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模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文章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執行現狀及其資金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針對大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項目資金使用不當、經費使用效率低下以及項目執行力度差等問題,提出三種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模式:導師負責制;績效考核制;項目驗收制,這三種模式相互協調,能夠更加合理地管理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模式;創新教育
由初級教育到高等教育,關于教育的話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必須重視過程,而不能簡單地看結果[1]。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樣對此話題十分關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支持下,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不僅全民普及了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針對大學生的教育,我國結合國情,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較為廣泛的實習資源,使得學習與生產相結合,讓大學生更好地掌握自身專業知識,畢業后能夠順利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為了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國家設置專項資金為大學生提供資源進行科研訓練,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深造中具備良好的科研能力。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思維活躍但易沖動,精力旺盛但易懶惰[3]。因此,如何教育大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如何使大學生更好地利用科技創新項目資金,以及具體建立怎樣的資金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問題,這些是我們應該思考以及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管理現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于2007年成為國家第一批實施創新實驗項目的高校之一[3]。對2007年—2016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數以及經費數進行統計發現:10年間立項數最少的為2007年394項,最多的為2014年832項,平均立項數為516項;2007年—2011年國家級項目的立項數保持在50項左右,2013年開始立項數增加至100項,單項經費資助額度基本穩定在20000元;2007年—2016年,校級項目立項數保持在400項左右,在項目總數中占有約78%的比例,單項經費資助額度為800元到5000元不等;院級項目主要是學院根據自身專業特點設置的創新項目,自2013年開始立項數目均維持在20項左右,單項經費資助額度為1000元到3500元不等。由此可知,國家級項目以及校級項目立項數呈增長趨勢,學院也根據自身情況設立一些科技創新項目,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在科技創新經費方面,不同級別的科技創新項目對應著不同數目的經費,從而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期望學生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4],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切合實際的鍛煉和幫助。目前,學校采用的科創活動模式如下:(1)學生組隊并聯系指導教師;(2)撰寫申請報告,進行答辯以及項目審批;(3)試驗研究;(4)總結成果,撰寫結題報告并進行答辯。然而在實踐運作中,學生作為項目負責人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其一,大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以及素質存在一定的差別,由于大學生正處于專業課入門階段,對課題目的以及所用的相關原理不能夠準確的理解,同時缺少一定的實際運用經驗[5]。在試驗研究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試驗原理,有的學生在科研活動中我行我素,甚至偽造數據[6]。其二,大學生缺乏責任心,缺乏堅持精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能夠正確處理存在的困難,無法協調上課與試驗的時間,從而無法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研究。個別人抱有一些錯誤的認識,一味地申請創新試驗項目,以無所謂的態度進行試驗,不愿花費時間查閱以及歸納相關資料,只是以應付結題為目的[7]。有些學生甚至放棄項目,從而對科研資金造成一定的浪費。其三,大學生對于經費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問題。大學生中難免有些人在使用創新項目資金時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夸大創新項目的資金使用數額,為個人謀取一些利益,導致創新項目資金的大量浪費。第四,目前項目資金的管理者多為學院行政領導,大學生要使用項目經費,必須先找教師、領導簽字,給學生財務系統授權,學生在財務系統中填寫并打印單據,再找教師、領導給發票單據簽字,然后才能去財務室進行報賬。學生常常為一個賬單多次多處找教師,導致整個創新項目的實施進度延緩,整體效率低下。總而言之,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的不合理使用,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主要是大學生自身缺乏責任心以及學校對于資金的管理與學生實際的使用之間存在時間延遲。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分析問題,尋找合理的解決途徑,從而以更好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科技創新項目,為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奉獻一些力量。
二、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模式創新
(一)導師負責制
導師負責制度是指在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與科技創新項目相關的所有事情,均由指導教師負責。其中包括:項目人員的組成、項目經費的使用以及項目具體實施進度的控制等相關事項。正所謂“航海靠舵手”,目前科技創新項目的負責人為大學生,其自身缺乏實踐經驗,往往不能正確地解決一系列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筆者認為,第一,科技創新項目的負責人應該變更為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能夠很好地控制科技創新項目的整體進度,并合理規劃項目的執行力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要求學生按照進度規劃一步一步地實施,有利于學生理解每一個具體過程,同時也便于教師開展指導工作,更好地引導學生,使學生不僅能夠展望到科研的碩果,也可以踏踏實實的為之奮斗[8]。教師作為負責人可以防止學生出現慵懶、不負責任的現象,更好地達到科技創新項目實施的目的。對于一些渾水摸魚、好逸惡勞的學生,教師應該具有相應的人事處決權,有權將一些態度不積極的學生“開除”出創新項目組,視具體情況可以組織新一批組員繼續完成項目。第二,科技創新項目的資金負責人建議更換為指導教師,使教師具有財務權。按照原有的程序,在項目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學生需要多次跑,多地跑,導致辦事效率差。除此之外,由于學生、項目資金負責人、指導教師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指導教師對于項目資金的實際報支情況了解較少,項目資金負責人完全依靠發票進行判別,學生在使用項目資金過程中可能存在虛報多報等情況。因此,如果將指導教師定為項目資金負責人,會使項目資金只經過“兩手”,指導教師對于項目資金的管理的責任心會有所提高,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試驗準確地規劃項目資金的使用,杜絕學生在使用中將資金用于其他與項目無關的事情。同時,學生在實施項目時,可以及時拿到相關資金,增加了辦事效率,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科研心態。第三,建議學院行政領導作為科技創新項目執行的監督人。對項目的具體進度、結題答辯以及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同時使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這兩種方式,確保在具體實施中能夠及時發現項目存在的問題,多方位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9]。在整個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階段,大學生應該保留所有經費使用憑證,做好相關工作的全程記錄,及時向指導教師進行匯報,以便于教師對項目經費使用情況實時動態監控。學院行政領導對資金的使用可定期進行檢查,指導教師應該向領導提供詳細的經費使用說明,對于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完善。導師負責制度能夠有效地使學生、指導教師以及行政領導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對于科技創新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績效考核制
