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1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闡述建筑施工的技術管理
隨著我國建筑企業的迅速發展,同時涌現出大批的不同規格的建筑單位,這就造成了現有的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日趨復雜。建筑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下文將從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內涵和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兩個方面來探討。
(一)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內涵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運用管理的職能與科學的方法,促進技術工作的開展。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為確保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實施,應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技術政策、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技術工作的指標與規定,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范、規程,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以達到高質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基礎工作是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重中之重,對建筑施工技術管理而言,施工技術管理基礎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點控制,根據不同項目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落實,分工協作,力求最大程度為工程施工提供服務。
(二)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說來,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有利于選擇適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質量;有利于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有利于優化施工資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有利于選擇適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質量方面,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有利于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施工條件,選用適用的施工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對于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有利于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方面,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對于不斷提高技術管理素質和技術能力意義重大。在有利于優化施工資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方面,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對施工方案的優化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筑企業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如何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
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措施,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一)優化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
優化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是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從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上看,長期以來,建筑施工技術管理關系到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在建筑業實行總分包的體制下,總承包施工單位和各分包單位之間的協同合作至關重要。不僅要求總承包施工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工程項目施工中密切配合,而且還要與平行承包單位進行技術上的溝通和必要的銜接。因此,優化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應兼顧總承包施工單位和各分包單位之間的關系。施工現場的技術組織管理體制應當以工程承發包合同結構所確立的管理關系,建立起以總包為核心、總分包密切合作、總承包指導分包、分包依托總包聯動運行的技術工作機制,確保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做好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在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也至關重要。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基礎工作是企業技術管理的根本,其主要任務是:正確貫徹國家的各項技術政策;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保證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不斷推進技術進步;使技術和經濟達到辯證的統一,以達到通過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增強企業生存力和競爭力的目的。其主要內容有:技術管理工作系統、技術責任制工作、技術標準規程工作、技術培訓工作和技術信息工作等。對建筑企業而言,做好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能使建筑企業及時了解先進技術水平情況,促進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創新發展。
(三)完善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
