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焊接專業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高職焊接專業課程設計論文
一、確定課程設計的題目及實施
1.確定課程設計的題目
進行綜合課程設計之前,要選擇好一個題目。該題目不但要包含方法及工藝,而且還要把焊接性和結構包含進去,盡量讓三者所占比重比較相當。比如我們選擇某種型號壓力容器的焊接這一題目。首先,學生要根據壓力容器的工作要求及所給定的材料,設計出壓力容器。這部分設計主要訓練學生對焊接結構課程掌握的程度。其次,學生根據該容器的結構和材質選擇適當的焊接方法、編制好焊接工藝,并提出焊接要點及焊接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這一部分主要訓練金屬材料焊接性和焊接方法及工藝課程在實踐中的應用。最后,學生根據以上兩點把需要完成的設計工作落實的圖紙上。
2.課程設計的實施
一旦選擇好課設題目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項目的實施,如何讓項目順利的進行是課設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許多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逐一化解。以上面提到的某一壓力容器的焊接為例,學生首先要根據已知的條件來計算并設計壓力容器,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結構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相應的教師來幫學生解決這一問題。因而,大約在前一周,我們就安排學生在機房進行設計,并安排結構方面的老師來指導學生。等設計結束后,學生們就開始選擇焊接方法及編制工藝,在這期間學生們遇到的主要問題基本上都是關于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問題。這期間在教室教學就可以,安排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專業教師來指導學生,大約兩周的時間,學生的課程設計基本上就全部做完了。在整個課設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們要相互配合,對學生們的設計隨時檢查,以便提前發現問題。
二、綜合課程設計取得的成果
通過我校2010級焊接專業學生開展綜合課程設計來看,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方面,綜合課設的開展,使課程設計時間大大減少,環節安排更加合理,同時焊接操作訓練也能順利地安排在該學期進行;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也不再很疲憊了,教師們同步指導,學生們有問題可以及時找到相應的老師,使得指導效果大大提升。
焊接專業課堂項目教學法論文
一、項目教學法在焊接理實一體化課堂上的應用
1.學生制定計劃
實訓課堂參加學生共計30人,分成6個小組,每組5人。每組學生根據項目任務和要求查閱課本和有關資料討論并制定操作計劃和流程。操作計劃和流程制定如下:①檢查焊條的質量和受潮情況,把E4303型焊條放置到焊條烘干箱中,溫度調至75℃~150℃烘干1~2h。②用角向打磨機清除鋼板坡口兩側20mm以內的油污和鐵銹,直至露出金屬光澤。③用角磨機或扁銼打磨出坡口鈍邊。④按照技術要求,做定位焊與反變形。⑤按照焊接位置裝夾鋼板。⑥查閱資料總結本課題操作要領。打底焊:短弧短路過渡熔滴;電弧1/3吹向背面,2/3貼覆在正面熔池上,熔池前沿形成熔孔;控制熔孔形狀和大小,上下應一致;保證接頭質量,可以采用熱接和冷接。充焊:采用鋸齒形運條法;焊條擺動中間快,兩側停頓時間足夠,避免形成凸形焊縫。填充層焊完后焊縫比坡口邊緣低1~1.5mm。焊接時注意不能破壞坡口兩側棱邊。蓋面焊:運條方法同填充焊;熔掉棱邊,防止咬邊。⑦查閱課本列出焊接工藝參數,并在實踐中確認和檢驗。
2.實施計劃
按照計劃,由組長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操作時間,輪流焊接。焊件完成后由施焊者本人寫上編號,放在指定地方,并清理施焊現場。
3.成果展示
當每組所有成員都焊完后,由組長帶領本組成員對焊件進行自評和互評,總結焊接中出現的缺陷和難點,并對老師提出的有關工藝問題給予解答,最后將討論結果匯報給老師。
焊接專業綜合設計性實驗探索
摘要:為使焊接專業學生牢固掌握各門專業課實操內容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專業實驗教學質量,筆者在焊接專業的各門專業課實驗基礎之上,結合課程內容和企業生產實際,開設了“板材焊接成型與焊縫質量無損檢測”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開課結果證明,這種既屬綜合設計類型、又有創新內容的大型實驗課,可有效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和增強專業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創新實驗方法。
關鍵詞:綜合設計性實驗;焊接專業;無損金相檢驗;實驗教學
在工科高校中,專業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使學生深刻理解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專業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有計劃的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特別是創新型實驗的必要性也為各個高校所普遍認知[1-2]。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市場對經濟建設人才的需求,國內多家高校適時增設和恢復了焊接本科專業的招生,并成為材料學科的特設專業。焊接專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無論是焊接技術與工程的本科層次還是焊接技術與自動化的專科層次學生,除完成必須的專業理論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較多的焊接工程實踐技能,要有將專業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生產,解決焊接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達此目的,必須對原有的焊接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及傳統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從焊接實驗教學方法入手,找到一條適合于培養生產應用型焊接技術人才的新型實驗教學方法。為此,根據遼寧理工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的專科和本科的兩個不同層次焊接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和實驗室現有條件,決定首先在焊接16級學生中開設以焊接質量檢測為主線的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課。
