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秸稈市場分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1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肝臟普外科,河南南陽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的外科手術療效和手術時機的選擇。方法 收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行同時性手術的結直腸癌伴同時性肝轉移患者共37例的臨床及預后資料,另選取同期內行異時性手術的2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為對照組。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手術效果和術后生存率。結果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肝轉移瘤直徑、轉移瘤數目、轉移瘤分布、原發腫瘤部位等臨床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同時性手術組1、3、5 年累積生存率為78.4%、37.8% 和10.8%;異時性手術組患者1、3、5 年累積生存率為76.0%、36.0%和12.0%。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行同期手術與分期手術術后生存率相仿,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無明顯增加,對于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盡量考慮同期手術治療。
[
關鍵詞 ] 結直腸癌肝轉移; 同時性切除
[中圖分類號] R73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c)-0105-02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在我國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文獻[1-2]報道,大約40%~50%結直腸癌患者并發肝轉移,在確診時有約15%~25%患者同時存在肝轉移。手術治療仍是目前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于選擇同期肝切除抑或分期肝切除一直存在爭議。我們回顧性分析xx醫院行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患者42例,結合臨床資料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同時肝轉移病例62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腸鏡及活檢病理、腹部B超或腹部CT確診。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齡27~78(53.4±8.3)歲;結腸癌患者41例,直腸癌患者21例。其中同期行手術切除者(同時手術組) 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齡52.5歲。行分期手術者(異時手術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54.4歲;分期手術間隔平均2.5個月(1~6月)。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見表1。
1.2 結直腸癌手術術式
同時手術組37例包括右半結腸切除術13例,橫結腸切除術9例,左半結腸切除術3例,Dixon 手術10例,Miles 手術2例。異時手術組25例包括右半結腸切除術9例,橫結腸切除術3例,左半結腸切除術6例,Dixon 手術5例,Miles手術2例。
1.3 肝轉移瘤切除方式
62例肝切除方式包括右半肝切除9例,左半肝切除術7例,肝右葉或左葉規則切除術5例,肝不規則切除術9例,腫瘤局部切除32例。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分析通過軟件spss 18.0 來實現。兩組臨床資料中,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指標對比分別采用t 檢驗和χ2 檢驗。兩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及log-rank 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肝轉移瘤直徑、轉移瘤數目、轉移瘤分布、術前血清CEA水平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級比較均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組患者隨訪時間從2008年1月—2013年12月。同時手術組術后l、3、5 年累積生存率分別為78.4%、37.8% 和10.8%;異時手術組生存期從結直腸原發病灶手術之日算起,術后1、3、5年生存率分別為76.0%、36.0%和12.0%,兩組之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
3 討論
大約40%~50%的結直腸癌患者并發肝臟轉移,約15%~25%患者確診時同時存在肝臟轉移。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有更為惡性的生物學行為,預后較差,未行手術治療的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僅6~12個月,因此伴發肝轉移嚴重影響結直腸癌預后[3]。雖然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僅10%~20%的患者能接受聯合切除肝轉移手術,但有研究顯示根治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35%~58%[4]。但對于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切除術的手術時機和方式尚無定論。主張同時性手術的學者認為:同期手術不僅可避免觀察期延遲致腫瘤進展而無法手術,還可避免再次手術的痛苦。而主張分期手術的學者認為:同期手術相對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創傷較大,導致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更高;應一期切除原發結直腸癌灶,觀察3~6個月,同時化療控制腫瘤進展,其后再分期切除肝轉移灶,以確保手術的安全及發現可能存在隱匿的小病灶。隨著圍手術期水平的提高,麻醉技術及術中B超的應用,近年來很多研究[5-8]表明同時性手術和異時性手術的患者術后病死率及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率無明顯差異,同時性手術被認為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同時性手術不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手術費用,而且大大避免二次手術打擊引起的免疫抑制,降低腫瘤進展及轉移的風險。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同時性手術組和異時性手術組62例患者,兩組1、3、5 年累積生存率分別為78.4%、37.8% 和10.8%,76.0%、36.0%和12.0%,無統計學差異,這與文獻報道[3-4]相符。
同時性手術的創傷大,增大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對患者的手術耐受力要求較高。我們總結的經驗有以下幾點:①術前術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積極行保肝及營養支持治療,利于患者術后恢復;②先行肝臟轉移瘤切除,再行結直腸癌灶切除,可明顯減少對上腹部切口的污染,并且不會影響腸道吻合口血供而對術后愈合造成不利影響。本研究中37例同時性手術患者,均未發生吻合口瘺;③有國內學者[2]提出行同時性手術的適應癥為:結直腸癌能根治性切除;轉移灶小于3個,肝切除量小于50%;能在原發灶的同一切口或適當延長可同時完成腸切除及肝腫瘤切除。另外,直腸癌患者可利用腹正中切口或聯合右肋緣下切口,較滿意暴露術野,并未增加手術并發癥的風險,可考慮行同時性切除。
總之,本次研究表明同時性手術與異時性手術組的生存率相較無顯著差異,同期手術不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率[7-12],而且異時性手術二期手術通常在術后3~6 個月,同時性手術可避免觀察期延遲致腫瘤進展或轉移而無法手術,所以在恰當把握手術指征的前提下,對于手術耐受力較好的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患者,應盡量采取同期手術。
[
參考文獻]
[1] 倪俊聲,周偉平.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策略[J].肝膽外科雜志,2011,19(1):67-69.
