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移動互聯網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對于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已逐步成為其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探討了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下大學生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流程,并提出了可遵循的步驟。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大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獲取知識,如何管理知識,如何使知識發揮作用,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應用和創新知識的能力。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大環境下,借助移動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信息查閱或知識學習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狀態。學習變得簡單,只需輕劃指尖,無論是別人推送過來,還是自己主動獲取,海量信息觸手可及。但看的多了,聽的多了,能夠記在心里里的卻少之又少,靈感與感悟轉瞬即逝,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有價值的信息很容易流失。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6.88億,手機網民規模為6.2億。手機網民中學生群體占比最大,為25.2%。①其中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是移動終端設備的重要使用人群。同時,對大學生來說,他們迫切希望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來建立移動的個人知識庫,但往往又不善于系統地進行知識的管理。
1移動互聯網與個人知識管理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即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②4G時代的開啟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凸顯必將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注入更大的能量。個人知識管理的實質就是個人的知識從收集、分類到存儲、管理再到利用、創新的一個有序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個人吸收知識并把隱含的知識變成顯露的知識,以及對知識進行學習和創新的過程。在這個互聯網及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知識的傳播速度很快,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使用者可以僅通過點擊保存或者分享按鈕,就足以完成知識的傳播。③在信息海洋中,靈感一閃而過,對有價值知識的有效管理就成為知識的更新和應用的基石。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知識管理迫切要求移動化。以移動技術、無線技術為支撐,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使用戶能夠通過手持設備與后臺門戶中心進行知識的獲取、搜索、聯系、組織和創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知識支持。④
2大學生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注重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經濟時代,智力資本漸漸變得越來越受重視,知識工作者層出不窮,合作與競爭的全球化趨勢已不可阻擋,知識的價值及其重要性已經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在這個注重知識的時代,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具有知識創新能力的人才。如今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普及使得大學生每天接觸的知識信息呈指數形式增長,在這種環境下,大學生必須具備從信息的大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轉化為個人知識的能力。把信息轉化為個人知識的這一過程就是在進行個人知識的管理。在獲取知識信息的同時,大學生還需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而要想在實際中應用和創造知識,唯有通過不斷學習,加強個人知識管理的能力,才能實現這一目的。因此,不管是為了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還是信息量劇增的原因,亦或是知識應用與創新的社會需求所致,當代大學生必須對知識進行管理,方能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
3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流程的探討
現如今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借助這些設備,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查閱信息、獲取知識、分享內容并能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所看到的信息資料也是五花八門,紛繁復雜,價值不一,真偽難辨,要及時找到所需知識并非易事。鑒于此,筆者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的流程作了探討,可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3.1分析個人的知識需求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在本科學習期間的專業要求和課程設置決定了他們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有的可以在課堂上得到滿足,還有一些往往需要借助網絡或其他方式來解決。除了專業方面的需求,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閱歷、興趣愛好、原有認知結構等也會影響到他的知識需求。基于此,大學生可以綜合這兩方面來分析自身的知識需求。同時,為了能夠精準地“對癥下藥”,可以把自身的知識需求按照領域的不同進行分類。分類不僅僅指簡單的分為幾個大類,而是進行樹狀的層級分類,達到知識的細化和具體化,這樣才具備可操作性。因此,大學生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即為整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確定個人的知識需求。
3.2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手段
確定了個人的知識需求后,接下來就該探討搜集知識的途徑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M-learning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對于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使用手機進行網絡檢索、社交活動、記錄備忘、與人溝通已然成為一種常態,體現為對手機有很強的依賴性。就個人知識管理來說,大學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機來做以下事情:訪問各個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登錄高校圖書館網站,下載各類數據庫中的文獻;安裝手機閱讀器,學習知識內容;收集各類App上有價值的資源;從社交軟件上獲取別人所分享的信息等等。現如今,網絡上的信息資源鋪天蓋地,應有盡有,同時也有不少的偽知識。所以在知識收集時一定要辨別真偽,切不可全盤接收。
3.3選擇個人知識管理軟件
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方法手段后,就該考慮如何管理這些知識了。在計算機中,我們可以借助Windows系統中自帶的樹狀結構層級文件夾或者某一知識管理軟件(如OneNote、PKM2、CyberArticle等)來管理各種格式的文件。同樣,學習者也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到可以進行知識管理的手機App,如印象筆記、為知筆記、有道云筆記等。這些手機版的個人知識管理軟件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存儲、管理及分享知識。同時,大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其中一款或多款并用的方式來進行個人知識管理。
3.4建立并維護個人知識庫
安裝了個人知識管理軟件后,就要開始充實它了,即建立個人知識庫。大學生進行個人知識管理時,應該制定一套分類存儲,及時更新、修改、刪除及與他人分享交流的規則,便于以后快速查找與利用。然后在實踐中逐漸擴充與完善,最終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個人知識庫。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知識需求也發生著變化,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不間斷地對個人知識庫的內容進行調整,如補充、更換、刪除,使之更符合自身的需要。
3.5應用并創新個人知識
此外,創建個人知識庫的目的是在合理運用自身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在與他人進行信息分享交流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改善自我學習的能力,促進知識的創新。知識唯有通過實際的檢驗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不能通過實際檢驗的知識就相當于沒有用的垃圾。對信息時代的大學生而言,不僅要知道積累知識的方法,還要把所學到的知識與學習、工作、生活相聯系,付諸實踐。讓學到的知識產生更大的價值,讓所學的知識成為個人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發展。此外,還需要及時地補充更正原有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可以適應新環境的新知識,也就是知識創新。在這個知識就是金錢的時代,知識創新格外吸引世人的關注,創造知識就是創造財富。大學生要在注重積累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同時,能夠創造新的知識。
4結束語
從前面的分析,可得知個人知識管理是個不間斷的過程,需要隨時添加的新的資源、更換甚至刪除失去價值的信息。所以說,在個人知識管理系統中,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關系是相對的,也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借助知識管理系統得到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大學生搜索信息或瀏覽網頁時,如果沒有及時保存和管理所需信息,之后再尋找的話往往花費很多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手機上移動的個人知識庫因其隨身攜帶性,在信息的保存、靈感的記錄方面要比傳統的計算機上個人知識管理系統更為便捷和及時。大學生作為年輕的群體,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多,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進行個人知識管理能高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促進知識創新。此外,大學生利用App軟件進行個人知識管理過程中,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潛移默化地促進個人的成長。
作者:薛娟娟 單位:長治學院電子信息與物理系
注釋
①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6-01-22.
②吳彥國.移動互聯網淺析[J].輕工科技,2013(9).
③田軍.基于移動App的大學生個人知識高效管理芻議[J].圖書館界,2015(2).
④方明英.移動學習中個人知識管理的現實意義及路徑選擇[J].軟件導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