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留守兒童檔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關愛留守兒童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留守兒童實際工作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1.關愛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感受到學校就是家,老師就是朋友。
2.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其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4、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5、關愛留守兒童,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主要隊伍成員:XXX
四、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礎工程
一部溫情電話、建立一個活動場所、指導留守兒童寫一封家書、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好書、發動室生給留守兒童送一次愛心溫暖。
(二)發揮班級主陣地作用
1、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監護人或其委托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關愛主題
(1)學習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留意多問,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與進步。
(三)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幫扶制度
1、學校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級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四)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學校開設心理教育課。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
2、開展體驗活動課。留守兒童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附:
(五)工作安排:
2月份:
1、建立留守兒童信息檔案.
2、討論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成立關愛小組隊伍.
3、留守兒童基本信息摸底更新.
3月份:
1、留守兒童之家建設.
2、開通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3、對留守兒童進行各項相關安全教育.
4、參加全縣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工作會議.
4月份;
1、對留守兒童進行健康、安全、學習、德育等教育.
2、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藝術體操展演活動.
3、組織學生、教師幫扶留守兒童活動.
4、開展對留守兒童學困生、特困生幫扶活動.
5月份:
1、召開留守兒童主題班會.
2、組織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周”.
3、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4、開展留守兒童文體活動.
6月份:
1、繼續開展關愛活動.
2、迎接留守兒童之家建設中期督查考核.
7月份:
1、開展我與父母有話說視頻活動.
2、開展素質測試活動.
8月份:
1、暑期大家訪活動,開展“讀好書”活動.
2、關愛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繼續開展健康安全教育活動.
3、組織留守兒童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九月份:
1、新學期歡迎留守兒童“回家”活動.
2.成立留守兒童興趣小組.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完善留守兒童基本資料.
4、召開“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
5、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
十月份:
1、組織留守兒童參與“給國旗敬禮”活動.
2、逐步充實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
3、組織留守兒童觀看感恩電影.
4、開展環保社會實踐活動.
十一月份:
1.開展師生結對和班級結對活動.
2、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3、開展學校留守兒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賽.
4、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好書.
5、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十二月份:
1、召開一次留守兒童家長代表座談會.
2.開展師生給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
3、組織留守兒童向父母寫信,匯報本學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元月份:
1.開展留守兒童“元旦”聯歡會.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2
關鍵詞:留守兒童;班主任;教育策略
當前,農村眾多青壯年外出打工,孩子由夫妻一方撫養或由祖輩、親戚代管,這些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遠在他鄉的年輕父母,沒有時間和精力過問孩子,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無法關注、教育、引導,造成孩子行為習慣欠佳、學習成績低下、安全隱患增多等諸多問題,已經成為家庭、社會都難以解決的癥結。
班主任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最了解他們,又與留守兒童的家長能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系,可以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起到橋梁紐帶作用。根據日常班主任工作經驗,下面筆者對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引導談幾點看法,期望對同行起到一點兒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寂寞無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感到空落、寂寞。據調查問卷顯示,留守兒童中80%的人都覺得放學后回家很無聊,多數選擇去網吧打游戲或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
2.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留守兒童的父母認為,只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有錢花、不生病、不出大事就可以了,只懂得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卻很少關心孩子的精神需要,導致了留守兒童不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大部分留守兒童的觀念是:在社會上要有“大哥”,要有女朋友,朋友之間要講義氣,要為朋友兩肋插刀;要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因此,他們中許多人都崇拜奇裝異服和怪異發型,并荒廢了學業。
3.留守兒童成績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一是因為留守兒童上述人生觀的扭曲,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二是因為爺爺、奶奶或其他親人的過分溺愛和教育能力的限制;三是因為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和田間農活,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二、留守兒童教育切入點的把握
1.了解留守兒童的概況和聯系方式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并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動態檔案。動態檔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詳細地址,臨時監護人的年齡、職業、詳細住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等,并把班主任的電話號碼告訴學生、家長及其臨時監護人。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檔案的相關內容,以便必要時及時聯系。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可以有效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方便的溝通渠道,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2.把留守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走進他們的心靈
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僅要做好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心靈的撫慰者。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留守兒童因與父母長期分離,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孤獨、痛苦無法得到及時宣泄。此時,班主任應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針對性地與他們進行交流,用真誠的話語打開他們的心扉,讓學生覺得教師值得信任,才會跟教師說實話,接受教師的教育引導。