[2] 周偉平,吳孟超.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治療進展[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8(1):9-10.
[3] 許劍民,鐘蕓詩.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治療爭議與共識[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11):991-993.
[4] Santibanes E,Lassalle FB,McCormack L,et al. Simultaneous colorectaland hepatic resections for colorectal cancer: postoperative and longterm outcomes[J]. J Am Coll Surg,2002,195(2):196-202.
[5] Martin R,Paty P,Fong Y,et al.Simultaneous liver and colorectal resections are safe for synchronous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J].J Am Coll Surg,2003,197(2):233-241.
[6] Tanaka K,Shimada H,Matsuo K,et al. Outcome after simultaneous colorectal and hepat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es[J].Surgery,2004,136(3):650-659.
[7] Primrose JN.Surgery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Br J Cancer,2010,102(9):1313-1318.
[8] Nuzzo G, Giuliante F, Ardito F, et al. Influence of surgical margin on type of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metastase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Surgery,2008,143(3):384-393.
[9] 賴家駿,張濤,翁偉明.結直腸癌術后肝轉移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13(16):1323-1325.
[10] 趙義軍,王葵,閻振林,等.結直腸癌同時肝轉移的手術療效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8,16(5):337-340.
[11] 胡俊杰,周志祥,梁建偉,等.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同期手術切除療效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3,35(1):63-66.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2
【關鍵詞】 心力衰竭; 硝酸甘油; 左西孟旦; 療效
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through Levosimendan Combined with Nitroglycerin/FENG Qing-zh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037-04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through Levosimendan combined with Nitroglycerin.Method: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116 cases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each group had 58 cases.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two groups were given Digitalis preparations,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ACEI/ARB),diuretics,β blockers,etc.The control group added with Nitroglycer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with Levosimendan on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3 days.Two groups of stroke volume (SV),cardiac index (CI),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mean urine volum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erum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and cystatin C (CysC) were compared.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VEF,CI and SV i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SV,CI and LVEF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SV and LV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art failure; Nitroglycerin; Levosimendan; Curativ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Heze Municiple Hospital,Heze 27403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11
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是臨床上一種復雜的癥候群,是多數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進入此期后患者預后極差、病死率非常高,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1]。由于其病死率和發病率高,因此探討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上研究的熱點。傳統治療多采用硝酸甘油治療,利用其擴張冠脈,降低心臟前后負荷,但是患者預后仍不理想。左西孟旦是一種新型的鈣增敏劑,可以減少心肌耗氧量,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并且還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臨床癥狀和血流動力學[2]。鑒于臨床上對于左西孟旦聯合硝酸甘油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仍較少,筆者通過二者聯合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內科學中ADHF相關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惡性腫瘤者;(2)入組前30 d使用過靜脈硝酸甘油、心肌收縮力增強藥物者;(3)相關治療禁忌證者;(4)中途退出治療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8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個體化給予洋地黃制劑、ACEI/ARB、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等。對照組加用硝酸甘油,先用起始劑量靜脈滴注10 μg/min,以后逐漸增加5 μg/min,達到臨床效應后繼續以
