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栽培技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栽培技術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栽培技術范文1

關鍵詞:草莓;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S62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4.23.0053

1草莓種植栽培的主要基礎建設

草莓栽培的主要基礎建設多半采用有保溫防寒、光照充足、濕度適宜的設施建設。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沒有這些保護設施草莓沒法生長,利用這些保護設施建設,使草莓能正常發育生長。

草莓的生長保護設施根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要求,草莓成長成熟期正是北方大部分地區非常寒冷的季節,這對草莓的保護設施有嚴格的要求,隨便基礎設施是不行的,在我國的北方用高溫日光大棚,不用另外取暖的情況下,草莓的結果成熟期從12月份能到次年的3~5月。

2 基礎建設種植栽培草莓品種如何選擇

栽培草莓的保護基礎建設設施促成的內部氣候,溫度和光照與外邊的物候條件相同,也有自己不同的地方。在選擇基礎設施保護栽培品種時,需要考慮內外條件因素。

2.1品種特點習性

草莓品種很多,不同的種類特點習性不同,草莓的花芽分化時間早晚和必要的條件,休眠期長短所需要的條件,果實品質。保護設施栽培草莓喜歡果實成熟期早,在高溫控制下花芽分化早。

為了延長果實成熟期,在基礎保護設施里栽培品種要接近外部栽培的要求,這樣就能達到果實提早成熟上市,反季節上市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草莓生長發育在冬季寒冷時期,花芽分化還要早,溫度低光照不強會影響果實發育,造成果實變形,顏色不好,口感不好,因此,要選擇品種長勢好,免疫力好、抗低溫強、花粉繁多、果實大小整齊產量高的品種。

2.2環境條件

我國地帶寬廣,不同的地帶條件差異大,比較明顯的是影響花芽分化的溫度和光照,所以不同的地區品種選擇上也不一樣。在低溫光照短來的晚的地區保護設施栽培草莓,選擇花芽分化早,休眠期短的早熟品種;在溫度低光照短來的早的地區,選擇花芽分化休眠期短的品種。草莓喜歡溫暖涼爽的氣候條件,草莓的根系生長適宜溫度在15℃~22℃,莖葉生長適溫度在20℃~30℃之間,花芽分化時溫度低發生冷害,必須保持花芽分化期溫度5℃~15℃,開花結果期4℃~40℃。草莓是喜歡光照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照強時植株矮小健壯、果實小果肉顏色正,品質好。光照平和時果實偏大、顏色微暗、糖分含量低,收獲期長。草莓根系發達分布在土壤里表層、蒸發量較大,不同的生長期草莓對水的要求有不同。年初春季和開花期,草莓需要的水分遠遠大于土壤的水分含量,需要人工供水,保持土壤大量的水分,在果實成熟需要的水分更多。發出匍匐莖和不定根,也需土壤水分含量充足,秋季是草莓植株積累養分和花期積累養分的時期,土壤水分不能低于60%,草莓抗水性較低,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注意田間排水。

3 基礎保溫設施

草莓設施栽培通常要和品種的特性與外部環境條件相吻合,保溫設施溫度光照適宜,果實成熟期早,對市場的需要適應強,經濟效益大。完全在基礎設施保護栽培的品種,需要大量的長光照和某些措施破壞休眠,休眠較深的品種果實大而硬的適于長途搬運,在很多地區都是采用人工赤霉素解除休眠。不管用哪種方式栽培草莓,選擇外部條件都要光照好,地塊平整,排水設施好,陽光充足,土壤墑情好,建設基礎設施方便的地面條件。

在草莓生長過程中,光照非常重要,保護設施建設中的光照不僅影響草莓的植株生長,還影響果實上色。在草莓花期前后光照非常充分,花粉內的淀粉就會大量的積聚,花粉產生足夠的能量,提高了草莓的發芽率,受精效果好,產果效果也好。設施草莓栽培,人工促光照經濟成本很高,所以在設施建設時盡可能的調節光照的角度,增強太陽光的利用率。 設施建成后,應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具備調控保持溫度節能的作用。適合草莓的各項生長需要的外部條件。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草莓經濟也在不斷的加速,草莓不僅栽培容易,口感好,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草莓設施栽培技術推廣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楊桂榮,熊軍.如何識別草莓病害及防治對策[J].中國果菜,2011,(07).

[2]劉軍民,張英,李超.大棚草莓套種厚皮甜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1).

[3]王想靈.大棚草莓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1,(11).

[4]張俊芳.大棚草莓高效栽培[J].農業知識.2011,(23).

