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交互設計思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1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三年級下學期“磁鐵”單元第4課。在這節課之前,學生通過學習已經認識到磁鐵有兩個磁極,當兩塊磁鐵的磁極相互接近時,有時會相互吸引,有時會相互排斥。為了研究兩塊磁鐵相互接近時是哪兩個磁極相互吸引,哪兩個磁極相互排斥,上節課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兩塊磁鐵的兩端分別標上A、B、C、D,再將它們相互接近。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符號“”表示相互吸引;符號“”表示相互排斥):
根據實驗結果不難看出,同一個磁鐵的兩個磁極是不一樣的。以兩端標有AB符號的磁鐵為例,磁極A和另一塊磁鐵的磁極C相互排斥,但是磁極B卻和磁極C相互吸引。
二、引導學生關注磁極指示的方向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同一個磁鐵的兩個磁極不一樣,那它們有什么不同呢?面對這個問題,學生給出的回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1.顏色不一樣;2.符號不一樣;3.指示的方向不同。
其中顏色和符號的不同都只是表面的不同,指示的方向不一樣才是磁極本質的區別,但是很少有學生提及這一點,因此我通過詢問學生磁鐵兩極的符號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關注磁極指示的方向可能有所不同。這樣就引出了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磁極的顏色不同、符號不同,學生很容易就能觀察到,但是磁極指示的方向是否也不同呢?很多學生都不能肯定,因此,接下來我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
三、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收集證據
要使學生在其日常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科學概念,并非易事,需要有大量事實或證據作為支撐。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證據來驗證,從而促使學生在理解或領悟的基礎上主動轉變觀念。那么,怎樣才能搜集到證據證明磁鐵可以指示方向呢?教材向學生提供了一種方法:把條形磁鐵懸吊起來,使其自由轉動,等磁鐵靜止下來時,觀察磁鐵兩極所指的方向。這個方法固然很好,但是存在兩個不足之處:
1.方法由教材提供,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
2.只有一種收集證據的方法,不利于學生認識磁極可以指示方向是其本質的不同。
其實要驗證磁鐵是否能指示方向,關鍵是讓學生意識到指示方向是指磁鐵在可以自由轉動的情況下,停止轉動之后兩個磁極所指示的方向。通過提示,學生明確了這一點,我就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思考驗證的方法,學生提出了更為多樣化的方法,總結起來有以下三種:
1,懸吊法,即教材上的方法;
2.水浮法,把磁鐵擱在泡沫塊等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物體上,讓其自由轉動,觀察靜止時磁極所指示的方向;
3.支架法,把磁鐵擱在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支架上,觀察支架停止轉動時磁極所指示的方向。
在觀察和實驗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重復觀察和實驗。因此在上述實驗方法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強調讓學生多次重復實驗,以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這一點體現在兩個方面:
1.通過多次實驗驗證一個磁鐵的磁極是否可以指示方向;
2.通過多次實驗驗證其他磁鐵是否也可以指示方向。
通過上述實驗,學生發現磁鐵在停止轉動后,一個磁極總是指向北方,另一個磁極總是指向南方。于是教師水到渠成地告訴學生磁鐵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符號“N”表示;磁鐵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符號“S”來表示。
四、培養學生學習運用邏輯解釋證據
在認識了磁鐵的北極和南極之后,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所做的磁鐵相互靠近的實驗,研究磁極的相互作用。這里要注意兩個方面:
1.在分析兩塊磁鐵相互靠近時有哪幾種方法時,要引導學生列出所有四種方法;
2.在歸納磁極的相互作用時,教師要適當地進行引導。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讓學生找出哪些情況磁極是相互吸引的,哪些情況磁極是相互排斥的,然后再讓學生歸納磁極相互吸引時有什么相同點,相互排斥時有什么相同點。
通過這樣的步驟使學生意識到磁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此教學過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意識到,我們不是為了搜集證據而搜集證據,搜集證據是為了形成解釋。解釋的產生來源于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那么這些證據本身不是解釋,要變成解釋必須要經過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恰恰是過去教學上相當忽視的。怎樣使用證據,在加工證據的過程中,就是要用到最具有科學性的,認識世界方法的根本工具,就是邏輯,就是推理。這是科學家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們要學生學會的。
五、運用板書,體現教學過程
科學探究一般包括五個要素:提出和聚焦問題;設計研究方案;收集和獲取證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板書O計的目的在于體現科學探究思維方式,運用板書,清晰地展示科學探究中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思考過程、教學過程中的探究過程,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建立相應的科學概念。
為了便于學生理清整節課的思考,我設計了以下板書:
磁極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通過以上板書設計,清晰地展示了本課教學過程中的探究過程,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建立相應的科學概念。
六、結語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2
[關鍵詞]計算機 組裝與維護 一體化教室 建設與思考
一、什么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從職業教育角度來講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環境。即教師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教學,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相結合,將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用真實的環境進行項目教學。教學過程中講練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可以親自組裝選擇部件、組裝計算機、安裝軟件、進行BIOS設置、維護計算機的運行并檢測和處理計算機的故障。這樣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基本知識的理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在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該教學環境自主學習。
二、為什么要建設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
1.這是崗位群中實際工作的需求