5 mg/d,持續靜脈滴注3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坦,先給予負荷劑量12 μg/kg,緩慢泵入10 min,繼以持續泵入0.2 μg/(kg?min),共24 h。
1.3 觀察指標
1.3.1 超聲測定心臟功能 所有患者采用Vivid 7型美國GE公司生產的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儀于治療前后評價心臟功能,超聲探頭頻率為2.5 MHz,測量內容包括每搏輸出量(SV)、心臟指數(CI)及射血分數(EF)。
1.3.2 尿量 記錄治療前后患者每小時平均尿量。
1.3.3 血漿NT-proBNP和CysC的測定 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1500 r/min離心5 min,提取血漿后將其放置于-70 ℃冰箱中統一待測。血漿NT-proBN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Hcy的測定采用循環酶法,CysC水平測定應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儀器為貝克曼公司Au5421全自動生化儀。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樣本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符合正態分布比較采用 字2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采用非參數獨立樣本秩和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超聲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V、CI及LVEF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V、CI及LVEF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觀察組SV和LVEF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平均尿量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平均尿量分別為(35.2±3.4)mL/h和(36.1±2.6)mL/h;
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尿量分別為(60.1±4.1)mL/h和(75.2±4.7)mL/h。兩組治療后平均尿量均較治療前增加,且觀察組增加更明顯,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血漿NT-proBNP和CysC比較 兩組治療后NT-proBNP和CysC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是患者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由于各種誘發因素出現的急性加重表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類疾病,呼吸困難、水腫等典型癥狀明顯加重,極大的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據學者們統計,年臨床病死率可以達到30%以上[4]。因此,如何能改善患者癥狀,改善預后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硝酸甘油是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其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心肌及側支循環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重新分布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回心血量,增加心肌血流量,有效降低室壁張力及心肌前、后負荷,改善心肌血流量,同時可以擴張心肌外周小動脈,降低心肌內、外負荷。改善肺毛細血管鍥壓和肺血管床壓力,增加每搏輸出量及心輸出量,故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顯改善[5]。但是,單純采用硝酸甘油效果仍有待提高。近年來于臨床推廣使用的左西孟旦是一種新型的鈣增敏劑,有效提高收縮部位鈣離子的敏感性,從而產生正性肌力,但不會顯著改變機體內部鈣離子濃度,可維持心肌耗氧量在一個平穩水平,心肌細胞得到有效保護,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為滿意[6-7]。另外,左西孟旦可以明顯抑制磷酸二酯酶(PDEs),減少心肌細胞中環磷酸鳥苷(cGMP)和環磷酸腺苷(cAMP)的消耗,增強心肌中血氧灌注量,增強正性肌力的效果,達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8]。研究還發現左西孟旦具有保護腎臟和增加外周灌注的作用,顯著地縮短QT間期和降低P波離散度。此外左西孟旦還具有抗感染、抗凋亡的作用而改善心功能[9-10]。
臨床評價心臟功能的金標準是采用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心臟指數(CI)和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等。但是由于其有創性,故在臨床上應用受到限制,而采用無創性超聲指標每搏輸出量(SV)、心臟指數(CI)、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在臨床上更加常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指標與超聲心功能指標有顯著的相關性[11]。本研究顯示,治療前兩組超聲指標SV、CI、LVEF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SV、CI、LVEF均有明顯提高(P
參考文獻
[1]胡偉,王麗麗.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4):2070-2071.
[2]殷泉忠,崔俊友,鄭若龍,等.左西孟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償患者的臨床觀察[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l2,22(5):448-451.
[3]胡大一,馬長生.心血管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220-222.
[4]胡海強,袁紅,何海英.辛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肌改善的臨床觀察[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1,14(7):305-307.
[5]鄭煒華.米力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響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25-627.
[6]董兆琴,劉金鳳.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42例[J].中國藥業,2013,22(21):19-20.
[7]張宇輝,卿恩明,張健,等.國產左西盂旦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動力學和療效對比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8):555-558.
[8]傅煒鋼.左西孟旦對老年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2(19):5376-5378.
[9] Iyisoy A,Celikl T,Celik parative effects of levosimendan and dobutamine infusion on P wave dispe r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Turk J Med Sci,2010,40(5):761-770.