栽培技術范文2

關鍵詞花椒;苗木繁育;整地栽植;栽后管理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還是重要的食品調味原料。它喜陽光、耐干旱、耐瘠薄,特別適宜于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是一種集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于一體的兼用樹種,是西部干旱地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理想樹種[1,2]。現根據岐山縣曹家鎮魚龍村群眾近幾年在實施“退耕還林”中的實踐經驗,將花椒的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苗木繁育

一般8~9月是花椒收獲的季節,也是花椒育苗采種的大好時機。當前推廣的品種主要有大紅袍(獅子頭)、小紅袍、黃金椒、油椒等。采種樹應選擇樹勢強壯、結實多、品質優良的中齡樹。采收時選用成熟充分、果實外皮紫紅,種子外表藍黑色、飽滿、無病蟲的花椒作種。新采的種子先用清水選去秕籽,然后用溫水配制成1%的堿水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2d(用水量以淹沒種子為宜)。反復搓洗種皮上的油脂,直至種子表面呈灰白色為止。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種皮上的堿液,拌入草木灰即可播種。花椒從幼苗開始就要求陽光充足,苗床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播前精細整地,打碎土塊,做到上虛下實。結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機肥60~75t/hm2,尿素120~150kg/hm2,過磷酸鈣450~600kg/hm2,草木炭750kg/hm2或硫酸鉀150~225kg/hm2。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做畦,畦寬1.0~1.2m,畦長6~10m。在準備好的育苗畦內開溝,溝間距20~25cm,深4~5cm,溝寬8~9cm,溝底踏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溝上培土,翌年開春后,檢查發芽情況。當少量種子破土時,刮去上部覆土,留下部覆土3~4cm厚,當種子80%以上破口時,再刮1次土,留1~2cm。播種量75~90kg/hm2。播期應在土壤封凍前,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椒產區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采種后立即播種。花椒秋季育苗,種子出土時間長,較春播出苗早,因此在干旱地區或苗床土壤黏重的地方,播后可采用地膜或麥草覆蓋,干旱時可噴水,但不能大水漫灌,經常保持苗床土壤濕潤。當幼苗長到3~4cm高,有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當苗高達到10cm時定苗,苗距5cm左右,留苗30~45萬株/hm2;及時灌水排澇;適時追肥,促苗早發;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清除苗床雜草;保證花椒幼苗健壯生長。

2整地栽植

荒山造林采用魚鱗坑反坡階整地,栽植坑為50cm×50cm×40cm,外沿高出30cm。退耕地修集雨坑,將梯田隔成小方塊。土埂高30cm,寬30cm。以栽植點為中心進行挖土,逐步向外擴大,將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在坑穴中心挖60cm×60cm×50cm的鍋底狀植樹坑,將熟土回填植樹坑內。最后將集流面夯實拍光。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春栽于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冬栽于落葉后至上壤凍結前進行。栽植宜在秋季或雨后進行。選用苗高60cm以上、地徑0.6cm以上、具有3條以上10cm長側根、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優質壯苗。隨起苗、隨運輸,苗木出圃時打捆后用塑料袋包裝,運輸途中遮篷布,盡可能減少水分散發。經長途運輸的苗木抵達后在清水中浸泡24h,使其吸足水分,再用生根粉處理。在地頭挖一土坑,填細土,用水攪拌成泥漿,栽植前將苗木根浸泡在泥鍋內。栽植時將泥漿蘸根的苗木置于坑穴,扶直樹身,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步驟栽植。栽植深度以比苗木原土痕深2~3cm為宜。為了便于采收,株行距為1.5m×3.0m。栽后澆定根水,水滲完后封土。定干于地面5~10cm處。以定植苗為中心,將周圍耙細做成淺鍋狀,并覆蓋80~100cm見方的地膜,從而達到保濕、增溫的效果,以利苗木生長[3,4]。冬栽苗木,在平茬后的剪口上覆細土,使苗木剪口不外露,呈土球狀。