目前,計算機是各個行業中必備的工具,如果在工作中不能正確使用和維護計算機就會對實際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是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作為實際工作中的崗們未來的要求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專業技術,還需要掌握與本專業技術密切相關的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就是在各個行業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目前崗位群中實際工作的需要。
2.這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際教學的需求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大部分教學內容需要反復練習、反復實踐才能理解和掌握,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針對計算機運行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教學環境中,教師能夠很好地理論聯系實踐,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用實際的組裝與維護環境,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授課內容進行有效地組織。因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實踐教學需要一體化教室。
3.這是計算機類似課程培養人才的最有效的手段
職業院校培養的計算機都屬于應用型人才,主要是計算機技術的相應的應用,作為各類工作人員,在做好本專業的工作時,要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適合本課程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資源,也就是說要有好的教材、課件、教案、考評方案等等。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而目前一體化教室就能滿足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的需求,也只有利用一體化教室才能能更好的發揮各方面的優勢,有效地培養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方面的人才。
三、建設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要考慮的因素
建設一體化教室的目的就是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在教中學,在學中做,在做中練,在練中精,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一體。這里蘊涵著豐富的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建立一體化教室需要我們去具體解決職業教育及課程領域中的諸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所追求的、學生在學習過程結束后應實現的最終行為,是預期的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目標的確立可以促使教學活動向期望的教學成就靠攏,并衡量教學學策略對學生的影響程度,因此清楚地表述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滿足當前各行各業勞動者對在相應的職業工作中對計算機能力的需求,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業必備的工具,而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如何更好的使用計算機已經成為職業工作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
2.對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教學任務的設計
傳統的教學主要體現在傳授理論知識,由于抽象的理論知識缺乏與工作的更直接的關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有限,要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我們設計科學合理教學任務。根據這些典型的工作任務,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獲得關鍵的技能,讓理論與實踐聯系更緊密。
3.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情境的設計
教學情境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學生學習的“情形”和“環境”,一體化的教室需要相應的教學媒體和環境,應該設置盡量真實的現場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完成與真實工作相一致的學習任務。
我們可以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讓同學在真實的環境和多媒體教學現場中掌握計算機中每一部分。為了充分與目前計算機市場接軌我們可以引入互聯網,讓學生再模擬當前的配置,根據自己的需求,應該如何選擇。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也是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的殺毒軟件進行有的放矢的對學生訓練,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講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知識。最后一部分內容,也是學習這門課程的關鍵內容,我們在一體化教室設置多種軟硬件的故障現象,通過多媒體講解每一種故障現象的處理,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處理計算機運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通過以上教學情境的分析,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體化教室需要多媒體教學設備、多臺各品牌各型號的計算機配件,同時為了學生在學習中及時了解目前流行的軟硬件技術,該教室還要接入互聯網。
4.對這門課程教學方法的設計
計算機組裝維護這門課程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課程性質的要求,這門課程的性質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收到良好了的教學效果。這門課程可以用四階段教學法,即教師首先設置教學情境,然后老師演示讓學生知道怎么做,讓學生做的過程中知道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最后老師布置練習任務對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練結。部分內容還適合項目教學法、現代工作崗位培訓法、角色扮演法。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3
一、教學目標
(1)描述兩棲類動物生殖與發育過程以及特點。
(2)舉例說出青蛙在發育過程中形態、結構的變化。
(3)說出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4)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運用資料說明兩棲類動物生殖與發育的特點。
(5)關注環境變化,認同人類與所有生物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措施
1.教學重點
(1)兩棲類動物在生殖與發育過程中形態、結構的變化。
(2)兩棲類動物生殖和發育過程。
2.教學難點
兩棲類動物生殖與發育過程。
3.措施
采取標本的直觀演示、多媒體動畫和視頻的播放、電子白板互動生成等方式,通過生生互動、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提升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學習者分析
初二的學生經過兩個學期的訓練,整體科學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小組討論、調查分析和口頭表達能力,能夠進行獨立探究和自主學習。學生在小學科學課中已經接觸過青蛙的知識,對青蛙的生殖與發育有所了解,所以本課多采用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通過播放動畫、視頻,演示青蛙一生的標本,以及白板的書寫、拖放、聚光燈和演示等措施激發學生興趣,節省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四、教學流程
1.導入
(1)活動設計介紹
①播放大鯢的視頻,展示蠑螈、箭毒蛙的圖片,提問:你認識它們嗎?
