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效率與效益
簡單地說,效率要求的是正確的做事,效益則強調的是做正確的事。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效率與效益研究,就是要求人民銀行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要從資產購置、數據統計、信息反映等基礎工作向降低購置成本、使用成本、優化采購方案,提高資產效益,減少資產流失損失等延伸,從單方的注重效率逐步向效率與效益并重,在資金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利用有限的資金保障人民銀行各項業務的快速健康發展,逐步實現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與效益的統一。
二、制約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績效評價體系,存在重效率輕效益的現象
人民銀行不屬于生產經營單位,固定資產是人民銀行開展各項職能的物質條件,其產出收益難以量化,同時人民銀行處于非競爭性領域,固定資產的購置、維修費用主要是國家財政資金,固定資產管理只考慮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缺乏績效評價體系,這使得各級人民銀行選擇的大多是最能滿足業務發展需要的方案,對被選方案是否也是最適宜的方案考慮的不多。最常用見的是在固定資產購置時沒有進行績效評價,未充分論證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發展前景、設備的使用效益,缺乏長遠的考慮,購置后很快就由于某項任務的完成而不再使用,或者脫離了單位的實際,因為不能適應新工作任務的需要而放棄,造成設備使用效益不高,閑置浪費現象嚴重。其余在方案選擇中應該租用的選擇了購置;應該維修的選擇了更新;應該更新的選擇了維修,這些都降低了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益性。
(二)部分固定資產購置未建立標準,高標準購置的現象比較突出,整體購置成本過高
人民銀行只對房屋類固定資產根據不同的級次明確了的配置標準,交通工具的配置按照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標準執行,對其他固定資產的配置缺乏統一的標準,這造成了有些行、有些部門在固定資產配置中選擇高端、高配,一味追求“超前”、“高標準”、“多功能”,固定資產的相關性能遠遠超過了業務處理需要,整體購置成本過高,但資產整體利用效率卻不高,有的行甚至隨意乃至盲目購置,造成了資金的浪費。
(三)缺乏有效的共享共用機制,存在重復購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現象
一方面目前各級人民銀行的固定資產管理采取的各級行管理下的處(科、股)負責制,這種管理方式強化了固定資產的單位或部門占用觀念,弱化了資產的共享共用機制,另一方面隨著一些大型或臨時活動的開展,各級行都根據需要購置了一些使用頻率極低但又臨時急需的資產,這些資產往往在活動結束后就不再需要,一些行購置了閑置,一些行又重復購置,造成了部分固定資產的閑置,利用率不高,極大的浪費了資源。
(四)使用過程管理力度不夠,重購置、輕養護,部分固定資產快速老化或提前不能使用
人民銀行的固定資產管理采取分工負責的方式,會計財務部門是綜合管理部門,注重的是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財產管理部門負責實物資產的管理,財產使用部門負責財產的使用。但從整個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強調的較多的是財產價值、實物的管理,對使用過程的管理較少,固定資產管理重購置,輕使用現象突出。有些行只熱衷于添置新設備,對于正在使用的設備保養和維修不到位,造成設備快速老化;有些行在使用管理中沒有落實到個人,責任人的權責不明晰,造成了有些設備過度使用或長期不正確使用,造成了設備的提前報廢。
(五)處置時效性差、方法落后,造成了固定資產閑置浪費嚴重
人民銀行對固定資產的處置權有明確的規定,這保證了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但也同時造成一些閑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資產無法及時地進行處置,很多閑置但有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只能閑置到報廢期后做報廢處理,實物雖然沒有流失,但使用價值卻白白隨時間流走。
三、提高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效益與效率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增強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效益
構建固定資產效益評估機制,建立固定資產購置、使用、維修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運用合理的科學的效益評估辦法,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購置或租用、標準高或低、更新或維修、報廢或變賣等多項管理內容采取多種選擇方案中進行效益優選。在固定資產管理中處理好改善與提高、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分清輕重緩急,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能發揮效益的地方,讓人民銀行的固定資產管理既正確做事,又做正確的事,兼具效率和效益。
(二)建立固定資產的購置標準,合理配置資產
按固定資產類別采用多指標、多體系,合理科學的確定固定資產配置標準。如辦公設備按人民銀行分行、省會中支、地市中支、縣支行的級別建立固定資產的配置標準,明確辦公用機、打印機、復印機及筆記本電腦及其他辦公設備的型號,人均配置的數量;發行機具按各級發行庫的庫容、業務量建立配置標準體系,明確不同級別的發行庫配置資產的種類、標準。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對于違反固定資產配置標準的進行固定資產購置的進行處罰,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固定資產購置的則予以獎勵,促進各級人民銀行合理配置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益。
(三)整合資源,建立共享共用機制;對部分使用頻率低又必須配置的固定資產采取集中配置資產,調配使用,實現固定資產的共享共用
創新固定資產管理理念,深入挖掘現有存量資產的價值,特別是注重部門之間的資源整合,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手段,促進部門、系統內部的資源共享共用,有效地盤活大量閑置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對于大型活動和臨時需要的資產可由上級行統籌協調集中采購,使用單位辦理借用手續,借用到期將資產交還,解決重復購置和閑置浪費等問題,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四)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動態管理使用維護制度,盡可能的增大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
一是將固定資產管理應貫穿于固定資產使用的全過程,從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開始進行全程管理,涉及采購、使用、維護、財產清查、報廢等各個環節,都要有科學的管理計劃。建立健全包括使用登記、保管、安全防范、損壞賠償等內容的固定資產使用維護制度,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二是將固定資產的使用直接落實到個人,由使用單位對使用人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固定資產做到使用登記、精心維護、妥善保管,對于損壞資產造成損失的,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五)加快資產處置的時效性,在及時資產評估的情況下加大資產處置力度,提高資產運營效益
為使國有資產能夠保值增值、物盡其用,對未到報廢期但閑置超過一定期限、可以預期將來不會在用的固定資產;或已到報廢期、尚有使用價值、但無處可用的固定資產;或雖已報廢但維修后尚有使用價值的資產,要及時委托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確保以合理的價格進行處置,在充分發揮資產使用價值的同時增加資產處置的收益。
作者:遲翔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吉林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