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針灸推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針灸推拿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針灸推拿

針灸推拿范文1

【關鍵詞】 濕疹;針灸療法;艾灸;推拿;綜述

濕疹多因飲食傷及脾胃,外感風濕熱邪,內外相搏,充于腠理,浸肌膚所致[1],其內外因相互作用造成了濕疹臨床表現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腧穴經絡通過外應皮肉、內應臟腑,在濕疹治療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 針刺

1.1 毫針

1.1.1 單一應用

黃氏[2]分別以合谷、三陰交及曲池、足三里兩組穴位交替針刺,行捻轉瀉法且不留針,21例濕熱型的嬰兒濕疹均獲痊愈。趙氏[3]行皮損的毫針圍刺,并配合辨證取穴,治療濕疹患者86例,結果臨床治愈43例,顯效31例。王氏等[4]對65例慢性濕疹患者,以陰陵泉、內庭、合谷為主穴針刺,同時辨證取穴,治愈率為87.69%。

1.1.2 聯合應用

黃氏[5]報道了針刺大椎、合谷、足三里、中脘,與梅花針密刺隔日交替應用,治愈幼兒頸部濕疹1例。葛氏[6]以血海、足三里為主穴,配犢鼻、曲池、三陰交、囊底,采用瀉法的毫針刺,針后加灸5~10 min,治療陰囊濕疹23例,皆痊愈。劉氏等[7]對55例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慢性濕疹患者,以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三陰交為主穴采用毫針刺,皮損處以梅花針叩刺及艾條懸灸治療,結果治愈37例,顯效8例。也有醫者取曲池、百蟲窩、合谷、三陰交、行間、內庭行毫針刺,梅花針叩刺皮疹部位。濕熱內蘊型加蠡溝、豐隆,且肺俞與大椎刺絡拔罐;血虛風燥型加膈俞、脾俞、足三里,同時膈俞與大椎刺絡拔罐。結果濕熱內蘊型總有效率為92.1%,血虛風燥型為75.0%[8]。

毫針刺入腧穴,施以提、插、捻、轉等行針手法,以達通經絡、理氣血、調陰陽之功效。臨床視濕疹發病部位的不同,取穴針刺可歸為4種方式:①按經絡的循行取穴。如發于陰囊的“腎囊風”多取足厥陰肝經,生于的“風”多取足陽明胃經。②按所屬臟腑的經絡取穴。如發于耳部的“旋耳瘡”于足少陰腎經取穴。③按腧穴主治辨證取穴。如瀉熱取曲池、大椎,養血取膈俞、血海等。④對皮損局部的圍刺。若病灶局限,在其周圍針刺,以求直接改善局部癥狀。臨癥中觀察,陽經皮損大抵易治易效,陰經皮損多纏綿難愈,此與濕疹病位經絡氣血的多寡有關[9]。

1.2 梅花針

1.2.1 單一應用

1960年已有梅花針密刺患處,治愈雙下肢及足背頑固性濕疹的報道[10]。繼有以梅花針圍刺皮損,配合循經彈刺治療濕疹40例的報道,有效率為97.5%[11]。

1.2.2 聯合應用

梅花針叩刺皮損,以微滲血為度,隨即在局部行走罐療法,治療頑固性濕疹24例,結果痊愈16例,顯效7例[12]。

梅花針類屬皮膚針,源于“半刺”、“毛刺”、“揚刺”等刺法。《素問·皮部論》云:“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提示皮膚是病邪出入的門戶。運用梅花針叩打淺表皮膚,借皮膚與皮部、腧穴的關聯,直祛淺表病邪,并激發和調節臟腑功能。此法特別適用發在肢端的濕疹患者,多以皮損部位的圍刺及密刺為主,配合辨證循經的彈刺。本法臨床應依據患者氣血的強弱,而采取輕、中、重的刺激強度,把握皮膚充血及滲血的程度,達到治療的目的。

1.3 火針

1.3.1 單一應用

吳氏[13]采用火針半刺法治療四肢濕疹患者58例,痊愈39例。潘氏[14]行多頭火針圍刺皮損處,后點刺皮損中間的丘疹、水皰,治療濕疹患者45例,顯效率為42.2%。黃氏等[15]對35例慢性濕疹患者,用火針圍刺皮損,配以脾俞、肺俞速刺,其總有效率高于外用派瑞松的對照組(P<0.05)。

1.3.2 聯合應用

周氏等[16]行火針點刺皮損,配合毫針施補法于膈俞、脾俞、三焦俞處,后取曲池、血海、陰陵泉等穴,得氣后留針30 min,治療皸裂性濕疹28例,痊愈19例,總有效率為92.9%。