3栽后管理

冬季防凍而在主干處堆的土球,氣溫回升后要及時刨開,并重新修整樹盤。要適時松土閉墑,保證花椒樹苗發后有足夠的水分。幼樹施農家肥5~10kg/株,尿素50~150g/株,磷肥100~200g/株;六至七年生樹,施農家肥15~20kg/株,尿素500g/株,磷肥1~2kg/株。花期、果實膨大期要酌情施化肥,以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生長。澆好越冬、萌芽、果實生長期3次水。應配合施肥澆水,以充分發揮肥效,促進植株生長發育。成活后在5月和6月各澆水1次,同時追施少量氮肥。7月上旬以后應停止施肥、澆水,以免二次生長,影響果實發育和枝條越冬。花椒根系淺,雜草與花椒爭肥爭水現象相當嚴重,特別是在一至三年生幼樹期,為花椒定植后的緩苗期,應及時清除雜草,以促進樹勢健壯生長。栽后當苗木高60cm以上時,及時定干,不宜過低或過高,過低不便管理,過高不利于樹體生長和樹冠擴大。整形以自然開心形為主,一般留主枝5~7個,每個主枝上再選留2~4個側枝。結果樹修剪以疏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去強留弱,交錯占空,做到樹冠內外留枝均勻,通風透光,立體結果。

4病蟲害防治

從開春開始注意病蟲測報、及時防治。主要病害有銹病和褐斑病,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時噴灑多菌靈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天牛和鳳蝶。蚜蟲主要在花期及果實生長期發生,噴2.5%的敵殺死4 000倍液防治;鳳蝶可用50%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防治。天牛蛀食枝干,防治天牛主要是直接向其隧洞插入毒簽,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也可采用捕捉成蟲、用鐵絲鉤殺幼蟲等方法防治。

5參考文獻

[1] 信國彥.花椒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2009(11):16-17.

[2] 趙艷俠.花椒早果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15):28-29.

栽培技術范文3

論文摘要闡述蒼術的特征特性,并介紹其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種子選擇和處理、播種、苗床管理、種苗冬季管理、田間管理、病害防治、收獲等內容,從而為蒼術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1特征特性

1.1植物形態

蒼術(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又名南蒼術、茅蒼術,為菊科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肥呈結節狀,外皮棕黑色。主莖豎立,株高25~80cm,圓形,有縱棱,上部分枝。葉互生,革質,橢圓狀或卵狀披針形,長3~10cm,寬1.5~3.0cm,邊緣有不規則的細鋸齒。頭狀花序頂生,下有羽裂的葉狀總苞一輪,多層總苞片。瘦果長圓形,密生白色柔毛,冠毛長約8mm。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1.2藥理功能

蒼術以根莖入藥,具有健脾燥濕,祛風辟穢功能,用于濕陰脾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寒濕吐瀉、胃腹脹滿、風寒濕痹、水腫等癥。燒煙辟穢氣。藥理試驗證實摘要:蒼術揮發油對109食管癌細胞有體外抑制功能,蒼術醇、β-桉油醇有較強的催眠功能,蒼術浸膏對家兔有降低血糖功能,對蟾蜍有減低心臟搏動及使心律就慢功能。

1.3生長習性

蒼術性喜暖和、通氣、涼爽、較干燥的氣候,耐寒,怕高溫高濕。蒼術喜生于向陽山坡,最適生長溫度為15~22℃。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土質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生長最佳,其次是輕黏土。丘陵山區半陰半陽荒坡地為最好的種植場地,低洼地不易種植。蒼術不能連作。野生于干燥草叢中及疏林邊緣。忌水浸,水浸后根易腐爛,易發病。

2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選海拔偏高的通風、涼爽、土質深厚肥活疏松的土壤,有一定坡度或排水良好的地塊、疏林、林緣荒坡或者以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為前茬的田塊。移栽地選擇海拔500~1000m的山坡地、帶狀地或梯地,宜東曬避西曬,生荒地、拋荒地好于熟地,最低海拔高度不宜低于300m。海拔300~500m高度的種植地宜選陰面;海拔500m以上地區逐漸向陽,700m以上宜選陽坡,山峽兩邊坡地,通風好的山坡地有利防病。土質以含腐殖質多的砂質壤土為好。大面積的坡地應開廂成1.3m左右寬的地塊,以利于排水和管理。打壟種植,壟寬30cm,溝深15~20cm,溝寬20cm。壟向南北最好,通風透光,但不是絕對的,要依據地勢而定。帶狀地、梯地均應在靠上一塊崖面處開溝,過長的帶狀地應在適當的地方橫向開溝,以利排水。秋冬播種和移栽的田塊,應及早翻秋坑;春播、春栽,宜早冬耕地,以利疏松土壤和減少病蟲害。播種或移栽前再翻耕1次。蒼術是喜肥植物,施足底肥是保證蒼術高產的重要辦法之一。底肥以腐熟的土渣肥為主,廄肥、草木灰等均可,施15~30t/hm2,一般結合整地時施下。土渣肥非凡要注重腐熟透,殺滅蟲卵、病原菌、雜草種子。