建立并實施技術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圖紙審查制度、技術交底制度、技術復核制度、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度、施工日記制度、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管理制度。在完善圖紙審查制度方面,應全面考慮和部署施工,審查設計圖紙是否與合同相矛盾,明確施工的可行性,并做好相關記錄。在完善技術交底制度方面,應詳細規定施工對象的設計情況、建筑特點、技術要求,以便規范建筑施工行為。在完善技術復核制度方面時,應包括定位軸線、標高、尺寸等,保證技術的準確性。在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度時,應充分研究現有的施工條件,編制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完善施工日記制度方面,施工日記要力求客觀、規范,以便了解、檢查和分析施工進展的狀況。
(四)掌握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用軟件
掌握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用軟件,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也必不可少。在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應順應時展的需要,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管理。對建筑施工技術管理而言,掌握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用軟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效率,促進建設施工技術管理的實施。一般來說,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用軟件,包括工程管理軟件,施工現場設專人使用和維護軟件等。這就對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人員不僅要掌握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應熟悉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可以通過定期開展關于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專用軟件的培訓工作,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應用專業軟件的能力。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生活中對各種建筑物施工過程以及施工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積極采用科學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不斷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就成為當前一項十分緊迫和現實的問題。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由于施工技術管理不到位而引發的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也不時發生,這無疑更應該為我們關注施工技術及其管理活動敲響警鐘。從當前的文獻資料來看,在建筑施工技術及其管理這一領域中已存在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例如:在《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一文中則系統闡述了施工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重要性和意義,并簡要介紹了建筑項目中主要施工技術的操作方法等等。可見當前關于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的研究相對而言各有側重本文則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問題作進一步探索。
1建筑施工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技術
從總體上看,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術主要可區分為基礎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鋼結構技術、建筑防水技術、建筑裝修技術等等。并且,隨著近年來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化管理技術也日益成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支撐。
1.1 基礎施工技術
在基礎施工技術中,重要的內容有兩個,一是樁基技術,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混凝土灌注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此外,國內目前在這一領域中還發展應用了灌注樁樁底后壓漿技術等新的技術方法,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施工質量。二是深基坑支護技術。目前這一技術應用較多的有SMW工法、地下連續墻、土釘墻、逆做法施工工藝、內支撐等國內先進的止水圍護有TRD工法等。
1.2 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是各種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在我國建筑項目施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混凝土在使用中常常會因為潮濕或者配比不科學而出現問題,因此注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混凝土施工技術中,常用的包括混凝土預拌和傳送技術、大體積混凝土澆注、高層墻柱混凝土標號比梁板混凝土標號高的施工技術、鋼混勁性結構施工技術、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模板工程施工技術等等。
1.3 鋼結構技術
鋼結構可以說是建筑物的“鋼鐵骨架”對于建筑物的質量強度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建筑施工的鋼結構應用發展方面,除了原有的鋼結構安裝、鋼材焊接技術、高強度螺栓施工技術等等外,發展較快的還有預應力鋼結構技術,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國內大跨度建筑的廣泛興建,預應力鋼結構技術也日益得到重視和使用。
1.4 防水和裝修技術
近年來國內建筑物方面的防水材料技術發展同樣十分迅速。根據相關建筑施工管理部門的發展規劃,建筑防水方面重點發展的材料技術包括BAC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SBS和APP瀝青防水卷材、EPDM和PVC高分子卷材、聚氨酯和丙烯酸酯類防水涂料及密封材料、防水保溫一體材料等等。而在建筑物裝飾技術方面,像幕墻專業技術水平等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在保溫、節能方面的施工技術,并且新的裝飾材料也不斷得到發展和應用。
