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游戲美術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游戲美術范文1
在小班的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把幼兒的繪畫過程看作是游戲的過程,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運用游戲化語言,讓幼兒感到繪畫活動本身就是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這是一項非常不錯的教學嘗試。
一、盡量選擇貼近幼兒日常生活并帶有游戲性的教學
小班的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來自于生活的經驗比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社會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并將游戲活動融入其中。
其次,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幫媽媽繞毛線”、“畫氣球”、“好吃的糖葫蘆”、“酸酸甜甜的水果”等等。
單純的涂色練習和繪畫活動都不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將小班幼兒的美術活動日常生活化、游戲化,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繪畫材料,讓孩子們覺得繪畫就好像是在游戲一樣
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例如老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蔬菜、水果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各色紙團讓幼兒壓紙團印,提供各色顏料讓幼兒印出彩色手掌樹葉等。如在用棉簽做畫“下雨了”的活動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藍色水粉顏料和棉簽,幼兒只需輕輕一點,手工制作“漂亮的小花”上就會有許多的小雨點落下來;又如在印章畫“兔寶寶的新衣”活動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蔬菜,用刀切開,讓幼兒用這些材料在橫截面上蘸上顏料印在衣服形的紙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這樣完成了。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為小兔做新衣,有的孩子還創造性的自由添畫,整個活動顯得非常有趣。
三、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美術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小班幼兒更離不開游戲。因此在美術活動中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小班幼兒剛接觸繪畫時,很多幼兒會有畏難情緒,不愿自己動手,有等待現象。繪畫時不夠專注,繪畫持續時間短。在這種情況下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將會引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小班幼兒好動、喜歡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比較明顯,恰當的將兒歌與繪畫活動有機的結合,將會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同時探索多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增強幼兒的繪畫積極性。讓畫畫成為幼兒的一種游戲,一種能獲得快樂的活動。
在“我幫媽媽繞毛線”的繪畫準備活動中,我先讓媽媽們在織毛衣時有意識的將線團“弄亂”,然后“請”孩子給媽媽幫幫忙。幫媽媽繞好毛線。如果孩子繞的不好,媽媽可以示范給孩子看。這時,孩子的探究欲望是非常強烈的,它們特別希望在媽媽面前表現一下,幫媽媽繞好毛線。在繪畫活動開始時,我問孩子們誰幫媽媽繞過毛線團?他們很興奮的告訴我,都幫媽媽繞過毛線團。有的小朋友因為繞的好,還得到了媽媽的表揚。這說明在繪畫活動開始之前,孩子們已經融入到游戲當中,并體驗到游戲的快樂。繪畫活動開始了,我要求孩子們幫媽媽繞毛線。因為之前有孩子與媽媽的游戲活動,再加上一首繞毛線的兒歌 ,這樣繪畫起來孩子會非常輕松自如。他們邊說兒歌,邊繞毛線,顯得非常投入。 “繞繞繞毛線,我幫媽媽繞毛線,繞出一團紅毛線,繞出一團綠毛線,繞呀繞呀快快繞,一圈一圈多起來……”
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兒一樣會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比如練習畫直線教師可以說“開火車”,讓幼兒用畫筆在紙上開火車。有一次在“好吃的蘋果”涂色活動中,媛媛小朋友隨手拿起一支黑色油畫棒涂了起來,我走過去對她說:“你的蘋果是不是壞了呀?吃了壞蘋果會肚子痛的哦。”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連忙又發了一張紙給他:“畫一個吃了身體健康的紅蘋果好嗎?”她立即邊唱蘋果歌,邊帶勁地涂了起來。
幼兒繪畫的過程實際上是游戲的過程。幼兒通過各種有趣的美術游戲,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美術創傷活動,幼兒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與美術教學的優化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施游戲化繪畫教學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能夠使幼兒內在情感得到自然流露,從中讓幼兒感受到繪畫的無限樂趣。
游戲美術范文2
1游戲美術基本概述
