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零缺陷質量管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斷成熟和完善,目前質量管理發展已進入綜合質量管理的新階段。“零缺陷”作為綜合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正不斷被接受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它為核心開展質量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文章對“零缺陷”應用實踐進行研究,分析它對企業原有管理方式的影響,探索“零缺陷”管理優化的方法。
關鍵詞:
零缺陷;質量管理;綜合質量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管理
“零缺陷”即為“無缺點”,即用正確的方法做事,讓事情完全符合要求。“零缺陷”管理就是幫助企業建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質量經營系統,把有用的和可信賴的作為從事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達到事半功倍、消除浪費的效果,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并在推行過程中形成企業文化。
1“零缺陷”質量管理在企業應用現狀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業把人看成組織的主體,把人的態度放在比技術更重要的立場來思考,并且堅信隨著人素質的提升一定能夠提前預防缺陷和主動改進缺陷。利用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制定方案,管理企業,使生產與管理的各人員實現業務的優化,提高管理水平與質量。要求管理者關注顧客、員工和供應商的需求,從最初工作的開始,直到所有工作結束,始終堅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原則,形成預防系統,不依賴事后檢測發現問題。國內很多企業運用“零缺陷”管理方法時,都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1.1文化觀念存在差異
“零缺陷”管理堅信“零容忍”,1%的失誤會帶來100%的失敗,它要求各項工作必須完全符合標準要求,不允許出現“差不多就行”,但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形成特定的企業文化,行為模式上大多用固定的思維方式思考,講究“中庸”,靈活應對,認為“差不多”即可。兩種管理方式的文化理念互為沖突,導致“零缺陷”在國內企業管理中應用效果不佳,需要營造“零缺陷”氛圍,采取逐步滲透方式推行。
1.2缺少充分的認識與理解
缺少充分的認識與理解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企業的急功近利、項目管理、應付差事、安于現狀等。首先,“零缺陷”管理認為質量是預防出來的,要求全過程受控,每個環節和層級都必須建立管理規則并落實到位,確保最后的生產結果,做到一次成型。有些企業雖然把大量精力放在生產管理上,但總是只看到短期效益,忽視制度和標準的長期作用,導致管理帶來的收益較少,最終放棄“零缺陷”的管理方式;其次,“零缺陷”管理單靠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整個組織共同協作。但一部分企業更加習慣于把“零缺陷”管理作為一個項目,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推行,明確劃分給某一個部門,造成負責這項工作的部門精力不足,推行進展緩慢,不利于管理方案的落實;再次,還有一些企業認為“零缺陷”管理只是一時的改革,改革結束后,管理方法可以不再使用,讓其在企業中的推行只是一時之風,變成形式;最后,大部分企業已經習慣了現有的管理方法,難以接受新理論,常以資源不足為由,不再堅持“零缺陷”管理方法。而“零缺陷”需要企業使用最好的資源,調動每一位員工參與,使其成為組織核心價值觀,才能落地生根,行之有效。
1.3執行出現失誤
“零缺陷”管理的應用要求每項工作必須按規程或標準進行,不出現任何瑕疵,所以有些企業執行中一旦發現上一個環節出現失誤,就要停止后續工作,組織討論,這無疑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執行的阻礙。實際上,“零缺陷”管理要求每個部分都必須有對誤差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措施,保證差錯不延續,而且能夠提前消除。
2“零缺陷”質量管理在企業推行中優化與實踐
推行“零缺陷”管理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與流程,創新管理制度,轉變員工的質量觀念,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2.1構建“零缺陷”文化
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質量文化。“零缺陷”文化就是以“零缺陷”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吸取和采納國內外先進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突出組織自身特點,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宗旨,構建質量文化。在推行中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內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以企業文化為基礎,改變價值觀,用“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保證生產質量,從而提高管理水平,一次性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要讓組織變成一個整體,建立員工、企業、供應商與顧客的循環系統,生產出綠色的優質產品,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此外,還要建立工序間的運行機制,通過確保上一道工序的質量,讓下一道工序順利進行,用下一道工序檢驗上一道工序,讓企業內的每位員工都把質量管理作為自己的責任,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最終使“零缺陷”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文化。
