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農資打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農資打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農資打假范文1

根據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斗爭部際協調小組第三次會議的決定,由農業部牽頭,會同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合作總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監察部等部局,開展農資打假聯合行動。十月份,對全國14個省進行了聯合督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今年農資打假工作的總體情況

《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活動聯合行動》的通知下發后,農業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聯合行動的通知》,就農資打假聯合行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在全國范圍開展農資打假聯合行動。經過幾個月的工作,農資打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對14省的統計,今年農資打假共出動檢查人員33.1萬余人次,檢查各類農資市場1.3萬多個,檢查各類農資經營網點、門市部27.2萬個,檢查各類農資生產企業2.46萬家,搗毀各類農資制假售假窩點1342個。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31326起,涉案貨值5.01億元,其中10萬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處不合格種子398.1萬公斤,劣質肥料2.5萬噸,假冒偽劣、禁用和過期不能使用的農藥36.85萬公斤,偽劣獸藥1萬多公斤,各種無證冒證和偽劣農機及其零配件16萬臺/件。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較成功的做法:

(一)領導重視,組織工作得力

各地參與農資聯合打假部門的領導都較重視農資打假工作,大多數地方成立了農資打假協調小組,設立了農資打假辦公室,明確了專職人員,公布了舉報電話,將農資打假列為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內容。各省農業廳把農資專項打假作為重點工作抓,以此來促進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職能轉變,發揮行政監督職能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服務。形成了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親自抓,各部門相互配合開展農資打假的局面。

為了確保農資打假專項斗爭順利開展,各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部局關于農資打假工作的精神,及時將有關精神傳達下去,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通過聯合發文,召開會議等方式安排農資打假工作。

(二)綜合執法,農資打假工作逐步規范

近年來,許多地方實行農業綜合執法,探索農業行政執法新的運行機制。福建、江蘇、貴州等省農業廳成立了農業執法總隊。湖南省農業廳今年從廳內各有關執法單位抽調了16名執法人員組成農資打假隊伍。全國有77個地(市),815個縣(市)成立了農業執法支隊、大隊。在今年的農資打假專項斗爭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山西省為了加強農業執法機構建設,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以晉辦發〔2001〕9號文件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業和農村法制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農業部門結合市(地)、縣機構改革,按照“先行試點,先易后難,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步驟,力爭三年內在全省全面實施集中綜合執法,使農資市場的監管經常化、規范化。

四川省成都市編委專門發文組建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落實編制20名,市政府發文進一步明確了編制、人員管理(按公務員管理)和經費問題(納入財政預算)。該市執法大隊成立后,2000年就查處違法案件650起,比1999年增長60多倍,沒收、轉商假劣農資產品32.4噸,是1999年的6倍;2001年1-9月,查處違法案件1086起,比2000年同期增長30%;沒收、轉商假劣農資產品94.9噸,比2000年增長192%。

(三)廣泛宣傳,營造農資打假氛圍

為使農資打假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各地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加大了對農資打假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少地方在電視臺、電臺、報紙上開設了農資打假專欄,加強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等農資方面法律規章的普及和宣傳,報道農資打假活動信息,并對大案要案、典型案件進行跟蹤報道,對制假售假窩點進行曝光。

浙江省農業廳召開了三次農資打假工作新聞會,各新聞單位多次派員參加省執法檢查組,赴各地進行現場采訪和報道。河南省共出動宣傳車3865車次,懸掛條幅760個,張貼標語53670條,在廣播、電視、報刊上播放、刊登農資打假信息849次,舉辦大型咨詢活動87次,印發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27.91萬份。福建省執法總隊在省電視臺制作了7個農資打假專題節目。廣東省農業廳召開了由省工商、質量技術監督、公安、供銷社領導與執法人員和新聞記者參加的銷毀假劣獸藥、飼料及添加劑現場會,公開銷毀查獲的假劣獸藥、飼料及添加劑近100個品種,共25噸,貨值100多萬元。

(四)突出重點,抓好關鍵時段的整治行動

江蘇省農林廳先后組織開展了5次專項整治行動,在春播期間,開展了以春播用種、夏季作物用肥、春季畜禽用藥、飼料為重點的春季打假護農大行動;夏季與省質監局聯合開展了肥料專項整治行動;7月至9月開展了農藥市場專項整治;8月至10月部署了全省畜牧行業生產資料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秋季開展了以小麥、油菜為重點秋播種子專項整治行動。浙江省農業廳針對養豬戶和飼料經銷戶使用違禁藥物、私屠濫宰、違規經營病豬等現象,開展了“劣病毒”豬肉專項整治工作。河北采取整治重點市場,按農時季節,適時開展專項斗爭的方式推進農資打假工作。種子整治的重點是玉米雜交種子和抗蟲棉種子,主要集中在石家莊市和保定市種子市場以及棉花集中產區;農藥整治的重點是“三證”不全、假冒偽劣以及國家禁用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農資專業市場以及生產工藝落后、群眾投訴較多的農藥生產廠;肥料以復混肥料、葉面肥、微生物肥料為重點,以登記證號、產品標識和使用說明為主要內容,主要集中在專業市場;農機及零配件集中檢查生產和銷售企業(網點)、農機維修市場和有影響的農機市場集散地。