2.2種子選擇和處理

應選顆粒飽滿、色澤新鮮、成熟度一致的無病蟲害的種子作種。蒼術的種子屬低溫萌發型,發芽快,發芽勢強,種子的吸水力高(達干種子的3~4倍),田間出苗時間15d左右。因此,播種前用25℃溫水浸種,讓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嚴格把握溫度在10~20℃。待種子萌動、胚根露白,立即播種。

2.3播種

利用秋末三年生植株采集的種子,用種量60~75kg/hm2。秋播優于春播。秋播時間10月底至11月初,氣溫仍在10℃左右,種子可萌發生根,翌春氣溫回升達10℃即可出苗,且出苗整潔一致。比春播2月底至3月播種的可提前出苗25d以上,且出苗率高,比春播出苗率增加1/3。條播為主。株行距15~20cm,播幅5~10cm,開2~3cm深的淺溝,溝底宜平整,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1層火土,以沉沒種子為度,施入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或復合肥料,再行覆土。上蓋茅草、稻草遮蔭,保溫保濕,提高出苗率。為防止伏旱、陽光曝曬,可以溝邊植玉米遮蔭。

2.4苗床管理

出苗后及時揭去蓋草,拔除雜草,間去過密苗、弱苗、病苗,當苗高2~3片真葉時,地下根莖開始形成,按株距3cm定苗,保證幼苗生長迅速,平衡健壯。及早進行第1次速效肥料的追施。幼苗期,如遇干旱,早、晚用清潔水澆灌。既要保持土壤濕潤,又要防止水分過多。根據苗情,在7~8月再進行第2次追肥,注重不能過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生長過旺,提早抽薹,若有抽薹者應及時摘除。遇干旱、日照過強干燥氣候,沒有遮蔭植物的,可以在廂面用遮陽布或樹枝等材料遮蔭,遮蔭能明顯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

2.5種苗冬季管理

在地上部分枯萎后,挖起根莖,剪去莖蒂及須根,剔除病株,置于室內通氣陰涼處攤晾3~5d,然后置于陰涼干燥室內。在地面上先鋪1層清潔的3~5cm厚的砂,整潔放上種苗,厚約15cm,蓋上1層薄砂,再鋪種苗,如此層層堆放,高不超過50cm為宜。最后蓋上5~10cm厚細砂。堆積前,按照種苗一定級別,分別堆放,以利分別移栽和堆積過程中經常檢查。假如堆積面積過大,可在堆中間插上幾束草把,通氣散熱,防止種苗霉爛。種苗耐寒性較強,可以田間越冬。越冬前,應清除地上部分殘枝落葉和雜草,適當培土,保護根芽。翌年2月下旬,種芽開始萌動,3月上旬邊起苗邊移栽,平安方便。操作時,務必不要挖傷、碰傷種芽。栽種時,按種苗級別種植。

2.6田間管理

2.6.1中耕除草。5~7月雜草叢生,應及早除草松土,先深后淺,不要傷及根部,靠苗四周邊雜草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淺鋤除草,適當培土。

2.6.2追肥。“早施苗肥,重施蕾肥,增施磷鉀肥”。“早施苗肥”是指4月上旬施速效氮肥1次,以促進幼苗迅速健壯生長;5~7月植株由營養生長盛期進入孕蕾期,可以適當增施1次氮肥,保持植株繁茂。7~8月,植株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地下根莖迅速膨大增加,這段時期是蒼術需肥量最大的時候,主要施鉀肥,要注重控制氮肥用量,如施用過多,則植株生長過旺,降低植株抗病能力。開花結果期,可用1%~2%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進行根外施肥,增施磷、鉀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增加干物質的積累,對根莖膨大十分有利。

2.6.3摘蕾。孕蕾開花,消耗養分。在植株現蕾尚未開花之前,選擇晴天,分期分批摘蕾。摘蕾時防止摘去葉片和搖動根系,宜一手握莖,一手摘蕾。除留下頂端2~3朵花蕾外,其余均應摘掉。

2.7病害防治

蒼術地下部分發病率較高,非凡是在高溫高濕天氣,目前危害蒼術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絹病、根腐病、鐵葉病,蒼術一旦染病,治療較為困難,因此一定要以預防為主。主要預防辦法有摘要:輪作;開溝排漬;栽種前用多菌靈浸種;注重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栽培技術范文4

