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響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建設節約型機關,應進一步加強對資產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本文結合天津市和平區地稅局資產管理現狀,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做了深度剖析,以期得到解決方案和發展方向。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融入到資產管理工作當中,圍繞天津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規章制度,有效促進國有資產合理配置,全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深入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現以天津市和平區地方稅務局資產管理工作為背景,深入調查研究該單位資產管理現狀,分析探討目前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合理提出資產管理改進方向。
一、基本情況
天津市和平區地方稅務局自成立以來,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主動加壓、創新招法,不斷強化資產管理,合理資產配置,規范資產處置,不斷研究和探索資產管理的新思路、新舉措,有效促進了本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規范和統一。“十二五”期間,固定資產總額增長25.72%。除電腦、打印機等信息化設備由辦公室、信息科協同管理外,全局資產由辦公室負責統一管理,現有資產管理員一人,專項負責全局資產管理工作。和平區地稅局嚴格執行市地稅局資產管理相關規定辦法,在資產購置配備、使用維護、報廢處置、定期清查、監督檢查等方面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了資產管理工作達到賬、卡、實相符標準。尤其是涉及政府采購的資產購置類工作,從采購計劃上報、執行、歸檔各環節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確保采購各項工作合法合規。充分利用現有采購方式和新成立的天津市政府采購電子商城,凡列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范圍的項目,無論金額大小,一律進行政府集中采購,切實貫徹落實“應采盡采”規定,并及時做好政府采購檔案的歸檔整理工作,確保資料齊全,有據可查。
二、存在問題
由于歷史、制度及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和平區地稅局資產管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資產購置預算不全面
2014年,新預算法的實施在法律層面上確立了全口徑預算體系。新預算法明確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管理。在此背景下,和平區地稅局樹立了“無預算不支出,超預算不執行”的預算管理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制定全局預算。但在資產管理方面,由于小額資產購置的不確定性,給預算制定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正因為部分科室在每年預算制定時,不能及時提出資產購置需求,從而導致每年都存在預算外資產購置支出,而這種情況與“無預算不支出”的理念相悖。
(二)資產購置職能不統一
資產購置是資產管理重要環節之一,涉及預算、政府采購、檔案管理等多方面內容,在資產管理日趨嚴謹、細化的新常態下,購置職能設置需要有更高的專業素養和規范意識。本單位在資產購置管理方面,尚存在薄弱環節,一直未能明確設置各科室購置權限,加之預算制定不到位,資產購置隨意性較大,除需統一進行政府采購的資產以外,各科室一般在向辦公室申請備案后自行采購。這種資產購置方式弊端較大,一方面不利于資產購置環節的檔案文件留存和固定資產及時入庫等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不利于各科室建立預算意識,影響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同時阻礙資產管理購置環節規范化進程。
(三)資產管理銜接不順暢
資產使用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中之重,有效使用管理是控制經費支出、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重要保障。前文已提到,資產管理主要由辦公室統一負責,但對于計算機等信息化設備,信息科享有分配、修理、報廢的權限。政出多門,權責不清。各部門掌握信息有限,缺乏及時有效溝通,數據不能第一時間傳遞共享,無法為下一步精細化管理資產使用情況提供及時、可靠、全面、有效的數據基礎,造成管理漏洞,影響資產管理各環節的流暢性。
(四)資產管理工作不細致
對比市地稅局和部分兄弟單位,和平區地稅局資產管理工作執行標準不夠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資產報廢為例,目前只做到以年限為衡量標準,到報廢年限的統一報廢。實際情況中,有些資產雖然達到報廢年限,但是仍能適應業務工作需要,同批報廢會造成資產的浪費。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很難準確掌握具體資產的使用情況和使用者的配置需求,為了確保工作順暢開展,有時只能在預算中,按報廢年限確定資產購置數額。