(五)集中力量,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與工商、質監、公安、供銷社、經貿委等部門緊密合作、協同辦案、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江蘇省公安系統全年出動2000多人次進行農資打假執法活動。四川、重慶兩省(市)都十分重視大案要案的查處,四川省查處典型案件16起,重慶市查處典型案件6起,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的四川宜賓縣水稻種子案、重慶國威農藥案和四川省武勝縣雜交玉米種子案等三起案件都迅速按有關法律程序進行了查處。

農資打假涉及的范圍廣。各省在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農業、技術監督、工商、公安、監察、畜牧、飼料、農機、供銷等部門互相配合,立足本職,積極行動,共同開展打假整治工作,形成了合力,使農資打假效果顯著。湖南省華容縣制售假農藥案的偵破就是技術質量監督部門依法查處,公安、監察、農業等部門密切配合,各部門聯合行動取得的成果。經偵查,犯罪嫌疑人到案發為止,已產銷殺蟲脒170多噸,銷售貨值71萬多元。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收審,涉案的國家工作人員多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

針對農資打假工作的特點,為提高辦案速度,提高辦案效果,各級農業部門無論在市場檢查還是在典型案件查處過程中,都主動取得當地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公安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河北今年查處的標值10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基本上都是農業、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聯合辦案,相互支持,積極配合的結果。山西省農業部門在工商、公安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整頓忻州市忻府區奶牛市場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依法行政,確保農資打假工作持續健康進行

為了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各省加快了一些配套法規的建設,加強了對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了打假人員的素質。許多省根據《種子法》、《漁業法》、《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先后出臺了可操作的配套的地方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為了規范行政執法工作,一些省還建立了農資打假工作制度。如江蘇省農林廳建立了打假信息報送制度,要求縣農業局每周五報市局,市局每周一報省廳,對于重大突況和重大事件即查即報,并根據事態進展隨時續報。為確保農資打假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各省還加大農資打假工作督查力度。江蘇省采取自查與抽查相結合、一級督查一級的方式今年已組織了兩次督查活動,除檢查面上工作外,重點對領導批辦案件、上級交辦案件、大案要案進行督查。

為了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各地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培訓班。河北省今年組織了1095人次的種子法知識培訓和576人次的種子檢驗知識培訓。山西省農業廳今年舉辦了5期執法人員培訓班,有1200名市(地)、市縣執法人員和分管農業執法的領導參加了培訓。

一些省制定了農資投訴(舉報)案件的登記、處理程序等制度。使農資打假案件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結果。

福建省農業執法總隊印發了《福建省農業執法總隊科室、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及內部管理規定》,包括了總隊科室的責任制,人員崗位責任制、人員工作守則、“十不準”規定、學習制度、辦公室管理制度、隊務會議制度、受理投訴或舉報工作人員崗位工作制度、外勤執法人員崗位工作制度、罰沒物品交接管理工作人員崗位工作制度、案件受理工作人員崗位工作制度、文件或文書管理工作人員崗位工作制度等17項。

二、農資打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資市場、農資產品問題仍很嚴重

從督查情況看,農資管理和打假面臨的形勢仍很嚴峻,由于農業生產資料,量大面廣,假冒偽劣由來已久,并逐年呈蔓延趨勢,許多領域的問題積重難返。雖然今年全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農資打假行動,但還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農資經營主體不規范。目前農資市場無證經營或超越經營范圍的現象仍然很突出,不具備經營資格和經營條件而掛靠經營的現象比較普遍,非法經營者在農資銷售旺季走村串戶銷售農藥、化肥的現象比較嚴重。

二是經營行為不規范。銷售過期、失效農藥和劣質種子坑農害農的現象不斷出現;農資和百貨混合經營現象不在少數。獸藥經營中的主要問題還有獸藥、人藥同時經營的現象。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農資市場的經營秩序,如:

