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有地勘單位資產管理簡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地勘單位歷經三十多年改革,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和資產規模快速擴張。但地勘單位管理理念和方法沒有與現代地勘企業制度的改革要求同步跟進。針對國有地勘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觀念轉變、創新管理、規范運作以及強化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國有地勘單位資產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
地勘單位;資產管理;對策
1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由于地質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長期形成的慣有觀念,地勘單位現行的管理理念、機制、方法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改革發展要求,特別是資產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
1.1事企雙軌制加大了資產管理難度
①地勘單位在組織架構上實行的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方式,在組織結構、產權關系、資產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分配機制等方面與現代地勘企業制度的要求不相符,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經營及資產管理的要求。長期以來事業、企業相互牽制,事企產權不明、管理主體缺位以及人員交叉等現象,增加了資產管理的難度。②地勘單位生產經營中的資產要求納入財政預算管理,購置按照政府集中采購程序辦理。這種行政管理模式不適應地勘單位市場化經營的需要,特別是野外現場施工對特種設備和安全生產設備等資產購置的靈活性受限,處置資產的自主審批權限和額度低。
1.2行業財務會計制度的弊端
地勘單位目前執行的是財政部1996年頒布的《地勘單位財務制度》、《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隨著外部環境和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化以及地勘經濟的發展,在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如資產的計價、處置,減值,收入確認、成本核算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已經不適應地勘單位對資產管理的要求,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資產的真實狀況。
1.3缺乏健全的內控機制
一是資產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國有資產產權管理意識淡薄,重市場運作、輕經營管理,重生產管理、輕財務管理;二是內部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三是缺乏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管理職責不清,責任主體不明確;四是管理人員力量薄弱、管理知識缺乏,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1.4基礎工作薄弱
一是資產分散管理,資產的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三個環節相互脫節;二是資產無償占用,投入產出不掛鉤,配置不公平,承擔的任務與占用的資產不配比;三是資產記載不完整、更新不及時、資產處置隨意、長期不清理或清查流于形式,造成資產不實、家底不清。
2地勘單位資產管理對策
國有地勘單位在發展地勘經濟的同時,應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以資產管理為突破口,以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把提升資產運營質量和效率作為管理重點。
2.1完善制度,構建資產管理長效機制
①實施“兩條線”的資產管理模式。根據地勘單位企業化管理改革要求,在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產權制度基礎上,按照不同資產屬性,對事業和企業資產分類管理。②完善資產經營責任制,發揮考核導向作用。引導和激勵被考核單位重視并加強資產管理工作,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強化和充實資產管理考核指標體系;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質量、規模與效益的關系,根據資產占用情況,合理確定投入產出比例、節余收益及上繳額度,加大資產投入產出考核力度,扭轉被考核單位單純為完成經營考核指標虛做收入、少攤成本及盲目投資的現象。③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資產管理工作機制。無論是管資產,還是管人、管事,都應明確各自職責,不留管理盲區,加強責任認定,對因違法違紀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等過錯行為造成的資產損失,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基礎上做好責任認定工作,并追究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④建立重大經濟事項審批和報告制度。經營單位涉及礦權流轉、土地使用權運作、引進資金以及資產處置等重大事項,在合同簽訂之前,必須按相關程序報批;重大地質成果也應按權屬規定統一管理,統一運作。⑤創新資產管理方式。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更新觀念,按照地勘市場運行機制要求,推動經營管理創新、財務管理創新、資產管理創新,以價值管理、績效評價、風險管理、戰略決策為重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2夯實基礎,提升資產運營質量和效率
一是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對于清理出的不良資產,依法依進行規清理;二是強化實物資產的日常管理,對已處置核銷的尚可使用的實物資產,按照“賬銷案存”的辦法管理,減少損失;三是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資金,開展理財活動,實現資金收益最大化;四是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從合同簽訂、工程結算、款項清收等各個環節建立可行有效的控制和激勵措施,加強客戶資信管理,加大清理和追索力度,減少應收賬款新增比例;五是加強資質、地質成果、礦權、土地等無形資產的管理,盤活資源,發揮效用;六是強化項目的論證和投資管理,理順投資實體的產權關系,規范利潤分配,加強對外投資和收益的管理,實施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提高投資收益;七是建立資產管理動態數據庫,實現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和收益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監控動態管理;八是加強資產的購置、使用過程和結果的分析評價,通過對資產財務指標和設備管理考核指標的分析,發現資產在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九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資產管理水平。
2.3強化監督,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①強化內部審計。根據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要求以及資產管理的關鍵環節,完善資產管理的關鍵業務環節的內部審計制度,對重點項目、重大資產等“三重一大”事項跟蹤分析,建立事前參與、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全過程內部審計體系,同時,強化以資產經營責任制、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干部離任審計為重點的內部審計,由內部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對重大投資、大額資金的支付及資產處置等重大事項進行動態跟蹤和重點監督。②是借力外部監督。轉變觀念,根據內部管理的需要,聘請中介機構對單位經營活動開展各種審計和評價,提出改進和強化管理的建議,聘請外部監督機構參與內部審計檢查和監督,使監督檢查貫穿到資產管理的全過程。
3結語
面對新形勢,地勘單位資產管理還有許多新課題。地勘單位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產權制度改革,結合行業生產經營和組織機構特點,創新管理,建立起適應時展,適合現代企業制度的高效資產管理模式。
作者:李鳳榮 單位:甘肅煤田地質局
參考文獻:
[1]楊華.新時期下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7).
[2]李銀輝.淺談加強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J].地質財會,2014,(3).
[3]徐冬花,晁俊祥.地勘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西部財會,2013,(11).
[4]朱麗.探索地勘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資源,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