游戲美術又稱為游戲美工,是指從事游戲制作開發的美術從業人員。游戲美術通俗來說就是游戲中所有可以看到的畫面都稱為游戲美術,它包括了地形、建筑、植物、人物、動物、特效、界面等內容。一款游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游戲美術從業人員的美術功底。游戲美術的制作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觀念、成熟的藝術手法,游戲世界的創造需要設計人員通過專業軟件進行處理制作。因為游戲美術的工作量比較繁雜,通常分為原畫設定、場景制作、角色制作、動畫制作、特效制作等不同崗位,各個崗位人員基于同一款游戲的目標共同協作才能完成一款有魅力的手機游戲。
2游戲美術對手機游戲的重要意義
2.1豐富手機游戲界面內容
人們對于一款游戲的評價除了游戲的娛樂性外,主要從視覺方面評價游戲的優秀與否。在游戲設計過程中,充分運用游戲美術的相關專業技能,能夠有效提高游戲界面的內容,讓畫面更加充實,畫面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提高游戲的美觀性。
2.2增強手機游戲競爭力
游戲美術讓游戲界面更加生動活潑,大大提高了游戲體驗者的認可度,抓住了游戲玩家的興趣所在,同時,游戲美術為手機游戲注入了生命力,增強了手機游戲的美感,從而提高了游戲在同類中的競爭力。
2.3有利于手機游戲長遠發展
游戲美術的不斷應用,在增加手機游戲吸引力的同時,為手機游戲的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有利于手機游戲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里不斷深入發展;同時,游戲美術為我國手機游戲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有利于我國手機游戲向著世界上游戲的更高水平發展,增強我國手機游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從而帶動國內手機游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3游戲美術在手機游戲界面中的具體作用
智能手機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普及,讓手機游戲擁有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游戲美術在手機游戲界面的應用則加速了游戲的發展,讓手機游戲成為全民化的娛樂項目。
3.1游戲美術中的色彩搭配在手機游戲界面的具體作用
游戲的色彩是展現游戲魅力極為重要的一方面,它增強了游戲畫面的視覺沖擊,給游戲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對游戲用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讓游戲體驗者不由自主的引起共鳴。游戲美術中的色彩搭配不僅凸顯游戲鮮明的主體,而且能夠體現游戲的情感表達,展現游戲對于文化的傳播,它能夠更為直觀的表現游戲傳達給玩家的各種信息,并且更加形象的表現出了游戲界面各種功能的語言,色彩搭配在游戲中的作用愈加不可替代。游戲開發公司為提高游戲玩家對游戲的喜愛程度,體現游戲的文化宣傳層面,現在更加注重在游戲設計中把美術的技術和游戲的藝術進行結合,達到色彩語言在更大程度上影響游戲玩家喜愛程度的目的。具體來說,其一,游戲美術中的色彩搭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絢爛而在于合理,色彩過多的話會導致畫面比較雜亂而起到相反的作用,色彩過少的話會導致畫面單一,失去游戲的趣味性,從而導致玩家對游戲的設計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進行游戲設計時,要把握好色彩的選擇,這對游戲美術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游戲色彩搭配的設計要綜合考慮大多數玩家的需求,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游戲體驗,對于不同風格的游戲,游戲玩家的體驗都不相同,也會對這個游戲有不同的感覺和不同的評價,所以,盡量要滿足大眾游戲玩家的欣賞水平。游戲的玩家來自全國的各個地方,他們的文化水平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自身素質也各不相同,那么游戲帶給每個人的感覺也就不同,因此,游戲美術設計者要在游戲界面進行色彩搭配的設計時要汲取廣大群眾的意見,選取適合大多數人口味的設計方案,以達到游戲得到最廣泛人群喜歡的目的。
3.2游戲引擎對于手機游戲中游戲美術設計實現的作用
在手機游戲設計過程中,一款優秀的游戲引擎有利于手機游戲美術設計的實現。Unity3D引擎是一個用于創建三維視頻游戲、建筑可視化、實時三維動畫等互動內容的綜合性創作工具,它是一個全面整合的專業的游戲引擎。同時,它也是集合2D、3D為一體,支持多平臺的強大的游戲引擎,為中小型游戲開發企業拓寬了發展道路。U3D引擎不僅僅是一款優秀的游戲引擎,同時,它可以支持游戲至Windowns、Mac、Wii、iphone和Android等平臺,其自身具備很多大型游戲引擎的基本功能,可以利用Unitywebplayer插件網頁游戲,支持Mac和Windows的網頁瀏覽。它的網頁播放器也被Macwidgets所支持。而且,Unity3D還開發了免費的版本,在功能上做了簡化,同時為開發者提供了Union和AssetStore的銷售平臺,對游戲開發商來說是一個很大優勢。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有利于使用它的初學者的學習,大大降低了游戲的開發成本,擴大了用戶數量,特別吸引學生和擁有獨立工作室的創作人員。
4結語
我國的手機游戲較一些發達國家而言還有很大的差距,想要提高手機游戲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就必須提高游戲創作人員的創作技術水平,提高技術人員對于游戲美術的理解,從而加強技術人員對游戲美術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創作技術水平,切實發揮游戲美術在游戲界面的巨大作用,從而提高手機游戲的魅力和吸引力,為提高我國手機游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做出自己的貢獻。指導教師:邵兵
引用:
[1]李媛.美術設計在手機游戲中的應用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張展毓.游戲美術在手機游戲界面中的分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Z1:39-41.