②學生分別說出這些動物的名稱。
③提問:這些動物都屬于哪一類?(兩棲類)
④用橡皮擦擦除顯示兩棲類(如圖1所示)。
圖1
⑤提問:兩棲類的生殖與發育與昆蟲比較,有什么不同?
⑥用橡皮擦擦除顯示生殖和發育(如圖2所示)。
圖2
(2)活動目標說明
通過播放視頻和展示學生感興趣的兩棲動物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個問題引入課題—兩棲類的生殖與發育。
(3)媒體使用及分析
①單擊白板上播放器的播放按鈕開始播放視頻。
②運用橡皮擦擦除圖片下方“兩棲類”上方的白色遮蓋層,使“兩棲類”自然、迅速地出現,從而使教學過程很順利。
③運用橡皮擦擦除“兩棲類”下方“生殖和發育”上方的白色遮蓋層,使“生殖和發育”自然、迅速地出現,從而使教學過程很順利。
2.青蛙的生殖與發育
(1)活動設計介紹
①展示閱讀與討論。
圖3
A.閱讀19頁的論文片段。
B.交流對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認識,是否有與圖3表示的研究結果明顯不同的觀點?
C.討論: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經歷哪幾個時期?活動結束后,為什么要將蛙放回大自然?
②學生帶著討論題看書,進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屏幕上的問題。
③幕布依次展示宋朝趙師秀的詩和與之相配的圖片(如圖4所示)。
提問:這首詩中哪兩句詩與今天講述的內容有關?
圖4
④用電子筆勾畫出與青蛙的生殖、發育有關的詩句(如圖5所示)。
圖5
⑤幕布依次展示:一年中什么時候你能聽到青蛙“呱、呱、呱”的叫聲?雌蛙和雄蛙都能鳴叫嗎? 雄蛙鳴叫的意義是什么?
⑥提問并展示:A.雌蛙與雄蛙抱對有什么意義? B.青蛙的與卵細胞在什么地方完成受精?其受精方式是什么?
⑦播放有關青蛙生殖與發育的視頻。
⑧提問:蛙的一生經歷哪幾個時期?
⑨播放有關蛙的一生的動畫,用橡皮擦擦除依次顯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⑩提問:蝌蚪先后出現什么身體結構?
用橡皮擦擦除,依次顯示:外鰓、外鰓消失、內鰓、后肢、前肢、尾和內鰓消失、肺。
(2)活動目標說明
①了解青蛙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②初步明白青蛙對農作物的作用。
③了解青蛙鳴叫的時間、性別及意義。
④理解青蛙抱對的意義。
⑤進一步理解青蛙的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以及受精過程離不開水。
⑥理解青蛙的一生經歷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時期。
⑦掌握在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過程中形態結構上的變化。
(3)媒體使用及分析
①電子幕布的逐一顯示,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師生互動。
②電子幕布的逐一顯示,使問題的呈現由淺入深,便于學生思考和回答。
③電子筆的勾畫功能便于吸引學生的眼球。
④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插入和鏈接功能使動畫、視頻的播放很流暢,從而使教學過程很順利。
⑤用橡皮擦將文字“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外鰓、外鰓消失、內鰓、后肢、前肢、尾和內鰓消失、肺”上方的白色遮蓋層擦除,依次呈現“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外鰓、外鰓消失、內鰓、后肢、前肢、尾和內鰓消失、肺”。橡皮擦的擦除功能使文字的出現自然、迅速,從而使教學過程很順利。
3.蝌蚪與成蛙的比較
(1)活動設計介紹
①提問:蝌蚪與成蛙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方面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蝌蚪與成蛙在形態結構、生活習性方面的比較表(如圖6a所示)。
a b
圖6
③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④學生回答后,依次點擊各個方框顯示答案(如圖6b所示)。
⑤用電子筆在白板上依次畫出蝌蚪、成蛙的心臟。
(2)活動目標說明
掌握蝌蚪與成蛙在形態、結構(呼吸器官、尾、四肢、心臟、循環路線)和生活習性(生活環境、食物)等方面的不同點。
(3)媒體使用及分析
①表格的陰影功能使問題答案的呈現很自然,便于師生、人機互動。
②電子筆的繪畫功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便于師生互動交流,同時可以生成一些資料便于課后復習以及期中、期末復習使用。
4.青蛙的變態發育
(1)活動設計介紹
①展示有關變態發育的帶有空格的概念(如圖7所示)。
圖7
②學生看書,完成空格的填寫,其中一名學生在白板上書寫。
③幕布依次展示問題和答案(如圖8所示)。
圖8
④展示雌雄同體的蛙、美國發現的五條腿青蛙、英國發現的三頭六腿青蛙。
⑤提問:活動結束后,為什么要將蛙放回大自然?