2.2創新管理方式與流程
“零缺陷”的有效推行離不開管理創新,需要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優化管理流程,提高運行效率,實現“四全管理”,即全面質量、全過程、全員參與、全面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現代管理方法和工具。通過管理創新,讓產品事后檢驗變成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從保證數量轉變為確保質量,讓顧客成為企業生產的主導,強化每位員工的質量責任意識,提升企業質量管理的整體水平。
2.3創新管理制度
“零缺陷”的落地離不開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創新,讓企業文化與制度相融合,不僅可以豐富管理體制的內容,也可以提高基礎管理的水平。努力形成一套齊全、完整、有效的制度體系,并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運用和驗證,同時建立制度自身的制定和完善機制,能夠讓企業不再是質量管理,而是質量經營。同時,運用信息技術讓管理向信息化轉變,保證企業的管理有據可依,豐富文化的內涵,讓制度與管理相統一。
2.4轉變員工的質量觀念
通過“零缺陷”的推行,讓員工對質量管理有新的認識,形成新的觀念。只有改變員工的心智與價值觀,樹立楷模與角色典范,才能使“零缺陷”內化于心,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企業內部營造出和諧文化氛圍??梢圆捎闷刚垖<?,到企業進行演講的方式,使員工掌握或基本掌握“零缺陷”理念,并能夠在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同時,在推行中挖掘優秀質量管理人才,為建立企業的質量管理隊伍,打下人才基礎。
2.5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建立良好的績效考核機制,可以提高員工參與“零缺陷”的積極性,有利于產生執行動力。以質量標準為基礎建立的考核制度,使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產品的形成,都處于實時監管狀態,讓質量與薪酬聯動,有助于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在考核機制的持續有效運行下,會產生強烈的“零缺陷”文化氛圍,置身其中,別無選擇,達到“物化于境”的目的。
3“零缺陷”質量管理推行應用的要點
小質量靠技術,大質量靠文化。“零缺陷”的推行與應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找準目標,從多個選項中找到合適的內容,進行識別,消除文化間的差異與思想上的誤解,即“零缺陷”管理的應用,需要改變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心態。人們的思想經常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出現懈怠、放松,隨之出現失誤。所以必須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始終堅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原則,才能真正落實“零缺陷”管理。同時還要堅持“四種觀點”,即預防、改進、管理因素為主,不排斥嚴格質量檢驗,防檢結合、綜合治理的觀點;一切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的觀點;下道工序是用戶,過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觀點;用最經濟的方法為用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的觀點。充分利用各類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零缺陷”推行思路。
4結語
文章介紹了“零缺陷”質量管理的重點內容,分析了它在企業應用的現狀,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優化與推行的方法。提出實踐“零缺陷”管理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內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的觀點。通過努力營造“零缺陷”文化氛圍,持續改進、優化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整體管理水平與效率,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推行“零缺陷管理”提升工程設計質量[J].中國勘察設計,2014,(2).
[2]胡艷.企業推行零缺陷管理探討[J].才智,2012,(35).
[3]楊敏.“零缺陷”系統工程管理應用實施探索[A].質量——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中國質量學術與創新論壇論文集(上)[C].中國質量協會,卓越國際質量科學研究院,2014.
[4]崔文峰,宋丹.零缺陷質量管理在石化企業的探索和實踐[J].標準科學,2014,(5).
[5]呂光明,趙新華,孟慶續,李春海.“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潘西煤礦的探索與實踐[J].煤炭經濟管理新論,2014,(0).
[6]潘彥伶.推行“零缺陷”質量管理追求卓越品質[J].大眾科技,2010,(3).
[7]岳玉山,曹學良,李保田,鞏玉梅.推行“零缺陷”管理創建企業質量文化[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7,23(10).
[8]李應鵬.推行“零缺陷”管理的探索與研究[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14,(4).
作者:周濱 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