績效考核制度是指在科技創新項目實施的各個具體階段,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所產生的具體成果進行統計,并結合大學生在整個科技創新項目實施階段所表現的態度,對大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完成整個項目。以筆者所在的巖土工程學科為例,一般情況下,績效考核制度主要包含:(1)初期考核,主要評判標準:在科技創新項目實施前期,項目成員對相關資料的收集情況,包括試驗資料的整理與閱讀、相關土工實驗室的申請以及試驗儀器的學習應用程度等。對于初期考核,指導教師應該嚴格把關,及時發現項目成員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糾正。對于一開始就呈現出“渾水摸魚”態度的成員應該嚴肅對待,對其進行思想教育,要求此類學生繼續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直至達到要求后才能開始做項目。(2)中期考核,主要評判標準:在項目實施中期,項目成員對科技創新項目的認識深度以及具體進度。包括試驗完成進度、前期試驗數據的整理情況還有經費的使用情況等。由于中期考核在整個考核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解決前期問題,明確后期目標,指導教師應該保證考核結果的及時反饋,對項目成員的工作情況予以及時的評價并真實記錄。另外,這一階段可以結合初期考核的記錄進行對比,將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更換,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3)終期考核,主要評判標準:在科技創新項目完成時,項目成員所取得的相關成果。包括結題報告的質量、相關論文的質量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情況。作為整個評價體系的末尾,終期考核的結果對學生的“獎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指導教師應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進行考核。關于績效考核制度的最終獎勵,建議抽取10%左右的項目資金作為獎勵。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心態上對項目資金的認識有所轉變,而且可以秉持“科技創新,成果共享”的科研精神投入到項目實踐中,便于指導教師的管理。同時學生在科技創新實踐過程中形成“爭優”的心理,以成果進行“競爭”,從而獲取相應的獎勵。另外,以項目資金作為獎勵,還可以轉變大家以往對項目資金僅限于購置實驗材料的觀念,拓寬項目資金的使用范圍,使項目資金真正地實現“用于學生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實踐”的目的。績效考核制度貫穿于科技創新項目的各個階段,有利于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約束,也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具體事情中,從而利用全體成員的知識和經驗,使全體成員以實現目標為己任,便于創新活動目標的實現,使創新項目的價值能夠共享[10]。同時也便于指導教師的管理,對項目資金的規范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三)項目驗收制
項目驗收制度是指在科技創新項目的結束階段,結合之前申請項目所寫的研究內容,對整個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比較,檢查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項目的成果、項目成員對專業知識的熟練掌握情況以及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對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一般都要通過“結題答辯”這一環節才能正式結題。首先,學生在結題報告中應該詳細的介紹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意義,并且在相應的文字處配圖說明。在答辯時,相關專業教師根據其研究內容進行相應的提問,從而考查學生對項目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自身專業認識是否有所提升。再者,學生還應該自己準備一個賬目清單,用于詳細記錄資金使用情況。在項目結題時,賬目清單作為驗收的一個內容,主要驗收項目資金的具體用途,收款收據等信息是否存在弄虛作假現象等。對一些不滿足要求或出現嚴重違紀的學生,應該視具體情況予以相應的處置。項目驗收制度作為整個科技創新項目的最后一個環節,一方面是對學生具體工作內容的檢查,另一方面也是為今后科技創新項目的順利進行樹立標桿,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三、結論
科技創新項目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目前,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科技創新項目的管理模式要進一步的改進。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分析了大學生創新項目資金的使用現狀,針對現階段項目資金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改進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1)引入導師負責制度,能夠加強學生和指導教師之間的聯系,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規范進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引入績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約束,也能激勵學生取得優秀的成果,同時也便于指導教師的管理。(3)引入項目驗收制度,能夠對學生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檢查,也能夠為今后科技創新項目的順利進行樹立標桿。
參考文獻:
[1]侯天順,張博,楊秀娟.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10).
[2]侯天順,黨進謙,楊秀娟.大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途徑[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9).
[3]侯天順,朱敏.大學生科技創新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10).
[4]馬建新.論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0).
[5]李永亮.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6]侯天順,黨進謙,胡海軍.巖土工程專業教學中大學生的道德教育[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
[7]杜新強,冶雪艷.從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1).
[8]侯天順,楊秀娟,張寬地.土力學課堂教學若干問題的反思[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9).
[9]章春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過程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
[10]章春軍,呂曉琴.基于質量管理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管理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4,(8).
作者:侯天順 董理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