學生答:這是因為青蛙能捕食農田的害蟲,保護莊稼,是人類的朋友。
⑥播放有關青蛙捕食害蟲的視頻。
(2)活動目標說明
①掌握變態發育的概念。
②了解兩棲類的生殖與發育對環境的要求以及環境惡化對其的影響。
③對學生進行保護青蛙、愛護動物的情感教育。
(3)媒體使用及分析
①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便于師生交流,同時可生成一些資料以便以后復習使用。
②電子幕布的逐一顯示,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師生互動。
③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插入和鏈接功能使視頻的播放很流暢,從而使教學過程很順利。
5.小結與反饋
(1)活動設計介紹
①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②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③提問:蛙的一生經歷哪幾個時期?蝌蚪與成蛙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方面有哪些不同?什么是變態發育?
④展示反饋習題(選擇題、排序題、填空題)。
A.選擇題(如圖9a所示) B.填空題(如圖9b所示)。 C.排序題(如圖9c所示)。
a b c
圖9
(2)活動目標說明
①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而后教師板書進行課堂小結。
②通過8道選擇題、2道填空題和1道排序題反饋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3)媒體使用及分析
①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便于師生交流,同時可生成一些資料以便以后復習使用。
②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圖文排序功能有利于師生互動。
③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存儲功能將學生的答題情況存儲起來,便于學生以后復習和鞏固。
五、教學反思
1.白板教學的關鍵說明
電子白板的交互性非常強,它突破了以往各種軟件只是教師事先做好各種準備,上課“喂給學生吃”的限制,讓學生也可以像教師一樣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白板上與其他學生分享,而且操作極為方便,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電子白板中電子筆的出現把教師從電腦旁,從傳統鼠標旁解脫出來,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形體語言的引導作用。但由于學生初次使用電子筆,使用不是很自然,加上電子筆的敏感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繪圖、拖放、書寫。
2.應用白板前后教學效果的比較
本節課的最大特點是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這一新的教學手段對于知識點的落實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在課堂反饋測試中得到驗證。如測試的知識點為關于兩棲類的生殖與發育的選擇題和關于蛙的一生的排序題,滿分16分。應用交互電子白板教學的班級均分為15.8分,不用交互電子白板而用Flash課件教學的班級均分14.0分,兩者分差1.8分。
3.本節課生成性資源
本節課生成性資源主要有:學生對有關青蛙受精方式的回答(書寫);學生對變態發育概念的填空;學生完成的選擇題;學生對有關青蛙一生的排序。以上保存的這些內容今后復習時打開可以進行糾錯練習。教師對趙師秀詩中關于青蛙生殖詩句的勾畫和教師繪制的蝌蚪、青蛙心臟的結構圖,便于學生復習時使用。
4.白板使用建議
電子筆的敏感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電子白板軟件的兼容性有待進一步改進;學生參與面相對于網絡課而言比較窄;圖片、文字等資料的出現方式不如PPT功能強大;幕布功能是否能改進,如能靈活自如地任意打開幕布,最好一個屏幕上能同時出現幾個幕布;運用書寫功能時,字體大小的控制不太方便;Smart自帶的LAT要是能自己編輯就更好了。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4
隨著信息化的深入,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獲取信息與交流的平臺,網頁成為人們瀏覽信息、獲取信息、放眼世界的主要窗口之一。也是企業宣傳產品形象的重要途徑。在長期的使用中用戶參與度不斷提高,現代網頁界面設計更加關注與用戶的交互,關注用戶體驗。網頁交互設計要求設計師要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目前網頁交互設計中用戶體驗依然不夠完善,存在著諸多的不符合用戶體驗的元素。