(1)無證生產和造假狀況還比較突出。制假售假活動由公開、半公開向地下、半地下,組織性、隱蔽性、對抗性增強,手段趨向智能化,增加了打假工作的難度。

(2)假冒偽劣農資充斥市場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農業部今年春夏對市場上的農藥質量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農藥為16%,有1/5的單位經營了不合格農藥,這些是在合法的經營單位里抽出的登記過的農藥產品,非法生產和經營的假劣農藥就更多了。據陜西省畜牧部門抽查,“九五”期間,獸藥質量抽檢合格率為77%;近期對市場質量抽檢合格率為50%。青海省西寧市經銷的蔬菜品種近百種,但通過審定的只有20多種,大部分種子沒有生產許可證,沒有標簽。

(3)農資產品標簽不規范。農業部今年抽查了2586個農藥標簽,不合格率為54.6%,有的地方農藥標簽不合格率高達80%。有的擅自修改已審定的標簽內容,有的擴大使用范圍,有的盜用、冒用他人登記號,有的用一個登記證用于多個產品,還有的采用光寫商品名而不寫含量和使用情況等欺騙手段坑害農民,嚴重干擾了農藥市場的正常秩序,危害了農民利益和農業生產安全。引起了農民與合法生產企業的強烈不滿,國務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責成農業部立即進行整頓。

(4)誤導消費的廣告多。主要是獸藥和農藥表現最為突出,虛夸產品質量的不少。有的企業還用“農業部推廣新產品”、“中國農學會推薦產品”等來誤導消費者。

(二)少數農業部門對開展農資打假的認識還不到位,執法意識薄弱

一些地方認為農資打假是工商、技術監督部門的事,和農業部門關系不大,有的地區和縣級農業部門甚至放棄法定職權,不聞不動,根本沒有安排部署和組織檢查。農業各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地區間發展也不平衡。

(三)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嚴重

由于受利益的驅使,一些地方對農資制假售假不僅不打擊,而且還加以庇護。如有的農藥生產廠家在生物農藥中添加大量化學農藥,使用在禁止使用的作物(果菜)上,坑害消費者。當檢查發現后,地方出面說情、辯解,難于處理。另外,農業部門內不少單位也經營農藥、獸藥、種子、肥料、農機及零配件等,有不少單位,既進行經營活動,又有管理職能,還有的審批、登記、檢測、監督集一體,使本應互相制約的監督機制失效。

(四)農資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在農資打假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按現行的農業法律法規無法處理,如化肥、農機質量管理等尚缺乏相關的法規和強制標準,農藥、飼料、水產種苗等其他農資管理相應的配套辦法或實施細則也要修訂和完善。漁藥、漁具市場的監管不明確,個別地方存在空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有的一些農資產品管理法律法規已不適應當前農資生

產和市場監管的要求。

(五)參與農資執法的機構多,執法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國務院抓農資執法、打假的機關如工商、技術監督、供銷和農業部門等多個單位。農業部門內又分散在種子、土肥、植保、蠶種、畜牧獸醫、飼料、農機、漁業等多個機構。但真正對農資市場和生產單位的執法起震懾作用的不多,力量分散,多部門協調困難,責任不明確。適應農資執法特點要求的,既具備必要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較強的法律素質,又具有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念和較強的職業道德水準的執法人員缺乏。

督查中也發現一些地方部門之間配合得不是很好,案件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溝通不夠。有的省反映,由于各部門各自行使管理職能,缺少溝通與協調,往往出現多部門對同一行政管理對象多次檢查的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意見很大。此外,農資打假工作多部門操作,部門之間通氣不夠,發文多,部分內容交叉重疊,形式主義的東西也不少,工作實效不高。有的反映泛泛的執法檢查多,實際查處的案件少。農資質量抽檢工作開展不夠,結果公開不夠。多數地方的農資執法,僅僅檢查銷售機構,從銷售機構查出農資產品質量問題時,對銷售者做出處罰后便草草收兵,不再順藤摸瓜,追究更深背景和生產者的責任,使更大違法者逃避了法律制裁,制假售假的源頭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農資違法案件中,小案多,大案少的假象。

(六)農業行政執法缺乏必要的經費和裝備,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隊伍不穩定

各地普遍反映,缺乏農資打假專項經費,缺少必要的交通、通訊、取證等工具,抽樣檢查、假劣產品的銷毀、聯合執法等系列費用難以解決。參加農資打假的人員大部分是臨時從各系統抽調的,執法意識不強。

基層反映,上級多頭管理,缺乏統一的系統的農業行政執法指導,影響了農業執法的順利進行。

三、農資打假工作的改進意見

(一)從“五不放過”入手,找準農資打假切入點

這次督查組共帶回102個需要督辦的案件,至目前已有85個查處完畢,剩下的17個,還將繼續督辦。有關領導批轉的案件有10起,有9起通過督辦已依法查清并進行了處理,還有1起正在查處中。各地投訴的轉有關業務司局的案件10件,已有1件查清,其余9件正在追查中。

