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校管理校園安全文化構建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校園安全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所必需的內容。學校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夯實學校安全物質文化,要求是規范師生安全行為文化,保證是完善學校安全制度文化,目標是形成學校安全精神文化。
關鍵詞:
學校管理;安全文化;構建
校園安全文化是近年來在中小學校出現的一個全新的理念,它和中小學的安全素質教育密切相關,是中小學生身心安全和健康的基石,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內容之一。作為一名學校安全工作管理者,筆者結合工作體會認為,形成校園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徑是構建安全物質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
1構建校園安全文化的基礎——夯實安全物質文化
校園安全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樣,它的孕育、產生和功能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要科學、精心建設校園安全的物質文化,通過校園的安全硬件建設保障師生安全。學校重視學校教育、生活設施的安全,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彰顯“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理念的需要。通過校園安全物質環境營造,提高師生安全心理素質,培育安全情感,規范安全行為,保障安全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講的就是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校訓、校歌、路名、樓名、餐廳名、山名、橋名,甚至可以給寄宿生的每一間宿舍使命感、自豪感、歸宿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內聚力和群體意識。安全標語和安全宣傳畫上墻,讓它成為師生日常安全的益友,在學生每天必經的路旁樹立“交通安全常識”警示牌,還能對學生的安全意識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這種氛圍一經形成,其理念、準則等精神因素會成為一種意識和氛圍彌漫于學校之中,滲透到學校成員的一切活動中去。人們時時會感到它的作用和約束力,實踐證明這種力量比制度的硬約束往往更有力。
2構建校園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規范安全行為文化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安全行為意識的形成必將成為推動安全文化的強大動力。師生的安全行為意識越強,對自己的安全行為意義就理解得越深,就會自覺地按正確的安全規則制度做事、做人。學校要通過開設安全教育課程,舉辦安全法制報告會,召開以安全為主題的班團隊會,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日、周、月活動等,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行為意識。要養成安全行為習慣,提高師生安全行為能力。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能靠一朝一夕或突擊一陣風,而應根據師生年齡特點、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和當地學校實際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師生安全行為養成具體要做到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把教育師生安全行為與教育師生做人淺談學校管理中校園安全文化的構建李繼平(重慶市江津區圣泉學校)統一起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安全行為養成有機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把安全行為規范養成寓于各項活動之中。引導安全行為踐行,提升師生安全行為水平。為了使師生更加明確安全行為要求,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安全行為公約、安全行為規定等,有意識地引導師生踐行安全行為,規范安全行為。
3構建校園安全文化的保證——完善安全制度文化
校園安全制度指的是在安全觀念體系的指導下,學校制定的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包括教學安全、學習安全、住所安全、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減災安全、環境安全等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會組織形式以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網絡。安全制度是師生安全行為的準繩,又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基礎和載體。學校通過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豐富校園安全文化,師生通過遵守安全制度,規范安全行為。學校安全工作與其它工作一樣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制度,建設好安全制度文化對穩定學校秩序、保證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著保障作用。學校要與各部門負責人、班主任、科任教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把安全制度落實到人。明確提出各部門、班主任、科任教師等應承擔的安全職責,使他們有責可負,有責必負。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師生遵守安全制度的自覺性。學校領導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各項安全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發現不足要及時整改,確保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到位。學校只有不失時機地加強校園安全制度文化建設,才能不斷提升安全管理的層次和水平,才能為構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保證。
4構建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形成安全精神文化
校園安全精神文化并非指校園安全文化環境的布置,或安全文化活動的設計,而是通過安全制度文化的規范、安全行為文化的養成,日積月累,逐步將外在的約束內化為師生的安全行為心理定勢,師生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從而轉化為校園安全精神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必須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而形成。要建設和完善校園安全精神文化,就必須加大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師生自身的各種素質,為養成安全習慣奠定基礎。要加大安全制度文化的執行力度,使師生樹立科學的安全人生觀和現代安全價值觀,理念約束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文化,使安全成為師生的自覺行為。
5總結
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新興的話題,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保證師生終生平安的主要手段,是確保學??茖W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
作者:李繼平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圣泉學校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2]楊旭.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