2加強和完善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方法
從目前建筑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來看,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存在的不足還十分普遍,有待于進一步加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還有不少。因此,為實現國內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發展,應進一步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內容。
2 . 1 完善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能力
施工準備階段為正式建筑施工過程創造基礎條件。因此,做好施工準備階段的相關技術管理就有著顯著的意義。結合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本文認為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相關內容主要包括完善技術管理的制度規范、確保施工圖紙的科技含量、明確施工責任等方面。制度規范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保證,能夠確保施工技術準確、有效的實施,而建筑圖紙則是工程施工據以展開的核心依據,因此技術管理方面一定要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此外,還要明確責任落實,對施工技術不到位或不足引起的責任問題,應堅決予以糾正和處罰。
2 . 2 提高正式施工階段的技術管理水平
在工程正式實施階段,做好技術管理工作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和建筑物整體質量的關鍵。在這一階段上,技術管理涉及的方面主要有技術交底、進度與成本控制、施工質量控制等等。技術交底是保證施工質量和進度的關鍵。在建筑施工中,各分部、分項工程應及時進行技術交底,對于那些特殊和隱蔽工程項目,技術交底應突出易發生施工問題的方面、質量控制點、新的技術要求等等,并在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根據實際的施工過程做好質量控制,并對施工進度和成本支出進行實時監控。
2 . 3 注重把握竣工階段的技術管理控制
建筑項目竣工階段的技術控制主要是對前一階段技術管理內容的輔助和補充。包括對建筑物的合理檢驗和總體評定、配套施工的技術管理控制等等。建筑施工主體項目完成后,對于后面的配套工程建設也不應忽視,在技術管理方面可以按主體施工的步驟和方法進行,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予以變化。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3
關鍵詞:電力施工技術;施工造價;控制思想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我國的電力建設速度日益加快,不僅僅是速度得到加快,其電力建設的覆蓋范圍也是全方位發展,這一些電力建設的正面消息背后的一些隱患也是我們應該看到的,電力施工技術不斷的變難、施工原材料差價不斷的加大等一些各方面的因素,對目前的電力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難題。電力施工中的工程造價如何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并且還要實現電力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是我國電力企業目前的一大重要難題。當電力施工企業在接手了一個電力施工項目過后,應該對電力施工造價有客觀的認識,要理性的認識到施工中的各種風險因素,爭取把施工當中的利益最大化,讓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并且穩定的道路。
一、電力施工中各項技術的分析
(一)變壓器安裝
變壓器是在電力傳輸工作中起到了心臟的作用,其核心價值是不可取代的。當我們在安裝變壓器之前應該對變壓器的數量進行清點,確認數據過后進行變壓器的第二次搬運,最好再把變壓器安裝到位,當變壓器在施工現場安裝妥當過后,就要對其內外部的附件進行安裝,這一步一步的安裝過程過就是變壓器吊芯的交接試驗,變壓器在正是開始運轉之前,一定要做好變壓器的試驗工作,從而讓變壓器在最后的驗收環節順利過關。變壓器的安裝一定要牢固,這對整個電力系統的工作都是有影響的。下面是一幅變壓器架設流程圖如圖1所示。
(二)電力施工中電纜的架設、銜接和電纜通道的鋪設
電纜的選擇和架設都是非常具有工藝性的施工,對施工團隊的整體素質都有嚴格的要求,其中電纜導管和電纜防火工作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電力施工人員在進行電纜架設之間,一定要對計劃好的架設線路有個很好的了解,當在之后的電纜架設施工當中發現與原計劃不一時,需要立即的開展電力施工討論會,對電纜架設工作中發生的變化加以研討。最后在是電纜支架的架設,其架設的電纜支架一定要符合技術指標,牢固的架設方式一定要安裝施工之前的架設方式進行施工。
(三)電力接地裝置的施工
接地干線與接地設備的掩埋位置、深度一定要和設計圖紙上的方位、深度保持一直,在完成接地線的掩埋過后,其中接地干線、引線和地級之間的連接要使用焊接作業的方式完成,在開展焊接作業之前,應該對焊接場地上的各種雜物清理干凈,焊接過程中要保持穩定中途最好是不要中斷,焊接的連貫性是影響焊接工作順利進行的主要因素,當焊接工作完成之后要對焊接現場的焊渣進行清理,最后再在焊接的位置刷上一層瀝青油漆。
(四)高壓盤柜的安裝要求
高壓盤柜在開始安裝施工之前,一定要在施工現場中找尋陰涼通風的位置進行儲存,從而保證高壓盤柜初始的質量。當高壓盤柜在進行安裝時,一定要注意盤柜與盤柜之間的盤間縫不超過一點五毫米,對安裝的人工費用要合理控制,達到開源節流的目的。最后,高素質的電力施工人員是我們迫切需要的,施工人員的培養方向要朝著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優良方向發展,從而達成組建經驗豐富、技術過硬隊伍的目標,保證施工成本的控制任務高效完成。
(五)電力施工造價當中的信息化建設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伴隨著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在電力企業施工造價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當電力施工單位在進行工程造價活動時,不應該只采用傳統的造價方式,也應該大力使用計算機網絡信息化技術,從而實現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管理方案。在使用網絡信息化技術之前,電力企業應該成立自己的信息數據庫,把自己在施工當中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在數據庫中加處理并且分類儲存。電力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加快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電力施工造價過程中運轉次數,這樣做的即可以很好的降低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也使得施工當中的各項數據的運算更加準確,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六)電力施工技術實踐