我們將對這些案件進行分類總結,追根溯源。

在大案要案查處過程中,各級農業執法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的同時,對于該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并與司法機關保持密切聯系,了解案件的處理結果,還要認真查清偽劣農資源頭和流向。對于源頭非本省、市、縣轄區范圍內偽劣農資,要及時向有關省或市、縣通報情況,請其他省或市、縣查清和處理,或請上級單位處理。

要做到查處的案件有始有終,辦事程序規范,檔案齊全。對領導批示的重大案件,要及時研究處理,做到件件有結果。

(二)建立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尤其是我國已加入WTO的新形勢,建立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是十分迫切和完全必要的,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農資打假方式只能是暫時的應急措施,今后要從機構設置、人員調配、管理機制和經費保證等方考慮這個問題。

在當前農資市場秩序混亂,假冒偽劣農資猖獗的嚴峻形勢下,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聯合打假是不可少的。因此,九個部委要繼續加強部門間協作,建立聯合打假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認識農資打假的重要意義,在農資打假方面形成合力。在聯合執法檢查過程中,各單位應根據各自的職責在執法過程中各負其責,如技術監督部門主要負責好從源頭打假和從源頭抓質量的工作,工商部門檢查營業執照和市場秩序等,農業部門檢查經營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以及產品的包裝標識等。

(三)健全完善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

結合我國加入WTO后,當前正在清理修改有關行政法律法規文件之機,加速健全完善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有的省反映,一是盡快制定肥料法;二是出臺農機管理、水產種苗等方面法律法規;三是修改《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四是制定農藥、獸藥、種子、肥料等包裝標簽準則,統一標簽規范等。

(四)農資打假的當務之急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加大農資打假案件的查處力度,關鍵的是要有健全的執法隊伍,大量農資案件的查處需要專職農業執法隊伍負責。這是在新形勢下,賦予給農業部門的一項新的重要的職能。目前農業執法隊伍很薄弱,近兩年各級農業部門在農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如把原來比較分散的農業行政執法職能集中起來,實行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建立專職農業行政執法隊伍,就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從各地實踐的情況看,農業綜合執法是值得推廣的。各級農業部門應結合機構改革和調整,理順各相關機構的管理權限,明確責任。避免部門間或部門內執法不一致,造成多頭執法,損害國家形象。各相關執法部門均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五)加強監督管理,規范執法程序,嚴格依法行政

一是依法開展農資市場準入工作。對實行許可證管理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要依法定條件和程序進行審查。對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的,不予辦理生產經營許可證。工商機關結合企業登記注冊、年檢換照等工作,對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全面清查。對違法生產、經營者,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實行許可管理的農資產品,農業部門要認真進行檢驗、實驗、鑒定,對不符合條件和質量標準的,不予辦理產品許可、登記手續,不允許進入生產流通領域,從源頭上防止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農資產品進入市場。質監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領導關于從源頭打假和從源頭抓質量的要求,切實負起責任,加快研究制定必要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不合格農資產品不出廠。

二是建立農資打假執法責任追究制度。要對農資打假工作不力,消極應付甚至失職瀆職的領導干部和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查處。

三是建立農資打假執法情況報告制度。各級農資執法機關要建立農資打假情況月報或季報制度,逐級上報農資打假工作情況、遇到的主要問題、大案要案情況等,以便及時指導和協調。

四是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執法一定要嚴,不能以罰代刑,以情代法,不追源頭,不追究相關責任,包庇縱容,甚至知法犯法,否則就無法開創農資打假的新局面。

農資打假范文2

一、2002年農資打假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周密部署,狠抓落實。3月22日由農業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供銷總社等五部門聯合行文下發了《2002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斗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02年農資打假工作重點是“保春耕、端窩點和查處大要案件”,各部門、各地根據這一總體要求,結合本系統和當地實際,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工作部署。全國供銷總社分別于2月和7月下發了《關于做好2002年供銷合作社系統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通知》、《關于把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引向深入的通知》。同時,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建立信用制度等標本兼治,凈化市場。

為了把農資打假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今年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采取不同形式,加強了對各地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農業部對農資產品專項檢查進行了具體安排,并于4月15日-21日組成四個調查組,深入湖南、山東、遼寧和江西等省進行了調研,為推動農資打假深入開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9月份由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組成7個聯合督查組,赴部分省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現場督導,并采取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當地工作績效進行了評估。農資打假專項斗爭部際協調小組召開了三次成員會議,分階段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和部署。