關鍵詞 吊瓜;栽培技術;安徽宿松;陳漢鄉

中圖分類號 S64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2-0144-01

吊瓜,學名栝樓,又名瓜蔞,為葫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塊根肥厚,富含淀粉,果實、果皮、種子和根均為傳統的中藥[1]。吊瓜果實具有止瀉、抗菌、抗癌、擴張血管、抗心率失常、抗胃潰瘍等作用,其塊根稱為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具有抗腫瘤、抗艾滋病等作用。2006年引進宿松縣陳漢鄉試種,由于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在當地得到了較快發展。截至2010年,當地累計種植吊瓜106.67 hm2。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瓜農參考。

1 園地選擇

吊瓜為喜溫植物,較耐寒冷耐旱,怕水澇,應選擇向陽、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有排灌條件、土質較肥沃的砂性土壤。

2 整地施肥

整地一般在冬前完成,要施足底肥[1]。一般可整成寬5 m的畦,入冬前深翻土地,整細耙平,種根栽植。在畦中間按株距2 m挖0.8 m×0.8 m×0.5 m的穴,一般栽植900株/hm2左右,行距5 m。同時對溝、穴內四周撒生石灰,做土壤消毒處理。定植前15 d在穴中施入腐熟廄肥45 t/hm2左右或餅肥4 500 kg/hm2、過磷酸鈣600 kg/hm2、鉀肥225 kg/hm2、硼肥7.5 kg/hm2。按一層肥一層土混施,施后覆土,隔15 d左右待栽。

3 種子繁殖

3.1 選種

選擇結實率高、果大、籽多、粒重、品質好的早熟瓜作為繁殖用種,選出的種果洗凈陰干,低溫保存。

3.2 浸種催芽

一般將種子用50%多菌靈200倍液消毒4~5 h,清洗后放入水中浸泡2 h,然后洗凈種子,用濕沙混勻,放在20~30 ℃條件下干催芽,當大部分種子裂口即可播種。

3.3 播種

播種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2]。播種后覆蓋厚3 cm的細土,然后用地膜小拱棚覆蓋,促進保溫保濕。

4 適時定植

3片真葉時起苗移栽,先在處理好的土地四周開40 cm深的排水溝,行間開20~30 cm。一年生塊根種植900~1 500株/hm2,二年生塊根種植600~900株/hm2。同時要求雌雄搭配,一般雄株搭配不少于10%,以提高授粉結籽、增強產量。

5 田間管理

5.1 適時搭架

吊瓜一般用棚架式栽培,需水泥柱樁(240 cm×10 cm×10 cm)600~750根/hm2,深埋40~50 cm。柱子埋好后,各柱用3~4 mm的鋼絲線橫縱連結,鋼絲線兩頭固定在棚架外相應埋好的水泥柱上,拉緊[3]。主架拉好后,再用一號細鋼絲在主架上織成孔徑30 cm左右的網。

5.2 中耕除草,適時排溉

要及時中耕除草,鋤草切不可過深,防止傷芽、傷根。定植后如土壤干燥,在離苗根15 cm的地方開穴澆水。切不可澆蒙頭水,以防爛根。吊瓜生長期既怕澇,又怕旱,在干旱或施肥后要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潤,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

5.3 適時引苗長架

每株留1~2株健壯莖作主莖,及時除去多余的芽。用細繩引導主莖向棚架生長,除上架主基外,在棚架下方萌盛的側芽一律摘除[1]。

5.4 摘芽疏枝

棚頂上的主莖長至1.5~2.0 m時應及時摘心,適當摘芽疏枝。特別是高溫多雨季節,必須及時將多余腑腋芽摘除,將過多的細弱蔓、動弱卷須疏去,剪去旺盛的徒長枝,使幼果得到充分的養分[4]。一般9月后開花結的果,由于生長期短,收獲前不能成熟,因而在9月對新長出的側芽、花蕾一律摘除,以利于養分充實現存的果實[1]。

5.5 人工授粉

用毛竹蘸雄花的花粉授到雌花柱頭上,6:00—8:00進行。

5.6 合理施肥

適時追肥,追肥以遠離吊瓜根莖50 cm左右施用為宜,否則易造成肥害[5]。現蕾期可穴施復合肥60 kg/hm2,填平覆蓋,施后保持田間濕潤。在開花坐果后,每次穴施復合肥75~150 kg/hm2、尿素75~150 kg/hm2,填平后澆水,保持田間濕潤。

6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農業措施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嚴禁使用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

6.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①炭疽病。是使吊瓜果實腐爛的主要病害,在吊瓜果實成熟期陸續表現癥狀,初期在果面上產生褐色圓形斑點,后逐漸擴大稍凹陷,表面生出許多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防治。②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在葉面上產生,近圓形的白粉狀霉斑,并向四周蔓延,連接大片的白色粉斑,可用多菌靈、三唑酮等防治。③蔓枯病。主要危害莖蔓,病斑長橢圓形,灰褐色。可用甲托、口惡霉靈等防治。

