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評價指標體系下保險資產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我國保險資產管理面臨嚴峻的挑戰
目前,債券投資已代替銀行存款成為保險公司最重要的投資渠道,然而,債券市場的走勢也因此會影響到保險資產的配置,進而影響到保險公司自身的業務結構、發展規模及戰略布局,加之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波動加大以及我國金融市場對外全面開放,導致我國保險資產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若保險業要在與各大金融行業的競爭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要提高資產管理效率,直面各種挑戰,在接連不斷的挑戰中謀求發展。現階段,我國保險資產管理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1.1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
在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逐步與世界經濟接軌,我國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國際經濟走勢,同時世界經濟的波動反過來也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分析我國保險資產管理問題時,不僅要分析國內的經濟環境,還要將當前國際政治的變化和經濟格局的調整考慮在內。
1.2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面臨巨大壓力
受托管理我國保險業約90%的可運用資金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2006年以前只能管理保險公司的資產,缺乏直接接觸個人以及其他機構的渠道,而國外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不僅能夠管理保險公司自身的資產,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管理第三方資產,并且第三方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超過50%。同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逐步擴大資產管理范圍,推動資產管理公司由單一管理保險資產向綜合管理社會公眾資產轉變。然而,逐步擴大的資產管理范圍對于起步較晚的我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來說,雖然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不可預知的風險。
1.3投資收益低下
隨著我國保險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保險業的可利用資金也在不斷增長,但由于我國保險業目前的投資渠道過于單一,仍然將資金投資的重點放在存款和債券資產上,而在基金、股票上的投資比例較小,加之近幾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超常增加,造成市場流動性泛濫,債券市場的收益率日趨下降,從而導致我國保險投資的收益率也隨之明顯下滑。所以,如何提高資產管理的投資收益率,是我國保險業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1.4資產負債管理難度加大
近幾年來,保險行業續期效應降低,從而造成保險業的流通資金減少,成本壓力增加,保險負債成本呈現出日漸上升的趨勢,資產負債收益率匹配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如果投資收益率達不到預定利率水平,將導致新的“利差損”產生。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的資產久期遠遠低于負債久期,“長錢短用”現象屢見不鮮,而且隨著負債定價利率的上升,業務增加反而會造成附加費用的增大,此時負債成本較高,資金回報壓力增大。由此可見,保險行業目前的這種資產負債管理機制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
2構建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的原則
科學地建立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考慮現有的統計制度和相關的統計數據,還要充分考慮到國際之間對比的需要,因此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除了要滿足指標體系設置的一些基本原則外,還要滿足以下幾項原則。
2.1主次性原則
由于能夠反映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的指標較多,如果都用來當成評價標準,容易造成指標設置主次不分,給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在選取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指標時,應該遵循主次性原則選取對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產生主要影響的指標,而忽略那些影響較小的指標。
2.2可行性原則
影響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的因素是各種各樣的,有定性的不可量化的指標,也有能夠定量描述的指標。無論是定性描述的指標還是定量描述的指標,都應該是可行的,有據可循的。因此,本文為了更好地將保險資產管理水平作橫向與縱向的對比,所選取的都是評價資產管理水平的可行性指標。
2.3比較性原則
在運用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問題時,往往要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因此在選取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指標時,不僅要便于保險資產管理自身前后進行比較,而且還要便于與其他金融業資產管理水平之間進行比較。另外,為了能與國際保險資產管理接軌,還要在指標選擇上盡量靠攏國際通用標準。
3構建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的理論框架
在我國保險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進程中,保險資產管理作為保險公司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其盈利水平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決定了保險業的自主競爭能力,也成為保險業增強盈利能力和償付能力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促進金融市場穩步協調發展的主要途徑。為了構建科學合理的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本文結合我國保險行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了我國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體系的理論框架。
3.1保險資產管理的現實競爭力