病久邪入血絡,經脈氣血瘀阻,更加濕邪重濁粘滯,故濕疹纏綿難愈。《針灸聚英·火針》云:“蓋火針大開其孔,不塞其門,風邪從此而出。”通過火針開啟經絡外門,導入火熱之性,鼓舞氣血運行,則內外積滯之邪得以有出路,以達祛風除濕、消癥散結之功。臨床多用火針圍刺及點刺法,治療皮損浸肥厚的慢性濕疹。

1.4 三棱針

1.4.1 單一應用

孟氏等[17]認為,濕疹急性期濕毒為患,血熱較重;慢性期濕邪纏綿,毒郁不散。治療應驅逐血分毒邪,取陰陵泉、委中、曲池。通過三棱針刺絡放血治療急性濕疹10例,7例痊愈;慢性濕疹7例,4例痊愈。

1.4.2 聯合應用

徐氏等[18]采用三棱針點刺肺俞、委陽,隨之拔火罐,每穴留罐10~15 min,治療手部頑固性濕疹38例,結果痊愈26例,好轉10例。姚氏等[19]行三棱針點刺皮損部位,配合背俞穴刺絡拔罐,治療急性濕疹46例,愈顯率為89.1%,與口服開瑞坦、外用派瑞松的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愈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故有“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于經,以成其疾。”《素問·針解》曰:“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素問·血氣形志》也提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臨床上,濕疹凡屬風濕熱邪潛伏血分,濕從熱化,血熱傷陰,或血虛、血瘀生風,單用清熱利濕或健脾化濕之法,而未從血分論治者,勢必邪戀不去,陰血更受灼傷,以致燥癢越增,病情難愈。而兼并“祛濕毒”與“滅風邪”的刺血法,憑借“通其經脈”、“疏其血氣”,以達到瀉熱解毒、化瘀消腫及祛風止癢的目的。

2 艾灸

馮氏[20]采用艾灸治療嬰兒濕疹5例,每日灸1次,每次20~30 min,約5~10次,濕疹干燥脫屑,瘙癢明顯減輕。李氏[21]對2例耳部濕疹患者應用艾灸治療后,局部紅腫消退,滲液明顯減少,癢感消除。畢氏等[22]取患處阿是穴,配以曲池、血海、合谷,應用艾灸治療頑固性濕疹32例,痊愈26例。

《靈樞·官能》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直接灸患者皮損之處,溫熱滲透之力可使局部氣血流暢、經脈貫通,使濕熱得以宣泄,郁火得以發散。正如明代汪機曰:“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臨床可有效止癢,使皰疹干涸結痂,并加快皮損的恢復。

3 推拿

高氏[23]應用清天河水、推六腑等手法治療嬰幼兒濕疹,治愈率為93.5%。何氏等[24]行分陰陽、清補脾土等手法治療濕疹120例,其愈顯率和總有效率與口服撲爾敏和維生素C、外用氧化鋅油的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愈后3個月和6個月的隨訪中,推拿治療組的復發率顯著降低(P<0.01)。

推拿療法以醫者雙手為工具,在體表特定部位施行補瀉手法,激發經絡傳導,以疏通氣血,調和臟腑,使郁于肌膚濕毒之邪得以祛除,此法無藥物之峻烈,祛邪而不傷正,可視病之輕重調整手法,對嬰幼兒濕疹甚佳。臨床以分陰陽、清補脾土、清天河水及推六腑4種手法為多,并觀察到治療1周后,部分患兒可有皮損加重的趨勢,此乃腠理散發、毒邪外出之佳兆,約10 d皮損漸好至痊愈。

4 結語

縱觀上述文獻,采用毫針、梅花針、火針、三棱針、艾灸及推拿,以辨證候、辨經絡、辨臟腑相結合為基礎,通過刺激體表皮部、腧穴,進行皮膚局部驅除病邪、循經疏泄病邪與運行氣血、調節臟腑功能相結合的療法,共奏祛邪扶正之功,構建了“皮膚-腧穴-經絡-臟腑”的治療網絡。但上述文獻多為小樣本資料的療效對比,筆者認為還有待進一步開展以下研究工作:①采取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以確定每種療法的確切療效及安全性;②對每種療法的技術規范進行研究;③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選擇療效確切、操作規范的腧穴經絡治法向基層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炳南,張志禮.簡明中醫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169.

[2] 黃維楨.針刺治療嬰兒濕疹21例[J].上海針灸雜志.1985,4(1):29.

[3] 趙壽毛.針灸治療皮膚濕疹[J].中國針灸,2003,23(4):220.

[4] 王向義,王敦林,仇裕豐.針灸辨證治療慢性濕疹65例[J].四川中醫, 2006,24(9):109.

[5] 黃永熙.針刺與梅花針交替應用治療幼兒濕疹1例報告[J].黑龍江醫刊,1959,2(7):119.

[6] 葛 萍,馬兆彭,侯松年,等.針灸治療陰囊濕疹23例報告[J].中醫雜志,1960,1(2):37.