關鍵詞:
交互設計;簡約的網頁設計;網頁UI設計;以人為本;用戶體驗
一、網頁界面交互設計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交互設計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生長,當然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因國內大多數院校并沒有開設網頁交互設計專業或者相關設計課程,因此系統學習過的專業技術人員稀少。交互設計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關注交互體驗設計,1984年由IDEO的創始人比爾•莫格里奇在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來。在過去網頁交互設計主要由程序員來完成,并不是由設計師來操作,由于程序員自身的局限性,這就造成諸多設計問題,比如網站設計的交互方面粗糙,繁瑣難用,其次在傳統的網頁設計中,設計師往往較為重在技術,而忽略人的“情感”問題,忽視了”情感”的交互。網頁交互設計還要遵守一定的形式美法則。美的東西總能打動別人,對于網頁來說也是如此,漂亮舒適的網頁界面總能吸引用戶的眼球,并且提高網頁的瀏覽量。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需要安靜的元素放松精神,因此對美的認識逐漸變為易用的、簡約的。簡約主義必然就被應用到了網頁設計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簡約主義設計的它蘊含深厚的審美意趣和內涵?,F代主義建筑師勒•柯布西耶認為在設計中對外在裝飾追求的多少能反應出個人審美修養的高低。
二、網頁交互設計的意義
當今很多人認為網頁設計,就只是簡簡單單的美工設計,或者說淺層次的理解為交互設計的只是為了使瀏覽者更好地、更容易地操作網頁。交互設計不僅只考慮到用用戶更好地,更加容易操作網頁界面,而且還要考慮到用戶的需求,根據用戶需求去設計是否需要易用性,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由于影響設計的因素逐漸增多,我們只有改變思路,從用戶出發,不能只靠考慮是否美觀,這樣才能設計優秀的網頁交互設計作品。
三、用戶研究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以人為本”?!耙匀宋谋尽敝荚诹私庥脩粜枨螅杂脩魹槌霭l點。設計師是在設計網頁的不能只專注于網頁界面的美觀,還要考慮到用戶的行為及心理,更深的挖掘用戶需求,才能設計出好網頁。在做設計的時候避免不了用戶研究,用戶研究首先包括可用性研究,其目的是提高產品的可用性,在網頁交互設計中則體現為網頁界面應該能更容易地被人接受、使用和記憶。其次就是設計師要敏銳地去發現用戶的潛在需求,為網頁更好為人服務。用戶研究要求設計師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最終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說就是設計師要思考自己設計網頁如何能讓瀏覽者主動的喜歡上自己網站頁面。用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分析使用者的使用語境,使用習慣等。這樣才能設計出滿足瀏覽者對網頁功能期望的網頁。
四、用戶體驗
網頁界面的設計效果,會影響用戶的情感。對網頁交互設計產生的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網頁體驗設計需要將人的生理本能及情感的注入到設計之中。從用戶體驗而談,用戶瀏覽網頁是有什么需求?可以歸納為兩點:首先是瀏覽信息,其次操作數據。這里的數據是指在數據庫中的數據,用戶在瀏覽信息時,不會對“數據”造成任何操作,只有用戶進行點擊鏈接、跳轉頁面等,才會和數據進行交互。因此,在做網頁交互設計時候主要滿足用戶的這兩方面的需求,要做到:一、要有一個漂亮的界面,及網頁界面的視覺設計要美觀,二、用戶在操作數據時候要高效,及網頁界面的交互設計靈活。
五、以用戶為中心的網頁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之父AlanCooper首先在他的著作《AboutFace3:交互設計精髓》中提出了目標導向設計的方法。交互設計只有從使用者的目標出發來設計,滿足用戶需求,這樣才能使用戶感到滿意,并將信息推薦給其他人。以用戶為中性的設計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用的目標,需求和動機是什么。在網頁交互設計中不能匆忙的使用繪圖軟件畫出漂亮的界面,設計師首先要做的是用戶研究,了解用戶需求。只有在充分研究用戶需求之后,建立用戶模型,對產品進行歸納,最后再來關注細節設計,如網頁的界面風格,字體,圖標,色彩等的搭配.其次要最終用互動使用習慣進行網頁交互設計,用戶的使用習慣并非即刻而成的,而是用戶長時間的養成的生活方式。