各地先后加強了對農資打假工作的領導,健全了農資打假工作機構,充實了執法人員,農資打假工作由臨時性工作向常規性工作轉變。各地、各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工作,都以不同形式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行動和重點農資品種的專項治理行動,有力地促進了各項農資打假措施的落實。

(二)發現問題,跟蹤整改。對于檢查出的問題,堅持追根溯源,加強整改監督工作。今年年初,農業部召集在去年農藥市場抽查中有問題的156家農藥企業通報了抽查結果,要求其限期整改。通報會后,銷毀了不合格農藥標簽4421萬張,從市場上回收不合格農藥產品共5914噸,重新印制合格標簽共1億余張。一些地方也根據本地農資生產應用特點,對重點農資產品進行了跟蹤監控。對于各種農資投訴案件,都認真按照有關法規和程序移交和分工處理,今年以來農業部農資監管直接受理來電來信投訴2563件,根據核查情況,直接由有關司局和移交地方處理的農資案件901起,并對處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和督辦。從反饋的處理結果表明,基本得到了妥善處理,部分受損失的農民的到了補償。

(三)加強抽檢,強化監管。全國已建成并授權對外開展工作的農資部級質檢中心58個,國家級質檢中心9個,以這些中心為龍頭的農資質檢網絡正在形成,農資市場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對一些重點農資的監控力度在不斷加大。在去年全國農藥市場抽查的基礎上,今年農業部又組織開展了全國農藥市場大檢查行動,出重拳整頓農藥市場秩序;在3月、7月和11月分別安排了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抽檢,并檢測結果;針對年初歐盟禁止從中國進口動物源產品的決定,已于4月份下達了20660批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檢測任務,并將檢測計劃提交歐盟。國家工商總局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對2400余家經銷單位的19種農資商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查處違法違規經銷單位1372家,罰沒款320.5萬元。

同時,農業部全面加強了農資監管工作,先后了《食用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和禁用限用的高毒、劇毒農藥品種清單,頒布了禁用限用漁藥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將組織對這些禁用限用農藥、獸藥、漁藥進行專項檢查。

(四)完善制度,查處大要案。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地都加強了工作制度建設。農業部今年6月24日了《農業部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同時公布了農業部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舉報電話。由于各部門措施得力,通力協作,今年查處大要案件的力度明顯增強,去年查出的案件,今年已基本結案。據各地上報統計,今年新立案查處標值5萬元以上的大要案件241件。據公安部不完全統計,1-11月底,全國公安機關破獲各類農資案件366起,處理涉案人員361人,搗毀農資制假售假窩點59個。農業部會同公安部在春節前后重點圍繞打擊“瘦肉精”,查處了一批大要案件,浙江、廣東、江蘇三起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的違法企業和個人受到了刑事追究。公安部公布第三批重點督辦案件中,涉及農資的有4起,對農藥、種子、飼料等重點農資案件進行了督查督辦,有力地打擊了嚴重擾亂農資市場經濟秩序和坑農害農的違法違規行為。督促處理了湖南、廣東培矮64S雜交水稻種子事件;督查了貴州農業廳發現的山西屯玉種業有限公司涉嫌銷售未經審定的3萬多公斤玉米種子案件;湖南省朱千柱等人非法生產銷售偽劣飼料案件等。10月下旬,農業部、公安部派員赴貴州省督辦國務院點名案件貴州科新畜禽飼料廠“瘦肉精”案,犯罪嫌疑人已抓獲,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結合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加強了對“送貨下鄉”以及在農村舉辦的各種商品展銷會的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藥、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民日用消費品等坑農害農行為,1-11月份共查處假冒偽劣農資案件1.4萬件,查獲假冒偽劣化肥4.89萬噸、種子3788噸、農藥3674噸等。

(五)打假與扶優相結合,提高農民識假防假能力。各地在打假的同時,根據有關政策、法規,積極扶持和宣傳經認可的優質農資產品,將假冒偽劣農資擠出農業生產應用領域。農業部推薦了一批高效低毒經濟安全農藥;已結合“大豆振興計劃”,推薦了一批高油、高產大豆新品種;公布了水稻聯合收割機質量跟蹤調查結果,并推薦了機型的名單;開通了名優農機產品網頁。還在全國開展了以“讓農民明明白白買農機”為主題的農機產品質量投訴“3·15”統一大行動,發放各種宣傳品240余萬份,接受咨詢和投訴21萬人次,現場為農民修理機具1.78萬臺(件)。質檢總局部署了“農資打假下鄉”活動,把打假深入到田間地頭,許多案件當即得到了處理。河北、寧夏、天津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經權威機構鑒定和生產實踐檢驗的結果,向農民推薦了一批優質農資產品,并對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給予扶持。

