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乳腺腫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乳腺腫瘤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乳腺腫瘤

乳腺腫瘤范文1

關鍵詞 乳腺腫瘤 病理檢查 乳腺癌

乳腺腫瘤以女性常見,男性較少,其中乳腺癌更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及死因之一。近5年來收治乳腺腫瘤患者456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乳腺腫瘤患者456例,其中單發性腫塊402例,多發性腫塊54例;右側腫瘤218例(48%),左側腫瘤197例(43%),雙側腫瘤41例(9%);位于外上象限134例,內上象限114例,外下象限93例,內下象限92例,乳暈周圍15例,彌漫性的8例;合并溢液116例,其中血性溢液75例;有40例可捫及同側腋窩腫大之淋巴結。

檢查:①乳腺紅外線掃描:358例術前行乳腺紅外線掃描,均發現腫塊,未能判斷性質。②乳腺B超檢查:326例術前行乳腺B超檢查,均發現腫塊,其中18例報告可疑惡性。③乳腺X線檢查:361例術前行乳腺X線檢查,均發現腫塊,其中23例報告可疑惡性。④乳腺針吸細胞學檢查(FNAC):276例術前行FNAC,診斷符合率達72%;其中乳腺癌患者術前均行FNAC,診斷符合率達83%。

手術方法:398例行單純腫瘤切除術,68例行患側乳腺切除加同側腋窩淋巴結清掃術;14例二次手術切除患側乳腺加同側腋窩淋巴結清掃。

結 果

術后病理類型:206例為乳腺纖維腺瘤(45%),104例為乳腺增生癥(23%);惡性腫瘤中67例為乳腺浸潤性導管癌(15%),10例為乳腺髓樣癌(2%);乳腺濕疹樣癌2例(0.4%),乳腺導管內癌2例(0.4%),乳腺狀癌1例(0.2%),乳腺炎癥樣癌1例(0.2%);其他性質腫瘤中39例為脂肪瘤(8%),男子乳腺肥大20例(4.4%),乳腺導管內狀瘤5例(1.1%)。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纖維腺瘤27歲,乳腺增生癥39歲,乳腺癌50歲,其中1例乳腺癌患者年齡26歲。

討 論

乳腺腫瘤與卵巢內分泌失調,導致雌激素分泌過多,長期刺激乳腺組織有關。其中乳腺癌是婦女惡性腫瘤的第2位,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的6.1%~17.4%[1],且近年來有逐漸增多且年輕化的趨勢。本組82例乳腺癌患者中45歲以下的14例(17%),其中最年輕的乳腺癌患者年齡26歲。由于乳腺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易被誤診為良性腫瘤,而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時多屬中晚期,此時治療效果極差。當乳腺癌尚在原位階段期間即被發現和予以切除,預后最佳,可100%獲愈[2]。因此,對乳腺腫瘤應當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乳腺腫瘤的影像學檢查主要有B超、X線檢查、紅外線掃描等,其中X線檢查易檢出較小腫塊和微小鈣化灶,而B超和紅外線掃描則對直徑>1cm的腫塊診斷準確率較高。但影像學檢查在腫瘤良惡性判斷上均缺乏特異性。病理學檢查中的FNAC和術中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是鑒別腫瘤良惡性的最有效方法。而對FNAC可疑患者行術中快速冰凍切片檢查,則有助于減少誤診率。所以對于年輕患者應普及影像學檢查,對于符合適應證的患者應及時行FNAC,做到乳腺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

手術是目前治療乳腺腫瘤的首選方法。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作放射狀切口;對較大腫塊的、尤其是位于乳腺下部的腫塊,以在乳腺下緣行弓形切口為佳[3]。術中要強調微創操作,組織縫合時各層對合整齊,細針細線皮內連續或間斷縫合切口等,盡量減少對美觀的影響。手術重點是完整切除腫塊,對與周圍粘連的腫塊應仔細剝離,必要時可行腺體區段切除。術后無論術前何種臨床診斷,均要求將每位患者切除的腫塊組織常規送病理檢查,以排除乳腺惡性腫瘤的可能。對于經病理常規石蠟切片檢查證實為良性,要進行隨防;若為惡性,要立即行乳癌根治術,術后根據病情選擇應用放化療及內分泌治療。

總之,在乳腺腫瘤的診治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廣大婦女的宣教工作,普及經期后乳腺腫塊的自我捫診,做到早期發現,及時診治。根據患者綜合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切除腫塊后常規行病理檢查,盡早明確腫瘤性質。對于惡性腫瘤患者綜合治療后,應密切隨防,培養患者積極的生活態度,提高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劉彤華.診斷病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577.