游戲美術范文3
現代美術館居于藝術金字塔頂端,這個游戲由歐洲起源由美國建立。不管紐約還是洛杉磯,美術館幾乎是一座城市最主要的文化空間,也是世界級地標建筑。特別是以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為代表的美國私人美術館,還有一個普通場所無法取代的功能――在頂級階層與大眾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富豪展示品位與樂趣,公眾享受平等審美。掌握財富與權力的富人們,通過美術館將個人財富轉化為公共價值,不僅為財富保駕護航,還能揚名立萬、光耀后世。
紐約MoMA成立于1929年,由洛克菲勒家族贊助建立,并在之后發展為理事會模式,通過世界級的富豪理事們的慷慨贊助與美術館自身造血運營發展。現在,MoMA不僅是全世界運營最成功的私立美術館,還掌握著當代藝術的最高話語權。一個藝術家只要能在MoMA開展,一個藝術概念能被MoMA關注,市場價值就水漲船高。
和美國相比,以上海為代表的這波美術館建設潮遲到了半個世紀,但來得異常兇猛。第一個節點是2012年12月18日,投資3億元,藏品價值數十億的上海龍美術館浦東館開幕,投資者是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和夫人王薇。劉益謙是個典型的中國式“暴發戶”。他初中畢業進入社會,開過出租車,賣過皮包,倒過商鋪。1990年代初,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法人股,一年后竟以每股1萬元價格賣出,凈賺99萬。他開始在股市淘金迅速積累財富。據福布斯富豪榜稱,2013年其個人資產超過50億元,是中國最富有的200個人之一。
十幾年前,劉先生把在股市的瘋狂帶到藝術市場,從古董字畫到現當代藝術,狂掃各大拍賣場,人稱“封面王”――每場重要拍賣會登上圖錄封面的拍品,一定拿下。2010年他豪擲3億拍下王羲之的《平安帖》,直接將中國藝術品拍賣拉進了“億元時代”,改寫了中國藝術市場的價值評估體系。
炒家、投資者、收藏家、贊助人,最后劉益謙、王薇夫婦選擇創辦私人美術館,承載在藝術價值和社會地位上的終極野心。同時,上海市政府也意識到文化藝術的價值。2012 年,徐匯區專門設立“西岸文化走廊”,在8.4公里長的黃浦江沿岸打造產業發展、文化集聚、城市生態景觀為一體的城市中心軸,建設數十個大型美術館、文創中心項目,并提供稅收、資金、政策支持。
現在,這里已經建設完成劉益謙夫婦的龍美術館浦西館,印尼商人余德耀投資的德美術館,此外還有娛樂大亨喬志斌的美術館項目、西岸美術館、龍華航空文化中心、油罐藝術中心等。這些動輒投資數億元的美術館,帶動了政府配套產業的發展,短短兩年就將上海推向了藝術產業發展的新中心。
但中國還缺少藝術收藏的政策保證(比如免稅),沒有形成公共贊助機制,因此私人美術館建成后需要投資者持續輸血保證其正常運營。可想而知,單靠“公益”肯定無法支撐富豪們的建設熱情,通過藝術項目獲得商業回報是這些投資者公開的“秘密”。
浦西幾座私人美術館相繼開幕時,浙江商人鄭好宣布已在外高橋自由貿易區拿下9萬平方米的森蘭藝術島開發權,在這里建設他的昊美術館、酒店、藝術學院等。30出頭的鄭好學藝術出身,后成立萬和集團在浙江、上海投資自有品牌酒店和商業地產,并在其中引入當代藝術概念,一方面將藝術作為營銷手段,另一方面憑藝術地產獲取更好的政策支持。
鄭好不避諱其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目的。昊美術館會通過三種方式吸取資金:一、萬和集團自身投入;二、美術館運作的藝術基金;三、為其他商業機構、品牌提供藝術項目的服務。他是要以自己的商業項目養美術館,以美術館提升商業項目價值。據傳,浦西幾座私人美術館的投資者,也獲得了政府提供的30年免租、甚至專項資金支持。
鄭好的運營模式還有待檢驗,龍美術館、德美術館后續的展覽水準也尚待觀察。其實,每一家私人美術館背后的富豪投資者都很清楚,在中國做一個名利雙收的項目特別不易,而文化藝術項目更無太多成功先例。在北京,中國第一家民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還需要通過出租場地維持運營;比利時人尤倫斯夫婦投資數億建立的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至今沒有解決每年一兩千萬的運營費用問題。
游戲美術范文4
幼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占據很大的位置,游戲是幼兒生活的基本活動形式,是蘊涵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表達自我意愿,展示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效結合游戲化教學。美術是幼兒對社會最直接的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因此要將美術活動融入于游戲中學習,可有效提高幼兒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會產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嘗試用游戲方式進行幼兒美術教學,引誘幼兒自主能主動的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幼兒對美的敏感性,提升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去發掘游戲化美術教學的教育價值。