一、實驗的題目與內容
我院的焊接專業分為本科和專科兩個層次,其中焊接16級學生到本學期末,將學完全部焊接理論課程,包括“工程力學”“材料工程基礎”“金屬學與熱處理”“金屬力學性能”“焊接冶金學與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與設備”“焊接工藝學”“焊接結構生產”“焊接檢測”等,同時將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140學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程實驗。考慮到原來的實驗項目絕大多數屬于驗證性實驗,不能滿足焊接專業學生成為企業生產一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因此決定在課程實驗教學中增加學生運用所學的檢測技能解決焊接質量檢驗實際問題的內容,即在期末考試前為該級學生首次開設一個以焊接質量檢測分析為主要內容、課時長達8學時的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課。實驗的題目確定為:“板材的焊接成型與焊縫質量無損檢測”。該實驗項目內容包括板材焊接工藝的設計、焊材及焊接方法的選擇、焊接操作、焊縫區的目視檢測、硬度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無損金相檢測等內容,由此可見,該實驗是集選材、設計、焊接、檢測、分析于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又是設計性實驗,也符合創新性要求。項目的創新之處在于實驗的主要內容中融入了“復型法現場金相無損檢測技術”.。鋼鐵焊接結構的復型法現場無損金相檢驗技術是國內外大型電力、化工、輸油、造船等企業的大型鋼鐵設備與裝置經常應用的現場檢測方法,是大型焊接結構的焊縫質量監控重要的常規檢測手段[3],但目前,作為工科高校焊接專業一個實驗課項目內容的例證尚未見報道。為此,決定將該項無損檢測技術作為本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設置。將該實驗項目作為一項創新實驗為我院焊接專業16級學生開出,以使其多掌握一項新的檢測技能,將來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二、實驗方法與操作程序
“板材的焊接成型與焊縫質量無損檢測”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的主要方法就是使學生將焊接工藝設計、焊接操作、質量檢測與分析、數據整理四部分內容聯接在一起,一氣呵成。通過實驗將工藝設計、焊接操作及質量檢測知識融為一體,對課堂所學的各門專業理論知識起到互相聯結的作用。
火電工程焊接質量控制反思
【摘要】焊接是火電工程必不可缺的工序,該項工序是一種用于連接金屬零件(經常加熱)的技術,對加強火電工程焊接質量頗為重要。焊接質量關系著整個火電工程質量、工程建設速度以及火電機組的安全質量。論文分析了如何加強火電工程焊接質量控制力度,并提出了個人見解。
【關鍵詞】火電工程;焊接;質量控制
1火電工程焊接工作思路
從整體結構來分析,火電工程焊接工作思路主要由3部分組成,分別是:焊前、焊中與焊后。焊前工作主要是構建火電工程焊接質量保障體系與技術管理體系,建立焊接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計劃與焊接質量控制目標,細化焊接標準。焊中工作主要是對焊接過程的全面控制,包括工藝技術、所有焊接材料和人員管理。焊后工作則是在初步完成火電工程焊接工作后必須進行嚴格質檢與驗收,及時修補工藝缺陷,仔細檢查焊縫,并做好檔案資料整理與歸檔工作。
2如何加強火電工程焊接質量控制力度
2.1加強境外火電工程分包商焊接技術管理
1)要做好工藝評定管理工作,細化評定指標,為火電工程焊接工作編制科學完善的指導書,使焊接作業有據可依。目前,火電工程焊接工藝評定指標是以電力行業指標為基準,主流機組是臨界與超臨界機組。因此,在焊接過程中必須對所有機組質量進行全方位監控。2)要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做好現場資料與技術管理工作。在當代火電工程焊接工作中,因為條件限制,還需在必要時刻采用手工焊接作業,而人為技術水平可能受各種因素影響,因此,確保火電工程焊接工作質量,必須著重加強技術人員職業素質與操作技術水平。3)在火電工程焊接工作中,必須做好施工技術交底作業。火電企業應引導施工技術人員全面了解施工質量標準與專業技術操作方法,認知施工難點,采取多種安全措施予做好焊接工作。與此同時,要引導施工技術人員按照施工方案依次完成焊接工作。4)要擬定火電工程焊接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在執行該項工作過程中,火電企業應結合火電工程焊接安全法律條文和相關指導文獻,編制可行的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引導監督管理人員依法履行安全監管責任,避免因某一環節出現差錯而滋生安全隱患問題。5)火電廠需要針對焊接工作現場制定可行的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體系,配備專業安全人員,制定安全焊接責任管理機制,充分借助智能化技術構建焊接監督安全管理網絡,落實安全制度,細化不同工種的安全操作流程[1]。
