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抑郁對醫學專科學生戀愛暴力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了解???/a>學生抑郁與戀愛暴力的關系,為干預戀愛暴力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對一所醫專共3421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學生抑郁與戀愛暴力的相關性。結果:有戀愛經歷的1734人中有33.0%-42.2%的人有過戀愛暴力,男生實施性暴力比女生高,女生實施軀體暴力和精神暴力比男生高,男生遭受軀體暴力比女生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54.10,68.77,9.10,15.01,P<0.05)。學生有抑郁癥狀者占48.2%,女生抑郁比男生多,二年級抑郁的學生比一年級多,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4.27,11.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提示:相對于男生,女生有抑郁的風險較高(OR值為1.33,P值<0.001),相比一年級,二年級學生有抑郁風險較高(OR值為1.23,P值<0.05),主動軀體暴力、主動性暴力與抑郁有相關性(OR值分別為1.50和2.23,P值<0.05)。結論:大學生是戀愛暴力的高發群體,抑郁與戀愛暴力有相關性,對有抑郁的學生應及時積極引導,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粕?戀愛暴力;抑郁
戀愛暴力指的是實施于親密伴侶的暴力,包括軀體、精神或性方面的虐待以及相關控制行為,現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社會問題[1]。大學生的戀愛暴力現象較為普遍,我國大學生戀愛暴力檢出率約為20%~50%[2-4]。抑郁是一種比較常見情感障礙性疾病,據最近一些研究顯示,大學生抑郁檢出率可接近50%~60%[2,5]。本研究以安徽省某醫專在校大學生為調查人群,了解中部地區普通地級城市的學生戀愛暴力與抑郁發生的情況,分析抑郁與大學生戀愛暴力的關聯,為大學生戀愛暴力的預防和控制提供參考。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被調查者為某醫專科在校一、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共調查了3782名在校生,回收有效問卷3421份,回收率90.5%。其中男生956人,女生2465人;大學一年級學生2158人,二年級1263人;城鎮1326人,農村2095人。平均年齡20.19±1.19歲。
1.2研究方法
在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調查對象的知情并同意之后,調查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集中在教室統一接受手機在線問卷調查,設定一部手機只能提交一次。調查人員宣讀統一的指導語、講解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匿名方式自行完成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社會人口學基本情況、戀愛情況、戀愛暴力量表、自評抑郁量表?!稇賽郾┝α勘怼穂6]將戀愛暴力分為身體攻擊、心理攻擊或控制以及性脅迫3種形式,共29個條目。調查近半年來三種暴力行為的主動和被動的次數并計分。三種暴力形式有任何一種為陽性即為有戀愛暴力。該量表Cronbachα系數0.890,軀體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系數分別為0.710、0.740和0.720?!蹲栽u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DS)[7]含有20個項目,分4個維度,評定時間跨度為最近一周,每項計分從“從無或偶爾”到“總是如此”共4級,各條目按照要求計算分值,最終分值相加的和除以80即為抑郁嚴重指數,分數越高,抑郁程度越高。指數<0.5為“無”抑郁癥狀,≥0.5為“有”抑郁癥狀。本研究分析顯示,問卷Cronbachα系數為0.709。
1.3數據處理
在線問卷直接下載數據,生成“.sav”文件,導入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差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定性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使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戀愛暴力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戀愛暴力發生情況
在3421人中,1734人有戀愛經歷,其中男生579人(16.9%),女生1155人(33.8%)。在這1734名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中,施暴者(出現主動軀體暴力、主動精神暴力和主動性暴力三者任意一個即納入)共733人,其中男生181人(31.3%),女生552人(47.8%);受暴者(出現被動軀體暴力、被動精神暴力和被動性暴力三者任意一個即納入)共573人,其中男生213人(36.8%),女生360人(31.2%)。男生實施性暴力比女生高,女生實施軀體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男生高,男生遭受軀體暴力的比例比女生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女生遭受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比例相近,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抑郁發生情況
在所有受訪學生中,無抑郁1773人,輕度抑郁1084人,中度抑郁540人,重度抑郁24人。女生抑郁比男生多,二年級抑郁的學生比一年級多,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抑郁與戀愛暴力之間的關系
將是否有抑郁與是否有過戀愛暴力進行卡方檢驗,發現是否抑郁與各種戀愛暴力的關系均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抑郁癥狀為因變量(有抑郁=1、無抑郁=0),把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采用強迫引入法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相對于男生,女生有抑郁的風險較高,相比一年級,二年級學生有抑郁風險較高,主動軀體暴力、主動性暴力與抑郁有相關性(見表4)。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有戀愛經歷的人群中,有施暴經歷的學生占42.3%,有遭受暴力的經歷者占33.0%,說明出現實施于親密伴侶的暴力行為越來越多見[2-4]。男生實施性暴力比女生高,而女生實施軀體暴力和精神暴力比男生高,男生遭受軀體暴力比女生高,有一些調查結果與本次結果較為接近[8-9]。在眾多戀愛暴力的相關因素的研究中,抑郁與戀愛暴力的關系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抑郁表現的人與主動軀體暴力和主動性暴力行為之間有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一般用兩種模型來進行解讀,一種認為不良的心理健康癥狀可能是一個戀愛暴力的前兆,消極的心理狀態,可以作為約會暴力的病因[10],有人認為暴力(不一定為戀愛暴力)的受害者會產生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出現抑郁癥狀,而對親密伴侶的暴力行為往往是自身身心受到傷害的繼發影響[11]。另一種則認為戀愛暴力可導致出現一些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涉及多種形式暴力的青少年表現出的抑郁和焦慮癥狀明顯高于暴力程度較低的青少年[12]。有調查顯示遭受性暴力學生抑郁癥狀發生風險是未遭受性暴力高職生的1.80倍[2]。大學生是戀愛暴力的高發群體,戀愛暴力與抑郁有相關性,我們應加強對大學生抑郁和戀愛暴力的干預,共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
作者:李新 汪瑞 單位: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