一、活動內容童趣化,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大的動手、動腦最大的因素,因此,我們不僅僅抓住活動的內容來激發幼兒對美術的欲望,也要積極調動幼兒的動手能力。一旦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一切活動的開展就變得游刃有余了。無論是哪里年齡層的幼兒都非常喜歡游戲,有明顯的游戲自主需要和欲望,因此,教師選擇美術內容要有趣味性,充分考慮幼兒熟悉的并且感興趣的事物,以生活化、情節化、游戲化的內容喚起幼兒興趣。例如:“蝴蝶”是幼兒最喜歡的小動物,他們可以學蝴蝶飛舞的動作,也可以欣賞蝴蝶美麗的花紋,從而發現蝴蝶的花紋,翅膀大小都是一樣的。在活動開始前,可以先讓小朋友去觀察和了解生活中蝴蝶及其特征,接著在活動開展中創造一個“花園”的輕松環境,讓幼兒放松地去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這樣開展活動,就會讓幼兒很容易的了解蝴蝶,也為接下來給蝴蝶涂色,制作蝴蝶翅膀等一系列的活動埋下了伏筆,增添了許多的樂趣。以游戲活動滿足其情感需要,從而激發幼兒想象、創造的熱情。
二、活動材料多樣化,提高幼兒創造的靈感。
幼兒的美術活動形式的開展變得多姿多樣,也不再是單一的油畫棒、水彩筆、勾線筆,及簡單的剪紙、橡皮泥。在開展美術的活動中,我們每給孩子作畫的時候都會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操作興趣點,因此準備的材料也是豐富多彩的,即使是同一節課,我們會采取不同的作畫材料來豐富活動的多樣化,不僅給幼兒提供現成的材料,如:油畫棒、水粉、印泥、棉簽等,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如:舊的掛歷紙、礦泉水瓶蓋、樹葉、玻璃球等。材料選擇性增強了,幼兒的創造性就會增強,靈感也就會進一步的提高。例如:“有趣的滾珠畫”,幼兒在用滾珠在水粉顏料上蘸取,然后在白紙上來回的滾來滾去,這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也鍛煉了幼兒的小手肌肉,創作出的畫面也更加生動活潑。在作畫過程中,幼兒發現用蘸取不同顏料的滾珠在白紙上混合在一起,滾珠軌跡顏色也發生了變化,有紅、黃、藍主要的顏色出現,也有橙色、紫色、灰色等混合顏色的出現。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就會對自己的發現產生更濃的興趣,也會對美術活動越來越喜歡。如:“牙刷畫”,給幼兒提供一把廢舊的牙刷和一把梳子,讓幼兒用牙刷蘸取顏料,在模型的動物上用梳子和牙刷進行刷,這時幼兒就會發現,我們平時會丟棄的廢舊材料也可以用于美術活動的創作。
三、創造適應的美術環境,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
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和被動,往往取決于主觀能動的發揮,而這種發揮又與我們給幼兒提供的美術環境息息相關。在以往的美術活動中,我們常常會約束幼兒的頭腦,讓他們跟著老師的示范畫進行繪畫,在這樣死板的環境中,幼兒繪畫出來的作品都是一個模樣,沒有了幼兒的創造能力,看不出幼兒發展水平。久而久之,幼兒的思維就會被固定,教師一直在強調的創造性思維也被扼殺在搖籃里,即使老師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幼兒也會缺乏自信而不敢操作。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美術材料,也要給幼兒提供一個“想畫、敢畫、愿意話”的作畫環境,讓幼兒自然主動地去選擇材料,自由的交流和創造。
游戲美術范文5
游戲美術設計是CG藝術的一個分支,游戲美術設計包括游戲策劃,游戲美術和用到的軟件三大分類。凡是游戲中所能看到的一切畫面都屬于游戲美術,其中包括了地形、建筑、植物、人物、動物、動畫、特效、界面等。游戲美術設計就是通過各種軟件引擎和技術技巧,完成這些部分游戲制作。
游戲美術設計非常講究合作,這種合作不只是和企劃,程序之間的合作,更是美術各個部分之間的合作。在開始制作前,美術就要和企劃協調好,確定好整體風格,確定好俯視角度。一般有30度、45度、60度3種,其中45度又是最常用的。還有一些比較
(來源:文章屋網 )
游戲美術范文6
一、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并帶有游戲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比如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小雞找食物”、“小魚吹泡泡”、“小鴨游泳”等繪畫內容。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幫媽媽喂小雞”、“可愛的蛋寶寶”、“不倒娃娃"等等。同時選擇的教材還必須具有游戲性,單調的涂色練習和臨摹活動都不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所以教師在選擇小班幼兒美術活動教材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兩點。