(六)各部門相互配合,聯合打假。農資打假工作在中央涉及九個部門,在農業部內涉及7個司局,在地方也相應由多個部門承擔。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各部門在工作配合上更加默契了,真正形成了農資打假的合力。在8月底召開的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研討會上,各部門、各司局、各地充分肯定了一年多來的農資打假工作成績,代表們懷著對農資打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滿懷信心地深入研討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對于加強各部門在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對于推動農資打假工作向縱深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七)加強宣傳,保持高壓態勢。8月20日,農業部首次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九個農資打假成員單位召開了新聞會,向全社會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資打假投訴舉報電話。同時在中國農業信息網上設立了“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斗爭”專欄,在農民日報開設了“農資打假”專欄,交流工作,溝通信息。共編發《市場質量信息簡報-農資打假專刊》100期。以各種方式向社會敞開投訴大門,鼓勵廣大人民群眾檢舉、揭發各種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形成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和強大壓力。

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制假售假現象仍較突出。目前農資打假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有些地方對其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存在臨時應付思想。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從本地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嚴重。三是還沒有完全形成先進高效的管理體制。四是手段落后,人員素質不高。為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逐步解決上述問題。

二、2003年農資打假工作初步打算

農資打假范文3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核心,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突出源頭治理和市場整頓,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加大農資案件查處力度和宣傳力度,強化對農民的服務指導,依法促進農資打假與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二、任務目標

通過對農資市場的專項整治,力爭使虛假廣告、未審(或未登記)先推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包裝、標簽基本規范,坑農害農事件明顯下降,農資市場合法、公平、有序。

(一)整治的重點內容。按照有關規定,重點查處以下9種違法違規行為:一是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缺乏有效管理的掛靠經營和不具備資格的經營;二是生產、銷售過期、失效、變質和標簽不全、未達到有關要求以及國家禁用農資產品的;三是生產、銷售無登記證、批準文號、品種審定、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農資產品的;四是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五是生產、銷售假冒或仿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的各類農資產品的;六是假冒偽造或者買賣生產、經營許可證、批準文號或產品登記證的;七是偽造、涂改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名稱、地址、有效期和有關質量標識的;八是利用各種廣告或媒體對農資產品質量、功效、適用范圍、服務承諾等作虛假宣傳的;九是農資生產銷售中計量違法的。

(二)整治的重點區域。城區主要是平行路、龍山路、文昌東路及善國北路;農村主要是各鎮駐地及部分重要村莊,以東郭鎮、界河鎮、龍陽鎮、姜屯鎮、大塢鎮、級索鎮、張汪鎮、濱湖鎮等鎮為重點。

(三)整治的重點企業。主要是供銷系統、農業系統、林業系統興辦的經濟實體及其分支機構。尤其是農資批發大戶、屢查屢犯的反彈戶及群眾投訴較多的經營戶是整頓規范的重中之重。肥料企業,重點是本市各肥料廠及肥料經銷批發商;農藥企業,重點是本市的農藥批發商及周邊地區的流動送藥商;種子企業,重點是制種單位和種子個體經營業戶。

(四)整治的重點商品。1、農藥:(1)標簽是否規范,三證是否齊全;(2)假冒偽劣農藥、過期農藥及以肥充藥的假農藥;(3)私裝亂混的除草劑;(4)國家禁用或限用的農藥如毒鼠強、林丹粉、六六六、除草醚等;(5)農藥凈容量及標準值;(6)農藥廣告審批文件。

2、肥料:(1)復混肥、葉面肥、沖施肥和微生物肥料生產經營登記證,或登記屆滿續展手續;(2)肥料標簽及標識標注;(3)肥料有效成份含量及質量保證期。(4)肥料廣告審批文件。

3、種子:(1)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及經營委托書;(2)種子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檔案;(3)種子包裝、標簽(主要包括合格證、植物檢疫證、種子使用說明及品種介紹等);(4)種子質量(包括純度、凈度、含水量、發芽率)。其中,種子標簽三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植物檢疫證)是整頓和規范的重中之重。

(五)整治的重點季節。春秋兩季是農資使用高峰期,也是農資市場整頓的重點季節,農業部門要以雜交玉米種、棉花種、小麥種為切入點,組織開展以發芽率為重點的種子質量抽查。同時,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硝態氮肥料的非法行為。