汽車車身修復技術課程思政設計分析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目前我國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徑。培養符合我國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須落實好思想政治教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主,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目前已經面臨了不少困境。學生單純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興趣不高,學習效果較差。文章通過分析高等職業教育現狀,提出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把專業知識教育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學習同時進行,培養出符合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以汽車車身修復技術課程為例,為融入思政教育課程提供了一種創新思路。
關鍵詞:汽車專業;思政設計;汽車車身修復技術課程
1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職業教育是我國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職業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培養符合我國國情的綜合性的人才起著重要作用。主席在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培養人、全方位教育人[1],努力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我國現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主要是以政治教師課堂講授政治課程為主,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效果不理想。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單純的政治課程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新社會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教育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面臨困境。在高等院校職業教育中,專業課的比例占據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中的主要課程,學生接觸較多的是專業課教師。因此,讓專業課教師參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傳統的政治思想教育課程融入到專業課程中,實現全過程培養人,全方位思政育人。
2高等職業教育學生思想狀況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學校考試人數的逐年減少,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績明顯下降,很多學生的分數直接接近錄取分數線。進入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普遍下降,有的學生既沒有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的學生還存在著享樂主義,社會責任感不足等問題,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與學生具有的素質脫節。學生的專業知識再好,也不能為社會服務,還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淵。本論文以汽車車身修復技術課程為例,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素質,使學生步入社會后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3汽車車身修復技術課程思政設計
新工科下畢業設計新模式探析
摘要:在我國新時期高等教育新政策的引領下,圍繞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要求,繼承原有本科畢業設計優良傳統及實施方案部分,結合現階段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特點,創新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探索跨學科、跨學校及校企聯合培養的新模式及新途徑,使本科生增強對材料加工方向的興趣、夯實專業理論知識基礎、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水平,從而解決本科畢業設計重視程度低、學生積極性差等原因導致的畢業設計質量下降等問題,促進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加工制造行業的需求,服務國家未來發展。
關鍵詞:新工科;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1本科畢業設計模式改革的迫切需求
為了應對新經濟的挑戰和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我國從服務國家戰略、滿足產業需求和面向未來發展的高度,提出了新工科建設重大行動計劃。新工科建設的內涵及首要要求也是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主動布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才培養,既是“以本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雙一流”建設的根本[1-4]。新工科強調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要求高等院校培養具有工程創新能力和適應未來變化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尤其是對于工科專業,面向產業需求及特色行業需求的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5]。本科畢業設計(以下簡稱畢設)作為大學生最后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要求本科生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課程基礎理論學習到動手實踐并將所學理論知識熟練運用,是本科工程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但是,常規的本科畢設教學模式及實施過程,無法有針對性地面向產業需求及應用背景、學生本人的基礎及興趣愛好,實踐環節薄弱,校—企、跨學校、跨學科聯合培養模式還未普遍實行,導致本科生實踐水平欠缺、畢設質量下降。
