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的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我國醫療事業改革,國家對其不斷重視并投入大量資金。而基層醫療機構作為我國醫療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為社會帶來的必要的公服性服務的同時,對自身經營管理亦需加強,以維持健康穩定的運行。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有效應用不僅能整合醫療資源、控制醫療成本,還能夠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筆者將以此展開討論。首先對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再對當前基層醫療機構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闡述,最后再相對應的提出優化建議與解決措施。
關鍵詞:預算管理;基層醫療機構;問題;措施
一、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
預算管理的實施是對收入與支出的平衡與協調,進而保障醫療機構完成各項日常工作與公共衛生服務。它不僅對財務人員的知識技能有所要求,還需要基層醫療機構與自身的發展規劃相掛鉤,同時對管理體制的完善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基層醫療機構有效實行預算管理會不斷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響應政府要求
隨著政府相關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了要實施預算管理。并對預算編制、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等做出具體要求。政府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與質量愈加重視,加強預算管理的執行,亦是對政府政策的積極響應。
(三)社會公眾的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體制的不斷深化與發展,民眾對于各類公共服務機構的監督與參與意識愈加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資金運轉狀況提出了更為公開、透明的要求,以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基層醫療機構作為我國政府機構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預算管理,強化資金的合理使用,并及時向大眾公開,是整個社會的共同需求。
二、基層醫療機構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一)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其組織構成一般是相對簡單的。在部分醫療機構中,并未設置預算管理機構,預算管理的工作一般都是交由財務部門來完成,其他科室并未有效參與。財務部門在開展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其他部門也并未將其視為自身工作范圍,未能幫助其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另外一方面,財務人員對各科室業務的開展并不熟悉,其他各科室也未提供有效信息,導致預算編制所制定的各項目標與實際工作脫離,指標的設定不合理,也影響了各崗位人員執行的積極性。此問題的產生根源則是在基層醫療機構中,普遍性的存在預算管理意識薄弱的問題。
(二)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預算管理制度的匱乏會直接導致基層醫療機構在各項日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沒有相關制度的約束,預算執行狀況很難有效展開。但是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從預算編制到最終的績效考核都是需要以制度為基礎來進行的,制度的匱乏會導致其整體運行不力,很難發揮有效的管理作用。另外,預算管理制度需具體到預算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如編制制度不明確,會導致預算執行不規范;審批制度不健全,會導致資金使用混亂;預算執行制度不合理,會導致執行約束力不強等各類問題。制度是保障預算管理實施的基石。
(三)預算流程不全面
在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中,預算管理在實行過程中,其流程存在不全面及不合理的現象。預算編制僅是對財務收支預算進行制定,對往來款項、采購以及庫存等相關內容的預算編制則是相對匱乏。預算編制在正式執行之后,僅在年末進行一次統計分析,未對中間過程進行監管與控制,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流程均不明確。而在預算考核方面很多基層醫療機構處于缺失管理的狀態,這對預算管理的整體流程而言是極大缺陷。流程的不全面與不合理最終可能會導致預算管理混亂,甚至是僅流于形式。
(四)預算公開工作開展不力
在預算管理體系中,預算編制是一項相對冗雜的工作內容,財務人員在進行預算編制過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時間,如此一來留給財務人員進行預算公開工作的時間就相對緊迫,這也導致了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預算公開工作開展不力,未起到實際成效。而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下兩點較為突出:其一,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的預算執行狀況查詢不到,使預算公開、透明的原則失去其應有效果;其二,有較多的基層醫療機構存在預決算公開的口徑存在差異,預算僅對財政收入與支出進行了透明公開,而決算則是以全面的收入與支出進行公開,導致無法與預算進行公開對比。
三、優化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的建議與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預算管理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其需要多方面及各環節的協調進行,從預算目標制定到具體的內容編制,既而再到最終的預算考核,在對各項工作的管理過程中,是需要專業且獨立的預算管理機構進行系統性的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中,要結合自身運營狀況,建立獨立的預算管理機構,并將整個單位囊括,建立預算管理體系。各科室都應在預算管理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積極參與,保障預算管理的工作的順利執行。
(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以制度作為基層醫療機構預算管理有序開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備的預算管理體系的基礎。預算管理是一個閉環的管理系統,其各項工作的開展彼此掛鉤,有始有終。在制定預算管理制度時,要根據自身業務開展特點,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具體的擬定,保證各項日常工作的規范開展,避免違規行為的產生。制度在針對預算執行方面,要與各項資金審批流程、考核監督以及獎懲措施進行有機結合,保障各個環節預算工作順利實施。在預算管理制度中,還需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進行明確的操作規范,確保工作開展有據可依,有規可查,進而整體性的提高預算管理執行效率。另外,制度在具體實施之后,還需根據實際執行狀況進行適時的修改,使其能與各項日常工作更為貼合,提高其有效執行的可行性,對各項影響預算管理的正常及非正常因素要及時分析與解決,充實并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三)加強預算流程的優化
預算編制工作的進行,需事先與各科室之間的溝通,避免形成預算形式化的局面。各科室要根據以往的資金使用情況,并對下年進行合理的預算分析,將各方面因素綜合之后報備基層醫療機構的預算管理部門進行審批,經過統一的核算,對預算進行合理調整,經各科室確認后再進行正式的預算下達。并且預算編制一旦確立,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不得隨意修改,當遇到不可控因素時亦需經過相關的審批程序才能進行酌情改動。另外,預算編制方法要根據具體的資金來源來進行選擇,基層醫療機構的各項業務收入可采取增量預算編制法進行編制。而財政部門的補貼收入,則以零基預算法進行,其預算編制工作的開展無需考慮之前發生的影響因素。而基層醫療機構中的其他收入也可采取零基預算法。另外,對于醫療支出以及醫療機構中的管理費用的預算編制則依據其支出性質可有效分為歸口預算以及非歸口預算。非歸口預算則是針對于各科室自行編制的預算內容,歸口預算則是對各科室或業務部門提出的預算規劃,由醫療機構統一審批所需的預算資金。另外,對于預算執行考核與分析的工作開展,要明確所分析的工作目的,收集相關的資料與財務信息,尋找預算實際執行與目標之間所存的差異。對于預算執行狀況的考核,一方面要針對于各項具體的業務,在發生預算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相應的配置資源進行解決;另一方面,年終要對預算執行狀況進行整體系統的考核,為今后的預算管理工作查缺補漏。
(四)健全預算的公開工作
預算公開工作的開展一方面需要對預算編制在時間上規劃要準確、清晰,以配合基層醫療機構的預算公開工作;另一方面要著重加強對預決算公開內容的標準化、規范化,以此加強預算公開的嚴肅性。統一各項預決算的標準與范圍口徑。要細化預算公開報告的附注內容,以便公眾能夠更為清晰的了解預算執行狀況,及預決算之間產生差異的原因,并相應的公示改進措施,獲得公眾的支持與理解。
四、結語
預算管理在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應用首先要從內部改革著手,完善并細化各項管理工作,使預算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中能夠切實的發揮應有價值,進而為社會與公眾提供優質的公共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張筱.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機構財務內控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9(5).
作者:代琳 單位: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