乳腺腫瘤范文2

【關鍵詞】 乳腺分葉狀腫瘤;診治

乳腺分葉狀腫瘤是一種由纖維、上皮兩種成分構成的少見腫瘤,約占女性乳腺腫瘤的0.3%~0.9%。因大體切面具有分葉狀、囊狀而得名。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間共收治了65例乳腺分葉狀腫瘤的患者,現總結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65例,年齡21~65歲,平均43歲。病程6~60個月。患者主訴多為乳腺無痛性腫塊,生長緩慢其中32例腫塊短期內迅速增大,其中19例分別與月經初潮、妊娠、哺乳有關。腫塊全為單發,位于外上象限35例,內上象限15例,外下象限8例,乳腺中央7例。腫塊最大直徑3~17 cm,平均10 cm。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可有分葉,邊界清楚,質韌無粘連。腫塊均未發現與皮膚和胸肌粘連,未發生破潰,出現局部皮膚血管怒張18例,同側腋淋巴結腫大10例。術前52例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只見上皮細胞增生或變性的纖維結締組織。26例患者曾在門診行腫塊局部切除,均于術后9個月內再發;首次病理診斷為纖維腺瘤12例,未行病理檢查21例。

1.2 手術方式 65例均先行局部腫塊切除術,術中送冰凍切片,41例良性,其中31例行局部腫塊切除術,14例腫塊巨大行乳腺單純切除術;18例交界性,其中8例行局部腫塊切除術,10例行乳腺單純切除術;6例惡性,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給予表阿霉素化療。

2 結果

65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2~10年,3例術后4~6年出現肺轉移行單側肺葉切除,7例腫瘤局部復發再次行腫瘤切除手術。所有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良好,無死亡病例。

3 討論

乳腺分葉狀腫瘤(cystosarcoma phyllodes,CP)因腫瘤切面呈肉樣,由于CP組織學表現多樣,且與臨床過程無規律性關系,生物學行為難以預測,因此對該病的命名繁多,2003年WHO認為這類腫瘤大多是良性的,具有囊狀分葉狀特殊外觀而得名。目前該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表現為無痛性單發腫塊,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較長,短期內腫塊迅速增長少見。根據其組織學特點將它們分為良性、交界性和惡性3類。乳腺分葉狀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組,以中年女性居多。該腫瘤的病程長短不一,可達數十年之久,多表現為乳腺無痛性腫塊,開始生長較緩慢,但常有短期內迅速倍增等特征。腫瘤位于乳腺腺體組織內生長,多為孤立較大的腫塊,有分葉,呈圓形或卵圓形。因其呈膨脹性生長,保持完整包膜,對周圍組織無浸潤,所以邊界較清楚,與皮膚胸肌多無粘連,觸診時可有囊性感,部分患者伴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瘤體較大時可見表面皮膚菲薄光滑,略呈紫紅色,皮溫稍高,有明顯的靜脈曲張,可能與乳暈區慢性炎癥或周圍軟組織硬化攣縮有關。

分葉狀腫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細胞的間質成分組成,病理診斷依據為:腫瘤邊緣的情況,間質富于細胞的程度,細胞過度生長的程度,細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相等。乳腺X線鉬鈀攝片及乳腺B超檢查對診斷該病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有其局限性。因其生物學行為難以預測,術前穿刺細胞學檢查、活組織檢查和術中冷凍切片檢查應該多部位取材,多切片,以免漏診。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分葉狀腫瘤的首選方法:初次手術,良性的要保證1 cm的無瘤切緣;復發腫瘤可再次選擇局部切除,但要保證2 cm以上的無瘤切緣;腫瘤周圍組織嚴重破壞,可選擇單純切除;多發腫塊,無瘤切緣應在3 cm以上,或行單純切除術;對于腫瘤>5 cm、交界性及良性分葉狀腫瘤局部擴大切除術后復發的患者,應以切除術為妥;顯微結構特征提示有特殊浸潤行為者應考慮做單純切除術;術中冰凍切片懷疑分葉狀腫瘤者,行>1 cm的擴大切除,可有效減少復發及再次手術。不贊成清掃腋窩淋巴結的任何手術方式;術后盡可能對變形整形。惡性患者宜行全乳腺切除術。術中發現與胸肌粘連,應將腫瘤基底部胸肌一并切除,一般無須進行腋下淋巴結清掃。術中應行冷凍病理檢查,以決定手術方式;對于術后復發的纖維腺瘤病理檢查應多處行切片檢查;當病理診斷有困難時,要適當擴大無瘤切緣。

