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能力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人類社會正從工業時代進入知識時代,知識資本躍然成為企業管理最重要的資源。知識管理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出現的把知識當成企業戰略性資產進行管理的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方式,是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從知識管理中的知識獲取積累、知識內化共享和知識應用創新分析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從而提出通過實現知識積累制度化,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和完善激勵機制,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關鍵詞:知識;知識管理;企業創新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面對國際上強勁的競爭對手,企業想要在經濟市場中謀求生存離不開創新,如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是當前我國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1世紀是知識爆炸、產品不斷升級、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企業的發展正處于知識化的社會環境中,面臨著以知識為基礎的更高形式的競爭,其興衰成敗、競爭力強弱不僅僅依賴于經濟資源,而更多取決于知識資源和創新能力,以及是否善于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將成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一、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
知識管理是在組織中構建一個知識系統,通過知識的獲取與積累、內化共享、應用的循環,使人與知識緊密結合,創造集體智慧,從而提高創新能力,以幫助企業做出正確決策,應對市場變遷。
(一)知識獲取與積累提高創新能力。知識獲取是對內外部信息和知識提煉、解釋和組織以產生新知識的過程。知識積累指在知識獲取的基礎上,企業對其特有的生產、組織與管理知識經驗歷時保留與傳承的各種努力及結果。知識獲取能夠產生知識的增量,知識積累能夠產生知識的存量。知識存量決定著初始創新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初始條件;知識增量決定著動態創新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成長條件。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求企業要充分地組合和整理內部現有的知識資源,而且要充分地吸收利用外部的前沿知識,通過對知識整理和分類,將無序信息有序化,使創新過程流暢,各階段緊密有序。魏江、許慶瑞認為,企業通過外部獲取的信息、先進技術與內部知識相結合以實現技術創新與擴散,儲備與積累技術和知識,從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張軍等人基于知識創造動態理論,通過構建動態環境下企業知識管理(包括知識積累與共享)與創新能力的關系模型,對我國257家企業的數據調查進行實證檢驗發現知識積累與內外部知識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二)知識內化共享增強創新能力。知識內化是將外部知識或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的過程,即通過知識交流和共享,使員工能夠吸收和理解新知識。顯性知識經過重組形成新的知識,員工在實踐這些新知識的同時又創造出新的隱性知識。企業通過知識獲取所得到的知識不一定能夠為企業所用,一些知識(如隱性知識)的存在形式導致企業不能被充分利用。Polany認為知識內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知識真正內化時,才能正確地應用。知識內化可以鞏固企業獲得的新知識,使員工深入理解創新。因此,企業需要將知識充分轉化為企業所用的新知識。內化為能被企業所利用的新知識,就要在企業員工間進行共享,讓員工提高其個人知識和創新能力。知識共享指企業內為交換知識或信息、增進對信息意義的理解或復制、傳播成功經驗而開展的各種交互性活動。企業為確保新知識能夠得到更好地學習運用,必須利用現實發展的信息技術,通過建立、完善知識管理數據庫,確保知識能夠得到共享,強化知識在企業內部的引導和通融。知識共享的開展不但能夠幫助企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及企業文化,更能有效地刺激員工的知識學習欲望以及共享的意愿,大大提高了知識型員工與非知識型員工的學習能力。企業通過學習交流活動及各種形式的培訓,培養員工學習能動性的同時,也能夠將企業打造成學習型組織。知識在交流中可以得到新的整合而產生新的知識,可以說知識共享的過程也是知識增值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在共享過程中的整合與升華。知識共享機制為這些知識流動提供了平臺,為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新知識和新方法。
(三)知識應用激活創新能力。知識應用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創新。從決策與指導的角度出發,通過運用知識選擇方案來指導行為。從慣例化方面來說,對于企業內已達成共識的知識,可以將其嵌入到程序、規則和認知形態中,形成企業的共同文化、認知或技術規范。從知識商品化角度來看,知識創造的最終目的是產生超額利潤,而這必須通過產品化來實現。知識管理為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它是把企業應用知識的整個過程和業務流程密切結合起來,通過知識和信息融會貫通來發揮作用,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實現創新管理,從而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通過知識管理,企業對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不斷地從外部獲取知識和信息,并將其內化為知識庫的一部分,傳遞給決策者。決策者面對市場的各種變化因素,可以比較各種選擇方案和可能結果,做出快速反應,以減少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把突發事件的影響減降到最小,迅速地解決客戶的問題,從而更好地規避風險、把握機遇。
二、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措施
