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綜合評價綜合醫院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與檢索策略
于2014年7月用計算機檢索萬方、維普和知網數據庫,檢索時間為建庫到2013年12月。維普和知網數據庫以標題或關鍵詞包含“綜合評價”作為檢索條件,同時限定學科領域分別為:預防醫學衛生學;醫藥衛生科技領域下的醫藥衛生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研究、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萬方數據庫以綜合評價作為檢索詞進行基本檢索,限定學科領域為預防醫學衛生學下的保健組織與事業(衛生事業管理)。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中文文獻;(2)綜合醫院;(3)醫院管理評價(醫療衛生單位的醫療質量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4)有確切研究方法的文獻。排除標準:(1)非中文文獻,包括英文文獻翻譯后的中文文獻;(2)非綜合醫院,包括兒童、腫瘤、胸科等??漆t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站、鄉鎮衛生院);(3)臨床評價、衛生評價(環境衛生評價、營養衛生評價、勞動衛生評價等)等非醫院管理評價;(4)單純理論或方法學介紹;(5)重復發表文獻;(6)未使用綜合評價方法等其他無關文獻。
1.3文獻質量評價
本研究參考李幼平教授關于政策研究文獻的質量分級方法,將文獻質量分為5級。A:系統評價、Meta分析及衛生技術評估;B:政策文件及政府報告;C:有確切研究方法的文獻;D:綜述;E:專家意見。
1.4統計資料提取與分析方法
由兩位研究者獨立嚴格對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文獻,如遇分歧,則通過討論或征求第三方意見解決。采用MicrosoftExcel2010軟件建立信息采集表,對文獻發表年限、管理領域、指標體系建立、權重設置、綜合評價方法應用等情況進行描述性統計。
2結果
2.1文獻檢索與分級結果
按照檢索條件,初檢出文獻5714篇,其中維普1946篇,萬方1766篇,知網2002篇。對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閱讀標題與摘要后排除3896篇。通過NoteExpress軟件后排除632篇。進一步閱讀全文后,排除491篇,其中單純理論或方法學介紹93篇,非綜合醫院199篇,未采用綜合評價方法等其他不相關文獻157篇,表達不明確闡述不明的18篇,衛生政策評價9篇,未找到全文9篇,重復發表文獻6篇。最終納入文獻695篇,其中系統評價1篇,為醫療質量管理領域中綜合評價方法應用的系統評價;綜述19篇,主要是闡述常用的綜合評價方法在醫院管理有關方面的研究進展;文獻分級以有確切研究方法的文獻居首,占全部文獻的97.1%。
2.2納入文獻基本情況
2.2.1年代分布。
在本研究檢索時間內,關于綜合評價方法在綜合醫院管理中應用的發文數量總體呈現增長的趨勢。
2.2.2領域分布。
醫院管理是按照醫院工作的客觀規律,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對人、財、物、信息、時間等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充分發揮整體運行功能,以取得最佳綜合效益的管理活動過程。參考相關資料,按照評價目的的不同,對醫院管理領域進行分類。系統評價結果顯示綜合評價方法在我國綜合醫院管理領域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其中,以在醫療質量管理領域中的應用最多,占65.8%(457/695)。
2.3指標體系建立情況
綜合評價方法在我國綜合醫院管理中應用的一般步驟為確定評價目的—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和權重—選擇評判方法—評價和分析。在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中,29.6%(206/695)的文獻直接列出指標體系和數據來源,但沒有闡明指標體系建立的方法。指標體系建立方法總被引頻次為622次,被引頻次最多的方法是文獻資料分析優選法,占77.3%(481/622),其次是專家篩選法,包括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訪談法等,占17.1%(106/622),數理統計法占5.6%(35/622)。有92篇文獻聯合使用2種以上方法進行指標的建立和篩選,占13.2%(92/695)。有21篇文獻對指標體系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檢驗,占3.0%(21/695)。
2.4權重設置情況
納入文獻中,探討權重設置的文獻占43.9%(305/695)。權重設置中使用層次分析法、專家打分法等主觀定權法較多;采用主客觀定權法相結合的文獻占5.0%(35/695)。
2.5綜合評價方法使用情況