乳腺分葉狀腫瘤臨床上少見,且容易漏診、誤診,因其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缺少特異性所致。病理檢查是診斷和分級標準,但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及術中冰凍切片價值有限,診斷主要依靠術后病理。B超檢查可提示為乳腺實性或囊性腫瘤,當實性和囊性圖像并有時可考慮本病。X線鉬靶攝片多無特異性表現。上述檢查對鑒別其他乳腺腫瘤時仍是必不可少的。治療上必須結合病史、腫瘤大小、病理類型等因素,選擇合理的術式及治療方案,同時加強術后隨訪,以提高手術的預后。

參 考 文 獻

[1] 沉鎮宙,邵志敏.現代乳腺腫瘤學進展.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66.

乳腺腫瘤范文3

[關鍵詞] 瘤標志物;乳腺腫瘤;診斷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于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里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借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后判斷以及治療指導。乳腺腫瘤標志物的研究有助于對乳腺腫瘤高危人群進行普查、診斷、鑒別診斷及療效觀察,也可用于腫瘤預后判斷、腫瘤分期和隨訪,是一個術后重要的預測指示。我們對CAl53、CAl25、CEA和SF進行聯合檢測,探討其在乳腺癌的診斷和療效計估上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診治的乳腺癌患者81例(乳腺癌組),均為女性,平均年齡(55.6±12.4)歲,均經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證實。另設對照組81例為健康體檢女職工和乳腺良性疾病組81例為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包括炎性反應患者)。各組之間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檢測方法

乳腺惡性腫瘤病人和良性腫瘤病人均于手術前或化療前1周內取晨血3ml,自凝得血清檢測,術后10~14天或化療結束后分別取晨血3ml檢測各項指標。CA15-3、CA19-9試劑盒購自瑞典CanAg公司,CA24-2、CA125和CEA試劑盒購自埃夫朗公司。檢測方法均為酶免疫法,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

2.結果

單項檢測及不同組合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單項檢測敏感性低,特異性高;聯合檢測特異性高而敏感性較低;單項檢測SF實驗有效率67.9%高于CEA62.96%(P

3.討論

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細胞或宿主針對腫瘤增生的物質。作為一個動態標志,如選用適當,經過綜合分析,正確判斷其性質,對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有幫助的。在當前沒有單獨一種標志物能夠滿足臨床診斷的臨床診斷的情況下,將特異性和相關性好的幾種標志物組合起來提高對某種腫瘤的診斷價值,已成為分子生物學標志物研究者的關注的熱點。本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l53

水平顯著地高于正常對照組和乳腺良性疾病組(P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梁建國.CA153、CEA及CA125聯合檢測對乳腺癌診斷的意義[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0(04):256-267.

乳腺腫瘤范文4

【關鍵詞】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常規超聲;乳腺惡性腫瘤;微鈣化

近年來, 隨著我國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 臨床微鈣化檢出率不斷升高。與常規超聲相比,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可進行自動容積掃查, 建立全容積數據庫, 有利于臨床隨時分析研究患者臨床狀況, 有極大的臨床意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對收治的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分別給予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和常規超聲診斷, 通過兩種診斷方法的對比, 評價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在診斷乳腺惡性腫瘤中的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年齡23~77歲, 平均年齡42.5歲, 88例患者經活檢病理或手術證實為乳腺惡性腫瘤。

