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校管理中民主治校的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民主既是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重要原則之一。學校管理民主化有助于創設和諧的工作環境,增加團隊凝聚力,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民主管理的重點又在于教師隊伍管理民主化。讓教師充分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制定具體完善的規章制度,滿足教師發展需求,是實現教師隊伍管理民主化以及民主治校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校管理;民主治校;教師為本
民主管理是現代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民主治校既是一種管理思想和原則,又是一種管理手段,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尊重學校里的每一個人,增強廣大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實現個人成長與學校發展、個人幸福與學校繁榮的和諧統一[1]。學校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要堅持民主治校,必須堅持以教師為本,充分調動教職員工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學校教育目標內化為教師自身的工作目標,讓廣大教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保證辦學效益最大化。
一、民主治校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應有之義
(一)民主治校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
黨的要求“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以此作為從中央到地方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學校應該加大民主機制建設力度,有效地讓作為教育主體的廣大教職工、學生、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傾聽群眾的心聲,采納相關社會人士的合理建議,推動學校管理民主化。同時,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加大學校管理工作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力度,也促使學校辦學決策科學化[2]。
(二)民主治校是人本管理的重要特點
人本管理作為現代管理的重要理念和原則,越來越多地受到管理者的青睞,而民主作為人本管理的重要特點之一,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實行民主治校也是順應時展要求的內在訴求。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的代表,是學校的核心群體,有研究表明,教師群體對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較之其他群體有更強烈的追求[2]。實行民主治校,進行人本管理,是保障教師權利,調動教師主人翁意識,激發教師工作活力的重要途徑。
二、民主治校的學校實踐探索
要真正發揮民主治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應重視創造條件,使民主治校真正付諸實踐。我校在管理和發展過程中,一貫秉持民主作風,具體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制度保障民主發揚
1.教師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管理
教師是學校的核心,一支熱情高、干勁足的教師隊伍會讓學校充滿活力。管理好一所學校,首先要管理好教師隊伍。我校在建校初即成立了教師代表大會制度,將教師管理學校的民主權利從組織上得到保證,凡事注重商討、主動傾聽意見、講究溝通對話。關系學校改革和重大決策的執行情況等重大問題,以及關乎每位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和教職工關注的重要問題,都會經教代會討論,深入教師群體,充分聽取老師們的意見。我校在制定各項制度、細則之前,都要先將初稿分發到每個教職工手中,讓教師們討論、補充、修改;再經行政領導班子綜合意見,形成正稿;最后經教代會反復討論,試行一段時間后,再次補充修改形成定稿。
2.評選制度保障教師公平參與評選
評優選先、職稱評定等既是關系教師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也往往是學校管理中最“棘手”的事情,很難讓所有人滿意。我校通過不斷完善和明確制度解決這一問題。我校嚴格執行上級文件的評選條件,在此基礎上,又經教代會制定本校評選規則章程,每到評優選先、職稱評定時,老師們根據規章制度,自行參評,當參評人數超出名額限制時,再對每個參評人的參評條件進行量化打分,根據得分高低上報,每次評選從開始到結果都會在全校教師大會上公布,保證評選的透明公正。這樣一來,評優選先、職稱評定就避免了以職位高低、關系親疏獲取名額的不公平現象,教師之間、教師與行政領導班子之間的矛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整個學校的氛圍也更加和諧融洽,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老師們才會心情愉悅,輕松有動力。
(二)機制保障民主落實
1.校務公開,共同監督
校務公開既是校內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民主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我校專門設有校務公開板,對學校工作的重點、教職工群眾和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學校的重大問題進行公示,像績效工資結算、評優選先結果、教職工崗位聘任、晉級、獎懲、職稱評定、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等都會進行公示,老師們如有異議或發現問題可隨時上報,學校必須給出合理的解釋和處理。
2.行政例會,集思廣益
我校每周召開一次行政例會,對本周工作做安排,細化每個人的責任,對上周工作做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分管各個年級的行政匯報本年級出現的問題或老師們最關心的問題,調整工作方向和處事方式,商討問題解決辦法。這既是一次工作會議,也是集思廣益、相互學習、統一認識、發揚民主的會議。
3.團隊建設,民主平等
我校領導班子在工作中凡事都和老師們商量著來,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做到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使得民主氣氛越來越濃,民主管理的機制也逐步建立起來。當然,聽得進意見不是一味遷就,任錯誤的思想和認識存在,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來自廣大教職工或學生、學生家長的意見,正確的予以采納,不正確的采用以理服人的態度做好工作,保護其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
三、民主管理實踐的反思
第一,教代會制度的完善。教代會制度是保障我校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實現民主治校的重要渠道,在規章細則、實施辦法、監督評價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大多老師還不明確教代會在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代會代表中也存有不能充分、認真履行職責的現象,這不免使得教代會流于形式,減弱了其在民主治校中的力量。第二,思想觀念的統一。學校管理中發揚民主精神,說到底是大家齊心協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那么統一教育思想觀念就是關鍵前提,只有思想觀念統一,在辦學和學校管理上取得一致認識,才能增強凝聚力,把民主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第三,民主管理網絡的創建。實施民主管理,方式多樣更有利于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完善民主管理網絡機制,也能在民主治校中形成本校特色。我校在民主治校的實踐探索中,將根據實際借鑒一些成功經驗,如設立校長接待日,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等。第四,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民主并非需群眾批準方可行事,也并非事無巨細地走形式;尊重廣大教職工的意見,不是一味遷就,就像家長不能溺愛孩子一樣。對方向的掌握、決定的做出,以集中為主要形式,而對決策理解、措施完善、學校大政方針的制定與貫徹,則應通過民主程序,求得群眾支持[3]。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學校管理的民主追求[J].人民教育,2012,(2):26-28.
[2]臧國軍.民主治校與現代學校制度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0):24-26.
[3]羅喬敏.民主治校芻議[J].基礎教育研究,1995,(1):21-24.
作者:曾先林 單位:成都市雙流區棠湖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