6.2 蟲害防治

蟲害及防治方法:①黃守瓜。在6月開始危害,1年發生1~2代,成蟲食葉及咬斷莖蔓,幼蟲在土中食吊瓜塊根。成蟲可用50%辛硫磷噴殺,幼蟲可用50%辛硫磷澆根。②瓜絹螟(吊絲蟲)。食吊瓜莖葉、花果,是為害吊瓜最嚴重的蟲害。嚴重時3 d能將瓜園葉片吃光,危害期在7—9月。可用5%甲維鹽、25%殺蟲雙水劑、三口生磷噴霧,要求噴施均勻,架面棚底全面噴施,以確保防治效果。③透翅蛾。幼蟲在7月中下旬開始出現,先食莖葉,后蛀入莖內部,莖受害部細胞受到刺激增生膨大,嚴重的造成受害部位以上全部枯死。要在1~2齡幼蟲期(未蛀入前)用藥,防治藥劑與瓜絹螟相同。

7 適時采摘

當果實表面由白粉色變成橙黃色時分批采收。秋分后可摘去果枝上的葉片,使其通風透光,促進果實早熟變黃[6]。采收的果實,扒開果皮,將瓜瓤種子倒入缸內,待瓜瓤發酵,用布反復揉搓,清水漂洗[1],曬干,撿去雜質,癟籽,貯藏待售。

8 參考文獻

[1] 張志良.淺談吊瓜的栽培與管理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4):95-96.

[2] 童培銀,傅金松,陳華夫,等.大粒吊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7):204-205.

[3] 蘭姿.吊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B12):258-259.

[4] 陳金壽.吊瓜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10(5):20-21.

栽培技術范文5

關健詞 豫豆;栽培技術;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0-0028-02

充分考慮影響大豆種植的因素,合理輪作,并對大豆種子播前進行科學處理,加強大豆各生育期的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搞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力爭實現大豆的高產穩產。

1 良種選擇

在豫豆品種選擇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因素:①生育期。充分考慮“北種南移”熟期提早產量降低,“南種北移”熟期推遲產量較高的引種規律,做好引種試驗,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比當地滿生育期前一檔的優良大豆品種,保證大豆能按時成熟收獲。②倒伏性。選用植株強度大、半矮桿、產量潛力大、種植密度合理的抗倒伏品種[1-2]。③抗病品種。各地區根據當地的優勢病害,從實際出發選用適合當地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

2 合理輪作

大豆入土深,能吸收土壤較深層養分,根系上的根瘤回收氮元素,除供給自身生長需要外,還有一部分留在土壤中,可供給后茬作物。另外,大豆落葉多腐爛快,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能使后茬作物不同程度增產,并且與禾谷類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作物倒茬相同病蟲害少,從而克服重茬迎茬導致的減產,一般堅持3年以上的輪作[3]。據試驗報道,小麥作為后茬作物比連作小麥增產31%。

3 種子處理

3.1 清選種子

在大豆播種前清選種子,選用均勻整齊的種子,并用50%克菌丹藥劑進行消毒處理,可以提高豆種的播種品質,提高出苗率和田間保苗率,便于機械化播種作業,對增產有很大作用。

3.2 種子包衣

使用種衣劑處理過的種子,可以有效防治大豆苗期的病蟲害,緩解大豆重、迎茬減產現象,促進大豆幼苗生長,增加大豆產量[4]。

3.3 微肥拌種

鉬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硼在大豆生命活動中也很重要,缺硼大豆根系發育不好,根瘤著生不好,失去固氮能力。因此,在播種時以種衣劑施用比較經濟。當土壤中的鉬含量≤0.15 mg/kg時,每1 kg種子用0.5%鉬酸銨+20 mL水拌種(接種根瘤菌與鉬酸銨混合后不能再使用殺菌劑),每1 kg豆種用硼砂0.4 g,硫酸鋅4~6 g拌種,陰干后播種。

4 播種

4.1 播期

大豆的播種量受播期因素影響很大,應適時早播,華北地區播期一般在6月上旬到下旬,7月播種產量會大大下降。

4.2 種植密度

植株大分枝多的品種應適當稀植,不分枝的品種靠群體取產,應適當密植;大豆用壟三栽培模式的密度要小些,用窄行密植模式栽培的密度要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5 田間管理

