標準符合CCMD-3,現在用ICD-10診斷標準[1]且在近2年內未達到痊愈標準者;2.年齡18~60歲;3.患者或其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1.具有嚴重肢體殘障患者;2.社交技能明顯缺陷者。將以上104例患者按照入院單雙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在一般資料對比上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基本生活技能訓練,訓練內容包括生活料理、家務勞動、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交流。觀察組除此外還進行職業技能訓練,根據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入院前職業以及病情進展程度進行具體工作的安排,鼓勵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幫助,根據患者工作種類和工作強度給予適當的勞務補助,觀察在訓練過程中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對于康復迅速的患者可適當增加訓練力度。

1.3 評定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自尊量表(SES)以及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情況進行評估。SAD量表包括28個條目,以是非題形式調查,分值在0~20之間,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苦惱水平高且存在社交回避現象;SES量表包括1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4級,分值在10~40分之間,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自尊水平越高;PSSS量表包括12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7級,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對于社會支持的主觀體驗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用excel整理,錄入SPSS 16.0進行處理,組間用t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52例患者從事工作中17例為保潔工作,8例為園林維護,8例為洗車工,8例為售貨員,11例為刺繡工作。各量表評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較對照組而言SAD評分顯著降低,SES及PSSS評分顯著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本身和藥物治療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認知缺陷,加上患者長期住院缺乏社會交流,很容易造成精神殘疾。有學者認為[2],只有將生物、心理、社會學干預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的幫助精神病患者重返社會。生活訓練、社交訓練都是這方面的基礎內容,而除此之外的職業技能訓練是有著明確目的性以某項職業訓練為基礎來提高患者主觀能動性、工作信心和回歸社會的醫院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職業技能訓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社交能力,對于患者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所增強,最關鍵的是工作中的充實感和來自周圍其他人的認可讓患者堅定了重返社會,恢復工作的信心[3]。從本文數據來看,兩組患者均給予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訓練和社交訓練,對照組患者從SAD、SES、PSSS量表評分結果看,雖然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改善并不顯著,考慮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僅僅只是被動的接受訓練,很難主動的去適應和積極融入社會,缺乏信心和主動性;而觀察組患者較治療前和同期的對照組而言SAD、SES、PSSS量表評分均有顯著改善,這說明觀察組患者在經過生活技能訓練、社交訓練和職業技能訓練有效的緩解了病情,提高了患者與周圍社會交流的欲望,樹立了患者重回社會的信心。

綜上所述,長期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不僅僅缺乏社交訓練,同時還需要職業技能訓練來提高他們的回歸社會和工作的信心,在住院期間應當注意職業技能訓練的延續性,充分利用資源來給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康復場所,促進其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范肖冬;汪向東;于欣等譯 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 高清 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九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色综合图区 |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www.亚洲欧美 |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 | 亚洲高清毛片 | 欧美在线看欧美视频免费网站 | 欧美自拍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本精 |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 视频一区久久 | 免费的黄色毛片 | 毛片一级免费 | 欧美日韩国内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韩国演艺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91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国产中文 | 国产自在线拍 | 99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 理论片国产| 日本一道在线 | 欧美老肥熟| 欧美一级淫片吊带丝袜 | 日本黄一级日本黄二级 | 又粗又硬又大又深又爽动态图 | 久久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院 | 国内精品1区1区3区4区 | 欧美另类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