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員工心理健康醫院管理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品質對促進醫院發展的積極作用
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品質對促進醫院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1.1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醫院管理的實踐證明,凡是哪個醫院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好心理品質好,哪個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好;反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差。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須提高生產力。而生產力要素中的人、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人是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機器設備再先進,硬件再好,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的人,不可能提高生產力的水平,也不可能給醫院帶來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醫院的形象有直接關系。醫院的形象好,在人民群眾中有威信,人民群眾無限信賴,就會主動接受服務,有助于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直接關系著醫院的形象。由此言之,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必須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的心理品質。
1.2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于人才的發展。
現代人才學研究證明,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的心理品質,對人的智力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人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品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醫務人員的素質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而且關系到未來成功。因此,醫務人員要發展自己,勇攀高峰,步入成功的殿堂,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質。
1.3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而加強醫院科學化管理,提高醫院的效益,就必須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人心理素質高,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就有助于與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一個人的素質低、品質差,就不可能處理好人際關系。有的醫院服務質量低,效益差,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醫患關系緊張,缺乏和諧的人際關系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問題。由此言之,為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醫院的發展,就要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品質。
1.4提高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醫務人員攻堅克難,完成任務,勇攀高峰的法寶。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21世紀醫務人員必備的素質,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學技術和新知識的普及與應用,使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使人類生活的空間大大“縮小”。醫務人員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除了掌握必須具備的科學知識以外,還必須學會認識自己的潛在能力,學會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體察別人、特別是醫院患者的情緒,善于與人交往,能夠忍受學習工作中的磨難,積極樂觀。這些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醫院醫務人員提升科學技術水平、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也是21世紀對醫務工作者的要求。
2提高醫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對策和建議
在加強醫院現代化管理中,提高醫務人員心理素質和培養醫務人員心理品質如此重要,那么,心理品質是不是天生的呢?不是的。心理品質是隨著醫務人員的心理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的提高而逐步發展和完善的。在醫院管理過程中,提高心理品質水平是重要任務。醫院的管理工作者、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注意培養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品質的水平呢?
2.1加強學習是提高醫務人員心理素質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
俗話說“:人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要組織醫務人員學習有關心理品質方面的知識,知道心理品質修養方面的道理。醫務人員往往比較重視學習外部世界的知識,對醫療技術等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尤其關心。但是,如果忽視了對內心世界方面知識的學習,一旦遇到了心理問題,就會不知所措。醫務人員要樹立自我學習的意識,不能永遠依賴別人的指導和幫助,來平息內心的波瀾。因此,醫務人員在學習自然科學技術的同時,要注意提高心理品質方面的學習。醫務人員要學點心理學知識,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質,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確解決思想、心理問題。要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并聯系自己的心理特點,知道自己哪些心理活動是正常的,哪些需要調節和怎樣進行調節,這對于正確認識自己和把握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很有好處的。
2.2引導醫務人員善于思考,運用科學的方法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古語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醫務工作者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多想一想,對照自己內心世界的活動,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是對的,哪些方面做的是不對的,哪些方面陷入了誤區、鉆了死胡同,這樣才能尋找到科學的方法,對癥下藥,盡快使自己擺脫困境。醫務人員要聯系生活實際,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否得到大家的認同,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不斷提高道德修養。人需要積極的、快樂的情緒,它是獲得幸福與成功的動力。要通過積極的思考,學會從焦慮、痛苦等消極情緒中走出了,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
2.3引導醫務人員注重實踐,這是提高心理素質和培養心理品質的重要一環。
實踐就是做、行動。醫務人員要勇于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磨練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質。要在實踐中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優化自己的性格,陶冶高尚的情操,鍛煉堅強的意志,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戰勝困難和積極對待挫折的勇氣和本領。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其核心是為了發揮人的潛能,培養良好的工作、生活能力。因此,醫務人員要積極塑造和優化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氣質可以在實踐中發展和形成。醫務人員應當在實踐中培養自己求真務實、熱情開朗、耐心細致、剛柔相濟、寬容大度和誠實正派的良好氣質。醫務人員生活在社會和醫療環境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特別是醫生護士,每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為患者進行服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形成一定的人際關系。在醫患交往中,既要學會尊重自己,又要學會尊重患者,關心和理解患者,克服自卑或自傲的心理,敢于和善于與患者交往。人際關系和諧,自然心平氣靜,心情舒暢,身心就會處在健康的狀態之中,有利于醫務人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終上所述,加強醫院科學化管理,力求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必須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培養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作者:吳曉燕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