2焊接專業本科畢業設計面臨的問題分析
本科畢設是高等教育中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育的最重要環節之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技術水平,促進學生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5]。然而,現階段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仍存在實踐水平欠缺、工程經驗不足、畢設質量下降的問題。國內學者從不同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影響本科畢設的主要因素。首先,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人才的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要求發生了巨大變化,本科畢設選題與產業需求脫節是無法達成畢設目標、影響畢業生質量的主要原因;此外,對畢設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導致本科畢設質量低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部分已經進入畢設環節的學生態度不端正,對畢設的認知停留在得過且過的水平上。此外,指導教師對本科畢設的開展未盡全力[6],對畢設所取得的成果不檢查、不把關,相關部門也未認真監督并執行相關政策。
3焊接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新模式建議
鋼結構廠房安裝質量控制要點解析
【摘要】鋼結構建筑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壽命,保證鋼結構建筑安裝質量的重點應放在施工過程各階段的質量控制。論文以宜賓港綜合保稅區標準廠房一期工程2#廠房的鋼結構安裝為例,對鋼結構廠房安裝質量進行探討,為今后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鑒。
【關鍵詞】鋼結構廠房;安裝;質量控制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建筑材料價格穩步上升,且施工工人的老齡化加劇,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價格低廉的優勢逐漸消失,鋼結構建筑優勢逐漸顯現。相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抗震性更好,鋼構件在工廠生產,運抵現場拼裝,其安裝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用工人少,安裝工期短,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
2工程概況
宜賓港綜合保稅區標準廠房一期工程的2#廠房為鋼框架結構,廠房長67.4m,寬37.7m,總建筑面積約10500m2,主體結構4層,建筑總高度24.6m,梁柱為Q345B材質,采用鋼筋桁架現澆混凝土組合樓板。柱采用變截面箱型柱體結構:1層柱體截面尺寸最大,2~3層次之,4層最小;鋼梁采用焊接H型鋼。
3圖紙會審及鋼構件的深化設計
論安全工程專業實習教學創新與實踐
一、安全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1.專業課程實驗教學
配合專業課而開設的各類實驗課程,是對各基礎專業動手能力的培養,該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采用理論課與實驗課教師共同實施模式開展,采用引導式與開發式實驗教學模式,按照教師給實驗任務、要求與平臺,學生自主、開放與協作實施課程實驗,目前該專業基于“大安全”方向的開設安全人機實驗,工業通風實驗,消防工程實驗,電氣安全實驗,安全監測實驗,承壓設備實驗,起重與機械安全實驗等10多門專業課程實驗,且其綜合性與創新性實驗開設比例均達到70%以上,部分課程實驗直接與教師科研試驗、課程設計與科技競賽等結合起來,對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訓練與創造性思維培養促進作用十分明顯。
2.課程設計實踐教學
課程設計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延伸重要形式,是理論課程知識綜合應用于生產實踐重要方式,是綜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設計與思考能力重要手段。基于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基于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屬性與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經驗,針對不同類型課程設計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且均要求學生必須以3-5人小組形式開展課程設計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團隊協作的綜合能力。
2.1安全人機工程課程設計
要求學生利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方法和內容,通過對某一具體的人機系統的分析評價和改進設計,提高人機工程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對人機實際問題的獨立思考和解決的能力。一般引導學生從現實大學生活與學習環境中來選題,培養學生思考與發現問題能力,比如說多媒體教室、課桌椅、宿舍環境、公交車、手機、電腦桌、洗漱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