[7] 劉 馳,袁秀麗.針灸治療慢性濕疹55例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 1998,14(7):19-20.

[8] 王 勤,IIKO Atanassov.針刺配合刺絡拔罐治療濕疹54例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0,19(3):16-17.

[9] 蔡念寧.皮膚病證治與經絡皮部理論關系的探討[J].中國醫藥學報, 2000,15(2):45.

[10] 文曉明.梅花針治愈1例頑固性皮膚濕疹[J].江西中醫藥,1960,10(2):14.

[11] 王少麗.梅花針彈刺法治療濕疹40例[J].江蘇中醫,1998,19(3):35.

[12] 王鳳艷,嵇 波.梅花針加火罐治療頑固性濕疹24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1996,12(10):21.

[13] 吳乃桐.火針半刺法治療四肢濕疹58例[J].中國針灸,1994,14(S1):325.

[14] 潘小霞.多頭火針圍刺治療濕疹[J].中國針灸,2003,23(4):220.

[15] 黃 蜀,姚 戎,陳純濤,等.火針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04,22(12):86-87.

[16] 周 震,齊崇玲,李 巖.火針結合其他療法治療皸裂性濕疹28例[J].天津中醫藥,2003,20(2):43-44.

[17] 孟凡征,趙 珂.“三合穴”刺絡放血治療濕疹17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7,26(8):27.

[18] 徐 田,周蒞蒞,崔 嵐.刺絡拔罐治療手部頑固性濕疹38例[J].中國針灸,1997,17(5):351.

[19] 姚 軍,李乃芳.三棱針點刺合刺絡拔罐治療急性濕疹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07,27(6):424-426.

[20] 馮 仁.艾灸治療嬰兒濕疹的經驗介紹[J].中醫雜志,1960,1(3):29.

[21] 李宏媛.艾灸治療耳部濕疹2例[J].針灸臨床雜志,1989,5(4):43.

[22] 畢明燕,劉龍壯,林均霞.艾灸治療頑固性濕疹[J].山東中醫雜志, 2004,23(10):595.

針灸推拿范文2

關鍵詞 原發性失眠 推拿治療 針灸治療

失眠癥,中醫學謂之“不寐”,即入睡困難,或中間呈間斷性睡眠或多夢、早醒,嚴重者通宵不寐,甚至伴有頭脹頭痛、心慌心煩或急躁易怒、口干口苦、食欲減退、大便不調等癥狀,臨床多以心脾兩虛、心膽氣虛、陰虛火旺、肝郁化火、痰熱內擾等方面宋辨證論治。中醫學以為本病的病位在心。凡思慮憂愁,操勞太過,損傷心脾,氣血虛弱,心神失養等方面來辨證論治。針灸治療失眠癥在臨床廣泛運用,但對于病程長的患者,其涉及臟腑不止一二,僅僅依此法治療,療效效缺乏穩定,根據“調和陰陽、寧心安神”的治療原則,筆者認為結合推拿手法,療效會更加明顯。

1 臨床診斷

1.1 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分型標準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失眠癥的中醫診斷標準。

1.2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全部門診病人,共收治70例,依據診斷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30歲~68歲,平均年齡50.8歲;病程1月~3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32歲~67歲,平均年齡51.4歲:病程1月~3年。兩組患者情況基本相同,無顯著差異,統計學處理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推拿①患者仰臥于按摩床上,低枕,醫者坐其頭側,用輕到中度刺激手法在頭部操作雙手拇指交替分推前額部,用一指禪推法,從印堂到百會,來回2―3遍,并吸定百會推半分鐘。醫者側位,五指拿頭頂督脈和兩旁太陽、少陽經,自前發際經頭頂向后至枕部,止于兩側風池和中間風府穴3遍。醫者用大魚際外側端按住前額,隨后分向兩旁,經陽白、太陽、耳上至風池穴3遍。②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醫者坐其頭側,用大拇指指腹沿雙側胸鎖乳突肌從翳風推揉經人迎、水突至氣舍5分鐘,直至肌膚發紅、發熱。操作時要做到推而不滯,揉而不浮。③最后,雙手五指分開,在腕關節帶動下,指頭快速叩擊,抓摩頭皮約3分鐘,整個手法操作約30分鐘。

2.2 針灸

2.2.1 治療原則:總的病機為陰陽失調、心神不寧,以“調和陰陽、寧心安神”為針灸治療原則,實證以瀉,虛證以補,虛實夾雜則以補虛瀉實并進。

2.2.2 取穴:主穴取神門、內關、百會、安眠、印堂,結合臟腑辨證,心脾兩虛加心俞、脾俞、三陰交;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丘墟;陰虛火旺加太溪、太沖、涌泉;肝郁化火加行間、太沖、風池;痰熱內擾加中脘、豐隆、內庭。