瀏覽者在瀏覽網頁的會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其一,網頁交互設計只有尊重用戶的使用習慣、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及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才能設計出更加流暢的網頁界面。其二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界面的簡約,易用,不是使瀏覽者去記憶使用大量的流程。日本設計大師深澤之人在產品設計提出“無意識設計”理念,這種理念也同樣適用于網頁交互設計中,無意識的設計就是讓設計師關注用戶的行為習慣,設計出的產品能夠使用戶在輕松的使用此產品進行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記憶。網頁交互設計不能有過于花哨繁縟的內容以免影響用戶體驗,在網頁交互設計中網頁界面的設計應該具有簡潔性。
六、結束語
網頁交互設計要達到最有效的傳遞信息給瀏覽者,其頁面的視覺引導,頁面的風格統一毋庸置疑是一個特別重的環節。視覺上必須要簡潔。在設計中要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耙匀藶楸尽钡膭撔略O計是網頁交互設計的核心思想,好的設計必須能夠打動人,好的設計必須是美的設計,必須是為人的設計,這也是未來的網頁交互設計的主要發展趨勢。網頁交互設計不只是單純的給網頁進行簡簡單單的進行一些裝飾和美化工作,設計師在設計網頁的時候必須要基于網頁的易用性,情感等賦予獨立的思想和創意,要結合瀏覽者的行為習慣、心理、及使用方式等因素,以為為本,基于用戶體驗進行網頁交互設計。了解用戶,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根據用戶需求來設計網頁界面,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是簡潔、易用的網頁交互設計中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肖瑋,杜煌,論網頁界面的交互性設計,[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
[2]吳飛燕,基于用戶體驗的網頁UI設計,[電子世界],2014年
[3]曹華宇,張阿維,基于用戶體驗的網頁界面交互設計原則,[藝術科技]2015年
[4]秦彩寧,網站UI設計淺析,科學時代2015年底06期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5
關鍵詞:工業設計;信息化;交互性;交互設計
1“交互設計”概述
所謂“交互設計”指的是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的,借助于人與產品互動而進行設計的一種設計方式。人機“交互設計”通過考慮用戶的需求、使用目的以及操作過程中的個體感受,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簡而言之,“交互設計”就是要通過“人機交換”設計、創造易用、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并且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獲得較為“愉悅”的體驗。一般情況下,微觀層面來看,完整的“交互設計”主要包括產品、人、輸出輸入行為、產品融合技術以及產品的使用場景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宏觀層面來看,“交互設計”主要包括使用者、介質以及過程三個要素,而現代工業設計中的“交互設計”也多是圍繞這“三個要素”展開的,其核心就是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情感需求。
2“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促進“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應用,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2.1明確工業設計中“交互設計”的目標
