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內全民閱讀的知識圖譜,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WebofScience為數據源,簡要概括全民閱讀研究的發展趨勢,利用CiteSpace可視化工具展現國內全民閱讀研究的年代分布、學科構成、機構合作以及熱點主題與前沿等知識圖譜。
關鍵詞:全民閱讀;知識圖譜;研究熱點
一、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閱讀習慣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已從過去的“讀書時代”進入到“讀圖時代”。國民閱讀率總體下降,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學術界也對全民閱讀進入了深層次的探討。易圖強國內全民閱讀研究進行了量化分析,從作者及其所在單位、刊載的期刊、學科分布、選題內容四個方面闡釋中國大陸全民閱讀研究的狀況。李玉萍基于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進行了新媒體環境下全民閱讀策略研究,并提出了促進全民閱讀的具體策略。李杏麗基于知識地圖法分析了國內閱讀推廣的現狀。從研究現狀來看,國內已有有關全民閱讀研究的可視化分析,本文對國內全民閱讀研究的發展進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其歷史、現狀與前沿。本文應用CiteSpace軟件繪制分時段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通過對比分析不同時間段的研究熱點,識別出全民閱讀研究前沿。
二、研究數據及其發展趨勢
本研究以CNKI為數據源,檢索策略為:主題=“全民閱讀”OR“全民讀書”;來源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時間跨度=所有年份。排除報紙、年會通知、目錄、獲獎名單、資訊等。檢索時間為2018年12月1日,共檢索到文獻6043篇。統計發現,國內全民閱讀研究分三個階段:1991-2005年,文獻量緩慢小幅度增長;2006-2015年,全民閱讀研究受到了大量關注,文獻量快速上升,并且逐年增長;2016-2018年,全民閱讀研究的文獻量穩定,由于本研究搜索的時間不包括全年數據,且有些文獻更新較慢。但是,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幾年的全民閱讀研究的文獻量將會波動增長。這不僅跟我國的讀書文化有關,更深受現代讀書熱情的影響。自全民閱讀研究以來,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的研究較多,達到了43%。其次是教育領域(23%),其中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等。這可能與我國的文化有關,自古以來,閱讀成為學習的一部分。因此,在教育領域的發展較高。其他還包括文化占4%,行政與法制占3%,新聞與傳媒占2%,計算機占1%,經濟占1%。
三、全民閱讀研究主體及其合作關系分析
本研究6043篇文獻,作者分布分散,多數為獨立發表,三個三人合作團體,十五個兩人合作團體。并處在最大合作團體的中心地位。從全民閱讀研究機構共現圖譜可知,全民閱讀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圖書館和重點高校,如:重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貴州圖書館、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等??芍耖喿x研究的機構分布分散,少數機構有合作關系。有合作關系的僅有東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和遼寧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和嚴濟慈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和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三峽大學圖書館和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可見,合作關系僅限大學內部或地理相近的大學機構。
四、全民閱讀研究的熱點與前沿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設定適當閾值,對全民閱讀研究領域的高頻次、高中心性關鍵詞進行分析,全民閱讀研究較高頻次的關鍵詞為:全民閱讀、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讀書活動、世界讀書日、閱讀指導、閱讀服務、網絡閱讀、社會閱讀。按照中心性高低排列,主要有:讀書活動、知識工程、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師院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黨校圖書館、閱讀指導、思想道德素質、讀書節,中心性分別是0.51、0.40、0.31、0.23、0.21、0.20、0.19、0.19、0.14、0.14、0.13、0.12、0.11。圖1顯示的是關鍵詞時間線性圖譜,全民閱讀研究從最初閱讀思考過渡到閱讀服務、圖書館服務、閱讀推廣、創新服務、數字閱讀、網絡閱讀以及國民素質的研究,且有關圖書館服務、國民素質、閱讀服務與數字服務等是全民閱讀研究的前沿。
(一)圖書館服務
自1997年以來,國家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以來,我國全民閱讀活動日漸趨熱,但是由于各種不良因素,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在逐年下降,而網絡閱讀所占比率逐年攀升。圖書館因其所具有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圖書館是全民閱讀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推動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公共圖書館和其它類型的圖書館有必要對服務工作重新定位,把創建學習型社會、推動全民閱讀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
(二)國民素質
褚孝強等以公共圖書館為出發點,倡導全民閱讀活動,提升民族素質。并指出全民閱讀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推進全民閱讀活動,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閱讀素養已成為國家和個人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要實現國民素質的均衡發展,應從科學技術、藝術文化、道德修養、國民健康、信息素養等5個范疇推進。
(三)閱讀服務
全民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各方面同時。錢文梅指出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圖書館提升讀者閱讀的途徑之一。其具體途徑包括:①以陣地為服務窗口,創新服務模式,舉辦各種閱讀活動;②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做好導讀工作,提高閱讀質量;③關愛少兒健康成長,關注弱勢群體,培育多層次閱讀興趣。王家蓮分析了圖書館利用微書評引領全民閱讀的意義,提出了圖書館利用微書評引領全民閱讀的途徑。(四)數字服務為適應數字時代,圖書館迫切需要轉變思路,創新服務,積極引導數字閱讀,滿足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徐淑秋等人提出“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推斷數字閱讀的發展。高大勇論述了圖書館在推動全民閱讀中的優勢及其責任和作用,提出在全社會營造濃厚閱讀氛圍,構建和諧閱讀環境,推動全民閱讀。
五、結語
國內全民閱讀研究起源于1991年周金林發表的大學圖書館書評導向的十大特性:信息性、指導性、戰斗性、群眾性、爭鳴性、學術性、時代性、普及性、監督性、綜合性。自1991年發展至今,其文獻量呈逐步上升趨勢;學科分布集中在圖書情報、教育領域。這與閱讀背景和特色有關,圖書和閱讀逐步得到重視,2006年全民閱讀成為一項國家戰略。全民閱讀的特殊關懷性,例如兒童、殘疾人等。國內全民閱讀研究發文量最多的機構主要集中在圖書館和高校,合作情況較少,也僅限于同校和地理相近的大學機構。作者之間合作較少,多數以孤立點出現,十余個兩兩合作團體。這與我國全民閱讀的發展較晚有關,且全民閱讀活動主體之一是圖書館,但尚缺乏足夠重視。國內全民閱讀研究熱點為全民閱讀、圖書館、閱讀推廣、中國圖書館學會、讀書活動、閱讀指導、閱讀服務等。其前沿為:國民素質、閱讀途徑、創新服務與圖書館服務等。在此基礎上,應該繼續加強領導,清除障礙,加大投入。廣泛推廣數字閱讀,切實提高全民閱讀的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圖書館職能,為發展全民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易圖強.國內全民閱讀研究的量化分析與研究建言[J].圖書情報知識,2014(6):115-126.
[2]李玉萍.新媒體環境下全民閱讀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4.
[3]李杏麗.基于知識地圖法的國內閱讀推廣研究現狀分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2):110-112.
作者:王蕊 單位: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