[10]任重,王高明,李兵,等.靜脈用左西孟旦與多巴酚丁胺對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1):1768-1771.
[11]毛懿,楊宏,張煒,等.急性失代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端腦鈉肽前體水平與血流動力學 參數 間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1):46-49.
[12] Buggey J,Mentz R J,Pitt B,et al.A reappraisal of loop diuretic choice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J].Am Heart J,2015,169(3):323-333.
[13] Metra M,Nodari S,Parrinello G,et al.The role of plasma biomarker in acute heart failure.Serial changes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of NT-proBNP and cardiac troponin-T[J].Eur J Heart Fail,2007,9(8):776-778.
[14] Ritchie R H,Rosenkranz A C,Kaye D M.B-type natriuretie peptide:endogenous regulator of myocardial structure,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J].Curr Mol Med,2009,9(7):814-825.
[15]方存明,黃政,葛冰磊,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變化與預后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4,54(1):80-82.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3
【關鍵詞】孕產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均屬于乙類傳染病,一旦感染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危害,尤其是孕產期婦女一旦被感染就可能通過垂直傳播途徑感染下一代,對社會和家庭構成極大的危害。近年二孩政策開放后,高齡產婦成為關注人群,如何保障母嬰安全,成為生育家庭的頭等大事,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研究中對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7254例孕產婦進行以上4種傳染性疾病血清標志物檢測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延安市人民醫院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所有檢測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孕婦共7254例,其中2014年1877例,2015年2776例,2016年2601例。年齡17歲~45歲,平均年齡29歲,根據不同年齡段將研究對象分為高齡組(≥35歲)724例和適齡組(
1.2 試劑及儀器 所用試劑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診斷試劑盒、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診斷試劑盒、梅毒螺旋體抗體診斷試劑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
診斷試劑盒,試劑均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提供,試劑和質控品均為專用配套試劑和質控。所用儀器有深圳市匯松MB-580酶標儀、酶聯免疫加速儀、離心機、加樣槍、恒溫水浴箱、洗板機。
1.3 方法
1.3.1 檢測方法 HBsAg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抗-HCV、抗-TP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抗-HIV抗體初篩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1.3.2 判斷標準 HBsAg、抗-HCV、抗-TP、抗-HIV結果由酶標儀自動讀取,檢測中cutoff值≥1為陽性,