(五)資產處置變價不同步
因受資產回收公司等客觀因素影響,資產報廢后不能做到及時回收,進而報廢資產數額與后期回收收入不能逐筆對應,這種情況就給上繳回收收入帶來麻煩。
三、產生原因
(一)預算意識亟待加強
新預算法實施以來,和平區地稅局第一時間邀請了市地稅局行政財務處相關領導給本單位相關科室講解新預算法。但是因培訓場所受限,僅個別科室參加新預算法講解,培訓成果也未及時在全局推廣宣傳,“全口徑預算”、“無預算不支出,超預算不執行”等預算理念并未深入人心。資產購置上,雖然各科室有不可避免的小額資產購置需求,但究其內因正是各科室缺乏預算意識,在日常工作當中不能將工作計劃與預算需求掛鉤造成的。因此,干部的整體預算意識亟待加強。
(二)資產管理力量薄弱
隨著時展和社會進步,對行政機關資產管理工作要求逐步提升。為深入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切實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勢必需要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具體而言,從資產使用年限、分配科室、使用現狀到工作內容、資產性能的匹配度等多方面,都需要有清楚明晰的賬表臺賬,以實現個性化管理,區別批量式處理。因此,只設一名資產管理員負責全局資產的管理方式,無法達到資產管理細化標準,已不能滿足資產規范管理的現實要求,迫切需要加強資產管理人員力量。
(三)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工作規范,制度先行。隨著資產管理工作職能相應轉變,要求逐步細化,程序日臻規范,和平區地稅局現有的資產管理制度已無法滿足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特別是出現資產購置職能不統一、管理權限區分不明情況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沒有明確資產管理流程和責任劃分的規章制度造成的。因此,從規范資產管理工作全局角度出發,完善資產管理相關制度則顯得尤為重要。
四、對策建議
(一)加強預算意識,提高預算水平
資產管理應與預算管理緊密結合。在每年預算制定前夕,召開預算宣傳會議,對各科室按照資產現有情況和來年工作安排,對上報的預算需求提出明確要求,后經分管局領導同意、局黨委會審批通過,以此確定來年預算。同時,嚴格按照預算內容購置資產,除突發事件外,不再通過預算外資產購置審批。
(二)完善制度規范,明確職責范圍
為加強資產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有序的辦事機制,根據現有規章制度,結合實際制定資產管理相關制度。通過制度實現資產管理標準化流程,提高資產管理規范化水平,將資產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個性化要求落實到制度層面,改變現在職能不統一、銜接不順暢的不利局面,建立具有特色的涵蓋購置、分配、使用、處置等資產管理各環節、全方位的制度體系,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三)強化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要實現資產精細化管理、個性化管理,單靠資產管理員個人是無法實現的。在單位內部建立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局領導任領導小組組長,各部門負責同志任組員,并在此基礎上,在每科室設置資產管理員。全局資產管理員負責資產總臺賬,將各科室資產明細下發至各科室資產管理員,由各科室資產管理員負責完善資產的使用情況,掌握資產性能與工作內容的匹配程度,隨時記錄資產配置要求。制定全年資產清查計劃,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計劃完成情況,按計劃組織資產管理成員清查、檢修局內資產,調劑使用低效運轉和超配置資產,建立部門內部的共享、共用機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細化資產管理。
(四)加強痕跡管理,促進規范運轉
資產管理工作頭緒繁多,在實際工作中注重流程規范、痕跡管理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購置、分配、使用、報廢等資產處理環節中,資產管理人員應特別注意,做好各環節相關文件資料的留存工作。相關經手人員應設置具體事務明細臺賬,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加強痕跡化管理。這不僅有助于規范資產管理工作,而且也在某些程度上便于日后資產清查以及上級機關對資產管理工作開展檢查。
(五)充分利用資產,提高使用效率
按照中央、市委以及市地稅局黨組關于集中清理辦公用房的統一要求,前段時間和平區地稅局集中開展了辦公用房清理整頓工作。通過清理整改,本單位現有部分空置辦公用房。為充分利用公共資源,提高辦公用房使用效率,避免造成空置浪費,希望上級機關可以出臺相關制度規定,明確空置辦公用房使用范圍,由各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將空置辦公用房充分利用起來。
作者:宋志平 王希榮 孫璇 單位:天津市和平區地方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