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如何完善學校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近年我國大力倡導教育改革與事業單位改革,高校通過加強財務管理與內控建設,規范財務收支行為,提高財政資源利用效率已成為重中之重。對成人高等學校而言,經濟活動圍繞教育科研,辦學形式多樣,涉及人員類型眾多,為了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展開,應當建設系統化、常態化的內控體系,提出控制措施,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本文從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內控相關理論著手,對其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從多個方面提出完善策略,旨在幫助各高校加強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建設。
引言
多年來,我國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成人高校同樣受到改革的影響,其辦學模式、管理模式等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以提升辦學水平與管理水平。為加強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全面推進內部控制工作,財政部分別于 2012 年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 號)、2015 年《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 號)及 2016 年《財政部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財會【2016】11 號),作為各單位內控工作的主要指導,核心目的是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防范和管控,形成內部管理系統,確保各項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合法合規。然而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傳達布置到學校基層單位已是 2018 年。由于學校內控工作啟動較晚,部分高校財務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制度亟待完善、內控流于形式等,必須要提出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才能促進高校正常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資金合理使用。本文就此展開分析與論述。
一、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相關理論概述
(一)成人高等學校的特點
成人高校是為成人提供高職、高專學歷教育、成人繼續教育而成立的高等學校,屬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成人高校有別于普通高校,是在職人員提高個人素養的最佳選擇,緩解緊張工作帶來的壓力,學習形式多樣。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成人高校辦學性質與任務應進行相應轉變,既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又要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以往局限于記賬、報賬的財務工作模式顯然不再適用,應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形成管理方式多樣化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財政資金,并做好內部控制相關工作,規范內部經濟收支活動。
(二)加強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意義
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實現這種防范和保障機制,則是成人高校加強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有助于增強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在內控制度允許與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展開經濟活動,以標準規定為參照,制定并完善制度體系,防止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2.有助于保證單位資產安全。加強財務管理與內控,對資產使用情況加以管控,定期清查,找出不利影響因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確保資產安全。
3.有助于遏制舞弊現象。加強財務管理,體現財務制衡,將其融入內控建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規范各職工實際行為,端正態度,規避舞弊、腐敗等風險。
4.有助于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從內控視角展開財務工作,注重各部門信息高效傳遞,將信息資源整合、分類,從中提取,并加以處理與分析,保證其真實性與準確性,出具完整的分析報告。
二、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觀念和內部控制的觀念淡薄
在當下教育工作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因管理意識不到位,目前各項工作的開展并不順暢。以某職工大學為例,現階段財會工作重心仍停留在基礎核算、記賬報賬等層面,傳統觀念未發生本質改變,對財務管理的認知有偏差,更由于教育系統的內控制度工作啟動較晚,內控觀念較為淡薄,只是按要求制定規章制度,未能從管理的角度提高重視,對內部控制的定位不準確。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持有陳舊的管理觀念,認為內控是財務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關系不大,甚至毫無關聯,對一些制度不理解、不支持,最終導致財務管理及內控工作推進緩慢,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具體工作中推諉扯皮、責任不明等現象時有發生,難以保障學校財政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及使用安全,學校的建設同樣受到影響。