1. 2 方法 儀器:Siemens S2000 ABVS成像系統,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采用14L5BV探頭, 頻率為5至14MHz, 中心頻率為11MHz;常規超聲檢查采用18L6HD探頭, 頻率為5.5至18MHz, 中心頻率為12MHz。

對88例患者行常規超聲檢查, 檢查方法如下:利用四象限掃查法掃描病灶, 并記錄可疑病灶。之后對88例患者行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查, 檢查方法如下[1]:覆蓋全乳腺組織, 分別在前后位、內側位及外側位掃查一側乳腺, 對可疑病灶患者加低位或上位掃查, 將掃查信息錄入工作站。

記錄兩種檢查方法下微鈣化檢出率及分布范圍, 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在有腫塊和無腫塊兩種情況下微鈣化的檢出率。

1. 3 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x-±s), 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 對比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 P

2 結果

88例患者共91個乳腺微鈣化病灶, 其中,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查出病灶85個, 常規超聲檢查出病灶74個,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91個乳腺微鈣化病灶中有63例位于腫塊內, 28例未發現腫塊。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和常規超聲對腫塊內微鈣化檢出率相差不大, 兩者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對于無腫塊背景下的微鈣化病灶,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兩組對比差異明顯, 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乳腺惡性腫瘤由正常組織基因突變引起, 臨床影像學檢查中表現為微鈣化。乳腺鈣化多數出現在乳腺導管或小葉中, 少數位于間質中, 目前, 臨床對乳腺微鈣化機制無統一明確的定論, 臨床經驗指出, 引起乳腺微鈣化多是由腫瘤組織壞死、退行性變, 或是細胞分泌活性增加引起等。臨床根據乳腺微鈣化形狀、大小和分布將其分為典型良性微鈣化、中間型微鈣化及高度惡性微鈣化三類[2], 其中, 高度惡性微鈣化臨床表現為線樣分布鑄型鈣化和顆粒性鈣化。

一直以來, 臨床多采用乳腺X線攝片診斷乳腺惡性腫瘤, 隨著超聲換能器技術的不斷發展, 臨床逐漸以超聲檢查方法取代乳腺X線攝片, 尤其是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的應用, 臨床利用頻率高達14 MHz寬幅線陣探頭行自動容積掃查, 采集乳腺灰階影像, 并將其傳至影像數據處理系統, 納入全容積數據庫, 為臨床獲取乳腺聲像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本院對收治的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分別行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和常規超聲診斷, 診斷結果顯示,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 對于無腫塊背景下的微鈣化病灶,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 兩組對比差異, 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相對于常規超聲檢查,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過程規范、處理高效、方便, 有助于臨床實時獲取患者臨床影像學特征, 因此,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應用于臨床診斷乳腺惡性腫瘤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包凌云.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和常規超聲對乳腺微鈣化診斷的對比研究.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 21(3):220.

乳腺腫瘤范文5

【關鍵詞】超聲;乳腺腫瘤;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639-01

乳腺腫瘤作為常見的女性疾病之一,其無法進行預防,只能通過早發現早治療進行疾病控制。而超聲檢查對于乳腺腫瘤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此對超聲在乳腺腫瘤鑒別診斷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患乳腺腫瘤的患者70例,患者的年齡段在19歲至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2.3)歲,經過相關病理證實后證實70例乳腺腫瘤患者共有75個病灶,而其中54個病灶為良性,占72.00%,有21個病灶為惡性,占28.00%。患者的病灶的最大直徑在7.6mm至89.5mm之間,其平均病灶的最大直徑為(19.1±10.2)mm。

1.2 方法

在對所選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相關檢查時,對所有患者進行灰階超聲檢查以及彩色超聲檢查,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種檢查方式的敏感度、準確度以及特異度進行比較分析。在對患者進行灰階超聲檢查,根據其超聲表現將患者的疾病病變分為惡性可能大、不能定性以及可能良性。而對患者進行彩色超聲檢查,即通過使用型號為LOGIQ5 EXPERT(GE)的彩色超聲檢查儀,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縱橫切面檢查,對其超聲特征進行檢查,其中主要包括對腫瘤的大小、位置、邊界以及形態等方面進行檢查。

1.3 數據處理

將數據全部輸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分析,資料采用例數(n、%)、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對比方法采取χ?檢驗、t檢驗。p