一般而言,工業設計的出發點、歸宿點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就決定了“交互設計”的目標主要是從用戶體驗、可用性兩個層面來分析、關注客戶的需求。首先,“交互設計”應該以提高產品的“可用性”為目標。任何工業產品的設計、服務設計都應該具有“可用性”,否則,就失去了其設計、存在的價值?!敖换ピO計”應該要重點增強產品的有效性、易用性、易學性、容錯性以及易記性等,比如,蘋果筆記本上設置了各種不同形狀、大小的數據接口(優盤接口、數據線接口、電源線接口、耳機接口等等),這就為了避免用戶插錯而進行設計的,體現了“交互設計”的容錯性。其次,“交互設計”應該以增強“用戶體驗”為目標。相對于“可用性”目標而言,“用戶體驗”更加強調增強用戶的主觀情感享受,比如,蘋果手機的多點觸控、人性化的健康記錄軟件等等,這使得蘋果手機不再僅僅是發短信、打電話的工具,更是一種時尚消費的“載體”。實踐中,設計者在將“交互設計”應用于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時,必須要重點考慮用戶的情感體驗、感官體驗、思考體驗、關聯體驗以及行為體驗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產品設計符合用戶需求,促進產品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
2.2“人機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實踐中,“人機交互設計”可謂是現代工業設計中最為常見、最基礎的“交互設計”技術,其中,又以語音交互、動作交互最為適用,比如,智能手機中的“語音助手”就屬于語音交互,而電腦鍵盤、電視遙控器則屬于動作交互。無論是哪一種“人機交互設計”,首要的就是必須要滿足產品的使用功能需求,目的是讓消費者快速、便捷地使用產品或者服務,以體現產品或者服務的先進性、科學性。另外,“人機交互設計”還需要盡可能地體現出“多功能”的優勢,旨在使用戶在使用該產品或者接受相應服務的同時,體驗到視聽、情感的“歸屬”。比如,汽車自動擋、手動擋的設計方式,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差別“體驗”,奔馳汽車采用“撥片”目的是體現其在加速換擋方面的“卓越”性能,而捷豹汽車設計了“旋鈕式”加速換擋則體現了高科技性能??傊?,“人機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應用,重點是考慮了用戶的“功能”需求。
2.3“觸覺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與“人機交互設計”不同的是,“觸覺交互設計”更加注重用戶的觸覺體驗感受。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觸覺交互設計”是基于用戶對不同材質的產品的差異感受基礎上而進行設計的,后期,隨著“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產品設計、服務設計應用的普及,“觸覺交互設計”逐漸地具有了“觸覺操作”的功能,滿足了人們對網上交易、購物等屏幕觸覺操作的功能需求。比如,以蘋果智能手機為例,設計的滑動關機、觸摸操作軟件等等都是充分考慮了用戶的觸覺感受而進行設計的。與傳統的操作方式相比,“觸覺交互設計”使得產品、服務的操作流程更為簡單、更為人性化,產品服務的質量、效率都得到了質的提升。另外,“觸覺交互設計”的應用,使得產品、服務的設計由以往的被動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地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設計更為人性化、智能化、科技化??梢灶A見,“觸覺交互設計”將會在現代工業產品設計、服務設計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普及。
2.4“驅動交互設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驅動交互設計”主要是以“用戶為中心”而進行的設計,以用戶需求作為“驅動”,實施精準設計,確?,F代工業產品、服務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膀寗咏换ピO計”主要分為用戶目標驅動交互設計、用戶行為驅動交互設計兩種方式,其中,前者以符合用戶的“期望”為設計的出發點,在確定需求目標的前提下,完成設計任務,主要可以分為用戶需求的研究階段、設計建模、定義需求、定義框架、細化階段以及測試修改階段等流程,以用戶目標需求為導向,有助于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后者主要將滿足“用戶行為”需求為導向,設計的核心并不是關注產品或者服務的性能,而是重點關注用戶使用該產品或者享受服務時的“行為”,比如,設計游戲,就需要特別關注用戶的行為,一般而言,行為驅動交互設計主要包括用戶模型設定、用戶行為方式分析、用戶產品原型、原型可用性測試、設計及完善等階段?!膀寗咏换ド缂啊北仨氁獪蚀_把控好用戶的心理需求、行為需求,這是準確進行交互設計的關鍵所在??傊敖换ピO計”在現代工業設計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實踐中,設計者需要根據產品或者服務的不同,靈活選擇設計方式,將“交互設計”應用于相應的現代工業產品、服務過程中,以增強用戶的情感體驗、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磊,葛為民,李玲玲,鐘蜀津.工業設計定義、范疇、方法及發展趨勢綜述[J].機械設計,2013(08):97-101.