1.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檢驗,以P
2.結果
2.1 2014~2016年孕婦感染性血清標志物陽性檢測結果
HBsAg、抗-HCV、抗-TP、抗-HIV陽性率分別為4.1%、0.7%、0.9%、0.06%,HBsAg陽性率最高為4.1%,HBsAg、抗-HCV、抗-HIV陽性率各年度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抗-TP陽性率各年度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0.59,P
2.2 高齡組與適齡組孕婦感染性血清標志物陽性檢測結果
高齡組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分別為8.8%、1.2%、1.9%與適齡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HBV、HCV、HIV及TP是較常見的傳染性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等方式傳播,也可經產前宮內感染、分娩時產道感染和產后母乳喂養及母嬰間密切接觸導致胎兒或新生兒感染,因此孕婦在孕期和產前必須進行相應的血清標志物檢測[1]。
乙型肝炎是常見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本研究中,HBsAg陽性率明顯高于其它3項,說明本地區孕產婦以HBV感染為主。研究中HBsAg陽性率明顯低于陳彩菊[2]所報道的陽性率(15.9%)水平,可能因為地域不同,所引起的陽性率不同有關。2014~2016年HBsAg陽性率分別為4.1%、3.6%、4.7%,各年度間無明顯的變化趨勢,說明本地區乙型肝炎感染率呈較平穩狀態,而與劉影等[3]報道HBsAg陽性率有逐年降低趨勢不一致,因此應該加強本地區孕產婦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的檢測,及乙肝疫苗的接種。
本地區孕產婦抗-HCV陽性率為0.7%與健康人群中的陽性率為0.7%~1.3%[4]相比,處于平均水平,雖然感染率不高,但從其對母嬰危害方面考慮,不能忽視對孕婦這種傳染病篩查的重要性,應做好早期預防、早期診斷,盡量減少母嬰傳播,以提高優生優育水平。
綜上所述,2014~2016年抗-TP陽性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因此應該加強本地區高齡孕產婦產前血清感染性標志物檢測。同時需要增強本地區公民的婚檢和孕前檢查意識,大力宣傳HBV、HCV、TP、HIV傳播途徑,加強孕前及孕早期檢查,及時發現潛在傳染源,并且對已經感染疾病進行積極治療。
參考文獻
[1]周再穩,林玉.1885例孕婦傳染性疾病血清標志物檢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2):2730-2731.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4
關鍵詞:飼料;必要性;可行性;養殖業
1 發展秸稈飼料的必要性
農作物秸稈主要包括麥秸、稻草、玉米秸、高梁秸、谷草和豆稈等。用作家畜飼料,不同秸稈的營養成分有很大的差別,但所有的秸稈均有以下共同特點:(1)秸稈的粗蛋白含量很低,僅為2%~5%左右。(2)秸稈主要由植物的細胞壁組成,含有少量的易消化成分,粗纖維含量高,為20%~44%左右,容積大,適口性差。(3)秸稈的礦物質如鈣、磷的含量很低不平衡,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或不平衡,農作物秸稈含粗纖維較多,蛋白質少,適口性差,消化率低,并且不利于貯藏、運輸和保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工業化發展。因些,探索玉米秸稈深加工利用,生產優良的秸稈配合飼料成為一項新課題。
秸稈飼料生產必須走規模化產業化之路。從目前秸稈飼料生產現狀看,存在著生產規模小,優良品種少,生產加工滯后等問題,與市場需求極不適應。同時也限制了秸稈的綜合利用及畜牧業的發展,因此形成貿、工、農一體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生產鏈,是秸稈飼料規模生產的必由之路。
2 發展秸稈飼料可行性
2.1 市場需求現狀 飼料工業上承種植業,下接養殖業,是農牧業發展的橋梁和紐帶,是保證市場供應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實踐證明,飼料工業發展,既能提高農副產品的增值轉化,又能促進養殖業的發展,使市場肉、蛋、魚供應充足。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要本的改變,加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肉、蛋、奶、魚等動物性食品需求逐年增加,而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的發展卻面臨著起步晚,底子薄,資金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從1996年到2008年對飼料的需求翻番兩翻翻增長,形成了一系列尖銳對立的矛盾。