二、提供豐富有趣的游戲化材料
要美術教學游戲化,就要優化與美術教學相適應的物質環境,使環境創設具有可參與性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新鮮的材料會提高幼兒的興趣和表達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如果單單是傳統的蠟筆畫,即使是再好玩的游戲教學形式,幼兒也會感到枯燥,因此在繪畫教學中盡量避免繪畫材料(包括作畫工具的多樣化和作畫場地的多樣化)的單一提供。如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毛線拖畫,提供吸管吹畫,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等。如美術活動《馬路上的汽車》,讓幼兒蘸上顏料在白紙上開來來去,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線條交織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小年齡段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幼兒對一種工具的掌握后,會思考更多的工具來作畫。蠟筆、吸管、毛線、彈珠、顏料……孩子會去思考,去創造性的作畫。
三、采用生動形象的游戲化語言
1、以游戲的口吻導題,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只有在這種繪畫的游戲中,孩子才感到無拘無束,沒有精神壓力,對繪畫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幻想地盡情發揮。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游戲、故事等形式引題,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折紙貼畫“房子”的開始部分,我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 “下大雨了,大風把小豬家的房子吹倒了,小豬好傷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并引起了幼兒對小豬的同情,紛紛表示要為它“蓋新房”。這時教師就可以教幼兒用正方形的紙對角折成三角形做屋頂,用方形做墻,并添畫門窗,小豬的新房就這樣造好了。我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2、指導語言的游戲性。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兒一樣會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如在棉簽畫《可愛的斑點狗》中,在畫“斑點狗身上的斑點”時,為解決活動的重難點,我編了簡單的兒歌“點,點,點到耳朵上;點,點,點到身體上;點,點,點到尾巴上,點到大腿上,點到尾巴上,全身上下都點到。”幼兒在兒歌的提醒下表現得很投入,在不知不覺中,就給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點衣服,并注意畫面整潔。
四、以欣賞的目光評價幼兒的作品
新《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的機會。古爾維奇也說:“幼兒的評價、見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們的概念范圍內轉來轉去,好與壞,好聽與不好聽,喜歡與不喜歡,雖然如此,但無論如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這個美學見解的幼芽。”小班孩子的鑒賞能力和表達方式受其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征的限制,要想完全通過語言表述有相當的困難。因此利用游戲的方式是最令幼兒接受的。如把幼兒染好顏色的宣紙說成手帕,開手帕商店讓幼兒來買,可以自己評價,再讓同伴評價,最后才是老師評價。在老師指導和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我們克服“重效果輕過程”的偏見,從不以“像”與“不像”為尺度來衡量,而是從構思上是否新穎獨特、想象是否奇妙特別、內容是否充滿童趣、落筆是否大膽、畫面是否豐滿等這些方面去評價。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幼兒繪畫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肯定,所用的語言也是“畫得真有趣”、“與別人不一樣”,或者說:“如果怎么怎么樣就更好了。”如在繪畫柳樹的活動,我把柳樹說成了柳樹姑娘,把枝條說成了頭發,最后評價時用了頭發選美大賽的方法,比比誰畫的柳樹姑娘頭發最美,有個孩子畫的枝條都糾集在一起,應該說沒有達到繪畫要求,但是據他自己介紹說是把柳樹姑娘的頭發扎了起來,這樣比較好看,而且還畫了美麗的蝴蝶結,結果很多小朋友都認為他的柳樹頭發最美,我也為他的創意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