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能源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能源和環境問題日漸嚴重,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成為當下研究的重點,然而新能源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工程質量不僅關系到工程安全,而且關系到工程的使用價值和壽命。為此本文在介紹項目質量管理方法的基礎上,闡述了新能源工程建設中的質量標準,并針對目前新能源工程建設中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以期為新能源項目建設中質量保證問題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新能源;工程建設;質量;管理
0.引言
快速發展的經濟,一方面造成化石燃料資源的日漸枯竭,另外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開發綠色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成為人們時下的研究熱點。但是,隨著新能源的不斷發掘,與新能源建設相關的問題也相繼出現。現代大型工程建設一般都包含有若干子項目,眾多子項目之間相互偶聯,某一項目既可能是前一項目的發展,也可能是后一項目的基礎,項目之間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制衡,單一管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眾多子項目一般采取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方法,而采取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項目進度,縮短工期,而且能夠充分利用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保證工程質量。本文基于能源建設實際項目中質量管理方法,根據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為建立科學有效的項目管理方法提供理論支撐。
1.項目質量管理方法簡介
全面的質量管理最早來源于全面的質量控制,于1980年前后,逐漸成熟,期間歷經了4個不同階段。質量檢驗階段始于20世紀初,當時由于工業化的形成,企業格局的變化導致內部分工越來越細,為了提高質量,企業開始推行質檢部門,以保證生產的品質。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始于1950年前后,當時有部分學者將統計學原理引入到質量管理之中,通過抽樣來檢驗產品的合格率,至此企業質量管理進入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控制階段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國外的管理學者提出,好的質量源自于預防,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著“零缺陷”理論的提出和不斷推行,產品的質量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美國學者開始倡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全面質量管理是現代企業生產的核心,其主要是通過專業的技術、嚴謹的管理、精密的數理統計,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保證體系,有效地降低生產過程中風險因子,以最優的質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全面的質量管理的核心是質量管理,目的在于滿足社會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2.新能源工程建設中的質量標準
新能源工程屬于系統工程,是由眾多小工程構建而成,在按照規定完成基建工作以后,主體結構的建設一定要符合招標文件內容,滿足新能源建設施工規范的要求,另外應嚴格把控質量評驗標準使之符合施工規劃要求。有學者提出,新能源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應根據項目建設的要求,細化質量目標,逐級實現質量目標;除此之外,還應將質量責任、權力落實到實處,施行透明、公平化獎懲制度,保證施工質量的前體下,提高工程進度。
3.新能源工程建設中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新能源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而又系統的項目,從項目規劃開始一直到工程驗收乃至投入使用,所涉及的質量管理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的。本文簡單闡述了新能源工程建設中質量管理方面最為突出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改進意見。
3.1工程進度問題及改進措施
3.1.1工程進度問題
新能源工程的建設始于基建工程,此階段工程量大,但工期短,紫金山風電場的基建工程部分(一期工程),需要在3個月內完成裝機容量為49.5MV,廠區面積為9km2的建設。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體下,短時間內完成如此繁重的項目,是組織管理的一個重大難題。工程質量、工期以及工程量是基建階段的核心內容,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衡。過分的地要求工程質量,可能在增加工程成本的基礎上,需要較長的工期;如果單純地追求工程進度,又會導致工程成本下降,引發工程質量問題,三大目標既對立又統一。但是影響工程進度的因子眾多,如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技術水平、施工工藝、資源、資金、質管體系等,眾多因子之間相互影響,合理科學的地控制這些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
3.1.2改進措施
在項目建設前有項目進度計劃表,我們可以根據計劃進度,找出影響工程進度的相關因子,并根據主成分分析,擇選出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因子,采取相關控制方法,以降低相關因子的影響度、減少工期延誤,實現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的相統一。
3.2資源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
3.2.1資源質量問題
影響工期質量的因素除了客觀因素外,還包含人為主觀因素。在項目實際階段,資源合理配置對工程項目的影響巨大。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有人身兼數職,投入到每項工程中的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都嚴重不足,這樣的監督機構對工程質量管理監督力度不足,質量管理目標難以實現。如果施工階段,資源配制能力差,勢必導致施工所需的物資質量受影響,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強的資源配制能力,總能保證優質的施工原料,同時如果施工管理經驗豐富,就能夠充分地協調各單位關系,保證施工項目的順利實施。
3.2.2改進措施
在項目計劃階段,要科學研究和統籌規劃,各個建設工程項目要制定質量管理體系,在原有的組織機構上,增設項目經理和專門的質量組,做到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另外,應細化項目準備工作,明確項目質量管理目標;最后要對項目職能進行劃分,精細分工,做到責任到人,落到實處。
3.3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3.3.1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控工程成本和工程質量這兩大主題。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的質量是有范圍的,并不是無限的,在此范圍內,項目質量和成本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說在滿足客戶和規定需要的范圍內,工程質量要達到基本合格和優質之間。對企業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施質量成本管理,在把握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避免質量過量。針對質量范圍,有學者提出了質量成本,質量成本包含了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和故障成本,其本質就是工程成本,只是質量成本是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體下產生的。
3.3.2改進措施
質量成本管理核心是實現上述質量成本的最優化,即實現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和故障成本三者的綜合最低化,質量成本的最低化是工程建設的理想值。然而,要協調質量成本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只有通過采取先進的實用技術、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確保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成本最經濟化、最優化、最低化。要避免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而使工程出現的質量過剩現象,導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而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
3.4質量管理系統問題及改進措施
3.4.1質量管理體系問題
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方和施工方一般隸屬于不同的施工單位,不同部門結構內部設置有所不同,雙方只注重工程進度、成本等,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質量溝通。建設方由于項目眾多,人們配制不足,領導者的管理意識、管理理念滯后,導致員工質量監督積極性不高,管理者只注重產品的性能,而忽略產品的生產過程。施工方工作量大,人員流動性強,而領導對員工的獎罰制度不明確,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另外不同施工單位之間缺乏良性競爭,導致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最后由于施工人員多數是農民,雖有一定實際經驗,但由于工作形式不同,導致管理體系只是停留于口頭上,真正實踐的少之又少。
3.4.2改進措施
項目施工過程中存在質量問題,首先施工人員應做好現場的包含,質檢人員應做好檢測、記錄。針對一般性問題,應移交負責該項目的技術人員處理,而針對重大問題,應由專人及時地上報公司,公司質監部門做進一步的分析處理。針對重度質量問題,質量部門應組織各部門,包括技術部、組織部、工程部、質檢部、施工部在內的各相關部門,盡快趕赴現場,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協同解決問題。
結語
本文從新能源建設實際項目中質量管理方法出發,根據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方法,一方面為確保新能源工程質量,另外為建立科學有效的項目管理方法提供理論支撐。
作者:翟軍梅 單位:大唐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關應水,金崇明,張文琦.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與項目管理體系的比較研究[J],業界視點,2006,8(23):24-25.
[2]魏沙磊.施工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控制的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4(7):45-52.
[3]韓衛東.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體系的構建研究[J].基團經濟研究,2007,34(7):196-196.
[4]陳業文,周雙海.建設工程項目群環境下集成管理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09:77-79.
[5]繆小龍,陽凱文,謝青波.項目群環境下的集成管理研究[J].項目管理術,2009,7(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