2.2.3 操作方法:神門、百會、安眠直刺0.1-0.2寸,行捻轉補法,內關向上斜刺0.2~0.5寸,行提插捻轉補法,配穴按常規操作留針30分鐘后起針,配合施以艾灸雙側涌泉至局部皮膚泛紅,以上推拿、針灸操作在睡前2小時,病人處于安靜狀態下治療為佳。

2.3 藥物組于睡前口服地西泮片5-10mg或艾司唑侖片1―2mg。

2.4 療程推拿加針灸組治療每日1次,15天為1個療程,治療30天后記錄療效,藥物組治療30天后記錄療效。

3 治療效果

3.1 療效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療效判定標準及國際通用睡眠量表6項內容制訂標準如下:

近期臨床痊愈:夜間睡眠時間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量表得分率≥70%以上;顯效: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量表得分率t>50%以上;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h,量表得分率>120%以上;無效: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反而加重,量表得分率

3.2 治療結果

3.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見表1)。

表1表明,推拿加針灸組總有效率高于藥物組(P

4 討論

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難經》稱為“刁;寐”,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常累及心、肝、脾、膽等臟腑機能,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誘發心悸、胸痹、眩暈、頭痛、中風等病證。

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往下反復推揉雙側胸鎖乳突肌有類似星狀交感神經節阻滯的療效,可直接導致腦血流量增加,具有活化腦細胞功能,特別是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一下丘腦起著積極的雙向調節作用,對垂體激素的分泌也可產生明顯影響。反復揉捏雙側風池穴有類似枕大神經阻滯的療效,可使顱外頭皮部分的血流量增加,并能充分松弛枕頸部肌肉,減少顱外肌緊張因素對顱內壓的影響,對改善枕、頸部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從觀察結果來看,推拿針灸組的療效優于藥物組,推拿針灸組中多例患者的睡眠質量較藥物組明顯提高,藥物組多例患者雖然睡眠時間有所增加,但睡眠質量及白天的精神狀態卻未見改善,導致了量表得分率的降低。

臨床顯示該法不引起藥物依賴更不會引起醫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的歡迎。

參考文獻

針灸推拿范文3

治療方法

1治療組(1)推拿治療:①患者坐位,先予以患側頸項部、肩胛部?法放松,繼予患側頸部四指推法,重點是患側上3個頸椎橫突、棘突旁,對局部硬結肌緊張處予以輕快地彈撥手法。然后沿枕骨上下項線垂直方向四指推,手法輕快柔和。拇指指腹輕快的擦法,以輕度熱感為度。②囑患者側臥治療床,患側在上,用輕柔的指揉法揉患側頸部,枕部及肩胛內側部3min,后用輕柔彈撥法在頸枕處尋找筋結、肌緊張處予以彈撥10次。在患者上三個頸椎橫突處尋找壓痛、硬結及橫突偏歪處,予以短杠桿微調手法。以右側為例,患者左側臥位,醫者立于患者頭側,以左手托患者左側耳后枕頜部,另一手小魚際壓在患側異常的頸椎橫突處(壓手),左手稍用力向醫者方向持續牽拉,覺患者頸肌不緊張時予以短暫的力量稍大的牽拉,同時壓手稍用力下壓,此時醫者常感覺壓手下有跳動感和(或)聽到咔他聲,即可。然后提拿頸肌,拿五經,患側掃散法結束治療。(2)針刺治療: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穴取風池、風府、完骨,即頸部三針,玉枕、腦空、頭維、天柱、頸百勞、阿是穴、列缺,均取患側穴位。其中感受風寒者加大椎;勞傷筋骨者加肝俞、陽陵泉;氣血瘀滯者加膈俞、血海,穴位常規針刺。采用上海產G6805~2型多用治療儀,天柱、頸百勞一組;風池、風府一組;頭維、腦空一組。通電連續波30min。(3)療程:7次為1療程,療程結束休息1天進行下1療程,2療程后統計療效。

2對照組只采用上述針灸治療。方法、療程均同治療組。

療效觀察

1療效評定標準療效評定標準參考上海市衛生局《上海市中醫病癥診療常規》中的療效標準[1]。

2治療結果

兩組治愈患者治療療次比較見表2。4體會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推拿針灸結合治療頸性頭痛效果明顯好于單獨針刺組,而且治療組的治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在提高治療效果和縮短治療時間上是肯定的。頸源性頭痛在頭痛疾病中所占比例是比較高的,以前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對此病認識不足,往往會誤診為偏頭痛予以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本病的發病機理是:頸椎勞損及退行性改變,頸椎生理弧度改變,及小關節紊亂造成頸上段肌肉筋膜的緊張壓迫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耳大神經等產生癥狀。該病癥狀表現往往比較復雜,因其與頸椎退變及頸椎病的相互關聯,癥狀不是單一的頭痛,多伴有頸項不適,可出現肩胛處不適,以及頭暈、耳鳴耳部不適、前額及眼睛眼眶不適、患側眼睛怕光不想睜眼等感覺。