以上的各種施工技術和施工階段,在進行之前都是要進行施工實踐進行檢驗的,其電力施工實踐主要是用于檢查施工中所會出現的施工事故和施工難點,進而在施工之間就得到解決。其實施工實踐并不只是出現在電力建設工程中,在大多數的工程建設中都可以看到這一檢驗環節,這種方式和方法對于整體工程都有很好的保障作用,減少投入資金的耗損,對于工程造價有很好的控制力度。
二、對電力工程造價全面控制的必要性
建設單位是電力施工籌建的基礎,在電力施工當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在工程造價方面更是第一決定單位。后面的三點就重點說出了工程造價在電力施工當中的必要性:(1)從當前的建設形式看來,工程造價成本勢必會不斷的上述,如果電力施工單位拿不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案,那么對施工不利的情況會不斷的出現,讓整個電力系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當中。(2)實名制建設制度是現代化改革后的建設方式,建設單位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籌建單位轉變成為單獨的施工建設單位。(3)在我國的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生產下去的唯一動力,是讓企業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讓企業走向持續發展道路的保證。
價格的合理不僅可以讓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站住腳跟,也就是經濟研究學家通常所說的合理的管理方案才能讓企業獲得相對于的經濟效益。所以應該讓我們注意的是,在電力工程的建設施工當中,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要使用一切的手段,降低建設資金的浪費率。
三、對電力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科學的管控方案
電力建設當中的各個工作人員,都應該在工作當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施工素養。應該從自身做起,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力團結施工當中的其他工作人員,使工作當中凝聚力得到提升,話應該在施工當中看到施工利益與員工利益之間的微妙關系,爭取把投資的資金放在最需要使用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工程造價的額度控制在最為合理的范圍之內。電力經營的政策當中對電力建設有著明確的控制標準,在施工建設當中,應該與其他的金融機構多加接觸,最好與其中的一些金融單位達成合作,保證電網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會存在任何問題。
(二)對施工投資和施工設計要進行加強控制和管理
工程造價控制過程當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投資決策議案。在工程施工的前期,項目施工的負責人要對施工項目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完整并且精細化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施工作業當中,對施工當中的各方面操作才能得心應手。在進行施工方案選擇的時候,要用各個方案進行仔細的對比,從而挑選出最為合適的施工建設方案。
(三)強化電力施工階段的控制
對于建設施工中的整體施工方式,應該嚴格遵守基礎建設基本中制度規范,要在動工之前,準備好一切的施工需要的施工材料、施工技術、施工圖紙和施工設備。建設項目的復雜人應該時刻關注工程進展,合理運用相關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只有這樣做才能保證施工建設的整體更加效率和科學。
(四)使用先進的科技技術提高施工水平
電力施工單位在進行建設的同時,也應該時刻注意到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使用,應該在建設單位內部大力提倡各個員工學習先進的科技技術,使用科技的力量推倒一切阻礙建設的難題。對于新型材料的使用,應該在實際施工當中積極使用目前的新型材料,把新型材料的最大力量發揮出來。同時在施工科技方面不止是存在新型材料,對于新式的建筑機械、建筑技術也可以積極的加以利用,讓建筑事業也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五)電力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造價管控
電力竣工驗收階段是電力施工的最后一個階段,當經過多個環節的造價控制過后,最后這一階段也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最后一個階段應該根據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施工驗收指標進行工程驗收,竣工階段還應該對整個施工過程做一個全面的總結。最后的造價控制是由電力企業當中的財務管理部門和電力經營部門共同操作的,對其竣工的工程造價整體審核標準有一個合理的管理操作,對于工程當中的各項資金支持要仔細計算,做到不漏掉任何一筆施工資金,保證電力施工投資單位與電力施工單位之間的共同利益,在這兩種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的點,使支持資金與原成本資金基本保持一致。
結語
從我國目前的形式看來,電力企業建設單位與其他各個市場經濟單位勢必會產生激勵的競爭,當我們不能左右市場的時候,就應該嚴于律己從自身做起,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持續穩定的發展,為我國的電力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偉鵬.分析電力施工技術及工程造價的管理和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2).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4
關鍵詞:人本主義;高校;和諧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4-0018-02
根據我國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所規定的實現和諧社會,育人為本,改革創新,把教育育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同時,教育育人也是整個教育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陣地――圖書館,更要貫徹教育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作為立足點、出發點。努力創建和諧的圖書館氛圍,讓讀者充分體驗圖書館的良好學習環境,在和諧的氛圍中增長見識、陶冶性情、提高素質。高校圖書館的目標是滿足廣大學生和全體教職員工讀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盡可能好的高質量服務。羅杰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個體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人類存在,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潛能;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沒有壓力、沒有威脅的安全環境下,學習效果最好,從而達到大學教育培養人的目標。