交互設計思考范文6
在iPad剛剛面世的時候,很多人嘲諷這個新鮮玩意兒是放大了的iPod Touch??墒?,喬布斯對iPad卻信心十足,因為他知道,在某個偏僻農場的幾歲的小孩兒在沒有任何人告訴他該如何玩的情況下,他就可以順利玩轉iPad。其實,這就是蘋果最引以為豪的設計的一部分——交互設計。
每個人都知道蘋果的產品設計是多么優秀,也知道蘋果在產品設計的細節方面是多么認真、考究,可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蘋果的設計不僅僅表現在硬件上,軟件方面更讓人嘆服。如果沒有優秀的軟件設計,蘋果的產品不會受到那么多人的歡迎,好看、易用才是消費電子產品贏得市場的關鍵。而所謂的軟件設計或者說易用,其實就是現在產品設計領域非常流行的交互設計。簡單地說,也就是關于機器和人之間溝通的設計。
交互設計決定成敗
從蘋果第一代iPhone開始,電子產品開始進入了觸摸時代。和以往用鼠標、鍵盤以及其他介質操控電腦不同,觸摸屏的普及讓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顯得更加親密,因為指尖作為人類最敏感的部分之一,和屏幕中顯示出的文字、形象的親密接觸可以給人帶來與機器進行情感溝通的感覺。
近幾年電子產品的交互設計被空前重視,甚至交互設計的好壞可以決定一款電子產品成功與否。所以,谷歌在5年時間內了10款左右的安卓操作系統,每一款都比前面版本的交互設計更加出色。
究竟什么是交互設計呢?有人為交互設計做出這樣的定義:交互設計是人工制品、環境和系統的行為,以及傳達這種行為的外形元素的設計與定義。在使用網站、軟件、消費產品等服務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就是在同它們交互,在使用過程中的感覺就是一種交互體驗。
隨著網絡和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產品和交互方式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交互的體驗。當大型計算機剛剛研制出來的時候,可能當初的使用者本身就是該行業的專家,沒有人去關注使用者的感覺;相反,一切都同繞機器的需要來組織,程序員通過打孔卡片來輸入機器語言,輸出結果也是機器語言,那個時候同計算機交互的重心是機器本身。當計算機系統的用戶越來越由普通大眾組成的時候,對交互體驗的關注也越來越迫切了。
除了近幾年風靡全球的蘋果產品,微軟在交互設計方面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以前,微軟的產品總是被嘲笑為丑陋不堪,可自從windows 7開始,微軟的操作系統開始變得漂亮,而且也變得更加簡單、易用。剛剛上市的Windows 8則更將交互設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款新的操作系統融合了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多個平臺,可以讓這些平臺之間的交流更加簡單。所以,Windows 8破天荒地為個人電腦增加了觸控功能,現在很多新款的Windows 8系統筆記本電腦的屏幕都是觸摸屏的。
不光是各種操作系統,現在的網站和軟件、應用都十分重視交互設計。而這些交互設計就體現在UI設計上。所謂UI就是用戶界面(u serInterface),也稱人機界面,是指用戶和某些系統進行交互方法的集合。當然,這些系統不單單指電腦程序,還包括某種特定的機器、設備、復雜的工具等。但我們常說的UI就是指電腦中軟件、應用的界面。
正在準備進軍手機界的羅永浩透露,他對手機交互設計極其重視,他聲稱自己所做的UI要比蘋果漂亮許多??梢?,羅永浩認為交互設計將決定他未來手機事業的成敗。
交互設計是人性化設計的典型
隨著產品和用戶體驗日趨復雜、功能增多,新的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不斷涌現給用戶造成的認知摩擦日益加劇。在情況下,人們對交互設計的需求變得愈來愈明顯,而交互設計作為單獨的設計學科也變得愈發迫切。
以前說到“機器”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所能想到的是什么?大概是粗野、笨重、冷酷、難以控制??涩F在,機器已經不是冷漠疏離的怪獸,甚至不僅僅是可以控制的工具,機器已經成為可以與人交流的對象,這就是交互設計的功勞。
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同時,交互設計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
我們知道,直接影響產品最終用戶的設計部分,包括交互行為、交互功能選擇、交互信息、向用戶展示信息的方式等。現在,一個程序員與一個交互設計師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一個真正交互設計師的決策是基于用戶想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當然,更高級的交互設計師可以知道用戶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比如說喬布斯——如果可以把他看做一位設計師的話。
如果說傳統的設計師還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當做個人藝術品去做的話,那么交互設計就可以徹底打消設計師的這種觀念,因為交互設計從頭到尾都必須為用戶著想,必須實現產品和用戶之間的交流。所以,交互設計從一開始就要為人、為使用者考慮,而不能僅僅以是否美觀或是否實現設計師的目的作為衡量標準。也正因為如此,交互設計可以說是設計領域里面最以人為本的一種,優秀的交互設計產品也都是人性化設計的典范之作。
人、機器以及人工智能
我們經??梢栽诳苹秒娪袄锩婵吹轿磥頇C器和人之間的關系,比如《我,機器人》、《人工智能》、《終極人》等。在這些電影里面,機器已經具有極高的智能,甚至可以作為人的替身。拋開這些電影里面對倫理、犯罪等方面的思考不說,人工智能其實就是交互設計的終極版本——人可以與機器進行思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