因此,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生活。爺爺奶奶的照顧很多時候僅僅是滿足于留守兒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方面顧及很少。此時,班主任應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在與其監護人溝通的同時,主動地承擔一部分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孩子都會從心里覺得教師是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朋友乃至親人,也會回報給教師優異的表現。對本已缺乏親情的留守兒童,班主任的教育更應該“和風細雨”,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們,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們。否則,學生會越發感到自己不被重視,不被理解、信任,以致于產生自卑、逆反等心理,和教師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3.以博大的胸懷看待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
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應以博大的胸襟來對待留守兒童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對那些已形成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班主任應冷靜對待,要不厭其煩地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時啟發、引導他們改正錯誤,切忌急躁處理而前功盡棄。
同時,教師還應該從小事入手,讓留守兒童在成長中不斷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深切地享受到成就感,時刻感受到同學的關注和教師的鼓勵。作為教育者,我們要用真正的師愛去關注這些孩子,用真情去撫慰他們失落的心靈。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3
工作計劃是行政活動中使用范圍很廣的重要公文,也是應用寫作的一個重頭戲。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各級機構,對一定時期的工作預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時,都要制定工作計劃,用到“工作計劃”這種公文。工作計劃實際上有許多不同種類,它們不僅有時間長短之分,而且有范圍大小之別。從計劃的具體分類來講,比較長遠、宏大的為“規劃”,比較切近、具體的為“安排”,比較繁雜、全面的為“方案”,比較簡明、概括的為“要點”,比較深入、細致的為“計劃”,比較粗略、雛形的為“設想”,無論如何都是計劃文種的范疇。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特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將目標落到實處。
1、分班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千方百計使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3、真情關愛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校長、主任和班主任組成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檔案
各班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有專人負責管理。
3、確保“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開展幫扶活動
學校針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實行“一對一”幫助機制,每一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老師和一名優秀的學生來共同幫助;積極開展“留守兒童手牽手”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開學的時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兒童”的幫扶計劃,平時作好記錄、期末寫好總結,讓他們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讓他們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定期與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親情交流。
5、建立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積極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
6、注重心理輔導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主任和課任老師要與學生多談心,著重進行心理輔導,開展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為規范校內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建設和管理,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意見》(皖發〔XX〕32號)、《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民生辦〔XX〕1號)和《安徽省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皖教基〔XX〕6號),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農村留守兒童之家考核工作在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協調小組的領導下,由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協調辦”)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條 考核的原則是:注重實施效果,力求客觀公正;簡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指標;實地抽樣驗證,統一規范操作;公開考核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條 考核以日常常規工作考核和年終階段目標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第四條 考核工作實行百分制,對照考核指標逐項進行測評打分,扣分以事實和實證材料為依據。
第五條 考核指標主要分領導機制及制度建設情況、政策性保障措施出臺和落實情況、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及其完成情況、軟硬件建設情況、日常管理和活動開展情況等五個方面。
(一)領導機制及制度建設情況
成立留守兒童協調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相應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和執行包保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并實行了有效的分級督查、考核制度;規范檔案管理、建立了信息系統;按要求及時準確報送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有關信息。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臺和落實情況
結合實際制定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考核辦法。
(三)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及其完成情況
制定留守兒童之家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嚴格執行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四)軟硬件建設情況
留守兒童之家內部建設情況符合省定標準,具體參見《安徽省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皖教基〔XX〕6號)。
(五)日常管理和活動開展情況
1.日常管理到位:明確專門人員;健全工作制度;落實管理職責。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4
關鍵詞: 留守兒童 農村班主任 關愛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遠離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導和關愛,成長中潛藏著不少問題和危機。作為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如何使留守兒童享受親情,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突出問題。為此,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結合留守兒童的具體實際情況,談幾點見解。
一、深入調查, 建立檔案
作為一位班主任,要對“留守兒童”進行深入調查,摸清“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數量、家庭狀況(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訊地址、電話)、家里代管監護人情況;認真分析“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建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進行詳盡記載。教師要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學生及其監護人,以便及時聯系。同時,根據本班學生的變動情況,要及時補充或變更檔案的相關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建立起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方便的溝通渠道,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聯系網絡。
