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微觀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高校資產規模迅速增加,機構職責不清、信息交流不足、績效管理缺失等現象多發,嚴重影響了學校國有資產使用的績效。本文總結了目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制度環境,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分析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思路。
關鍵詞:
高校;國有資產;內部控制
國有資產是高校進行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基礎性物質條件。隨著《教育規劃綱要》頒布,財政性資金對高等教育領域的資金投入增長迅速。2012年教育部對直屬高校的財政投入就達到1160億元(平均15.46億元/所)。財政性投入迅速增加,加之高校收入來源的多樣化,使得高校國有資產規模也在迅速增長。相對于資產快速增長的現狀,高校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還未能與龐大的資產規模匹配,部分高校出現了老問題放大、新問題涌現的局面。本文從校內資產管理視角對國有資產管理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內控環境分析
1.國有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數量多、規定細致
規范高校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較多,從資產管理范圍角度可以分為整體性管理規定和專項國有資產管理規定,前者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為整體性規定,后者包括對儀器設備等具體類別資產管理辦法;從管理內容區分可以分為內部控制類規定和實體性規定,前者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后簡稱《內控規范》),對學校層面和業務層面內控提出了要求,后者如《教育部直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規程(暫行)》等,對具體資產的使用、處置等業務的辦理流程和材料都規定得很詳細。
2.校內國資機構層級較多,不同學校機構設置有較大差異
按照《教育部直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高校應建立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該辦法沒有進一步對國資管理機構的層級和各自的職能進行明確。高校內部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一般包括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或委員會)、校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后簡稱校級國資部門)、具體業務(房產、設備、后勤等)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四個層級。校級國資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間并非完全上下級關系,如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的校級國資部門設于資產與實驗室管理部下,而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的校級國資部門設于財務部下。因機構設置不同,監管職責的劃分也不同。人員較多機構設置齊全的國資部門多獨立承擔監督職能,部分人員配置少的高校國資部門倚重具體業務部門進行監督管理。
3.完善資產管理流程還需要招標采購、合同管理等關鍵業務管理水平
按照內控規范的要求,學校要按照授權審批、歸口管理、預算控制等管理原則完善學校層面內控體系。資產管理不是孤立的業務,與資產采購、使用、處置等管理關鍵環節密切相關。作為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一環,資產管理業務的完善需要招標采購、合同管理等業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分析
1.管理體制不清晰,管理權限不明確
國有資產管理層級較多,機構設置和職責不明確,不同級別的管理部門之間、管理部門與使用單位之間責權利不匹配,造成部門間爭取資源管理的權力、推脫資產管理責任的現象。如校辦企業長期無償占用學校房產資源,參與管理的校級國資管理部門、房產部門、產業管理部門間的職責劃分不清晰,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2.同類資產切塊管理,未落實歸口管理原則
高校資產分為事業資產和企業資產,一般由不同的部門管理,相同種類的業務區分不同部門管理,容易產生標準不一致的現象。單在事業資產管理中,也存在資產由不同部門切塊,未落實歸口管理原則的現象。以某高校房產出租出借業務為例,管理部門涉及多個部門和二級單位。周轉房出租為房產部門管理,家屬區經營房產出租為社區部門管理,校內餐廳出租為餐飲管理部門管理,校內超市出租由后勤部門管理、學校體育場所出租為體育教研部門管理,校內書店出租由教務部下屬部門管理等。同樣類型的房產出租,審批機構、出租資質要求、租金標準差距很大,部分房屋低價甚至無償出租。切塊管理是計劃經濟思維的體現,不符合內控規范的要求,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3.資產管理模式粗放,績效考核目標不明確
資產流程包括資產配置、資產使用、資產處置三個主要環節。資產配置環節中的采購業務,存在重形式合規、輕實際效益的行為方式。部分高校只是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沒有將采購價格不高于市場價列入管理部門考核標準,出現招出多少價格就是什么價格的現象。資產使用過程中,部分經營收入未按實際收益考核,如校辦企業以提供校內資源方式對外合作,資產使用費還不足以彌補資源損耗,合作結束對方繼續使用校內資源無人管理跟進,造成了國有資產損失。資產處置過程中存在的未經審批處置資產現象,也源于處置效益也未納入使用方的考評體系。
4.基礎信息工作不完善,缺少信息共享
高校國有資產基數大,數量多,內容駁雜,部分高校資產基礎信息數據庫信息更新不及時,各系統之間數據不能對接,缺少信息共享機制。如設備管理系統缺少與預算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物管理與預算管理脫節;房產管理系統缺少與基建修繕財務系統的對接,多次修繕后房產部門缺少最新的面積、用途數據;校園管理系統缺少與學生系統的對接,宿舍占用情況只由相應的職能部門掌握,最終導致校級國資部門缺少對國有資產總體情況的掌握,出現監管盲區。
三、提高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思路
1.理順管理體制,明確權限和責任
高校應結合法律法規制定好本校的資產管理制度,清晰劃分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校級國資部門、各業務管理部門在資產管理中的各自的責任,形成管理層級清晰、管理內容全覆蓋的局面,解決資產管理部門不明確的問題。資產管理制度應注重對法律法規的細化,嚴格對高校對外投資、出租出借資產、對外擔保等環節的審批,做好業務流程搭接,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
2.嚴格歸口管理原則,杜絕業務切塊管理現象
首先在制度層面明確各類資產的歸口管理部門,歸口管理部門要以資產類別為基礎劃分,推進管理政策的統一,而后逐漸做到歸口至一個部門。如對于現實中管理分散的房產出租業務,應統一按照市場化的目標進行考核對于容易出現法律風險的無形資產管理,要加強與法律事務辦公室、科研管理、產業管理等部門的合作,主動監管,做好風險應對預案。
3.轉變管理理念,樹立價值思維
要通過內部培訓、學習等各種方式,提升管理人員資產管理理念,將實物管理、價值管理、預算管理統一起來,在績效考核中加強對資產價值的考量。對于合作項目,要對比投入的資源和取得的收益,學校投入的名譽權、商標權、專利等無形資產和房產、設備等有形資產的投入均應進行計算,衡量項目是否有經濟收益,加強經營性資產后續管理。
4.加強基礎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做好系統間數據共享
要做好存量資產信息整理工作,通過專項資產清查等方式對存量資產進行重新核實,此類工作應統籌安排、分類進行,注重對資產價值、用途等變化情況的記錄。第二要健全資產管理全流程信息化體系,將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環節中的風險控制與流程固化結合。在資產采購環節與招投標管理系統銜接,在資產使用環節與資產使用和維護數據銜接,在資產處置環節做好與審批機構以及資產調配系統的銜接。第三要做好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共享,做好部門間同類數據的共享。通過資產采購預算、收入績效考核等方式落實財務監督的力度;通過預算執行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強化審計監督的力度。用內部審核監督程序促進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互通。不同高校資產規模不同,管理體制不同,具體制度設計可以有所區別,總體思路應該都是落實內控規范的要求,建立責權明確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各部門協調配合,共同做好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
作者:于平 單位:北京大學審計室
參考文獻
1..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科學構想.教育財會研究,2015(12).
2.何亞坤.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探討.經濟研究導刊,2015(16).
3.劉莉,樊慶文,徐明.高校國有總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財務與金融,2013(1).
4.蒙穎.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經濟師,2014(1).
5.黃曉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及優化對策.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