一、人本主義與高校圖書館和諧發展相呼應
人本主義在20世紀50年代末產生于美國,其創始人為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和羅杰斯(C?Rogers)等。人本主義教育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它繼承了人文主義“全人教育”的哲學思想。因此,關注完整的人和受教育的對象就成為教育問題的核心。人本主義強調“以人為本”,其核心內容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質,把人視為主要對象和最重要的資源,圍繞人的行為和需求進行服務。就高校圖書館而言,在管理過程中是以文獻等實物為主要管理對象,圍繞文獻典藏而開展工作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是“以物為本”的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人(讀者和館員)的因素則處于次要位置。圖書館是高校全體師生重要的教學與科研陣地,因此,當代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首先要確立讀者和圖書館館員在圖書館中的主導地位,把人的因素當作圖書館發展的首要因素和本質因素,要充分考慮讀者的需求,考慮本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素質水平以及各種需求等情況。適當運用各種激勵手段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挖掘館員的潛在能力,搞好信息和流通服務工作,以實現圖書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創建和諧圖書館。
二、高校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1.讀者方面。高校圖書館不僅承擔著借書還書職能,還是為學生提供自主場所的機構。但有些讀者大肆用課本、作業本、書包等占座;有些讀者在閱覽室內高談闊論、大聲喧嘩、接聽手機影響其他讀者閱讀;更有甚者任意挪動圖書館內的桌椅板凳,以占為己用;還有些讀者亂丟垃圾、飲料瓶;有些讀者用他人的借閱證借閱圖書;還有少數讀者由于缺乏愛護公共財產的意識,而使一些館藏書籍發生少頁、條形碼與書標損壞的現象,甚至于書籍遺失;有些讀者不用代書板,隨意頻繁抽取、翻閱,閱讀完畢后將讀書隨便亂放,而不歸架,以致影響圖書的流通和再次使用。
2.管理方面。高校圖書館實行流通開架閱覽后,圖書館書籍亂架錯架的現象時有發生。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仍存在著舊觀念“圖書館,管圖書”,并沒有把讀者服務放到適當的位置,對讀者服務的認識不足,在館員的價值觀念中沒有“讀者滿意”的服務理念,面對讀者時,不能為讀者著想。圖書館的工作僅僅被看作是管理圖書、圖書的保管與收藏,如何發揮圖書的作用仍然是重中之重,卻忽略了讀者在圖書館中的重要性,沒有將圖書的收藏與閱讀結合起來,導致圖書與讀者之間的脫離。
3.館員方面。由于高校圖書館的流通開架服務增加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部分工作人員有怨言怨憤;高校圖書館館員學歷相對較低,素質的缺乏提高等現象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缺少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并且有些圖書館領導與館員都是非圖情專業出身,對圖書館系統業務缺乏了解;圖書館館員沒有基本的教育理論知識,沒有意識到高校教育教學與自己的崗位是息息相關的,這些是現在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現象。
三、建設和諧圖書館的幾點建議
1.積極引導讀者,創建和諧環境。讀者始終處于圖書館的中心地位,所以,加強讀者教育,對積極引導學生讀者和諧用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讀者的引導應從大一新生開始,可用圖書館的老師開設校園講座、選修課以及圖片展示等各種形式,給學生讀者介紹圖書館的特色、布局以及如何檢索文獻和查找書籍。并積極引導學生讀者和諧用館、規范用館。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墻上粘貼一些規范用館的標語和圖片,從而杜絕學生占座,在閱覽室中大聲喧嘩,亂扔果皮紙屑的現象。學生讀者可以在圖書館協會以及館員和學生助理的幫助下,來熟悉圖書館的業務和布局,熟悉讀者規章制度。同時,圖書館協會可選出讀者志愿者一起參與由圖書館部門領導參加的館內巡視,發現違規使用圖書館的讀者要對其提出批評、教育和幫助。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育人理念,我們要用以讀者為本的積極態度,對那些閱讀行為不規范和不遵守圖書館規章制度的讀者進行積極引導與教育,使其規范用館,從而營造出和諧有序的、良好的、和諧的閱覽及學習環境。
2.“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上必須實現“以人為本,以館員為本”的理念。真心誠意地傾聽館員的內心需求、人生目標、個人價值,并在具體的、細微的行動上有所體現,在生活上關心、關愛館員,在工作上激勵館員,促進館員的個性化發展,幫助規劃館員的職業生涯,為館員提供更多、更廣的學習交流機會。以人為本、服務第一在新時期的核心將是知識、能力的提高和創造力的培養,它要求圖書館建立起讓每一位館員都有機會施展才能的激勵機制、獎懲機制和用人機制。使每一位館員把工作的過程當作是實現組織和團體目標的過程,使每一位館員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
3.增強館員人本主義理念,服務讀者。人本主義教育觀更加注重學習者的地位,它的目標是幫助學習者發展自己的個性,實現自己的潛能;學習者在沒有壓力,沒有威脅的安全環境下學習的效果最好;重視學習意義,提倡自由探索;提倡以學習者中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關注學習者的自我評價。館員要對待學習者要真誠、尊重和珍視,從內心深處了解學習者的反應,要贊賞學習者。作為高校圖書館館員,要貫徹這樣的教育理念,高校圖書館也應該樹立相適應的辦館理念。首先,館員就必須先轉換觀念,要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學習者身上,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創建和諧安全的閱覽學習環境,而不是單純管理藏書,服務于學習者才是辦館的最終目標。其次,作為圖書館館員,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積極了解本領域的科研動態,作好學術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如此一來,在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從資源管理、服務理念、環境建設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圍繞“以人為本”這一中心進行改進。