5.1 出苗期

條件適宜,播種后4~6 d即可出苗,及時查苗補苗,一般在子葉出土手能拿得住時就可開始間苗,間苗要堅持“間早間小”的原則,加強田間管理,達到苗全、苗勻、苗壯。

5.2 幼苗期

幼苗期是長根的關鍵期,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隨根系生長狀況由淺到深再淺的方式進行,對于未施底肥的地塊,要及時追肥灌溉,施用硝酸銨75.0~112.5 kg/hm2、過磷酸鈣112.5~225.0 kg/hm2,促進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也有利于根瘤菌的發育,增強固氮能力。如苗有徒長的趨勢,要及時壓苗促根。

5.3 開花結莢期

這個時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爭取花多、花早、花齊、增花、增莢和防止花莢脫落,大豆開花和結莢并進是生育最旺盛的時期,在前期苗全、苗壯、分枝多的基礎上,花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在土壤養分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實施葉面噴肥,葉面追肥的濃度應當接近或稍低于葉面液體的濃度,在大豆初花期至鼓粒初期噴2~3次,每次間隔10 d左右,14:00—15:00噴施,使肥液在葉面停留較長時間,有利于吸收。高產田為防止倒伏和旺長,可以噴施矮壯素防倒。在盛花末期摘頂心(打去6.67 cm頂尖)也可以防止倒伏,促進養分重新分配,多供給花莢,對于有限結莢習性品種及瘠薄土壤的大豆不適合摘心[5]。

5.4 豆莢膨大期

這是大豆積累干物質最多的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促粒飽增粒重、適期早熟是這個時期管理的中心,缺水會使秕莢、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干旱要及時澆水。

6 合理施肥

利用前茬肥,選用正茬施肥,在增施農家肥的同時增施磷鉀肥,種肥是大豆生育前期營養生長的物質基礎,施生物有機復合肥750~1 500 kg/hm2、鈣鎂磷肥375 kg/hm2,充分混拌后施用。

7 病蟲害防治

大豆的蟲害主要有豆桿黑潛根蠅、銀紋夜蛾、豆天蛾、二條葉早等,病害主要有大豆灰霉病、細菌性斑點病、大豆霜霉病等。

7.1 農業防治

一是合理進行輪作換茬對大豆潛根蠅、二條葉甲等靠土傳或病殘體越冬的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二是在大豆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體,加速病原菌的消亡。三是嚴格調種檢驗,不從有檢驗對象的地區引種,選用抗病蟲品種。

7.2 化學防治

一是種子藥劑處理可以防治苗期病蟲害如大豆根潛蠅、二條葉甲、薊馬等,對于大豆根腐病、胞囊線蟲病的防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二是生育期間藥劑防治。大豆灰霉病田間防治方法主要是葉片發病后及時打藥防治,最佳防治時期是大豆開花結莢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 kg/hm2進行全田噴霧;大豆細菌性斑點病,采用合理輪作也能減輕發病,可以在發病初期噴灑30%綠得保懸浮液400倍液,噴施1~2次;大豆霜霉病應在7、8月盛發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進行全田噴霧。三是有蚜株率達50%時,應立即噴施40%氧樂果或5%高效氟氯氰菊酯。

8 適時收獲

葉片受黃脫落,豆粒脫水,搖動植株時莢內有輕微響聲,即為成熟期,應當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種子和植株變干,便于及時收獲,同時防止肥水過多造成貪青晚熟,影響收獲和倒茬。

9 參考文獻

[1] 耿臻,楊青春,呂廣倫,等.豫豆24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1999(5):14.

[2] 龐在本.豫豆25關鍵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2004(5):23.

[3] 常虹.豫豆24優化栽培技術方案的篩選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07(9):17-19.

栽培技術范文6

現將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場地選擇

芡實種植的適宜土質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宜選擇水位容易控制、肥土層較厚、有機質豐富的大田、魚塘及湖區。根據種植的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水位。以收芡米為主的場地水深宜為30~50cm,以收鮮莖稈為主的場地水深宜為80~100cm。

二、品種選擇

目前芡實有兩個類型:南芡和北芡。南芡為栽培品種,有紫花南芡和白花南芡。北芡也叫刺芡,為野生品種。南芡植株個體較大,地上部器官除葉背有刺外,其他各部分均光滑無刺,采收方便,芡米大而圓整,糯性,煮食不易碎裂,品質優良,產量高。北芡全身都有刺,芡米較小,粳性,品質中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多為南芡。

