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全媒體宣傳模式中醫院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宣傳是生產力,醫院的宣傳欄、院報等傳播效果差、信息接收率低,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醫院和公眾的需求。在今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醫院宣傳工作也迎來了新的契機。
1.1全媒體的概念
“全媒體”指以文字、圖形、視頻、聲音等多種傳播形式,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最終實現用戶以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全媒體涵蓋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媒體以其對新聞事件深度解讀為優勢,具有權威性、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新媒體的開放性、互動性、參與性獲得了受眾的青睞,它讓信息得到了更為即時、有效的傳播。
1.2醫院宣傳工作的必要性
通過積極的宣傳,盡量多地占領信息傳播渠道,可以強化醫院的品牌,讓受眾在了解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的同時,傳播醫院的價值觀、服務理念,并使患者獲得及時、準確、有用的醫療信息,合理就醫、提升就醫體驗,從而提升醫院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此外,良好的宣傳工作,可以使醫院內部公眾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產生榮譽感,激發愛院情懷,從而為醫院的發展提供源動力。
2緊跟時代潮流,借助新媒體讓宣傳更有效
近年來,新媒體帶給人們生活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新媒體對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是革命性的。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直面新媒體帶來的沖擊,把握信息傳播方式的潮流,利用好新媒體,將使得組織的宣傳工作事半功倍。
2.1微博
我國是世界第一微博用戶大國。醫院于2013年下半年建立新浪官方微博,2014年又成立騰訊官方微博。醫院每日更新多則微博,內容包括摘錄院內醫生所寫的健康科普知識、專家門診信息、講座及義診信息、院內新聞等,向受眾傳播健康知識,并提供就醫指南信息,方便患者就醫。至2014年6月底,醫院新浪官方微博已各類信息820余條;粉絲數已有近1.7萬。同時,微博有專人負責私信處理,起到了患者就醫前的初步分診和就醫指導的作用,并接受患者投訴及表揚,為患者解決問題。即時、便捷、交互的信息交流方式,讓醫院的服務更加人性化,有利于提升醫院的美譽度和忠誠度。
2.2微官網
如今,微信幾乎成了人手必備的APP,可以說微信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習慣,它蘊藏著巨大的信息傳播能量,如何利用好這一平臺,可能決定著醫院是否能高效、精準的做好宣傳工作。微博的消息下沉太快,每日更新的信息等很快會被后面的信息所淹沒,信息傳播的有效性欠佳;當前手機上網正逐漸成為主流,而手機瀏覽醫院官網不方便,流量消耗大;醫院院報受眾小,一月一期,時效性差。針對這些問題,醫院開通了“移動的就醫指南”,即“醫院微官網”。微官網是基于微信平臺建立的微網站,針對手機用戶,它既可以通過微信關注,也可以通過新浪、騰訊微博粉絲服務平臺互動使用,更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瀏覽器查詢使用。目前,醫院微官網已開設醫院介紹、就醫指南、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專科專病、信息公告、特需門診、科室頁面、預約途徑、檢驗報告共10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放置了醫院最新的信息,并及時更新。醫院微官網建立以來,以其就醫信息的全面、新鮮、實用,獲得了患者的青睞,如《不孕癥常見問題問答》上傳不到一天,就被下載超過1300余次,至今已有2萬余次。自2014年3月18日開通至7月底,醫院微官網瀏覽量已達60.4萬余次,閱覽人數超32萬,并隨著宣傳推廣呈現出幾何式增長態勢。
2.3微信公眾號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區別在于精準。“消息推送”使信息傳播更加準確,關注戶亦可以獲得更加專業、全面的觀點。醫院微信公眾號每月可推送4次消息,內容較之144字的微博更加詳實、豐富,推送內容有:醫院門診信息的變更、科室介紹、媒體報道、講座及義診信息、科普知識等。截止至2014年7月底,醫院微信公眾號開通短短數月,推送消息約40則,關注人數已接近8000人。另外,關注了醫院微信公眾號后,用戶可以通過對醫院微信公眾號發送消息,咨詢醫療服務信息,公眾號的負責人即可在后臺看到,進行及時回復。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微官網及微信公眾號這三個醫院自媒體的融合,已經實際起到了醫院網上便民服務中心的作用,向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服務,在緩解就醫難問題上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3堅守傳統媒體,讓醫院宣傳工作更具影響力
傳統媒體以其權威、專業、受眾廣泛,成為“正統”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像公立醫院這樣的傳統服務性、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要重視這一傳播渠道,利用傳統媒體擁有的優勢,做好醫院的宣傳工作。
3.1報刊雜志
醫院與上海多家報刊雜志形成長期聯系,院內宣傳部門負責撰寫醫院臨床的新聞報道、醫院新聞、最新便民措施等,隨后根據內容的不同,經篩選后發送給各家報刊的編輯。同時,醫院主動邀請紙媒來醫院進行專家、大師的人物專訪,熱點疾病或新技術等的專題報道。例如,今年6月,醫院宣傳部門策劃《文匯報》獨家報道醫院推出多平臺“全面開放預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醫院門診號源全部開放的第二天,即7月2日,《文匯報》就以獨家頭版刊發《到三級醫院看病,先習慣預約》的新聞報道,之后《新民晚報》、上海廣播電臺、上海電視臺等多家傳統主流媒體都相繼進行采訪報道,醫院“全面開放預約”的便民新政及熱點問題解答一時成為市內熱點話題。
3.2電視、廣播節目
上海本地有多檔健康類節目,充分爭取這些節目的資源,讓醫院專家在節目中進行醫學知識的健康宣教,不僅有利于提高醫院專家的知名度,開拓優質病員,更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美譽度。鑒于此,醫院宣傳部門與多家電視節目、電臺節目制作人主動取得聯系,找準各期節目的訴求,并適時推薦醫院的相關專家參與這些健康教育類節目的錄制。
4立體的全媒體宣傳模式,實現患者與醫院的雙贏
醫院多渠道全方位地打造了立體的全媒體宣傳模式,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就醫信息,為醫院、醫生提供宣傳展示的機會,提升了醫院的品牌形象,實現了患者與醫院的雙贏。
4.1便民服務,提升醫療體驗,提高醫院美譽度
醫院利用媒體渠道,打造全媒體的宣傳戰略,最根本的出發點在于提供更為優質的便民服務,通過這些手段,讓患者了解醫療信息、健康知識,即時獲得門診訊息、專家資訊,知曉快捷預約、掛號的途徑,讓患者的就醫流程更自主、方便,獲得良好的醫療體驗,有助于提升醫院的美譽度、鞏固患者就醫的忠誠度。
4.2提升職工凝聚力,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助力
宣傳工作對于內部公眾,即醫院內部職工,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對醫院醫療新聞、優質服務、優秀個人事跡的報道,讓每一個員工有一種榮譽感,有利于提升全院職工的凝聚力,從而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助力。另外,醫院微博成為上海首家可以為員工認證加V的新浪官方微博,得到醫院內眾多新浪微博用戶的贊譽和支持,年輕醫護人員更是踴躍申請,形成了醫院官方微博發聲,醫院大V擴音的有效組合,提升了院內凝聚力。
4.3零成本、環保節約,助推醫院管理工作
醫院在宣傳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院內反響好,社會影響力、美譽度得到提升,而在這些宣傳工作上醫院并沒有做經費投入,即為零成本。在沒有增加醫院任何經濟支出的情況下,實現了全媒體的宣傳,助推了醫院管理和發展。
作者:朱佳玲 徐英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