2.2 國內現有生產能力的調查 根據我國國民膳食結構和養殖業發展規劃目標到2000年、2010年、2020年,我國能量飼料需求量分別為2.55億噸、3.4億噸和4.08億噸,而資源供給量分別為1.89億噸、2.57―2.97億噸和3.66―4.26億噸,供需缺口較大,分別為0.66億噸、0.43―0.83億噸,0.08―0.42億噸;2000年、2010年、2020年我國蛋白質飼料資源需求量分別為,0.45億噸、0.6億噸和0.72億噸,供需缺口較大,分別為0.24億噸、0.38億噸、0.48億噸。
據有關資料介紹,2000年配、混飼料生產能力達成億噸,濃縮飼料達300億萬噸,預混合飼料達100萬噸;2010年配、混合飼料生產能力達1.3―1.5億噸,濃縮飼料達500萬噸,預混合飼料達290萬噸;2020年配、混合飼料生產能力達1.7―1.8億噸,濃縮飼料達1000萬噸,預混合飼料生產能力達500萬噸。由此可見,飼料產品市場廣闊,前景看好。
2.3 產品在國外的需求狀況 從國外市場分析,目前國際市場對甜菜顆粒飼料、玉米秸稈飼料、葵花餅等需求量很大,要求供貨迫切,并且呈供不應求的狀態,日本計劃每年進口55萬噸,由于甜菜供應不足,實際進口量不足40萬噸,相聚在15萬噸的缺口。玉米秸稈飼料的價格低于甜菜顆粒飼料,其進入國際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力。玉米秸稈壓塊飼料在韓國、日本市場也非常看好,每噸售價在80―90美元,年需求量10萬噸以上。
3 提高秸稈類飼料營養價值的方法
3.1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是將秸稈進行切短、壓扁、浸泡、粉碎、粒化、蒸煮等處理,這些方法不能改變秸稈的化學成分,但加壓可以提高秸稈的容重,浸泡可以使秸稈膨脹、軟化,可以提高牛羊的采食量。從瘤胃微生物的消化方面來看,這些處理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在飼料顆粒上的附著以及隨之而來的生長繁殖和對秸稈的消化分解。對于粗飼料的加工,并不是加工得越細越好。粗飼料粉碎過細,雖然增加了飼料與微生物的接觸面積,但使飼料在瘤胃中停留的時間縮短,流入后部消化道的速度加快,減少了微生物消化的時間。
3.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包括氨化法(液氨氨化、尿素氨化、氨水氨化、硫酸氫銨氨化)和堿化(氫氧化鈉和石灰水法)。這些加工方法均可使纖維素和半纖維素與木質素之間的部分化學鍵斷開。由于加工過程中還加入水,所以可使秸稈軟化、纖維素膨脹。秸稈經氨水、尿素或液氧處理后,其有機物消化率可提高加8―10百分點。氨化可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在牛羊生產中被廣泛應用。堿化同樣可使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之間的化學鍵斷開,有利于提高牛對秸稈的消化率,秸利經過5.4%的氫氧化鈉處理后,可使秸利的干物質消化率由此51%提高至72%。若對秸稈進行氨化和堿化復合處理,如尿素加氫氧化鈣處理,則可使秸利的瘤胃干物質降解率提高8個百分點,使稻草的瘤胃干物質降解率提高20個百分點。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5
關鍵詞:建筑節能、新型吊炕、秸稈氣化爐
0前言
目前我國農村居民對能源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很少有人在意農村住宅建筑的節能問題,資源浪費嚴重。在我國北方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秸稈資源,而且“火炕文化”又是北方地區農宅的最大特點,是采暖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科學合理的采暖設計將秸稈資源與“火炕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能源浪費,又可以傳承延續當地農宅的文化特點和民俗特色等問題。
1傳統火炕存在的問題
火炕在北方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充當著睡眠、娛樂、會客等不同的功能,還有著采暖的作用,在北方民宅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農村地區傳統的火炕都是落地式,燒柴后熱量流動很快,很多熱量隨著煙囪流失,不能持久保持炕內溫度。由于結構通風等設計不合理,使用時不僅浪費大量有效資源,還對人和環境都有嚴重的污染影響,炊事時間也得不到節省,僅能達到20%左右熱能利用率,節能效果很差。