2.結果

由表一中的數據可知,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中的疾病診斷的準確度更高,p

3.討論

乳腺癌作為現如今較為常見的婦女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其疾病死亡率較高,且無法進行疾病預防,只能采取早發現早治療的手段控制其疾病死亡率[1]。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與治療時應給予一定的重視,從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疾病死亡率,而患者的疾病診斷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影響。超聲檢查作為檢查乳腺占位性疾病病變的主要手段,對于疾病檢查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而由于乳腺腫瘤患者的組織硬度會隨著腫瘤的發展或惡化出現不同狀態,根據患者的惡性腫瘤的硬度相較于正常組織較大這一特性,可對患者的腫瘤的良惡性進行判斷[2]。

在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時采取傳統超聲,其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綜合病灶的邊緣、大小、內部回聲、形態以及血流信息等進行了解,并且初步的對乳腺腫瘤的良性或惡性進行診斷。而隨著現今醫學科技的發展,在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時,采取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頻譜多普勒超聲、彈性超聲成像檢查等[3],其檢查結果有一定的差異。由相關研究可以得知,乳腺腫瘤患者的病變組織的彈性系數不同,患者的惡性病變彈性系數小,則其硬度大,一定程度上為鑒別疾病的良惡性病灶提供了有效的途徑[4]。

常規的灰階超聲檢查是通過對患者病灶的邊緣、大小、內部回聲以及形態等方面信息的了解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初步診斷。但是灰階超聲檢查的表現形態較為多形化,且內部回聲不均勻,難以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更為準確的診斷。彩色超聲檢查相對于灰階檢查能夠較好的顯示患者乳腺腫塊的血流,并且能夠對血流動力學參數(如阻力指數、收縮期峰值流速以及搏動指數等)進行測量,其一定程度上對于患者的疾病診斷有積極臨床意義。由相關研究結果可知乳腺惡性腫瘤的血液供應較為豐富,且血管不規則,可以此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并且由本次實驗所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相對于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灰階檢查,對患者采取彩色超聲檢查,其疾病診斷的準確率較高[5]。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對于乳腺腫瘤患者的疾病檢查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并且相對于灰階檢查,彩色超聲檢查的疾病診斷準確率較高,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丁青薇,王紹文,孫寧,孫國英,毛慧芳,王萍,朱征濤,李明. 灰階超聲圖像特征在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6,05:285-288.

[2] 關少卿,羅葆明,智慧,楊秀娟,文艷玲,歐冰,馮霞. 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分析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6,03:181-182.

[3] 張文芳,王志剛,張群霞,冉海濤. 多普勒超聲收縮期峰值與阻力指數在鑒別診斷乳腺腫瘤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8,No.10905:309-311.

乳腺腫瘤范文6

[關鍵詞] 乳腺惡性腫瘤細胞;乳腺良性腫瘤細胞;MTH1;免疫組化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1(b)-0102-04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TH1 and mammary tumor

DU Xueqian1 ZHOU Yong2 QI Pan2 YUAN Longjian1 HENG Ruijuan1 YANG Liuqin2

1.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ical Surgery,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TH1 and mammary tumor. Methods Fifty-seven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of breast and some breast tissue obtained from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mammary benign tumor and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which contained 20 cases and 37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malignant tumor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based on positive or negative hormone receptor (HR) (HR included 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rone receptor), lymphatic metastasis or not, Ki-67>20% or ≤20%,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ptor 2 (HER-2) (-) or HER-2 (+-+++),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TH1 in breast tumor tissues. Results For the content of MTH1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the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mmary benign tumo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malignant tumor between positive HR and negative HR (P > 0.05). For the content of MTH1 in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of breast malignant tumor, Ki-67>20%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Ki-67≤20% group, HER-2 (+-+++)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R-2 (-)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MTH1 in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mmary benign tumor, and the content of MHT1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lignant grade of mammary tumor.