三、整治措施

(一)大力整頓農資生產企業。要加強對生產企業的監管,強化企業法人作為農資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產品出廠檢驗,堅決杜絕不合格農資流入市場。要依法對各類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并建立檔案。重點檢查群眾投訴多、以前有違規記錄的農資生產經營單位或個人。對已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但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已不具備資質的或存在違法行為和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的,要依法注銷或撤銷許可;對證照不全的單位、個人和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堅決予以取締。

(二)狠抓市場流通薄弱環節。根據目前農資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重要農時季節,組織開展拉網式檢查。一是重點檢查產品標簽,嚴肅查處無產品登記證號、批準文號、品種審定、生產許可證號、經營許可證號、國家強制性認證標志,或虛假標注、隨意擴大防治作物和對象范圍、隨意更改農藥毒性標志,以及假冒仿冒產品商標等違法行為。二是重點檢查市場主體證照是否齊全,嚴肅查處無證經營、借證經營、超范圍經營和不具備資格條件而經營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企業,依法清理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三是重點檢查產品廣告,嚴肅查處利用各種廣告或媒體對農資產品質量、服務、功效、適用范圍進行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在市場整頓中,要在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推行市場開辦者質量責任制,積極推動農資經銷企業落實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督促經銷單位做好售后服務,逐步規范農資生產經營行為。

(三)加強農資質量抽檢。要逐步建立健全農資生產環節與流通環節的質量監測制度和執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組織實施農資質量年度抽檢計劃,實行定期定點例行監測和動態監測相結合,將群眾反映較多、問題突出的區域、市場、產品和企業納入重點監測計劃內。監測結果和處理意見要依法公開通報。要加強農資市場調查,了解和掌握當地農資產品的市場分布和質量優劣,及時預警,防止不合格農資流入農業生產領域,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四)嚴肅查處違法案件。要對近年來假劣農資案件線索進行認真梳理,確定一批重點案件,組織力量集中查處。同時,繼續組織開展明察暗訪,狠抓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對集中制假售假的地區加大整治和督辦案件的力度,做好跟蹤工作,堅決按照“五不放過”原則一查到底,禁止以罰代刑,堅決嚴懲違法犯罪分子。要對已受處理的違規單位或個人進行跟蹤監管,確保查處效果。要進一步加大農資案件的曝光力度,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對重大假劣農資案件進行曝光,以達到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

(五)推行農資誠信建設。一是引導農資行業自律。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規范的管理辦法,在重要季節依法推介一批質量、信譽可靠的農資企業和產品名單,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科學選購。提倡和引導在行業內部推行守法經營或質量公開承諾制,樹立誠信經營意識,督促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建立經銷臺賬,實現可追溯管理。積極培育農資行業協會或自律性組織,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二是啟動農資信用評價。根據農資市場主體資格、商業信用、合同履約率、守法程度、消費者投訴、公眾評價等相關信息,結合農資質量監督抽檢結果,建立監管對象誠信檔案,研究制定農資企業誠信管理辦法及科學評價體系和相應標準,建立“黑名單”制度,依法實施信用等級分類管理。三是大力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從完善農資營銷機制入手,大力發展農資和農村物流,通過引導農資連鎖經營、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對接等方式,探索新形勢下“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有效途徑和模式,保證農民用上放心優質農資。

(六)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指導和知識培訓,不斷增強全民的防假辯識能力。要認真組織開展誠信企業和優質農資產品推介活動,大力促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提高優質農資市場占有率。要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利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和農資產品使用相結合的培訓、示范和推廣工作,提高農民科學使用農資的水平。要進一步拓寬農民了解農資信息的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宣傳陣地,通過開辟農業技術專欄、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等,大力宣傳農資法規、農資知識和農資使用技術,加強對農民購買和使用農資的服務和指導。

農資打假范文4

一、領導重視,嚴密組織

農資打假一直是我們農業局依法行政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接到省農業廳轉發的農業部《關于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的通知》后,局領導及時組織各職能科站召開了農資打假工作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到這次開展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是是實現明年夏糧豐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直接體現。于九月份下了市農法發[2009]70號《關于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的通知》,對所轄縣(區、市)的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為這次秋季農資打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今年以來,市縣兩級有關部門一直把農業法制宣傳教育作為一個工作重點來抓。積極組織了植保、種子、農藥等專業人員,開展了街頭咨詢、送法下鄉,結合秋耕生產積極宣傳農業法律法規,并將簡易識別、使用優質農資和“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和“購種須知”等編寫成宣傳資料進行了發放,共印發宣傳資料8萬份。我們還印制了**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工作卡片,擴大農業綜合執法的影響,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通過宣傳,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維權意識,也提高了農資經營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守法意識,為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周密安排,嚴格執法