二、用心關愛,感受親情
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绷羰貎和钊狈Φ木褪怯H情關愛,班主任要把留守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從留守兒童平時的生活細節、親情體驗、心理教育等各方面加強教育引導,由單純的學習上的指導者轉換為關注疏導他們學習生活、情感心理等問題的“臨時父母”,讓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三、加強溝通,增進了解
要加強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適時教育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傲羰貎和毙睦斫】祮栴}是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的嚴重問題,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了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經常給孩子錢,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了亂花錢、逃學、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要開展心理疏導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留守兒童的家長由于長期在外,關心、教育較少,他們大多采取“物質(金錢)+放任”的方式來彌補,以致好逸惡勞、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在孩子們身上蔓延,亂花錢,愛攀比,學習自然缺自覺,心不在焉,陷入一種新的“讀書無用論”,即父母沒什么文化照樣可以外出打工賺大錢、做老板的思想。留守兒童長期在情感發展上缺乏關愛和支持,因而普遍存在這些品行偏差和心理健康障礙的現象。在平時班級管理中,在學校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的同時,我還注重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通過每周的班會課和活動課定期開展思想情感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前途理解教育、感恩教育,以及開展興趣小組、拔河等活動,親近了解留守兒童,做出色的“臨時父母”一角。
四、尋找機會,多表揚
缺少親情,缺少關愛,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兒童”變成“問題學生”。但留守兒童并不一定都是問題學生,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留守兒童,發現他們的優點。他們中也有自立自強的,部分留守兒童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水平遠高出其他同齡人。班主任要珍視留守兒童的這些特質,利用一切契機激勵、表揚他們,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的精神。
五、集體撫慰,溫暖心靈
大部分留守兒童脫離雙親,在祖輩的溺愛中成長,他們勇于表達想法,思維也相對活躍。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群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們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給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充分發揮留守學生的特長,使他們自覺遠離不良誘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忘卻遠離父母的孤單,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總之,關愛留守兒童是當前全社會倍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同樣是祖國美麗而燦爛的花朵,花兒是需要精心呵護、需要社會高度重視的。教師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有責任、有義務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在同樣的天空、同樣的陽光下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范先佐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7)。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5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每學期開學初,及時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況,及時摸清留守兒童基本信息。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留守兒童管護中心,專人管理,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學校安排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4、積極開展文體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間和陽光體育活動時間,由老師在少年宮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繪畫、舞蹈、科技制作、體育活動等。
留守兒童檔案范文6
轄區幅員面積68.8平方公里,全鎮有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90個經濟社,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6800人,其中婦女16730人,留守兒童675人。
二、鎮留守兒童之家現狀
全鎮有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雖按規定各村都先后不一成立婦女兒童之家,但因為經費、環境、地理等諸多原因,很多村都存在掛牌不唱戲、流于形式的情況,光是有一個牌子,沒有實際內容,真正開展活動的也是條件比較好的及個別村。如我鎮村有活動陣地、電子閱覽室、圖書室、舞蹈室、書法室、談心室等。
三、活動開展情況
我鎮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來關愛婦女兒童。1、婦聯、團委、關工委因地制宜多次開展關愛、服務婦女兒童為主題的活動:一是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組織大學生村官組成“家長”愛心團隊開展了以“愛心助成長,留守不孤單”為主題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二是開展以“愛心綻放
溫暖心靈”為主題的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志愿者們組織小朋友們在操場或廣場上開展打籃球、打羽毛球、打乒乓、跳繩等體育活動。三是大學生西部志愿者與大學生村官到各村為留守兒童講授知識、輔導作業、交流談心,并組織他們開展丟手絹、搶板凳、擊鼓傳花等互動游戲,小朋友們也為志愿者們表演了預先準備的小節目;2、鎮婦聯組織充分發揮“婦女之家”在服務留守婦女兒童和家庭方面的陣地作用,一方面通過“婦女之家”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各種針對留守婦女兒童的系列服務活動:聯系農業、勞動部門對留守人員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通過黨村聯系、大下鄉等活動,機關干部到留守人員家中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在節日對特困留守家庭開展送溫暖活動;另一方面利用“婦女之家”深化對留守婦女兒童的維權服務,對留守婦女兒童開展安全防范教育,進行心理情緒疏導,調適婚姻家庭關系,切實加強人文關懷,使“婦女之家”真正成為留守婦女兒童信賴和熱愛的溫暖之家;3、通過親情視屏讓家長了解兒童的情況,讓孩子與父母進行思想交流。
四、婦女兒童之家的管理狀況
兒童活動中心村上有集體收入的就聘請專人管理,如我鎮村就聘請專人負責管理電子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法室、舞蹈室由愛好者管理,沒有收入的其余各村一般是由村干部負責管理,但活動就開展得很少。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關愛檔案。完善每個留守兒童(學期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通過三個月的走訪串戶,對本村“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詳細了解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愛好、家庭情況、家長務工地點、聯系電話、監護人等情況,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庫。安排人員與學校相關人員共同管理留守兒童的檔案,并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系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在爭取到了上級部門的大力幫助下,制定具體幫扶方案,對“問題留守兒童”、“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進行關愛。
二、構建關愛網絡。作為大學生西部志愿者積極發揮自身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初步形成以鎮黨委政府為帶頭,大學生村官為主體,村干部、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的結對幫扶關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