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加強員工行為識別與管理途徑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基層信用社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關管理人員就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對員工行為的識別與管理,首先要對引發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提出一些有效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員工行為;問題;識別;管理方式
1.引言
在基層信用社網點中,如果員工出現了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輕則會給信用社、經營貨幣的銀行造成一些風險隱患,嚴重的還會釀成案件,從而對銀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并引發聲譽風險。因此,對于銀行類金融機構,一定要做好風險防控,但是做好此項工作首先還是要抓本溯源,在對員工日常行為分析管理的基礎上,對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進行重點識別,把好風險防控的關口[1]。
2.農村信用社加強對員工行為識別與管理的必要性
我們對近些年來銀行系統內部與外部發生的一些經濟案例進行分析后發現,有超過60%的案件或案件風險事件都發生在基層機構[2],深入調查取證后發現,當事員工均存在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比如參與民間借貸、違規開辦企業、充當資金掮客、與系統授信客戶或者企業存在不當經濟往來、歸集使用他人普惠卡、與中介合作、參與六合彩等非法賭博活動等。很多員工上班期間頻繁接打電話、業余時間出入高檔場所等,但由于這些行為沒有引起同事或者相關人員的警覺,直到案發后才被重視。所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員工行為的管理,也就成了各銀行風險防控工作中不可回避、但是又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
3.目前我國農村信用社員工行為識別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農村信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比較薄弱。由于部分農村信用管理人員其管理責任意識比較薄弱,在工作中缺乏應有的職責擔當,不能將各識別、管理措施準確地落實在具體的工作中。有一些管理人員總是一副老好人的心態,擔心對員工進行違反工作制度行為識別與管理后會傷害與員工之間的感情,或者即使發現員工部分行為與日常狀態相悖也視若無睹,甚至以哥們兒的心態,忽視其表現出的反常行為且還為其掩飾,導致無法預測和掌握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引發的風險程度。例如省內某行社原網點客戶經理林某近幾年年度考核均為優秀,其績效考核指標完成較好。2019年該網點出現小額貸款集中批量欠息,進一步審計后才知道林某經辦的貸款具有集中歸集使用特征,部分涉及中介介入辦理并收取中介費用。正是因為該名員工長期表現優異,而其經辦的貸款多以授信10萬元左右的小額為主,讓行社管理人員放松了對其的管控,導致貸款集中欠息形成不良案件。
3.2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還有一些信用社管理人員在員工行為管理方面所用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不能結合員工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行為管控,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員工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從各級管理人員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其對員工履職情況所了解的比較多,但是對員工的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等了解的則比較少,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甚至對員工“八小時以外”的生活情況一無所知,這也就不能準確地掌握到員工工作以外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
3.3不能準確框定員工行為范圍。信用社管理人員對一些制度的把握不夠準確,從而不能將其有效地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也就不能準確對員工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進行定性。個別管理人員對部分員工行為理解存在誤區,既沒有修訂相關的制度,也未對現存的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進行問責、處罰,導致員工違反工作的制度行為范圍被人為縮小,引致更加嚴重的后果。
3.4未建立完善的幫扶措施。還有一些信用社由于缺乏有效的責任追究制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管理人員對員工的幫扶措施未能做到位,從而未能有效排除一些風險隱患。雖然現在部分行社網點建立了員工家訪制度,但是因員工人數多、家庭地址分布廣、時間緊不便安排、參與家訪的管理人員有限等,即便增加了監事長排雷行動和非現場監測環節,但受限于審計人員少、排查手段有限、跨行資金交易排查難等,員工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難以預防。同時,基層行社審計部門在發現個別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并上報管理層后,管理層人員往往只采取簡單績效處罰問責的方式,對存在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員工沒有給予有效的幫扶措施,導致出現屢查屢犯的現象。
4.農村信用社加強對員工行為識別與管理的方式
4.1提高信用社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信用社管理人員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認識到自身職責的重要性,對各級工作人員進行行為管理、在機構內部開展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排查工作、幫助員工進一步落實風險防控的管理目標。將事后處理的方式轉變為事前防范,強化每個員工責任意識及職責意識[3]。定期組織員工進行一些相關制度的學習,讓員工盡可能地明確只要違反相關的規定就一定屬于違反工作制度行為,加強對員工自身從業行為的規范,讓員工在工作中做到知規矩、明底線、遵規章,減少參與民間融資、經商、銀行卡套現等行為的發生[4]。管理人員在對員工進行管理時,需要根據員工對工作的意愿與能力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診斷。比如,工作能力比較低,并且工作意愿比較低的員工會比較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而對工作的意愿比較高,并且工作能力比較高的員工則會表現得更加積極樂觀(如下表1所示)。因此,管理人員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參與一些金融系統典型案例的學習,消除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不一定會引發風險”這一僥幸心理,進一步增強員工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敏感性,在員工的思想層面上構筑起防火墻和安全網,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學習,讓員工以案為鑒,進而建立起正確的思想防線,從而能夠對自身從業行為進行主動約束[5]。
4.2加強對重點崗位、重點領域的排查。信用社管理人員還要對自身工作思路進行優化,從而對員工行為可能會引發的潛在風險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比如在日常工作中要堅持“以事找人”的排查思路,圍繞一些頻繁發生的違規問題所涉及的業務領域進行排查,對相關業務操作人員進行持續性的跟蹤[6]。另外還要加強對關鍵崗位的人員排查,比如長期處于業務運營風險較高的崗位人員、工作時間彈性比較大的工作人員、客戶經理,業務風險事件頻發崗位的工作人員,也要對其進行重點排查。管理人員還要結合不同時期社會融資熱點,對一些員工是否參與民間融資行為、銀行卡套現、違法放貸、經辦企業等行為進行排查,在保證排查工作針對性的同時,結合排查線索,并將其與員工日常工作表現進行綜合性的分析,進而對存在的潛在風險程度進行排查,確定出現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人員[7]。
4.3加強對排查手段的創新,準確的確定員工的行為。在大數據時代,信用社管理人員可充分地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員工違反工作制度的行為進行排查,比如目前所使用的個人征信系統、天眼查、中國執行信息網等多個系統平臺,對員工的惡意透支、經辦企業、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涉訴信息等進行排查,在掌握員工業務能力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員工的資金波動、大額消費等情況。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關注員工朋友圈、談話、組織家屬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員工在工作以外的生活情況,或者還可以通過對客戶進行走訪、電話回訪等形式了解員工的行為情況[8]。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行為管理工作訪談制度,對于一些新入職的員工、家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重大差錯事件的員工要及時對其進行家訪,及時掌握其內心想法,給予員工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對于一些長期請假、長期不在崗、存在特殊困難的員工要加大對其的排查力度,從多個角度了解員工在實際生活及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并將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行為管理等融入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中,對于一些出現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員工,盡量做到早發現、早化解,將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從源頭上進行消除[9]。
4.4建立完善的幫扶措施。信用社對排查出的違反工作制度行為人員,應該結合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其及時進行管理、幫扶、管控等措施,從而及時消除風險。比如可將其立即調離關鍵崗位,視情節的嚴重性對其進行相應的批評教育、解聘職務、解除勞動合同等處罰,另外還可以適當地加大對員工的幫扶力度,定期對幫扶效果進行評估,做好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員工正確的解決生活及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10]。
5.結語
總之,農村信用社對違反工作制度行為的識別與管理屬于一項比較系統性的風險防控舉措,管理人員要強化合規意識,樹立合規理念,做到“有預警、有預判、有預案”把握住員工行為管理的主動性,做實員工行為監測,促進員工行為識別與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
作者:林旻 單位: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