[Key words]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Mammary benign tumor; MTH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腺癌(breast cancer)發病率逐年增長,發病率一直處于上升趨勢,2012年,全球約有170萬例乳腺癌新發病例和52.19萬例乳腺癌死亡病例[1]。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水平持續增長,一些大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已經居于女性惡性腫瘤首位[2]。腫瘤細胞在不斷復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活性氧族(ROS),而ROS可導致NTP氧化,DNA復制過程中用到NTP,如果氧化的NTP滲入到DNA中,合成出來的核酸會導致基因組不穩定[3-4],會導致基因突變,這是所有癌癥分子的基礎部分,這是一種破壞性的損傷,導致突變及細胞死亡[5-7]。研究表明,惡性腫瘤需要高效MTH1,防止dNTPs被氧化后摻入DNA,導致損傷和細胞死亡,提示該蛋白可作為抗癌治療的靶標[8-9]。本文旨在研究良、惡乳腺腫瘤組織細胞實質與間質中MTH1表達的差異性及不同狀態下乳腺惡性腫瘤細胞激素受體(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淋巴結有無轉移及Ki-67組織細胞中MTH1之間的差異,為乳腺癌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新鄉市中心醫院乳腺腫瘤組織蠟塊及部分相應組織57例,所有標本均經病理科證實,其中包含37例乳腺惡性腫瘤組織蠟塊(髓樣癌2例、浸潤性導管癌25、小葉癌3例、導管原位癌6例及胸壁復發乳腺癌1例)和20例乳腺良性腫瘤(乳腺腺病7例、乳腺纖維腺瘤7例、乳腺葉狀腫瘤6例)。

1.2 主要儀器與試劑

@微鏡(德國,蔡司公司);LEICA免疫組化儀[德國,徠卡顯微系統(上海)貿易有限公司];β-actin一抗(武漢博士德有限公司);MTH1一抗(美國abcam);二抗HBR標記羊抗兔IgG(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二抗(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織蛋白提取試劑盒(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S-P試劑盒(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DAB顯色試劑盒(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化學發光凝膠成像儀(美國,ProteinSimple)。

1.3 免疫組織化學方法

①切片厚度3 μm;②脫蠟,將切片浸于二甲苯中2次,每次10 min,100%乙醇5 min、95%乙醇5 min、90%乙醇5 min、85%乙醇5 min,自來水沖洗,PBS洗2次均5 min;③修復液(1∶50),高壓進行修復,出氣后90 s,冷卻,3%過氧化氫溶液室溫浸泡8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④滴加一抗(abcam單克隆MTH1,工作濃度(1∶100)50 μL,4℃冰箱過夜,恢復室溫37℃,PBS洗3次,每次5 min;⑤滴加二抗HBR標記羊抗兔IgG(工作濃度1∶500)50 μL,30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⑥用DAB顯色試劑盒顯色,顯色6 min后,充分水洗;中性樹脂封片,蓋上蓋玻片。選擇五組及相應HE染色組織相,進行400倍的顯微照相,經登錄、編號、采集、分析、讀取數據、最后存盤,顯微照相。

1.4 蛋白印跡分析實驗

①將少量組織轉移至玻璃勻漿器中并加入400 μL裂解液(含PMSF、酶抑制劑等)進行裂解,冰上勻漿至組織塊消失。②裂解30 min后,移至1.5 mL離心管中,4℃離心5 min,取上清進行分裝,-20℃保存。③進行Bradford比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④以50 μg蛋白上樣量進行上樣。⑤電泳(濃縮膠20 mA,分離膠35 mA)。⑥轉膜(200 mA 90 min)。⑦轉膜完畢后,室溫封閉1.5 h。⑧一抗孵育:加入稀釋好的一抗,室溫孵育1.5 h。之后洗滌3次,每次5 min。吸盡洗滌液后,再加入洗滌液洗滌,洗滌3次,每次5 min。⑨二抗孵育:按照適當比例用Western二抗稀釋液稀釋,HRP標記的二抗孵育2 h,洗滌3次,每次5 min,然后加發光液進行照相。

1.5 判定標準

經三位觀察者同時、獨立、互相保密進行評分,結果取平均值。陰性表達為細胞無染色或非特異染色。陽性表達按染色強度分級:呈淡黃色計1分,呈較深褐色計2分,呈深褐色計3分;陽性范圍分級: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在乳腺腫瘤細胞及不同狀態乳腺惡性腫瘤細胞中MTH1的表達情況