(二)缺少復合型財會人員,管理隊伍經驗有限
財務部門是高校經濟管理職能部門,主要職責為管理財產、資金、內控制度建設、進行預決算等,為本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而服務。2019 年至今,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不可忽視,也對高校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邁向轉型進程,革新管理理念,而且還要提升專業技能、創新水平等。然而實際上,高校仍面臨缺少復合型財會人員的困境,單位部分人員綜合素養還有待提升,尤其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采取平行記賬,實行“雙報告”,增加會計核算難度,但財務人員對新出臺的各項政策了解不及時,知識結構老化,缺少新的理念,業務水平更新慢。此外,現有財務管理隊伍經驗有限,欠缺創新意識,沿用以往的規定、管理辦法,墨守成規,無法真正提升財務管理與內控水平。
(三)財務管理規范程度欠佳,制度亟待完善
成人高校財務工作具有繁瑣性、重復性的特征,財務人員長時間將工作重心放在記賬、報賬等工作,容易忽視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如雖建立報賬機制,但仍不執行,導致財務管理規范程度欠佳,制度亟待完善,這也是目前學校財務內控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現階段,成人高校積極革新財務管理模式,力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但是制度建設不到位,依然存在“有章不循,有律不依”的情況,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不能為財政資金的使用安全與使用效益提供堅實保障,審核機制、責任機制、管控流程等漏洞頻發,阻礙著財務管理職能與內控作用的發揮。
(四)注重形式,忽視內控制度的具體實施
部分高校內部控制方面過于注重形式,忽視了各項制度的具體實施,導致控制活動不規范,開展不順利。以某職工大學預算控制活動為例,前期學校對財政部門撥付的資金進行合理規劃,優化資金分配方式,但并沒有設置預算管理部門,內部控制體系中關于預算方面的制度少之又少,一般只是要求財務人員負責預算相關工作,未能積極引入全面預算管理,預算執行過程中忽視監督與控制機制的建立完善,缺少嚴謹的制度對執行情況展開全方位的跟蹤監控,不能及時發現預實偏差問題,導致執行效果無法保證,且預算績效評價不足,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難以得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此外,對內部控制報告的重視程度不夠。2017 年,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其中明確指出事業單位應當加強使用內部控制報告,旨在通過對本單位內控報告的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根據提示風險加以改進,健全制度,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更好促進內控建設,發揮監督作用。但在實際中工作中,內控報告只是由財務人員簡單地填寫,其他職能部門并不參與,內控報告完整性、全面性不足,且對存在風險及不規范行為未能進行具體分析和通報,此時則無法發揮內控報告的作用,難以發現單位內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雖然建立了內控制度,但不能展開有效的內控監管,最終導致內控制度流于形式。
三、新形勢下完善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意識,提升管理水平
要想完善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高等學校必須從思想層面對其有深刻的認知,不能將新時期的財務管理與傳統以會計核算為重心的財務會計相對等,而是革新財務思維,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單位全體職員的責任意識,在單位內部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關系,以同步提升管理水平與教學水平。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完善領導體制,突出財務管理在學校內控制度建設以及內部運營管理中的地位,成立以“一把手”為核心的領導機構,組建財務管理工作小組。由領導機構負責經濟決策制定、對財務工作監管等,工作小組應受到直接領導,全面監管財務活動、業務活動,加強對各職能部門的財務管理與服務;第二,強化財務管理與內控意識,重點包括預算控制意識、風險控制意識等。通過在學校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實踐活動等,使得全體職工尤其是財務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風險管理等理解更深入,更加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促使財務管理工作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二)加強財務管理梯隊建設,培養復合型財會人員
高校各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加強梯隊建設,培養復合型人才,打造更加專業的財會團隊,為財務管理與內控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保駕護航。首先,完善內部學習機制,革新以講授式為主的理論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財務人員的主導地位,轉變身份,從學習者轉變為經驗傳授者,為財務管理帶來新思維、新方法;其次,加大培訓力度,創新培訓形式,注重內部溝通與聯系,采取專題培訓、專家講座、對外交流學習等形式,定期前往優秀單位學習與實踐,豐富財務人員的知識儲備與工作經驗,形成經驗梯隊,提升階段性成長效果;最后,確保培訓內容的多樣性與全面性,應涉及財會基礎知識、管理會計、財務內控、經濟學、信息技術、新政策等,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與信息管理水平,以適應新時期的財務管理崗位需求。