針灸推拿范文4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分析;對策

一、引言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在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如何衡量和評價高等教育的質量,已經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是高校人才培質量的直接反映形式,也是高校獲取外部有效信息反饋,從而改進教育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

對于高校而言,就業質量是專業發展的主要體現,就業質量不高,說明專業培養模式和效果不好,專業也就難以發展和生存。因此,如何通過對就業質量的評價反映專業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從而引導學院調整專業培養模式,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方向轉變,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日益突出,服務學生就業既是高等學校培養學生的出發點,又是就業工作的落腳點,特別是對于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來說,醫療單位對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中、小醫院,像社區醫院、鄉鎮醫院等更是如此。面對這種問題,我校在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探索出了針灸推拿技能培養5年不斷線、臨床見習“早入手,早鍛煉”、實踐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社團提高培養和針刺競賽大眾化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二、研究方法

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培養學生的質量和就業工作的情況,反饋指導我們培養工作內容的設置和改進,本項目對我校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生進行抽樣調研,以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問卷分析的方式,對1980到2010屆近30年以來畢業生從網絡發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4份,男女各占50%。內容涉及對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和就業質量、畢業后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數量、工作單位、教W、科研、勢和就業質量、畢業后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數量、工作單位、教學、科研、學生工作等方面。通過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得出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報告,反饋指導實踐,研究出適應新形勢下更加合理的培養模式。

三、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1、對30年跨度畢業生就業趨勢整體認識情況

表1.1

填寫本次調查問卷的人員中,1980-1985屆共有15人(15.96%),1990-1995屆5人(5.32%),2000-2002屆49人(52.13%),2005屆14人(14.89%),2009屆(11.7%);

目前學歷為學士的有47人(50%),醫學碩士36人(38.3%),醫學博士11人(11.7%);本科畢業后選擇就業的有65人(69.15%),留學的有2人(2.13%),讀研的有27人(28.72%);工作專業為針推專業的有61人(64.89%),醫學相關專業的有28人(29.79%),與醫學無關的有5人(5.32%)。

從表1.1可以看出接近65%的學生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總體95%的學生從事醫學相關工作,接近70%學生本科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專業所學與社會認可度比較好,在培養方面顯現一定的成效,并且依靠專業技能立足社會。

2、從事針推工作畢業生的工作狀況分析

表2.1工作單位類型

表2.2 綜合醫院工作科室:

表2.3錄用性質

表2.4對目前工作的滿意程度

表2.1和2.2顯示,現工作單位為綜合醫院的有61人(64.89%),所在綜合醫院為三級醫院的有50人(53.19%),均達到總數的50%以上,更有高達73%比例的人群工作性質為臨床型,工作科室在針灸科的有33人(35.11%),推拿科的有7人(7.45%),骨科有2人(2.13%),康復科有14人(14.89%),其他科室有21人(22.34%),說明本專業培養出的畢業生就業趨勢較好,社會需求基本符合專業所學。

表2.3-2.4顯示,有51%學生對現工作單位最滿意的地方依次為單位性質和規模和專業對口,錄用性質為合同制的有28人(29.79%),正式編制的有63人(67.02%);通過職醫考試的有83人(88.3%);一系列的數據表明總體85%的學生對目前工作很滿意,依然對工作單位的規模級別和是否能從事專業相關工作兩方面因素比較關注,能夠從入學選擇專業到畢業就業,通過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此外,參加工作后從未調換過工作的有66人(70.21%),再次說明對于自己所學專業以及從事的工作滿意度。

3、畢業生眼中的專業教育

表3.1認為所學專業的優勢

表3.1顯示,認為所學專業的優勢排前三位的是,專業技能的有44人(46.81%),綜合能力的有24人(25.53%),動手能力的有22人(23.4%),沒有人認為組織能力是其所學專業的優勢。相反,在認為不足之處調查中,排前三位的是創新能力的有35人(37.23%),綜合能力的有25人(26.6%),知識面的有18人(19.15%)。不可否認,對于臨床型工作而言,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但是在學校培養過程中,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有相同比例的人認為綜合能力既是優勢也是不足。

在認為通過學校的培養,自己對所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的有27人(28.72%),掌握較好的有37人(39.36%),掌握一般的有28人(29.79%),掌握得不好有2人(2.13%),幾乎沒有人認為掌握的不好。