總之,構建人本主義理念的高校和諧圖書館,代表著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在圖書館系統中,讀者服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這個話題中“人”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只重視服務,而忽略讀者,二者有機結合與和諧統一是做好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作為社會信息化和學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必須引進先進教育管理理念,構建以人為本的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為讀者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為教學科研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營造一個良好的、充滿學習氛圍的人文環境,是實踐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林君莊.淺談高校圖書館閱覽對新生的人本服務[J].圖書館,2012,(3).
[2]馬楠.論人本管理模式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理念[J].衡水學院學報,2011,(10).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5
【關鍵詞】 胃腫瘤 腫瘤細胞 原位移植 疾病模型 裸小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ude mouse model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that can mimic its natural human biologic activities. Methods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 was cultured in nude mice repeatedly for 5 generations to get the subcutaneous solid tumor, which was then emulsified and orthotopicly inplanted into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stomach in 16 nude mice. The tumor growth characters, tumor-take rate and metastatic rate were studied grossly, the transplanted tumor and its lymphatic and hepatic metastases, after routine H-E staining; the ultrastructure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OX-2,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The tumor-take rate was 100%(16/16), the rates of metastasis to lymph nodes and liver were 87.5%(14/16) and 75.0%(12/16)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ascites formation was 12.5%(2/16).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human stomach cancer established is qualified, exhibiting natural growth character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 stomach neoplasms; orthotopic thansplantation; disease model; nude mouse
既往胃癌動物模型的建立多采用皮下接種方式,雖然這種移植方式簡單易行,腫瘤的生長情況也便于觀察,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近似地模擬了原有腫瘤的形態學、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特性;然而接種于裸小鼠皮下組織畢竟屬于異位移植,脫離了其起源組織器官的微環境,因此在實驗中移植瘤的某些行為常不同于患者原發惡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如移植瘤常有包膜、局限性生長、很少發生局部或遠處器官的轉移,故未能很好地被應用于研究人癌潛在的侵襲與轉移特性。我們選用低分化胃腺癌細胞系SGC-7901通過裸鼠皮下傳5代后再原位移植建立的動物模型局部呈浸潤性生長、局部或遠處有腫瘤轉移,為胃癌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BALB/C/nu/nu裸小鼠由中科院國家嚙齒類上海實驗分中心購買,繁育自無特殊致病原 (special pathogen free, SPF)實驗動物屏障環境。雌雄兼用,5~6周,體重(17±2.5) g,分籠飼養(每籠5只)。實驗過程中均在SPF屏障環境內飼養。實驗前1周購入小鼠,使之適應新環境。
1.1.2 瘤株 人胃腺癌SGC-7901細胞株,由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研究所提供。癌細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液中,于CO2恒溫孵育箱中培養,常規傳代。
1.1.3 COX-2 羊抗人單克隆抗體及其免疫組化染色試劑盒購自蘇州福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轉移模型的建立
1.2.1.1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收集體外培養的SGC-7901細胞,使細胞含量為2×1010個/L,取0.1 ml注入裸小鼠頸部皮下形成實體瘤。至腫瘤直徑1.5 cm左右時,處死裸小鼠,切取腫瘤放入生理鹽水(含105 U/L青霉素和105 U/L鏈霉素)中,去除包膜,選擇近邊緣新鮮組織大約1 mm3以粗針穿刺接種于另一只小鼠,每次傳代4只,反復傳5代后作為原位移植用瘤源。
1.2.1.2 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裸小鼠術前禁食12 h,以0.6%戊巴比妥鈉腹腔內注射(50 mg/kg)麻醉。常規消毒皮膚,取上述傳5代后生長3周左右處于對數生長期的荷瘤鼠,常規消毒,從頸部皮下剝取腫瘤組織,剔除纖維包膜,切開選取生長良好、呈淡紅色、魚肉狀的瘤組織,剪成1 mm×1 mm×1 mm小塊,以8-0絲線穿過漿肌層將上述一塊瘤組織荷包縫扎在刮破漿膜的胃大彎前壁,荷包直徑約0.4 cm。分層關腹。術后精心飼養,每日觀察1~2次,每周稱1次體重。
1.2.2 光鏡和電鏡常規觀察腫瘤形態學
1.2.3 免疫組化S-P法檢測腫瘤組織誘導型環氧化酶-2(COX-2)表達判定標準 COX-2表達陽性的判斷以>10%的腫瘤細胞的細胞質出現棕黃色顆粒者判斷為陽性。
2 結 果
2.1 人胃癌組織塊原位移植瘤的生長情況 共建立供生長特性觀察的原位移植模型鼠16只,成功率100%(16/16)。移植術后3~4周于左上腹部可捫及直徑2~3 mm質地較硬的結節,隨后腫瘤結節逐漸生長增大,5~7周時上腹部可捫及較明顯的腫塊,同一組荷瘤鼠腫瘤結節的大小略有差異。8~10周時,上腹部腫塊的直徑可達1.0~1.5 cm,大部分動物消瘦明顯,活動欠佳。以后瘤體繼續增大,腹部可見巨大瘤體突起,動物極度消瘦、倦怠,對周圍刺激反應差,逐漸出現全身衰竭和死亡。荷瘤鼠一般的生存時間為12~15周,中位生存期13.5周。