(一)實現知識積累制度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創新需要將知識積累制度化,就是以制度的形式將技術創新的規范、組織行為和知識確定下來。具體而言,通過信息化的知識管理,通過挖掘和管理把個人隱性知識轉化為組織顯性知識的過程,以制度形成組織層面的有意識、有目的地積累和共享知識資源,確定組織知識積累的過程。制度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文檔化管理,形成知識庫(信息庫),最大限度地將個人和小團隊擁有的隱性和顯性知識可視化,實現知識積累和組織記憶的保留和延續,有效利用企業內部創新知識資源的最佳實踐效果,協調各部門間的接口界面,以制度形式將接口界面管理的各種臨時措施固定下來。建立知識庫將企業、部門、個人現有的知識進行集中整理、歸類、整合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創新。數據庫應包括技術創新的基本理論、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相關知識、創新過程中成功或失敗解決問題的案例。當員工遇到同類問題時,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在知識庫當中進行搜索,會很容易找到符合需要的答案或解決措施,不至于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增強知識內化,實現知識共享。企業的創新活動,不是單純的“拿來主義”,需要利用人才及團隊的能力、先進的理念、成熟的思想、完整的設計方案、縝密的實施計劃、高效科學的嚴密組織、熟練的實施技巧、嚴格的監督檢查等一套完整的創新體系能力。知識管理通過建立知識共享平臺為員工提供一個內容更豐富、范圍更廣泛的討論環境,為創新提供所需的新知識或新技術。人是創新活動的決定性因素,間接學習和直接實踐是獲取能力的主要方式,創新能力的提高來自于學習實踐,離不開對知識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知識生產傳播擴散的管理,團隊的能力不等于個人能力之和。知識內化共享關鍵是人,很多企業創新能力不高的原因在于沒有專門的人員對知識進行管理,東拼西湊使得知識不能達到系統性和科學性,對創新的利用價值不高。真正對創新起促進作用的知識需要專門的知識管理團隊進行管理,建立專門的知識管理團隊,不僅節約資源,而且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快提升創新能力。通過學習培訓方式,實現員工間知識共享,使創新活動的參與者整體地擁有充分必要的知識,特別是要整體上具備先進的經驗,使各層團隊擁有、保持、發展應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積累先進工作經驗和實踐,使之具有足夠的創新能力,使個人的創新能力在群體的創新能力發展中得到加速提升,實現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地位。
(三)完善激勵制度,加強知識應用。知識應用為企業提供決策時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提高決策效率和準確率。知識創新能夠產生企業知識的質量,是知識管理的終點也是起點。企業對于知識的應用是強化創新能力的重點和目的,不管是知識獲取積累還是內化共享,最終目的都是要讓企業用新知識進行管理,順應市場發展規律,提高競爭力。知識的匯集和碰撞往往會帶來新的突破,不僅可以挖掘員工的隱性知識,還可以激發員工產生創新觀點。要有效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需要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能夠充分地肯定和有效地利用創新成果,根據創新成果轉化的經濟效益來激勵創新者,對創新人員進行表揚和獎勵,從而促進創新成果的發明創造。根據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就要求企業在物質與精神激勵方面建立相應制度,如提高薪酬待遇、設立各類獎金、福利等;實行競爭性激勵,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制度,優勝劣汰,促使員工不斷學習、創新;進行榮譽激勵,如在大會上進行表揚、頒發榮譽證書。同時,建立合理的處罰制度也是有效激勵機制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結語
知識管理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對提高創新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是應對新時代挑戰的重要戰略。通過知識管理及時不斷、全面地補充各種信息資源,使企業創新知識庫不斷積累并保持新鮮血液,而企業創新能力是保持企業活力的根本,企業只有通過知識管理才能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過知識獲取積累、內化共享和應用創新來提升創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通過實現知識積累制度化,知識管理系統的建立和激勵機制的完善,將企業的知識管理和創新能力提升相結合,營造創新的環境,培養創新的意識,提高創新的能力,已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和最迫切的戰略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
[1]魏江.企業技術能力論———企業技術創新的一個新視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許慶瑞,徐靜.嵌入知識共享平臺-提升組織創新能力[J].科學管理研究,2004.2(1).
[3]張軍,許慶瑞,張素平.動態環境中企業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4(4).
[4]胡繼華.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其形成機制[J].江蘇商論,2010(7).
[5]劉蕾,胡宏.基于知識管理策略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選擇[J].經濟問題探索,2010(5).
[6]劉海運,游達明.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突破性技術創新能力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12).
[7]王向陽,盧艷秋,趙英鑫.知識獲取、路徑依賴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18).
[8]徐建中,李榮生.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技術創新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7).
[9]夏訓嘉,廖馨.企業知識管理與技術創新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11(8).
作者:井稚惠 單位:新鄉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