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品流通企業信用管理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基于信用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可以降低相關的交易費用,增加利潤
信用管理能使整個商品流通過程的交易成本顯著降低,利潤增加。信用管理對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貢獻可以從交易過程和交易主體行為的考察中得到進一步證實。一方面,從交易的全過程看,商品流通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易能大大減少相關的交易費用。通過信用管理,可使搜索交易對象信息方面的費用降低,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承諾,可以減少各種履約風險。另一方面,從交易主體行為來看,合作伙伴之間的互通性,提高了雙方對不確定性環境的認知能力,減少因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而產生的交易費用。商品流通合作伙伴之間的長期合作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雙方之間的機會主義行為,這使得交易雙方機會交易費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基于信用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可以使商品流通企業合作更加流暢
建立商品流通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種合作關系是基于相對信任的前提下的,然而在我國信任機制的發展還不成熟。由于商品流通企業是一個企業聯合體組織,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產權上的聯系,而僅僅是動態的合作關系。然而,契約可以以書面的形式保證合作企業的權利和義務,使這種權利和義務賦有法律效應,信用機制的健全是實現商品流通合作企業的緊密合作、加強信息共享、相互進行技術交流和提供技術支持的前提條件。商品流通合作關系產生了新增利潤,新增利潤如何在商品流通企業進行分配是商品流通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合作關系一個重要的因素。契約模型可以使利潤在鏈中通過層層分剝的形式存在于商品流通企業的各個節點企業中,而不是以最終總利潤的形式在企業間進行貨幣形式的再分配。
契約的特性就是要體現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原則。從而使商品流通企業成員企業達到帕雷托最優。契約使商品流通合作企業明確了自己在鏈中的位置和責任,使合作過程清晰明朗,利于企業把自己的目標和整個商品流通的總目標結合起來,防止個別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破壞整個商品流通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使商品流通企業合作更加流暢。在合作中,契約的締結,是以績效優化、競爭力提高和契約雙方共同獲利為目標的。實現該目標,得通過商品流通企業合作雙方在談判過程中設計合理的合同參數影響雙方的行為和動機。因此契約的合同參數必須對商品流通節點企業起到激勵和約束的作用,以影響節點企業的行為,促進企業之間更緊密的合作,是節點企業致力于“蛋糕”最大—增加自身瓜分的份額。
三、基于信用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可以提高商品流通企業合作整體績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理論上,合作伙伴關系能使商品流通企業所有成員的利益增長。但是商品流通伙伴之間的合作成效到底怎樣,是否能與期望的一樣,使商品流通總成本降低,服務水平提高,最終增加商品流通企業的競爭力。信用就是合作各方堅信,沒有一方會利用另一方的脆弱點去獲取利益,盡管一方有能力監控或控制另一方,但它卻愿意放棄這種能力而相信另一方會自覺地做出對自己方有利的事情。信用的第一要因是存在著不確定性,未來事件和成員企業對這些事件的反應的不確定性越大,就越是需要相互之間的信任。信用能夠確保各成員企業以共同都能接受的行為對這些未知的環境做出相應的信任。信用的第二要因是由于商品流通企業存在著脆弱性,商品流通企業潛在損失的可能性越大,就越是需要相互信任。信用能降低有可能產生的損失,減弱或消除機會主義的動機與行為,從而允許對成員企業的資源作更進一步的專業化分工,使成員企業能更好地共享整合優勢;信用的第三要因涉及到控制,商品流通企業中的一方成員對另一方成員的控制力越低,就越是需要得到另一方的信用。因而現實中的商品流通必然要求從其成員企業的相互信任中獲益。因此,信用管理,可以為商品流通企業合作整體績效評價提供理論依據。基于信用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是從商品流通整體的角度出發,考慮整體合作水平,公正、客觀的角度分析、評價商品流通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水平和效果。因此基于信用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可以提高商品流通合作整體績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作者:黃健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