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前各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制度相對是比較健全的,但是各個監測站對體系的運行管理常常流于形式,如何使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落到實處,各流程管理到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文章針對維護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持續運行的具體措施進行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
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措施
1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過程當中需要遵循質量方針相關規定,安排專門的質量監督人員、內審員等,針對各質量管理、技術運行及支持服務在內的組織機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同時做到權責明確,對具體的監測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確定所需進行的質量控制,通過制定詳細的程序對質量控制及方法做出明確的確定,促使其能夠科學有效的順利開展。同時通過運用管理評審、內部審核,各實驗室相互間進行比較及能力驗證,促使整個質量管理體系逐漸完善,保證監測數據信息的精準完整。
2創建質量管理框架
按照質量管理基本準求,創建實驗室質量管理框架,將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障及質量改進進行明確化,這將是整個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基本內涵。
3創建評價體系
為能夠更好的滿足環境監測發展的現實準求,需要針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實施定量評估,找到全新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創建與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各項指標相吻合的評價體系。指標體系最少要包含質量控制標準的量化及效果考核。評價體系包含評估實現環境監測數據與相關信息要求具體指標。采用評價體系,不斷強化系統化的科學管理,加強全過程的管理觀念,對實驗室進行質量管理及全方面的科學控制,以確保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保證整個質量管理系統工作的順利開展。
4加強過程控制
在對實驗室全面實施過程控制的基礎上,同時需要針對某項具體的工作提出管理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的過程當中,管理層需要制定明確的質量方針及標準,各項政策機制要保持客觀公正,管理質量及技術要相互支持,確保整個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健康運行。控制的主要內容如下:
4.1現場調查:評價監測目的和要求是否明確;污染物及來源是否清晰;是否掌握有關水文、地理、氣象等環境條件。
4.2制定計劃:評價采樣點位、數量是否明確;質控措施及要求是否符合;人員、儀器設備、采樣工具及車輛等是否明確。
4.3布點:評價監測范圍、項目、數量、位置、時間、頻次。
4.4樣品采集:評價監測現場情況,記錄布點和樣品采集,評判其代表性及可比性。
4.5樣品運輸保存:評價是否按照規定保存、運輸過程的安全性,樣品完好率。
4.6分析測試:評價樣品分發、交接記錄、分析方法執行情況、質控數據及原始記錄的完整性,對分析方法進行準確性、精密性及可靠性評價。
4.7數據處理:數據復核、整理和統計情況。
4.8統計評價: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4.9意見處理:評價是否主動征求客戶意見,糾正措施情況。
不斷強化過程監控,促使質量監督人員、內審人員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通過實施與實際工作控制程序、改善措施及預防措施不相符的情況,在查出存在問題后在第一時間加以改正并采取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法,以確保整個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促使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
5加強質量監督
各部門在實施質量管理工作當中,質量監督員處于最高的位置,實驗室需要創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實驗室監督網絡化機制,使整個質量監督工作及途徑得到有效的改善。
6爭取持續性改進
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持續運行是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關鍵,為此需時刻堅持管理系統化的基本準則,管理層需采用系統化基本理論及科學方法針對實驗室過程開展全面的系統化分析,爭取能夠對各項工作加以有效的改進,以滿足各項工作的實際需求。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注重實驗室內審結果、監督人員報告、外審結果、廣大客戶給出的建議、投訴反饋意見、監測工作的相關業務、監測人員機構的變化、管理評審提出的改進方案、各實驗室比較過程中發現的一系列問題等,提出與之相應的建議。改進要求主要是為了促使整個實驗室監測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確保整個監測數據的全面真實有效。目前,隨著我國計量認證由原六方面五十條要求轉變為與國際接軌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我國環境監測實驗室當中的廣泛應用,使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了本質上的變化,提倡質量保障及質量掌控的科學管理,在固有的監測工作當中實施有效的科學掌控,注重對監測質量的系統化全方位有效管理,不斷的促使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確保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健康可持續穩定運行。
7結語
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日益完善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穩定運行,促使實驗室發展性能得到較為顯著的提升,最大程度上防御及降低環境監測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誤差及缺陷,不斷強化環境監測實驗室綜合實力,為未來實驗室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作者:江文明 單位:江西省鷹潭市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1]徐梅玉.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著力點論析[J].湖北工商學院,2012,13(11):119-124.
[2]王關媛.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吉林財經學院,2012,13(07):120-126.
[3]賀鋒萍.徐從富.羅海寧.吳小東.樓春蘭.鄭輝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建設與應用探討[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