在乳腺腫瘤細胞及不同狀態乳腺惡性腫瘤細胞中MTH1的表達情況見圖1。圖1A~B實質及間質中免疫組化染色深度及染色細胞數目均明顯弱于圖1C~D。圖1E、F分別為Ki-67≤20%、Ki-67>20%的乳腺惡性腫瘤組織(HR陰性、HER2陰性,均無淋巴結轉移,其他免疫指標一致),圖1F實質、間質中免疫組化染色深度均明顯高于圖1E。圖1G、H分別為HER-2(-)、HER-2(+~+++)的乳腺惡性腫瘤組織(HR陰性、Ki-67,均無淋巴結轉移,其他免疫指標一致),圖1H實質、間質中免疫組化染色深度均明顯高于圖1G。

A為乳腺纖維腺瘤組織,B為乳腺纖維腺病組織,C為浸潤性小葉癌組織,D~H為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組織。右下角小圖為相應標本HE染色圖1 在乳腺腫瘤細胞及不同狀態乳腺惡性腫瘤細胞中MTH1的

表達情況(20×20)

2.2 MTH1在不同狀態下的表達情況

MTH1在乳腺腫瘤組織實質及間質中含量,惡性腫瘤均明顯高于良性腫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MTH1在有和無淋巴結轉移的惡性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MTH1在HR陽性和陰性的惡性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MTH1在乳腺惡性腫瘤實質及間質中的含量,Ki-67>20%組明顯高于Ki-67≤20%組,HER-2(+~+++)組明顯高于HER-2(-)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2.3 MTH1在乳腺腫瘤細胞及不同狀態下惡性腫瘤細胞中的蛋白表達情況

乳腺惡性腫瘤組織MTH1表達明顯高于良性腫瘤組織。MTH1在有和無淋巴結轉移的惡性腫瘤組織中的含量沒有差異。MTH1在HR陽性和陰性的惡性腫瘤組織中的含量沒有差異。MTH1在乳腺惡性腫瘤實質及間質中的含量,Ki-67>20%組明顯高于Ki-67≤20%組,HER-2(+~+++)組明顯高于HER-2(-)組,差異顯著。見圖2。

3 討論

近年來研究認識到,間質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腫瘤的發生、發展并非由上皮或間質單方面決定,而是由兩者相互作用所構成的腫瘤-宿主微環境的平衡狀態所決定[10-11]。惡性腫瘤組織是酸性乏氧的環境,這樣的微環境能夠顯著激活,活性氧的產生,而活性氧的產生則會對DNA、RNA、蛋白質和脂類造成氧化性損傷,進而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MTH1是癌細胞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分子,敲除MTH1會導致HELA細胞RNA氧化明顯增高[12]。因此,MTH1選擇性清除活性氧,保證了腫瘤細胞的正常增殖,而正常細胞不依賴于MTH1的功能維持生存。因此,針對MTH1靶向治療癌癥并不影正常細胞的功能[13]。目前已發現克唑替尼(Crizotinib)的對應異構體能抗擊MTH1,臨床表現很好。

許多人類癌癥細胞中均檢測到MTH1,如肺癌、腎癌[14]。乳腺癌細胞中含有MTH1已被證實[15]。本研究通過免疫組化方法及Western bolt分析20例乳腺良性組織及37例乳腺惡性腫瘤組織實質及間質中MTH1的含量差異。乳腺惡性腫瘤組織中MTH1含量明顯高于乳腺良性組織,同時本研究也表明了在HER-2(+~+++)及Ki-67>20%的惡性腫瘤中MTH1的含量明顯高于HER-2(-)及Ki-67≤20%的惡性腫瘤。這些結果可能是由于癌細胞的代謝活動要比正常細胞快,因此癌細胞更需要解決這些活性氧物質的高水平問題。這些高水平活性氧物質不僅對DNA或RAN造成損傷,而且也會對細胞中核苷三磷酸混合物造成危害,會產生氧化的DNA堿基,而這些氧化的DNA堿基則會錯誤地整合到DNA和RNA中,導致細胞死亡[16-17]。由于MTH1可以選擇性地將氧化的核苷從NTP混合物中清除,來緩解這一問題,使惡性腫瘤細胞可以不斷增殖[18-19]。另外,在Ki-67>20%和HER-2(+~+++)組含量尤為明顯。然而Ki-67>20%、HER-2陽性往往腫瘤惡性程度高,容易復發轉移,Ki-67>20%、HER-2陽性又是乳腺癌預后的獨立指標,從而提示MTH1含量越高腫瘤預后越差。淋巴結有無轉移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是由于淋巴結轉移與腫瘤發現的早晚關系更為密切;而HR陽性和HR陰性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為抽樣誤差所致。