根據秋季農資生產經營特點,我們采取重點檢查與面上檢查相結合,突擊性檢查與經常性監管相結合,市場監督與引導企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農資產品質量和市場開展了執法監督檢查和重點案件的跟蹤查處工作。在工作部署和實際工作中明確種子、農藥、肥料為打假的重點產品。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在九月底對小麥主產區的農資市場進行了抽查,在9—10月份,出動執法人員1920人/次,檢查企業24個,整頓市場132個,查獲種子46040公斤,農藥200公斤,貨值15.3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2萬元。我們在接到山西省農藥檢定所對太谷恒豐日光溫室技術服務部、榆次綠豐農業科技部、榆次太行種子服務部和榆次鵬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農藥質量抽檢不合格報告后,及時組織執法人員查扣了不合格農藥,立案審查,目前此案正在查處中。通過這些舉措使**市農資市場秩序取得了根本性的好轉,保障了秋季農業生產安全。

四、存在問題

1、農資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在農資打假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按現行的農業法律法規無法處理。如經營不適宜本區域的國審品種種子,沒有規定如何處罰;化肥管理等尚缺乏相關的法規和強制標準,農藥管理相應的配套辦法或實施細則也要修訂和完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有的一些農資產品管理法律法規已不適應當前農資生產和市場監管的要求。

農資打假范文5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搞好農資市場管理工作的緊迫感。

隨著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經營的逐步放開,農資市場魚龍混雜,管理相對滯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個別不法商販受利益驅使,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經營農資行為時有發生。進一步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是確保我縣社會穩定,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維護廣大農民合法利益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的迫切需要。各相關部門要正確把握形勢,提高認識,切實抓好農資市場秩序的整頓和規范工作。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切實搞好農資市場的整頓與規范。

農資打假范文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和屬地管理原則,嚴厲打擊水產苗種生產階段違法使用違禁藥物、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加大水產苗種生產的執法監管,推動水產苗種業健康發展,不斷提高我區水產苗種質量。

二、工作目標

(一)對水產苗種(含自繁自用水產苗種企業)專項執法檢查覆蓋率達到100%。

(二)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在水產苗種繁殖、培育生產環節的使用得到禁止。

(三)水產苗種生產單位的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真實完整,監管率達到100%。

(四)對水產苗種陽性樣品生產單位執法查處率達到100%。

三、工作重點

(一)重點產品

海參、對蝦、梭子蟹、貝類苗種。

(二)重點單位

海參、對蝦、梭子蟹、貝類苗種生產單位。

(三)重點區域

海參、對蝦、梭子蟹、貝類重點苗種生產區域。

(四)檢點

1、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持證情況。主要包括從事水產苗種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是否持有效的水產苗種許可證,是否按照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規定的種類、范圍進行水產苗種生產。

2、苗種生產漁藥使用情況。

⑴苗種繁育生產過程中是否儲存或使用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漁藥或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重點是硝基呋喃、孔雀石綠、氯霉素等。

⑵苗種生產單位生產記錄、用藥記錄、銷售記錄實施情況。

⑶是否存在其他違法違規的行為。

四、時間安排

(一)3月初,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水產苗種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

(二)3月至4月、9月至11月組織執法人員對苗種生產企業開展春季和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執法檢查。

(三)6月下旬和12上旬,組織對年農資打假暨水產苗種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進行春季和秋季的書面總結。

五、工作要求

(一)制定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在市海洋與漁業局統一領導下實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暨水產苗種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二)加大執法力度。依照《漁業法》、《水產苗種管理辦法》、《獸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加大對苗種生產中使用違禁藥物的處罰力度。

(三)重點執法檢查,區別對待。要對信譽好的苗種生產單位給予扶持和鼓勵;對有不良記錄的苗種生產單位要嚴格督查、對于水產苗種陽性樣品或違法違規生產單位和從重處罰并列入“黑名單”。

(四)執法檢查時均需有執法人員填寫《年水產苗種專項執法檢查現場記錄表》和年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情況匯總表,并經執法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雙方簽字,一式兩份,各持一份備查。

(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采取舉辦學習班、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年內組織有關新聞單位對典型案例進行跟蹤報道,有力震懾違法行為,營造農資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圍。

(六)及時向市執法支隊上報新情況、新問題及大案要案及“黑名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日韩在线欧美 |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caoprom在线 | 一级黄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网 | 国产第8页|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 日韩 视频 | 91麻豆国产|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 韩国 精品 另类 综合 |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一级毛片子 |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 欧美亚洲免费 |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日韩 国产 在线 |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毛片不卡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进入 | 北条麻妃 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91 |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 亚洲高清色|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1页| 欧美第5页 | 国产va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