2.2 大體解剖觀察 打開腹腔去除胃周圍組織可見(圖1):看不到完整的胃壁,被腫瘤組織完全占據,表面呈結節狀,高低不平,觸及質地較硬,切面均質、魚肉狀,瘤體較大時中央有壞死區。胃壁腫瘤與網膜粘連,部分動物瘤體與肝、脾及腹壁粘連,大部分動物腹腔內淋巴結腫大(圖2),部分荷瘤鼠肝臟中見有灰白色結節,少數動物腹腔內有少量腹腔積液。
2.3 光鏡下觀察 光鏡下胃移植瘤細胞多呈橢圓形、核大、畸形、深染。瘤細胞排列呈巢狀或索狀,無明顯腺體結構存在,在胃壁中呈浸潤性生長(圖3)。轉移淋巴結內被癌細胞所充填,并破壞其組織結構,發展成轉移癌結節(圖4)。肝轉移癌灶的組織學形態結構與胃移植瘤相一致,多在肝實質的血管周圍形成,部分轉移癌灶的瘤細胞在肝組織中呈浸潤性生長,且已經形成自身的較粗的血管系統(圖5)。
2.4 透射電鏡下觀察 透射電鏡下可見微絨毛突入細胞間隙,在許多緊密連接的細胞間能找到緊密連接、橋粒和縫隙連接。細胞內細胞器很豐富,以線粒體、粗面內質網、游離核糖體為多(圖6)。
2.5 COX-2表達情況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表明:用人彌漫型胃癌細胞株SGC-7901(低分化胃腺癌)細胞建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均高表達COX-2,其陽性染色為棕黃色,定位于細胞質,無胞核著色(圖7)。
3 討 論
理想的胃癌裸小鼠人類腫瘤動物模型是研究腫瘤生長和轉移生物學以及尋求抗癌新藥和新方法的重要工具。這些模型必須能夠很好地模擬人體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一個很好的胃癌動物模型應該具備腫瘤在局部呈浸潤性生長、局部或遠處有腫瘤轉移以及微轉移的存在的條件[1]。要建立能很好地模擬人類腫瘤惡性生物學行為的移植模型,必須使用具有轉移潛能的瘤細胞,還必須讓其在相應的器官環境中生長。
既往的胃癌模型建立常規采用的方法為在裸小鼠皮下植入人腫瘤細胞,生長出來的腫瘤組織在形態、功能、生化特征等方面與人胃癌十分相似,但因其周圍有結締組織包裹,即便是選用高轉移性的腫瘤也僅僅形成局部腫瘤,限制了其浸潤及轉移[2]。以后的研究發現,移植瘤是否能夠發生轉移,不僅取決于瘤細胞本身的轉移潛能,還決定于宿主器官對應的環境因素,裸鼠體內特定的解剖部位所提供的微環境對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有重要的影響,而且腫瘤細胞和宿主微環境的相互影響對轉移過程的完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1889年Paget提出“種子與土壤”學說(seed and soil hypothesis),認為只有種子(瘤細胞)與土壤(患者器官微環境)相互作用才可能產生轉移瘤。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腫瘤生長和親器官性轉移位點的微環境對于轉移鏈的各個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提出建立人類腫瘤模型的原位移植(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2]:即將腫瘤細胞或腫瘤組織直接種植到動物體內相應的器官,使其獲得與人體腫瘤相似的微環境。這一原位移植方式克服了上述所提到的異位移植存在的一些缺點。經過細致的觀察發現:裸鼠的原位移植頗似臨床腫瘤的生長和轉移特點,但其生長速度、生長動力學和轉移率高低各不相同,這可能取決于不同的腫瘤類型和細胞的生物學行為的不同[2,4-6]。
Furukawa等[4]發現細胞懸液原位種植后,局部成瘤率和轉移發生率較皮下移植塊原位移植法低,且生長較皮下移植塊法慢2~3周。本實驗應用經裸鼠皮下反復傳代的組織塊移植于裸鼠胃壁,成功建立了16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并觀察了小鼠的自然生長過程。實驗結果表明:皮下組織塊原位移植建立的模型,局部成瘤率達100%,對瀕臨死亡的裸小鼠進行解剖觀察發現,腹腔均發生廣泛轉移,且肝臟轉移率達75%。細胞懸液法可能是腫瘤細胞經酶消化處理后,細胞表面結構遭破壞而發生變化,導致了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和自然屬性的改變,結果影響了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4,5]。皮下移植塊原位移植的模型淋巴結轉移較廣泛,肝臟轉移的發生率也較高。這可能是皮下傳代的腫瘤細胞更能適應胃壁的生長環境,從而對其侵襲和轉移等生物學行為的影響也最小,就如“在同樣的土壤上原位移植塊是最優秀的種子,就能結出最好的果實”。本實驗的原位移植胃癌模型在光鏡、電鏡下超微結構的觀察結果表明和人胃癌的特點很相似。 COX-2在胃癌、結腸癌等消化道腫瘤中均有過度表達,并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7,8]。本實驗模型COX-2均高表達,很好地繼承了人胃癌的生物學行為。
因此,我們認為皮下移植塊原位移植法具有成瘤率較高、淋巴結轉移較廣泛、肝臟轉移發生率較高等特點,重現了人胃癌的臨床病理和生理過程。該模型的建立為人胃癌轉移機制與抗轉移治療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Illert B, Otto C, Braendlein S, et al. Optimization of a metastasizing human gastric cancer model in nude mice [J]. Microsurgery,2003,23(5):508-512. [2] Fidler IJ. Critical factors in the biology of human cancer metastasis: twenty-eight GHA Clowes memorial award lecture [J]. Cancer Res,1990,50(19):6130-6138.
[3] Killion JJ, Radinsky R, Fidler IJ. Orthotopic models are necessary to predict therapy of transplantable tumors in mice [J]. Cancer Metastasis Rev,1998-1999,17(3):279-284.
[4] Furukawa T, Fu X, Kubota T, et al. Nude mouse metastatic models of human stomach cancer constructed using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of histologically intact tissue [J]. Cancer Res,1993,53(5):1204-1208.
[5] Fujihara T, Sawaka T, Hirakawa K, et al. Establish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tic model for human gastric cancer in nude mice and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es [J]. Clin Exp Metastasis,1998,16(4):389-398.
[6] Matsuoka T, Yashiro M, Sawada T, et al. Effect of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on a lymph node metastatic model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passaged by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J]. J Exp Clin Cancer Res,2001,20(2):213-218.
