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當代高速鐵路運營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鐵路既有運營管理模式分析
1.1自管自營模式
自管自營模式是指合資鐵路公司完全由自身進行經營管理。如集通鐵路(集寧—通遼)、金溫鐵路(金華—溫州)就是采用的自管自營模式。自管自營模式由于是合資鐵路公司自身進行運輸組織,成本自我約束力較強,因而有利于控制成本,使企業效益最大化。同時,也有利于增強企業對市場反映的靈敏度,及時應對市場變化。但是,從鐵路整體看,自管自營模式不利于路網的整體性和運輸調度指揮的統一性,自管自營的合資鐵路公司由于人員和設備都自行承辦、自成體系,不利用國鐵既有的人員和設備,不利于發揮既有資源的規模效益。合資鐵路公司在以下情況適宜采取自管自營模式:①合資鐵路處于路網中位置屬于盡頭線或在路網中相對獨立,成為獨立線網的情況下;②管內運量比重較大;③合資鐵路公司自身的人員和設備配備較齊全;④合資鐵路技術類型與路網中其他線路明顯不同。
1.2部分委托管理模式
部分委托是指合資鐵路公司自身進行運營管理,只是將部分業務對外委托的管理模式,如邯濟鐵路(邯鄲—濟南)。邯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將運輸組織中的車務、機務、車輛等業務委托給北京鐵路局和濟南鐵路局,自身進行貨場和專業線經營、裝卸管理,并負責基礎線路、橋涵、通信、信號、電力、房建、給排水等設施的維護。部分委托管理模式只是將合資鐵路的部分業務委托給相關的企業,按協議接受服務和付費,以彌補自身經營條件的不足,有效利用外部資源。部分委托管理模式有利于發揮國鐵的資源和管理優勢,有利于運輸集中調度指揮,提高合資鐵路公司資產經營的積極性。
1.3委托運輸管理模式
為加強新建合資鐵路的運輸管理,原鐵道部于2008年11月《關于新建合資鐵路委托運輸管理的指導意見》,對委托鐵路局運輸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條件、主要內容、各方的權責關系及實施程序進行了規范。從2008年8月京津城際鐵路投入運營開始,新建合資鐵路大部分采用委托運輸管理模式。委托運輸管理模式的優勢在于有利于運輸調度集中統一指揮、合理配置和利用鐵路運輸網絡資源、強化專業管理,從而發揮鐵路局規模經營的優勢,取得規模效益。在委托運輸管理模式中,由于合資鐵路公司不直接參與運輸組織工作,對運輸市場變化的反應敏感性不強,因而對運輸成本控制的約束力減弱。合資鐵路公司在以下情況適宜采取委托運輸管理模式:①當合資鐵路在路網中處于連接、聯絡路網干線位置或作為支線、區段線時;②通過運量占較大比重;③合資鐵路所在鐵路局有可以利用的設備資源、人力資源。
2.1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應遵循的原則
(1)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應當滿足路網的完整性。路網在物理上只要是連通的,所有的線路都采用同樣的技術標準,則路網在物理上就是完整的。路網在物理上應當最大程度保持完整性,否則無法保持通達性。保持路網的完整性可以理解為政府應從規劃、技術標準、技術政策上保證鐵路路網的連通和可接入性,以便為鐵路的發展和普遍服務提供保證。
(2)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應當滿足運輸產品供給的完整性。對于大量涉及直通通過、直通到發,管內運量占比較小的高速鐵路線路,應考慮將其整合到更大的高速鐵路網絡之中,由能夠提供更加完整的運輸產品的機構統籌管理。
(3)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應當滿足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發揮。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應使線路上開行的列車數量足夠多,乘客數量足夠多,單位時間內運行的班次足夠多,以實現大運量的經濟性和多產品的經濟性。
(4)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應當能夠發揮鐵路局長期積累的技術、管理和運營優勢。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合資鐵路公司和鐵路局在車、機、工、電、輛等方面的優勢,特別是在客運組織、市場開拓、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傳統特征和優勢,使經營效益最優化。
2.2影響因素分析
決定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包括項目技術參數、客流結構、平行線路競合關系、運輸價格、區域內其他高速鐵路發展關系等。
(1)項目技術參數。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參數是經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確立,經過后續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進一步確定線位、站位、速度、牽引、通信信號、行車等技術標準。
(2)客流結構。在運輸經濟學上,鐵路客流構成分為直通通過、直通到達、直通發送、管內運輸等類型,客流結構直接影響運營管理模式。管內運輸在總運量中的比重越高,運輸企業控制全程運輸的能力就越強,采取自主經營的運營管理模式比較有利;管內運輸在總運量中的比重越低,運輸企業控制全程運輸的能力就越弱,采取委托運營管理模式比較有利。
(3)平行線路競合關系。在鐵路運輸業中,平行線路競爭會極大喪失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平行線路投入運營后,一般能夠成倍增加鐵路運輸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協調平行線關系,競爭乃至過度競爭可能在所難免。因此,合理界定平行線的業務范圍,確定科學合理的分工與協作關系,適當考慮必要的市場競爭,是高速鐵路選擇運營管理模式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4)運輸價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而運價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信號,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運輸產品或服務的選擇。運價不僅可以直接影響消費者出行方式的選擇,還對高速鐵路運營收入產生重大影響。實際上,運輸價格變化也會起到調節運量、挖掘潛在運輸需求、調節出行時間、轉移其他運輸方式運量的作用。目前,合資鐵路已經成為我國高速鐵路投融資的主要模式,在這種情況下,高速鐵路的運價將會直接影響相應運營管理模式下的經營效益。
(5)區域內其他高速鐵路發展關系。隨著大規模高速鐵路的建設,高速鐵路網將逐步形成。而在高速鐵路建設期設立的客運專線公司,形成高速鐵路網絡上一個個交易的節點,增加了運營過程的復雜性和交易成本,進而影響高速鐵路網絡效益發揮,導致高速鐵路將出現一定程度重組現象。綜上所述,基于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影響因素,現階段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的選擇應具有前瞻性,把近期和遠期、單線和網絡有機結合起來。如果所轄區域將來會形成規模較大的獨立鐵路網絡,則適宜采取自主經營的運營管理模式;如果所轄區域將來的鐵路網絡規模小,并且主要依賴國鐵經營管理,則適宜采取委托運輸的運營管理模式。
3我國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選擇方案
依據對經營管理模式的適應性分析和經營管理模式影響因素分析,按照各種因素條件組合給出3種情形,對應于3種經營管理模式。高速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方案如表1所示。從總體上看,在高速鐵路產權結構不變,管控的運輸資源種類、數量和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高速鐵路采用委托運輸模式或自營模式取決于高速鐵路的線路規模、運量特征、專業人員和技術裝備配置、鐵路局比較優勢、市場競爭水平、鐵路政策導向等。綜合以上分析,目前高速鐵路總體上比較適合采取委托運輸管理模式。
4結束語
國內外鐵路運營管理模式有多種形式,針對我國鐵路運營管理實際中主要的3種模式進行探討,由于高速鐵路運營規模日益增大,經營主體眾多,相關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管理問題實踐為先,我國高速鐵路運營管理的提高和完善還需要在實踐中繼續不懈努力和探索。
作者:王東 單位: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