表3.2認為母校在教學方面,以下哪些最值得研討和改進

表3.2顯示,認為母校在教學方面,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依次為實踐課程設置(40人,42.55%)、師資力量(38人,40.43%)、實習(36人,38.3%)、教學實施和教材(35人,37.23%)、專業課內容及安排(32人,34.04%)、公共課內容及安排(28人,29.79%)、第二課堂設置(20人,21.28%)、就業時間與教學計劃的沖突(15人,15.96%)、上課與做論文時間的比例(7人,7.45%)、其他(7人,7.45%)、學制(6人,6.38%)。

隨著學生走入社會,知識的積累和對能力認識的變化,接近50%的人群認為自己的專業有優勢,同時優勢在于專業技能的掌握,60%的人群比較滿意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接近70%人群認為技能掌握的好壞離不開系統的培養和實踐。

不同年級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頻次不同,學生在參與創新實踐活動中的態度逐漸由廣泛參與轉變為重點培養。低年級學生更注重實踐能力培養,而高年級同學更注重創新能培養和增加社會競爭意識。

數據分析中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不足之處排在前兩位的為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對自身創新實踐能力不滿意,他們參與創新實踐活動僅限于挑戰杯、日常講座和選修課等,僅有少部分高年級同學參與過老師的科研項目,但僅限于參與,并非承擔重要部分。因此學生們期待有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創新實踐活動,為他們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搭建更多的平臺。

4、就業質量請根據在求職中的就業競爭力以及畢業后的工作表現,評價以下各方面能力對就業質量的影響程度

表4.1認為大學教育中哪些素質和能力培養最重要 [矩陣多選題]

表4.1顯示,認為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依次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4人,57.45%)、獲取知識的能力(51人,54.26%)、實踐動手能力(49人,52.13%)、業務能力(45人,47.87%)、人際交往能力(44人,46.81%)、團隊合作精神(40人,42.55%)、思想道德(39人,41.49%)、心理素質(36人,38.3%)、人文素質(35人,37.23%)、創新能力(35人,37.23%)、敬業奉獻精神(33人,35.1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能力(26人,27.66%)、組織管理能力(23人,24.47%)、身體素質(23人,24.47%)。

此外,認為對工作幫助最大的環節依次是專業課程(53人,56.38%)、專業實習(53人,56.38%)、基礎課程(52人,55.32%)、教學實踐(50人,53.19%)、擔當學生干部(17人,18.09%)、課外學術活動(10人,10.64%)、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9人,9.57%)、參加公益活動(8人,8.51%)、其他(5人,5.32%)

通過數據看出,影響就業因素是綜合性的,比如教師引導,溝通能力,較強的專業技能,具備多項業務能力以及在就業價值觀念的認識程度等,這些因素提示出,目前在現有的培養模式下,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綜合能力的素質培養,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_的就業觀和自主擇業觀,從而不斷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服務意識。

四、對策與反思

提出“一個品牌,兩個結合”這一系統工程培養模式。

1、一個品牌

我們提出專業課前(一、二年級)基本功培養,專業課(三年級)創新思維培養,課后(四年級)實踐培養,畢業實習(五年級)引導促就業為模塊的五年不斷線培養模式,在黨建工作的各項培訓中引入相關的指導思想,對就業創業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打造品牌工程。這種創新培養模式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以大量的練習操作為基礎,所以只有經過長期不懈的訓練才能達到要求。

2、形成兩個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1形成專業技能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方面,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參與社會服務可以近距離地接觸社會,可以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解決在實踐上碰到的問題,可以達到完善知識結構、培養敬業精神的效果;另一方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通過社會實踐可以得到檢驗,從而找出自身綜合能力與社會需要的實踐能力間的差距,以便有針對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

2.2形成創新能力培養與學術活動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和實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學院黨委頂層設計,鼓勵教師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優秀大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與研究,激發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興趣和潛能,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此次得出的數據分析,從理論方面講,可以為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后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鑒;從實踐方面看,幫助學院對專業進行綜合測評,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客觀反映目前專業建設的水平和層次,以此反饋指導實踐,研究出適應新形勢下更加合理的培養模式。

針灸推拿范文5

[中圖分類號] R24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001-02

火神派作為中醫的一個流派,以其顯著的臨床效果而引人矚目。火神派的核心理念是重視陽氣,認為陽氣是人身立命之本,治病的根本在于扶助陽氣。筆者是臨床一線的針灸推拿醫生,近年來通過學習火神派醫家的獨到經驗,以扶陽理念指導針灸推拿,配合扶陽驅寒方藥,較為顯著地提高了臨床效果,因而不揣淺陋,將部分案例報道如下,請同行斧正。