2新型吊炕技術
2.1吊炕概念
新型吊炕全稱“高效預制組裝架空炕連灶”,包括架空節能炕和節能灶兩部分。新型吊炕遵循燃燒傳熱的科學原理對底部進行架空處理,在傳統火炕的基礎上,對炕灶的外部材料、內部結構、進、排煙道以及煙氣通風等設計進行科學改造,并為使炕內余熱得到更高的利用率而增設了保溫隔熱措施,進一步加大火炕的散熱面積,大大節省了能源的消耗。但目前農村地區所使用的吊炕也存在不足之處,仍有改造進步的空間。
2.2存在的問題
吊炕的底部架空空間雖然增大了散熱面積,但是該空間是一個只有一面開敞的袋形封閉空間,炕體下方空間高溫空氣層不易流動,導致向地面和側墻面的熱損失比較大,熱量沒有最大限度的散發出來。
2.3 新型吊炕技術
2.3.1炕不再緊貼墻布置,而是留出一定空間,從炕邊沿架立并固定一塊有透氣孔的材料,從而使板材與墻壁之間形成一個空氣層。
2.3.2炕表面要求平坦,便于人們使用,下表面傾斜一定角度,促進熱氣流上升到空氣層。熱氣流在整個空間熱環境的作用下,穿過根據傳熱需要給定的導流孔,流經炕表面上方人活動的區域,以拋物線形式下降并與沿窗的下降冷氣流發生沖擊,此時大部分冷氣被迫爬升,暖氣流在阻止下降冷氣流“入侵”后順勢回到炕底下的架空層進行熱量補充,從而使空間形成了冷暖氣流循環。這樣散熱面得到有效適當的擴大,也避免了側墻面的冷輻射。
2.3.3通過測量和計算炕底進風的大小和板面導流孔的位置大小,并根據人經常活動的范圍來控制界面的大小和位置。既不會使炕表面溫度驟然升高,同時也擴大了室內的熱舒適空間的體積,為人們就餐和餐后活動提供了足夠大的舒適空間。
2.3.4炕體表面溫度升高時,房間內部氣壓差進一步增大,可使氣流進一步加快。通過研究空間的合理布置和組合,經過計算測試實驗,進而有效合理的控制熱量的傳送范圍和大小,使炕供熱更加有效節能。
2.3.5確保熱煙氣在炕體中的流動順暢,防止出現倒煙現象,熱煙氣在炕體的流動過程中傳遞給炕的熱量要充分均勻,根據進口熱氣溫度遠遠高于出口熱氣溫度的特點,結合炕體傾斜的情況對熱氣進行了三維空間上的回型傾斜設計,使熱煙從進氣口到出氣口始終為緩慢傾斜向上的爬升流動,進氣口溫度較高距炕表面距離最遠,出氣口反之,從而使整個炕體表面能夠獲得基本均勻的傳熱(見圖1)。
2.3.6在吊炕底板支柱墻處采用“石墨”等經過處理的蓄熱材料進行保溫砌筑,可以有效地吸收炕洞內的熱量。當夜間停止供熱時,能夠釋放部分余熱,使農宅室內的熱環境保持長久持續性,更加滿足農宅的宜居性能。
3秸稈氣化爐的應用
3.1秸稈氣化爐的原理
目前一些農戶已經開始采用新型的秸稈氣化爐,無需添加化工原料,直接將秸稈等生物質轉化成為可燃氣體,高熱量,具有很好的燃燒效果,并且可以做到無味、無煙、無廢氣、無積碳。減輕環境污染,使農業發展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得以有效保護,
3.2秸稈氣化爐與吊炕相結合采暖技術
采用秸稈氣化爐替代原有吊炕中的節能灶,使氣化爐產生的熱量直接進入經過改進的新型吊炕中,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了直接燒柴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可大大提升室內的熱環境質量。新型吊炕所采用的擋煙墻構造可使氣流擴散面積更廣,流經整個吊炕內部空間,使炕表面熱量更加均勻,有效提高熱效率。
秸稈氣化爐不僅可與吊炕相連,還可將秸稈氣化爐與熱水器和暖器統一結合,從而形成有效的循環采暖模式,既清潔環保,又大大加強了農宅的采暖效果。
4應用前景
4.1經濟分析
據統計,每鋪吊炕平均可節省40%左右的秸稈資源,通過這個比例計算,在農村平均每戶每年可節約1100—1500公斤的秸稈能源,相當于節約600—750公斤標準煤。一鋪吊炕一次性投資需要600元左右,每臺秸稈氣化爐的一次性投資大概千元左右。所以兩者結合的采暖技術建造投入小、回報快,很容易被農戶所接受。
4.2市場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全國有稻草、麥稈等農作物秸稈約7億噸。據統計,我國目前農村居民宅地面積將近1700萬公頃, 比2000年規劃用地1333.3萬公頃的控制指標超出不少。預計到2015 年,我國農村住宅面積將新增85 億m2,全國農村總住宅建筑面積將達到260 億m2。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大多數農村居民依然會生活在農村。由此可見,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所進行的低造價采暖設計在北方農村地區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王麗穎,既有住宅節能改造技術應用[J].建設科技,2009(15):82-83
[2]黃梟, 郗登寶,安明哲,張永峰,活動組裝節能吊炕連灶搭建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01):264-265.