綜合評價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四類:一是常規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包括綜合評分法、綜合指數法、功效系數法、密切值法、秩和比法等;二是多元統計綜合評價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判別分析法、聚類分析法等;三是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四是其它一些重要綜合評價方法,包括灰色系統綜合評價方法、數據包絡分析(DEA法)、人工神經網絡(ANNs法)等。納入的695篇文獻中,共使用了22種綜合評價方法。根據每種方法被引頻次高低進行排序,綜合評價方法的應用集中于秩和比法、TOPSIS法和綜合指數法,這3種方法累計引用百分比達到61.2%。使用組合評價方法的文獻占14.5%(101/695)。
3討論
3.1綜合評價方法應用于綜合醫院管理的基本情況分析
綜合評價方法參與綜合醫院管理有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通過系統評價發現在本研究檢索時間內,綜合評價方法應用于綜合醫院管理的有關文獻數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應用范圍包括了醫療質量管理、醫院績效評價等十多個醫院管理方面的分領域。這說明綜合評價方法參與綜合醫院管理有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有助于對醫院的管理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規范化管理,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促進醫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評價方法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還需得到重視。雖然系統評價結果顯示在本研究檢索時間內,綜合評價方法應用于綜合醫院管理的有關文獻數量增多,應用領域比較廣泛,但其中不少是流于書面和理論,并且在用于醫院管理決策的實例中,主要集中于醫療質量管理方面。這與醫療質量在現代醫院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有關,但事實上,任何一項與醫院管理有關的活動,都可以進行評價。系統評價結果顯示,綜合評價方法在醫院科教管理、感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應用的相對還較少。
3.2綜合評價方法應用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探討
通過循證分析發現,綜合評價方法在綜合醫院管理領域的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沒有明確的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和方法,這部分文獻占了29.6%(206/695)。指標的篩選方法主要有專家評估法、文獻資料分析優選法、數理統計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據評價資料的具體情況選用。二是指標體系的信度、效度缺乏檢驗,這部分文獻高達56.1%(390/695)。三是缺乏合理的權重設置,此部分文獻占56.1%(390/695)。對一個復雜的問題,每個因素在綜合評判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各不相同的,為了得到正確的評價結果,必須確定各指標合理權重。四是指標的可比性問題。部分研究未能很好地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如醫院規模和條件的差異、病種分布的差異、判斷標準的差異等等。可以通過選擇同類別同等級的醫院進行橫向比較,在醫療質量管理評價時引入CD率、CMI指標等一些方法盡可能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增強指標可比性。
3.3選擇合適的綜合評價方法,合理分析評價結果
本次系統評價結果顯示,秩和比法(25.3%)、TOPSIS法(20.9%)、綜合指數法(15.0%)是被引頻率最高的3種方法,這與本研究檢索到的1篇循證分析文獻的結果相一致。這3種方法具有易于理解、計算簡便、適用范圍廣的特點,因此在醫院管理領域被廣泛應用。目前應用于醫院管理的綜合評價方法種類繁多,各種方法有自身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哪種方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被評價對象本身的特性、研究目的等實際情況決定,且盡可能選擇實用性強、計算方便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計算的復雜化。此外,可以考慮組合與集成的研究思想,把幾種方法有機地結合,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文獻分析顯示,許多研究中評價結果的分析沒有得到充分討論。通過合適的評價方法,得到評判對象優劣順序并不是綜合評價的最終目標,找出潛在的原因,指導實踐活動才是綜合評價的最終目的。通過對評價結果的分析,才能夠深刻地認識醫院活動的發展趨勢,發現存在的問題,指導醫院以后的實踐。同時,評價結果的分析應與人們的主觀認識相吻合,與該醫院的客觀實際相結合。
作者:陳園園 朱濱海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