1 病歷資料

1.1 例一 男47歲,因“腰椎間盤突出”于2009年8月就診。曾檢查CT,提示L3-4、L4-5、L5-S1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癥狀表現為左腰骶及左臀酸痛明顯并放射股后小腿后外側疼痛,站立位時腰椎向左凸側彎。彎腰扶臀入門,怕冷明顯,需加衣御寒,舌淡白膩,脈沉緊。處理:推拿膀胱經,整復L4-5、L5-S1;配合針灸治療,選穴:腎俞、關元俞、膀胱俞、跌邊,環跳;委中,陽陵泉、承山。二診(年月日):治療后感覺疼痛明顯減輕,但一夜之后疼痛如故,表情痛苦。治法同上。三診(年月日):患者經上述方法治療,雖然癥狀當時有所減輕,但容易反復,常常當時緩解,一夜之后疼痛如故。詳詢患者,疼痛以深夜、靜臥時加重,起身活動反而減輕;并痛甚時常有倒吸涼氣的現象,怕冷明顯,舌淡白膩,脈沉緊。處理:針灸推拿方法同上,配合扶陽驅寒中藥。處方:黑附片15g先煎,牡蠣25g,當歸15g,桂枝25g,赤芍15g,細辛6g,灸甘草10g,通草10g,大棗12枚,五付。四診:入夜疼痛有所緩解。上方改黑附片20g,加山萸肉20g。 七服。五診:患者癥狀顯著緩解,入門時滿臉笑容,抽冷氣現象再無發作,疼痛顯著緩解,癥狀不顯,為鞏固治療前來針灸推拿。分析:椎間盤突出本是針灸、牽引、推拿整復的適應癥,一般都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本例患者療效反復不佳。同時陽虛之征非常典型:怕冷明顯,八月底大熱天仍穿外套,入夜疼痛加重而不得眠,起身活動后反而痛減,脈沉緊而舌淡苔白膩―均提示患者陽虛而寒邪凝滯經絡。因此在針灸推拿基礎上,配合當歸四逆湯加減內服以溫經散寒,取得了更加迅捷的效果。

1.2 例二 女,55歲 因雙側肩周疼痛于2010年7月前來就診病史8月余,以右側為主,活動明顯受限,不能平舉外展尤以后伸為重入夜加重徹夜不能眠,午中方能小睡片刻,隨被痛醒,痛之欲死,消瘦面黃顴紅、唇暗紅,舌紅小有紫斑,無苔津液欲滴,口苦口澀,脈細弦略數,喝時喜熱飲,手腳冰涼,七月中旬進屋時加上一件外套,因屋內有空調,怕冷明顯,情緒焦慮,胃口差,食冷腹中不適,夜尿頻,乏力精神不振欲眠。既往糖尿病史。一診:頸肩部局部推拿、關節松動術、針灸五次。二診:上診基本未見效果,在針灸推拿過程有不能耐受暈針的現象,即加以湯藥:桂附理中湯用之,肉桂15g,黑附片15g,黨參20g,灸甘草15g,干姜15g,炒白術15g,五付附加頸椎牽引、推拿。三診:患者痛減輕疼,夜可寐4-5小時,精神稍好,表示有信心治愈(以前在外院長期治療基本無效已失希望)。四逆湯加桂枝,山茱萸,龍骨、牡蠣。黑附片35g,桂枝15g,干姜10g,灸甘草15g,山茱萸20g,龍骨25g,牡蠣25g,14付。四診:疼痛大為緩解入夜能寐5-6小時,兩肩基本不痛。肩關節活動稍有改善仍然受限,胃口開,面色紅潤,較前稍胖,舌淡紅有薄苔。五診:繼以推拿,針灸治療鞏固。分析:此患者初始治療時推拿針灸有不能耐受的現象,為常年飲食睡眠差所致體質虛弱,此人雖有糖尿病、消瘦、面黃、顴紅、唇暗紅、舌紅略紫、無苔、脈細略數,口干澀苦等現象,看似有陰虛內熱之像,但細細覺察又有怕冷、喝喜熱飲、手足冰涼,滿口津液欲滴之像,這些都是陰虛寒盛、迫陽外浮之像。中土虛寒,水不得溫煦故津液欲滴,口苦澀。中土不運故胃口差、食冷不適。陽氣不達四肢故手足冰涼、怕冷。先用桂附理中湯溫運脾陽,使陽化寒水,運氣四肢。二診:因病人怕冷明顯,寒凝終絡致氣血不通,至肩周入夜痛甚、虛煩不能眠,浮陽不能入陰,少陰病證之像,故用四逆湯加味桂附等,潛陽溫經之藥效顯著。

1.3 例三 男,74歲強直性脊柱炎40余年,現四肢活動良好,頸椎旋轉屈體活動受限明顯,入夜翻身,頸椎疼痛明顯。胸椎后凸畸形,腰椎旋轉受限、手足冰冷肢端青紫,目下浮腫、胃口差、飲食不香,尿頻瀝,舌淡胖苔厚膩,脈弦細治療仍以推拿、針灸為主,癥狀稍有緩解,五次治療后,開以:陽和湯加黑附片,砂叩仁、石菖蒲、焦蒼術、山茱萸、七付,服用疼痛消除,感覺身輕,頸椎活動受限稍有改善,夜眠好,胃口開,飲食香,心情舒暢,但反應小便難解不連貫,即開五苓散加附子、牡蠣、桂枝、七付。諸癥痊愈(頸腰椎活動受限因強直性背柱炎造成骨性強直關節活動受限)。