所謂的現實競爭力就是指主體在現實中獲取競爭優勢所擁有的資源。保險資產管理的現實競爭力主要由資本市場的投資規模、資產管理效率、資產管理的業務能力以及風險控制能力等要素構成。資本市場的投資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行業投資主體的資產管理能力,是各行業在資產管理上相互競爭的核心方面;不同行業資產管理業務能力的強弱也是現實競爭力的基礎;而風險的管控能力是企業管理人自身管理能力、風險防范意識的重要體現,構成了資產管理公司之間相互競爭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保險資產管理的效率與未來發展的高度。為了提高保險資產管理效率,有必要將國外先進的資產管理理論和方法應用到我國的保險行業中,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國保險業投資覆蓋了證券、貨幣、衍生品等各投資領域,并在此范圍內打造不同風險收益率的產品鏈,在更廣闊的空間內為客戶們捕獲投資機會,分散投資風險。
3.2保險資產管理的潛在競爭力
潛在競爭力是相對于現實而言的,它對于未來整體競爭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險資產管理的潛在競爭力是使現實競爭力得到有效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所在,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政策支持以及業務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等要素。在大資管時代,資產管理范圍的逐步擴大,使得保險資金的風險進一步加劇,并且對現實金融市場環境變化的反應也更加敏銳,國家政策支持可以為保險資產管理提供寬松的外部環境,而業務、產品、組織上的創新對于提高保險資產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了以資產管理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為分體系的保險資產管理整體競爭力的理論框架。在此框架內,資產管理的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共同影響著保險資產管理的整體競爭力水平的高低。
4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構建
目前,由于我國保險行業的信息披露制度還不夠完善,監管機構對于保險資金運用所涉及的財務會計制度和估算方法并沒有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使得國內各家保險公司的財務會計報表之間缺乏可比性。因此,本文在我國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體系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對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指標只作定性描述,并將保險資產管理競爭力評價體系分為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兩個子評價體系,總共設置14個指標。
4.1保險資產管理現實競爭力評價指標
市場規模反映了資產管理業務的寬度和廣度;資產管理效率是國內外資產管理競爭的一個核心方面,因此本文選取投資收益率來體現保險資產管理效率。資產管理的業務能力指標又可以細分為資本負債比、資本安全性、資本流動性、資本充足性、業務產業鏈和業務價值鏈。資本負債比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流動性負債與總資產的比值,不僅能反映企業資產管理所面臨風險的大小,也能反映企業資產管理的能力。保險資金運用的核心就在于平衡資產和負債之間的關系,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運用委托人的委托資金進行投資決策時,不能只考慮資產或負債,而必須要保證資產和負債的動態協調與平衡,為資產委托人提供長期穩定的預期收益;資本安全性、資本流動性客觀上反映了資產管理的服務屬性;資本充足性、業務產業鏈和業務價值鏈3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保險資產管理的實物資源、業務寬度和業務價值。風險控制能力是現實競爭力的又一重要體現,本文選取資本縮水幅度這一負面指標來度量對保險資產的風險控制能力。
4.2保險資產管理潛在競爭力評價指標
企業信用評級是用來反映各個保險企業信用情況的指標,這個數據信息對于金融行業的國際化競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國的保險資產管理在國際競爭中要立于不敗之地需要有良好的企業信用評級;國家政策對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國內外其他資產管理公司的支持力度不同,也是目前資產管理公司的潛在競爭力之一;業務創新、產品創新和組織創新是最重要的潛在競爭力,它能夠轉化成現實競爭力,決定資產管理公司未來發展的規模和效率,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這一系列的創新能夠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增強保險資產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更能夠提升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以上一系列指標不僅將我國保險資產管理水平與國際先進的資產管理水平統一了量化標準,也為與銀行、證券、基金的資產管理水平進行對比提供了依據。近年來,我國保險投資規模下降,投資收益率明顯下滑,保險負債成本日漸上升,資產負債收益率匹配的難度加大,國內保險公司的資產久期遠遠低于負債久期,企業信用評級制度不完善,創新能力不強,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說明我國現階段的保險資產管理無論在現實競爭力還是在潛在競爭力上都有待進一步加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擴大業務范圍對于我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壓力較大。因此,現階段我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必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逐步改革現有的保險資產管理模式與運作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規模型向效益型轉變、內部管理型向市場競爭型轉變,形成以提高效益為終極目標的全新的資產管理模式。具體來說,我國的保險資產管理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增強風險意識和風險管控能力,同時還需要與其他資產管理機構在業務、風險管控等能力的對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努力擴展自己的產品類型和范圍,不斷創新產品的設計,借鑒國內外金融行業其他市場主體先進的產品開發技術及經驗,針對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創新開發新型產品,提高其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控制成本,降低投資風險,拓展金融服務領域。另外,保險公司也要努力促進承保業務和資產管理之間的協調發展,建立產品設計、銷售與投資的協調發展機制,切實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通過承保業務的發展促進資產管理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反過來,再通過資產管理的高效率促進保險業務結構的優化調整。這樣,我國保險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才能逐步適應保險業和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形勢需要。
作者:姚夢雨 蔣濤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