三、播種育苗

1 浸種催芽

4月上旬將上一年保存的種子撈起,清洗干凈后進行粒選。選色深、無損傷的種子進行催芽。催芽時每盆放置種子的厚度不宜超過30cm,加水淹沒種子。盆口加蓋塑料薄膜增溫,有條件的晚上將催芽盆搬到室內保溫,保證溫度白天在20℃以上,晚上不低于15℃。到第4天至第5天換一次清水,50%左右的種子露白時即可育苗。

2 苗床育苗

大面積湖蕩栽培多直播。直播方法是將種子用泥團包裹,每團2~3粒,種植密度一般按株行距100~200cm進行。而水田、池塘和淺湖栽培多育苗移栽。播前一周,做好苗床,育苗池土層厚25cm,灌水10cm,待苗池水澄清、底土沉實后,將露白的種子一粒一粒播下,芽眼朝上,種子間距4~6cm,每平方米用種1.2~1.3kg。

3 分苗假植

假植田應選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水田,每667m2施腐熟糞肥500~1000kg,耕細耙平,灌水10~15cm。當種子長出2~3片箭形葉時進行假植。假植時需將芡苗的種子與須根全部栽入泥中,但不能埋沒心葉。

四、合理定植

1 大田準備

定植前先整田、施基肥。基肥主要是針對新種植田,對于多年養殖的區域,淤泥多,底質肥,可不施基肥。施肥量一般為每667m2施腐熟人畜糞肥1000kg以上,或腐熟雞糞500kg,尿素10~15kg,磷肥20~25kg。將大田深耕、細耙、整平,清除雜草,并加高田埂。

2 移栽定植

當芡苗長出3~5片圓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挖深20cm、直徑60~80cm的定植穴。起苗時要保護好根須,用盆盛苗,將葉片順好,不能損傷,保濕防曬,隨起隨栽。栽種時,用手將根系插入5~7cm深的泥中,不能太深,防止淹沒心葉,不能傷及根系。種植密度:采收芡米,每667m2種植早熟品種150株左右,晚熟品種100~120株;采收鮮莖梗,每667m2種植350~400株。

五、田間管理

1 除草壅根

芡實苗定植成活后應及時除草壅根。生長前期芡實苗非常弱小,葉片覆蓋面較小,要及時清除雜草。拔除雜草時,應將雜草扭成團,踩入泥中,同時對芡苗壅泥圍根,促進芡苗早發。如發現有死苗缺苗及時補栽。當芡葉基本蓋滿水面后,停止除草。

2 水位管理

水位要視芡實的生長情況而定。一般情況,播種到出苗保持水層5~8cm,定植前逐漸加深至20cm左右,定植時水層15~20cm,至封行期、開花膨果期保持水層50cm左右(采收鮮莖梗的芡實,水層應保持在80~100cm),成熟采收時,降低水位至30cm左右。

3 看苗追肥

葉片大而厚、顏色深綠、有水泡狀突起,應控制施肥;如果芡葉發黃,皺紋很密,舒張不開,葉薄梗細,應及時追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追施2~3次,每次間隔15d左右。追肥時,應距離植株根系10~15cm,扒穴施入泥中,防止肥料灑到苗心,以免燒苗。芡葉蓋滿水面后,停止追肥。

4 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葉斑病和葉瘤病兩種。葉斑病在發病初期7~15d內,連續2~3次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施葉面。葉瘤病在發病初期7~15d內,連續2~3次葉面噴施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氫鉀液。

常見蟲害有斜紋夜蛾、蚜蟲和水生動物龍蝦等。可用40%氧化樂果稀釋1500~2000倍液噴灑防治。

六、采收

1 芡果采收

采收時視果實成熟情況分7~8次采收。當果梗變軟、果實發紅而光滑時,即可采收。采收時,首先用竹刀劃去老殘葉形成采收通道,盡量保護幼嫩葉、當家葉,不傷葉柄,行走時防止踩傷根系。采收時把成熟果實從水中輕輕拉起,用刀從果實基部切下,保留果梗,以免進水腐爛。每次采收須走原通道,減少根系和葉片損傷。

2 芡柄采收

芡實葉柄長粗后,即可采收。采收時應保留植株有3~4片葉,一般首次采收在6月上中旬,以后每隔5~7d采收一次,一直可采收至霜降期,采收后即可上市銷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国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 激情自拍网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 91伊人国产 | 欧美一区不卡二区不卡三区 | 国产国语一级a毛片高清视频 | 色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 经典三级第一页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国产拍拍拍免费视频网站 | 二区在线播放 | 日本久热 |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 国产观看| 久久精品1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最新偷拍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 国产极品久久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不卡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