針灸推拿范文6

【關鍵詞】頸椎病;針灸推拿;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6-0139-02

在臨床上,頸椎病是一種較為多見的骨科疾病,一旦患有此病,將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對此,必須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而臨床上一般是采取保守的方式,例如針灸、推拿,而為保證其治療的效果,還需配合相應的護理。鑒于此,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41例行針灸推拿治療的頸椎病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82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成兩組,即實驗組41例與對照組41例。實驗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齡介于31~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5.6)歲;病程1~4年,平均年齡為(1.3±0.5)年。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介于29~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1±4.8)歲;病程1~3年,平均年齡為(1.1±0.6)年。2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如性別、年齡、病程等的對比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予以針灸推拿治療,具體操作為:要求患者俯臥,之后以大椎穴、頸夾脊穴局部壓痛點作為針灸的主要穴位,并且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取其他穴位,如針對頭暈的患者,可再選取太陽穴、風池穴;針對上肢麻木的患者,可再選取外關穴、合谷穴以及曲池穴。隨后,對皮膚予以消毒處理,并進針,得氣后予以平補平瀉法,且將艾條灸置于針頂部,一天兩次[1]。完成針灸后,休息10min后,要求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后方,對頸旁線、項后線及椎旁線進行按揉,時間為3min,以使其肌肉放松;隨后,對肩胛間區、肩胛背區、肩胛帶區進行按揉,時間為3min。然后取天宗穴、鳳池穴、頸根穴以及風府穴,對其采取推法進行推拿,3min。

在上述基礎之上,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即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對其介紹一些注意事項等。而對實驗組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具體為:

1)心理護理:大部分頸椎病患者都存在心理問題,如煩躁、焦慮等;對此,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交流互動,且向其介紹有關疾病的知識以加深認識,同時說明保持良好心理對疾病治療的意義,從而促使其調整心理狀態。此外,護理人員還可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以轉移其注意力,繼而緩解其心理問題,例如聊天、聽音樂等。

2)護理:的變化、頸部的活動,與眩暈有一定的關系,因而,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快速旋轉頸部,以防止椎動脈發生痙攣,引發猝倒[2]。另外,若在久坐、久蹲之后,應慢慢站起,不可快速站立,以避免給椎動脈的供血壓力,最終導致暈倒。若出現眩暈,應閉目不動一段時間,待眩暈緩解后在做其他動作。

3)生活護理:應為患者打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保持充足的睡眠;叮囑患者加強頸部的保暖;在保持同一個姿勢一段時間后,需起身活動一下頸部;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強化身體素質。

1.3效果判定標準[3]

通過治療與護理,患者的臨床癥狀(如頭暈、肩頸疼痛及上肢麻木等)完全消退或顯著改善,頸部功能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不受影響,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頸部功能好轉,能進行一般的勞動,為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未好轉,甚至有加劇的趨勢,為無效。此外,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并記錄其復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加以分析,并以(%)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

2.結果

(1)治療效果情況分析:通過治療與護理,實驗組中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6%(40/41),對照組為85.4%(35/41),組間總有效率相比較,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

(2)復況分析:實驗組中2例復發,復發率為4.9%,對照組中8例復發,復發率為19.5%。組間復發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對頸椎病采取針灸、推拿治療,是一種比較好的治療手段。經由對各個穴位的針灸,可優化局部微循環,改善頸椎的血液循環,且強化頸椎神經功能;而推拿能夠對頸椎間關節紊亂加以調整,緩解局部肌肉的緊張狀態,舒緩神經壓迫,最終達到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4]。但在治療過程中,為強化且維持治療的效果,還需予以有效的護理與之相配合;而針對性護理就是一種不錯的護理方式,其針對頸椎病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本研究發現,實施針對性護理的實驗組患者,其護理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即97.6%>85.4%;另外,從一年內復況來看,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及4.9%

參考文獻:

[1]袁麗.用針灸、推拿法對頸椎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21(15):63-63,64.

[2]李艷.頸椎病采用針灸推拿治療的臨床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5(4):48-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 中文欧美日韩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不卡 | 另类欧美日韩 |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 在线观看黄a大片爽爽影院免费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 影音先锋亚洲综合小说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 |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 成人免费一级片 | 国产欧美va欧美vahd |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vrr | 欧美日韩福利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免费 |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a视频 | 亚洲欧美天堂网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精品国产91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1在线 | 中文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久久cm |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 | 亚洲欧洲高清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