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小企業無形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無形資產的管理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既象征著市場競爭的時代意義,也把控著中小企業發展的未來趨向。正視無形資產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市場價值也是發展中小企業的應有思路。
關鍵詞:無形資產;企業;管理
無形資產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之下,其表現形式與經濟內涵越來越具有豐富性。本文結合中小企業在當前無形資產管理局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明確中小企業在無形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中小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我國中小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問題
(一)國內企業不重視甚至忽視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的管理,一方面需要提高企業對于無形資產的重視,另一方面也當然地需要企業提高對無形資產管理的水平。歐美發達國家,很多企業都特別重視無形資產對于企業發展的后勁與推動作用。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對于無形資產的認識,需要經歷一個轉變的過程,這當然也是企業,提高其競爭能力,必然面對的困難。
(二)不法企業經營者的侵權行為
無形資產指的是商標權著作權、版權、廠商名稱權、專利權等,具有知識型、智力型的企業資產。對于這些企業資產的運用,顯然需要一定的法律途徑進行維護。不法企業對無形資產進行侵權的主要表現形式如下:第一,使用其他著名企業的商標。一些著名商標在經過長時間的市場競爭之后,確立了其市場競爭地位,很多企業由于利益的驅動,在很多情況下,盜用這樣企業的商標,造成了對知名商標的侵權現象,與此同時,這樣的不法企業也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不法利益。第二,冒用他人的廠商名稱。有的市場競爭者沒有進行商標權的申請,但是其廠商名稱也足夠對這樣的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聲譽影響。有些不法企業,對著名的廠商名稱權進行侵權,把自己的場上名稱換成知名的廠商名稱,這樣也就獲得了不法的市場競爭利益,這也是對無形資產的一種侵權的表現形式。第三,故意使用消費者產生混淆的商標或者廠商名稱。不法企業侵權的形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很多企業為了牟取不法的利益,故意使用與著名商標,甚至知名的廠商名稱相似的商標或者廠商名稱,這樣就使得消費者造成了一種混淆的前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之下,對無形資產的侵權現象時有發生,花樣百出,這既是市場競爭環境下利益驅動的表現,也是不法企業缺乏法律觀念與權利觀念的表現。
(三)忽視無形資產的開發、評價和利用
從觀念上來說,很多中小企業對于無形資產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無形資產如何體現其市場競爭價值與市場發展潛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小企業對無形資產的重視程度。不能夠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市場競爭價值,也就不會真正地想去建立對無形資產的管理體制與機制。觀念上的落后,就造成了對無形資產管理在行動上體現的不足。忽視無形資產的管理觀念與意識,不能正確認識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的關系進一步淡化了我國企業對無形資產管理的意識。
二、我國中小企業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的有關建議
(一)完善無形資產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的無形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是確保無形資產發揮相應的市場價值的基本前提。要建立完善的無形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明確我國當前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法律問題。換言之,我國無形資產管理在法律上存在哪些漏洞以及存在哪些需要彌補的不當之處都需要真正找出來,并用法律來解決。可以通過政策調研以及召開相關的研討會的方式來探索我國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第二,政府部門應當積極聽取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對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法律問題的建議與意見。中小企業是無形資產管理的主體,其在市場競爭環境當中最能夠清楚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法律問題。只有政府部門充分的聽取中小企業的建議,才能夠使得制定的法律法規并切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法律法規應當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相契合,在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形勢之下制定。第三。積極借鑒國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我國無形資產管理發展起步較晚,對于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建立,缺乏應有的實踐經驗。國外發達國家對于無形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比較健全了,借鑒國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對我國無形資產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相關的法律法規需要借鑒國外經驗,但是也應當結合我國中小企業對無形資產管理的現狀。這是確保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能夠真正解決我國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的關鍵。
(二)完善我國的價值評估機制
無形資產具有市場價值,也具有促進市場競爭的資產本質。馬上我過無性資產的價值評估機制,對于無形資產在我國,市場上的流通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充分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我國中小企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支持之下,尤其是在近幾年呈現出了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趨勢。這也客觀說明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時間較短的現實。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確定,必須在中小企業的這種發展的現實狀態基礎之上來建立。其次,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建立,應當堅持中立性的原則。中立性的原則要求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主體必須是由與中小企業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同時,中立性的原則也要求對無形資產評估機制要堅持運用科學的程序。科學、合理的程序是確保我國資產評估機制得以科學運行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材料來源,必須具有廣泛性、全面性和合理性。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無形資產的評估的科學性。最后,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運行,要真正的與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相契合,尤其是與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相協調。這是確保無形資產評估機制得以正確運行發揮相應的市場價值的前提。從根本上來說,無形資產的價值是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與改變的。市場經濟學認為,任何市場資產都會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也完全不會例外。換言之,這就要求對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在市場瞬息萬變的過程中發揮持久的推動作用。
(三)完善制度措施,切實改進內控管理機制
無形資產的管理是中小企業內部資產管理的核心任務之一。企業對資產管理的最重要的不足,就在于沒有建立起對資產管理的制度措施,完善的制度措施是企業的資產發揮相應的市場價值的必要基礎。無論對有形資產還是對于無形資產來說,這一點都是相同的。完善中小企業內部對于無形資產管理的制度措施,需要中小企業做到以下幾點:其一,明確本企業內部在過去的對無形資產的管理所存在的制度漏洞與制度缺陷。也就是說,真正地找出自身在制度建設方面,對于無形資產管理的疏忽之處。這是解決無形資產管理制度措施的第一步。其二,加強中小企業之間的經驗交流與優勢借鑒。中小企業的發展的共同特點就是,中小企業有相似的市場成長環境與相似的國家政策支持措施。這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軌跡具有相似性。換言之,對無形資產的管理也就具有了某些相似性的特征,中小企業之間加強對無形資產管理的經驗交流與優勢借鑒,能夠在更大程度上相互取長補短。其三,中小企業應當加強向國外先進制度的學習。國外的企業對于無形資產的管理與發展具有相當成功的經驗,在企業的發展與成熟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地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度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對無形資產的內部的管理制度真正成熟地建立并發展起來。
(四)暢通內外渠道,健全內控評價監督機制
評價監督機制是無形資產獲得科學評價的前提。中小企業內部要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的專業性,內部對無形資產評估的監督制度的健全應當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應當明確中小企業內部對無形資產評估的主體,確保中小企業內部對無形資產評估具有中立性。這就需要中小企業內部做到對無形資產評估的主體,必須與無形資產沒有直接相關的利益關系。其次,中小企業內部對無形資產監督制度的確立應當與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決策保持一致。中小企業是正處于發展階段的企業模式,在其發展過程當中,勢必會有一些影響中小企業發展方向與規模的戰略決策。對無形資產評估監督機制的確立,必須與企業發展戰略保持高度一致,這樣才能確保無形資產的評估具有可持續的發展性。最后,無形資產的評估監督制度的健全,應當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總之,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對無形資產評估監督機制的確立與健全,必須真正重視中小企業內部無形資產監督機制對于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仁衛.無形資產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1)
作者:吳雪穎 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