秸稈市場分析范文6
1、食用菌行業市場概況
(1)、供需市場概況:食用菌產品已逐步成為當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而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近年來,由于沿海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和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外生產量由于資源限制而逐年銳減,國際上消費缺口越來越大,正是基于這樣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豐富的原料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未來3-5年將是中國食用菌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國際食用菌產業發展重心將由歐美、日本、韓國逐漸轉移至我國,中國將成為食用菌生產和消費的強國。
(2)、市場競爭概況:年全國食用菌有主產基地縣500多個,年總產量達1600多萬噸,總產值800多億元。其中是我國較大的食用菌生產和加工基地。市年食用菌種植面積達3900萬平方米,居全省第一,總產35.4萬噸,產值14.2億元。全市現有食用菌規模加工企業10家,專業交易市場8個,營銷經紀人200多名,產品暢銷國內,并出口亞洲、歐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
(3)、市場收益風險概況:總體說來食用菌的價格波動較大、供需不穩定,尤其是金融危機的影響更是直接說明,主要基于同行的準入者和替代品增加、人們消費觀念和習俗的改變、食用菌特殊的生產周期、食用菌產品的升級、供需矛盾等原因。應該說食用菌生產規模和市場銷售價格波動幅度較大。
2、食用菌種植基地運營現狀
食用菌基地位于村前場組,共流轉土地31.5畝,共涉及農戶34戶,119人,土地流轉費用550元/畝。現已建設23棟高標準食用菌生產房,后期擴建三個塑料地棚。基地總建筑面積7240平方米,可種植食用菌35000平方米,主要進行草菇和蘑菇生產,其中草菇日產高峰期可達1000斤,蘑菇日產高峰期為3000斤,年產食用菌300噸,年可獲利30萬元。現有員工68名,均為當地村民。該基地已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社員入股自愿,利益共享,在鎮起到創業致富示范作用,帶動一批村民致富。
(1)、生產方式及周期:種植食用菌采用高架多層和高溫地棚種植方式,結合秸稈資源,主要經歷泡草、進土進草料、撒菌、覆土、灑水消毒、日常管理幾個階段。基地草菇投產最佳時間位為6月至9月,價格波動為每斤3—4.5元不等,蘑菇從7月到12月,價格波動為每斤2.5—6元不等,生長周期為15至20天。
(2)、管理模式:基地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并與大學生村官創業相掛鉤。基地由大戶承包領辦,農戶自愿入股承包,各承包戶兼任技術員,承包戶雇用當地勞動力實行三班倒作業;大學生村官進行培訓、信息供給等相關管理。
(3)、銷售方式:口頭電話協議直銷模式,由商販直接來基地購買,生產的蘑菇和草菇主要銷往泗陽、沭陽、淮陰以及少量銷往本地市場。
(4)、產品的預期前景:蘑菇由于出口勢頭較猛,蘑菇的產量在近幾年已翻了幾番,價格也穩中略升,無公害綠色蘑菇更受市場歡迎,價格高;草菇以鮮銷為主,在旅游業發達的地方發展迅猛。
3、食用菌基地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是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評估食用菌基地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競爭市場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外在威脅(threats),用以對食用菌基地進行較為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競爭優勢的定位從而為制定食用菌的發展戰略的方法。包括分析內部的優勢s和劣勢w以及外部的機會o和威脅t共兩大方面。
(1)、食用菌基地內部優勢分析:
一、種植模式優。目前該基地的運營管理模式采取基地+大戶+貧困戶模式,大戶以資金技術方式投資,農戶以勞動力入股方式,實現了技術、資金、人力三重資源的優化整合,是欠發達地方發展高效農業和實現農戶脫貧致富的有效探索。基地現有種植大戶2名,參與農戶員工68人。
二、收益穩定。投產運營一年來,基本上達到預期的運營效果,蘑菇和草菇實現雙豐收,市場需求旺盛,并且市場價格高出往常二倍以上出售,種植戶穩賺不賠。基地員工足月開班,僅工人工資一項就發放了十四萬左右。
三、預期效益好。由食用菌基地為代表的高效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開始體現:種植戶初嘗高效農業甜頭,收到實惠的經濟效益;當地農戶相關就業人員70余名富余勞動力得到就業機會,脫貧致富;基地所采取的生態種植對于秸稈資源的利用,土地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都有積極影響。其中發軔于的金針菜,加之村悠久的種植食用菌歷史經驗,食用菌基地成功創立了江蘇知名無公害品牌“富嘴”金針菇品牌,這對于提升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及的食用菌產業鏈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2)、食用菌基地內部劣勢分析:
一、準入門檻高。食用菌行業的準入資金、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食用菌基地的前期投入就涉及到土地流轉、基地種植房建設、水路鋪設,成本相對于大棚偏高,這些都是將來鼓勵更多農戶的參與以及基地的后續發展擴建所要考慮的。同時食用菌的種植技術人員的配備和引導相對缺乏,承包戶兼任技術員,人員技術和精力有限,疾病預控和種植技術的缺失導致食用菌疾病防護不利,反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在夏季食用菌淡季節,基地基本上要閑置,這也是夏季生產的高成本投入、高技術標準的制約。短期的高投入和技術上的高標準也是整個食用菌行業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