技術管理意見和建議范文6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檔案管理;企業文件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6-0087-01
為實現企業文件與檔案管理在不同階段與時期對文獻資源的信息共享與信息交換,減少重復輸入數據的操作,同時規范各個子系統的數據接口,要求企業加強對現行文件與檔案管理工作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開展技術研究,致力于開發出一套執行一體化管理的軟件系統。將歷史性的文件進行有效地的研究,真正將內部的文獻進行良性管理,使自己的建設事項能夠在計算機的整體控制下能夠被整合起來,使企業內部文件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不斷提升。
一、整體的技術分析研究
1.企業文件管理技術分析。企業文件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始于管理信息系統(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企業內部的建立。這一系統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1)這個管理信息系統得以建立,要依托在企業職能管理系統的基礎之上。MIS的建立,一般來說,先要選取較為優良的會計電算化軟件進行運用,把握其中的重點事項進行有效地研究,使建設性的管理系統能夠不斷強化,在進行會計事項的正確流程演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其中的各項數據進行有效地關注,把握在原始憑證、票據中的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在進行整體性的數據輸入過程中,一定要將整體性的數據庫建立起來,把握對其中較為優良的建設環境的完善,真正將會計電算化內部的整體環節進行完善鞏固。
(2)真正將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的籌資事項、投資建設與建設中造價事項進行綜合施用,使其中的建設能夠不斷進行強化,把握對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各個重要的事項能夠在網絡化的信息建立過程中不斷完善。
2.計算機在檔案管理中的運用。加強檔案管理的具體實施原則,將內部的人力資源、經濟業務的檔案數據進行有效研究分析,使其數據能夠在滲透過程中,保持一致性。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利用計算機進行檔案檢索工具的編寫。這項工作首先要按照著錄項目構建存儲數據庫,將數據庫進行完善的建立,但是一定要注意各項數據都是真實的、完善的,在進行提取施用過程中,要按照相應的目錄進行有效提取,使其能夠為今后的經濟、人力資源發展方向提供條件。
(2)借助計算機開展檔案檢索。對原件進行提取檢索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中的各個細節進行利用和掌握,真正將內部的信息進行有效建立與提升。在此過程需要使用計算機進行檢索操作。
(3)借助計算機完成檔案管理中的各種數據與情況的管理與統計,在進行統籌管理過程中,將入庫與出庫的各個數據事項能夠建立起來,把握較為精準的統計、審核的狀態,進行自行建立,使其中的數據進行有效排列組合,并且不斷進行自我的完善強化,為今后企業的發展提供較為優良的建設條件。
二、兩者聯合施用的技術分析
企業文件和檔案管理在不同階段與時期對文獻資源的信息共享與信息交換,減少重復輸入數據的操作,同時規范各個子系統的數據接口,要求企業加強對現行文件與檔案管理工作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開展技術研究,致力于開發出一套執行一體化管理的軟件系統。現如今,有不少企業已經通過自主開發或購買而配備了一體化的文檔管理系統軟件,實現了對企業文件與檔案的綜合性管理。此階段與第一階段主要區別就是在檔案管理子系統上建立了一個端口,把握較為優良的管理辦法,在進行管理過程中,使計算機能夠建立完善有效的系統數據庫,使真正能夠使數據提升的建設事項不斷強化,真正將企業內部的建設理念進行滲透,使其數據能夠不斷完善地進行滲透建設。
三、企業文件的電子文件管理事項研究
對于電子文件的理解有許多種解釋,在進行有效地認識過程中,應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系統,使電子文件能夠在生成過程中,將內部的各項數據進行完善地體現,并且要真正認識電子文件的特點,就必須弄清其與機讀文件的差別,兩者間的主要區別見下:
1.生成的環境不同。機讀文件指能被計算機的輸入裝置讀取的文件。機讀文件的讀取通常分為兩種,其一,指信息從某個存儲區讀至另一個存儲區;其二,指計算機系統從某一類型的記錄媒體,比如磁盤,讀取信息。因此,識別與復制是機讀文件主要的特點。
2.管理模式不同。對機讀文件進行管理的模式是對企業文件與檔案手工管理程序與方法的模擬,沒有本質變化,而對電子文件進行管理的模式則是基于管理方法與現代計算機技術高度整合的基礎。
3.存在的具體形式不一樣。電子文件就是依據網絡技術中的高科技技術進行系統連接,在進行遠程傳輸過程中,能夠不斷進行自我的強化,并且電子文件的時效性、準確性都是較高的,是能夠體現完整性與真實性的屬性的。
4.管理者構成不一樣。原有文件管理事項中,主要就是由管理人員進行數據的管理,把企業內部的檔案及原有的各項零散數據進行整合,在控制過程中,由獨立的管理人群進行建立分析;但是目前的電子文件主要就是以計算機維護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建設,真正將企業的數據建設事項進行了有效地統計,使整體性的數據能夠不斷進行提升。
四、結語
正文對三個階段進行的劃分,并不是簡單的依次替代,而是依據類型進行的區分。因為,在現代企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并未完全到位的背景下,這三個不同的階段傾向于長期并存。對計算機技術進行全面的提升,真正將創新的技術進行有效利用,在進行企業公司內部的自主創新事項進行研究,把握經濟市場中的有效元素,使計算機能夠進行對企業內部的整體事項都進行有效地滲透。
參考文獻:
[1]張力.檔案管理的跨越——計算機技術應用給檔案管理帶來的變化[J].科技檔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