綜上所述,MTH1可以修復腫瘤細胞在不斷增殖過程中被氧化的核苷酸,從而減少腫瘤細胞在不斷增殖中,核苷酸被氧化所導致核酸的不穩定性,致使惡性腫瘤細胞可以不斷增殖。理論上阻斷該途徑,可以很大程度地抑制腫瘤的增殖。在臨床上我們可以針對MTH1蛋白給予靶向治療,抑制乳腺癌實質及間質的無限增殖,從而達到治療乳腺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Torre L,Bray F,Siegel R,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2 [J]. 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

[2] Fan L,Strasser-Weippl K,Li JJ,et al. Breast cancer in China [J]. Lancet Oncol,2014,15(7):e279-e289.

[3] Sonntag CV. Free-radical-induced DNA damage and its repair [J]. Springer Berlin,2006,10(19):12-19.

[4] Dizdaroglu M,Jaruga P. Mechanisms of free radical-induced damage to DNA [J]. Free Radical Res,2012,4(6):382-419.

[5] Friedberg EC,Walker GC,Schultz W,et al. DNA Repair and Mutagenesis [J]. ASM,2006,12(56):2-8.

[6] Vogelstein B,Kinzler KW. The Genetic Basis of Human Cancer [M]. New York:McGraw-Hill,1998.

[7] Friedberg EC. DNA damage and repair [J]. Nature,2003, 4(21):436-440.

[8] Huber KV,Salah E,Radic B. Stereospecific targeting of MTH1by(S)-crizotinib as an anticancer strateg [J]. Nature,2014,5(9):222-227.

[9] Gad H,Koolmeister T,Jemth AS,et al. MTH1 inhibition eradicates cancer by preventing sanitation of the dNTP pool [J]. Nature,2014,5(58):215-221.

[10] Liotta LA,Kohn EC.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tumour-host interface [J]. Nature,2001,411(35):375-379.

[11] Rubin H. Selected cell and selective microenvironment in neoplastic development [J]. Cancer Res,2001,61(3):799-807.

[12] 戴大鵬,干偉,張立群,等.MTH1基因的低表達對HeLa細胞內RNA氧化程度的影響[J].醫學研究雜志,2011, 40(6):35-38.

[13] Gad H,Koolmeister T,Jemth AS,et al. MTH1 inhibition eradicates cancer by preventing sanitation of the dNTP pool [J]. Nature,2014,508(95):215-221.

[14] Speina E,Arczewska KD. Contribution of hMTH1 to the maintenance of 8-oxoguanine levels in lung DNA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 J Natl Cancer Inst,2005,9(7):384-395.

[15] Coskun E,Jaruga P,Jemth AS,et al. Addiction to MTH1 protein results in intense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 as measur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isotope-di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DNA repair,2015,33(11):101-110.

[16] 強宋埃楊芬,劉俊齡,等.Hirsutanols A通過增加活性氧選擇性誘導多西他賽耐藥非小細胞肺癌細胞PC14/TXT凋亡[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26(8):5-10.

[17] Riso P,Martini D,Moller P,et al. DNA damage and repair activity after broccoli intake in young healthy smokers [J]. Mutagenesis,2010,25(6):595-602.

[18] Smits VA,Gillespie DA. Cancer therapy:Targeting the poison within [J]. Cell Cycle,2014,13(15):2330-2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久久er99| 不卡国产视频 |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 日本特级淫片免费看 |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 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国产高清 |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 日韩综合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性夜影院爽黄a爽免费看网站 |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 明星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大片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夜夜骑首页|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网站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高清96免费 | 国产国语一级a毛片高清视频 | 欧美地区一二三 |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日韩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 91欧洲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美日韩三级 | 免费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97毛片|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影院 | 欧美色图 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