(三)增強財務規范程度,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從本質上分析,要想進一步強化財務管理效果,突出財務管理、服務等職能,仍應增強財務規范程序,結合財務會計基礎工作,制定長期保持管理效果的方案,嚴謹對接財務管理準則,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一方面,高校應積極實行智能財務,引入財務軟件,搭建共享中心,由計算機、人工智能完成一些繁瑣且復雜的計算工作,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時,避免人為操作失誤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針對財務管理是否規范,制定階段性評價指標,科學評價實際工作中的財務管理行為,分析財務規范相關制度是否真正落實,要求各部門積極配合、主動溝通,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另外,高校還應將重心放在引導全員形成規范化操作行為習慣上,采取考評、獎懲等措施,促使全員端正態度、提升工作水平,驅動經濟活動規范展開。
(四)建章立制,逐步完善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
為了解決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落后且亟待完善的問題,各高等學校應重新調整制度規范,建章立制,確保各項制度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實現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建設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方面采取如下措施,實現制度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一是,引進分級管理的體制,明確權、責、利;二是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為指導,加強成本核算,做好預算工作,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三是完善監督檢查機制,采用信息化手段,形成動態化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專項考核問責,引進硬性指標,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四是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嚴密跟蹤關鍵環節,及時發現違規的財務行為,實時反映資金流向以及資源使用情況,驗證財務管理的時效性與可靠性;五是建立內部牽制機制,強化溝通與聯系,相互監督、相互約束,以內部牽制機制為保障,以預算為主要連接,合理配置資金、教育資源,規范控制活動;六是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業務流程中各類風險的監控,覆蓋所有資金活動,防范腐敗、舞弊等行為,以規避風險、實現內控目標為導向;七是建立內審監督機制,重視內控報告制度,評價內控是否有效,分析各項活動、各項方案是否合規,加大監督力度。
(五)確定內控制度核心目標,全面更新內控手冊
成人高校內控目標必須明確,不僅要結合單位屬性與實際情況,而且還要追求社會效益、追求效率、追求辦學規模、追求教學水平。成人高校涉及人員類型眾多,培訓形式不一,辦學目的不同,其內部控制目標應聚焦于規范教學活動、管控各類經濟活動、防止腐敗舞弊等,在此基礎上全面更新內控手冊。以某職工大學為例,該校于 2018 年制定出內控手冊,內控手冊分為四大章節,明確提出使用說明,從單位層面、業務層面細分內控機制,包括三權分離、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關鍵崗位責任制、相關業務控制流程等,并展開內控自我評價與監督。在幾年的探索實踐中,該學校不斷更新修改相關制度文件,完善和豐富內控手冊,推出日常工作流程圖手冊,對經常涉及的公務外出、委托項目、政府采購等日常業務,把內控文件中重要的執行過程和手續提煉出來,用流程圖的方式清楚呈現,有助于經辦人掌握整體工作流程,能在操作規范的基礎上更容易上手,推進學校經濟活動更加有序展開。
(六)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建立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
高校應加強信息化建設,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建立內控信息化系統,實行全范圍的監控管理,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第一,利用大數據技術,集成財務數據、非財務數據,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作為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等工作的參考依據,重點分析,以真實的財務報告為決策制定提供保障。第二,及時更新軟件與系統,引入先進技術,優化線上管控流程、審批流程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突出內部控制的功能與作用。第三,財務信息適度公開,利用校內展板、線上平臺等公布內控相關情況,接受外部監督,暢通外部信息與溝通渠道,聽取校內職工或者學院對內控建設所提出的有效建議。建立開放化財務內控監督平臺,定期更新、定期通報、公開信息、督促整改。第四,應用 AI 技術,通過計算機程序加強風險防控、約束控制、內控與業務銜接整合,實現管理自動化、過程透明化、責任明確化。
四、結束語
根據上述的分析可知,新形勢下完善財務管理、健全內控制度是成人高等學校最為主要的一項任務,與單位教育教學活動、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密切關聯。因此,高校必須正確定位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結合自身特殊屬性與管理現狀,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提出問題。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財務管理梯隊建設、全面更新內控手冊、健全內控制度體系、建立內控信息化系統等多項措施,逐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加強內控建設,確保內控制度貫徹實施,從而進一步推動高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符珊 單位: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