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PC構件信息化管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裝配式建筑所包含的構件數量多且雜,從生產到最后吊裝完成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給項目現場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BIM技術的大數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裝配式構件的管理效率。通過項目實踐,將BIM技術與裝配式構件有效結合,對pc構件全過程信息進行記錄更新,并對所有信息進行統計共享,最終實現對PC構件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項目現場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PC構件,BIM技術,信息化管理
1概述
工業化和信息化是當前建筑業轉型發展的兩大重要方向,而裝配式建筑作為建筑業工業化發展的結果得到了快速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將建筑劃分為多個構件單元,在工廠生產后運送至項目現場進行組裝,是集成了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等優點的一種綠色可持續化建筑[1]。裝配式構件作為裝配式建筑的基本單元,如何對繁雜的各種構件進行高效的管理已經成了項目管理的一大難點[2]。BIM技術作為信息化在建筑業中的一種體現,正在快速融入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將BIM技術融入到裝配式建筑中,可以有效提高裝配式構件在設計、生產、運輸、吊裝施工以及運維管理等各個階段的管理水平,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所以BIM技術是裝配式建筑未來發展的重要手段[3,4]。
2BIM技術的應用
BIM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裝配式構件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BIM協同平臺,將PC構件從設計、生產、運輸到最后的安裝驗收全過程數據信息進行上傳,從而實現對構件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有效提高項目對PC構件的管理水平。
2.1建立模型并賦予基本屬性信息
BIM模型是BIM技術應用的基礎,是構建所有數據信息的載體,在拿到項目設計圖紙后,通過BIM軟件對每個PC構件進行建模,確保每個構件的模型精度,并通過整合各專業BIM模型進行碰撞檢查,提出構件深化建議,有效提高構件的生產安裝效率,減少返工。每個建成的PC構件模型,均包含了構件的基本屬性信息,包括構件的編號、類型、尺寸、材料、位置等,而這些基本信息都將跟隨模型一同上傳至BIM協同平臺,并通過平臺共享給每一位管理者,大大提高協同效率。
2.2設置關鍵狀態節點
構件模型上傳至BIM協同平臺之后,通過平臺賦予每一個構件獨立的編號以及二維碼,任何具備權限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終端設備查詢到每個構件的詳細信息。在平臺中需要對PC構件從生產到安裝的重要節點進行設置,通過這些節點的檢查驗收,確保每個PC構件的質量,重要節點如下:隱蔽驗收→待出廠→構件出廠→進場驗收→吊裝完成。
2.3通過二維碼進行信息交互
模型是構件信息的載體,而協同平臺的存在實現了信息的交互,通過后臺權限的設置,又可以保證信息的安全性,被賦予權限的管理人員,在任何地點均可以通過終端設備,結合二維碼對相應構件進行信息的查詢、更新、記錄等,實現構件信息的實時互通,確保構件信息的實時更新。在構件的每一個重要節點,相應責任人均需通過終端設備對構件的狀態進行更新,同時記錄并上傳構件的相關信息,包括驗收人的信息,驗收時間、地點等,同時上傳構件的影像資料,確保對構件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生產階段:為每個構件生成獨立的二維碼信息,在構件生產過程中進行張貼,構件生產廠工作人員根據節點設置,通過手機端掃描二維碼進行構件生產信息的錄入,包括實際生產時間,相關負責人信息,并對構件狀態進行更新。待出廠階段:倉庫管理人員在接收構件后,通過手機端對構件狀態進行更新,使構件處于待出廠狀態,同時將相關人員信息和構件位置信息進行錄入。運輸階段:當構件裝車出廠時,將構件更新至出廠狀態,并及時輸入構件的實際出廠時間以及對應車輛、人員信息。進場階段:當構件到達項目現場時,項目相關負責人需對構件進行驗收,對合格構件進行驗收人、地點、時間等信息錄入,并對構件狀態進行更新,對不合格構件進行問題信息錄入,并發送至相關責任人。吊裝階段:記錄構件吊裝的實際時間以及相關的吊裝人員信息,并將構件狀態進行更新。驗收階段:對驗收通過的構件進行狀態更新,并記錄驗收時間以及相關驗收人員信息,對驗收不合格構件進行問題信息錄入,并保存相關影像資料,將問題推送至相關責任人,并保存問題解決過程的相關信息。現場技術人員可以通過二維碼快速定位構件的具體位置,大大方便現場人員對構件的管理,同時,還可以對構件的相關信息進行查詢,包括構件的圖紙信息,各階段的質量控制情況,相應的施工方案等,真正實現大數據的共享,提高協同效率。
2.4通過平臺進行管理
構件信息的錄入更新為項目管理者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通過BIM協同平臺,對整體項目的構件信息進行實時查詢,每個狀態的構件數量一目了然,有多少構件已經吊裝完畢,多少構件在運輸途中,多少在待出廠狀態等等,同時,結合進度計劃,對達不到進度要求的構件進行紅色顯示,提醒項目管理人員尋找原因,從而實現對項目進度的有效控制,保證項目的順利推進。完整的構件信息記錄使每個構件具備可追溯性,通過BIM平臺可以快速查到每個構件各個狀態的相應負責人,驗收時間以及構件當時的影像資料等信息,同時項目管理者可以對有問題的構件進行實時跟蹤,最終實現對每個構件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3工程實例應用
1)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紹興越城銀興路4號地塊內,總建筑面積約9518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70245m2,地下建筑面積24942m2。本工程系由6棟高層、4棟多層、1棟幼兒園、1棟綜合樓、電房及開閉所等組成,配電房及商業用房建筑面積為5870m2。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車庫、配電及商業用房、幼兒園基礎為預應力管樁,主樓基礎為鉆孔灌注樁。其中主樓為裝配整體式結構,主要的預制構件類型有: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預制陽臺板等。本項目裝配式構件共計4401塊PC板,如何有效地對預制構件進行管理是本工程的一大難點。2)建立模型:通過BIM軟件對項目所有PC構件進行建模,并結合項目實際賦予其相應的屬性信息。3)全過程信息交互:通過二維碼對構件的全過程進行相應信息的錄入,并通過平臺進行分享。4)通過BIM協同平臺對項目PC構件進行管理。
4結語
BIM技術的信息化和共享性為PC構件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模塊化的操作,讓BIM技術簡單易懂,實現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的真正融合,通過關鍵節點相關信息的錄入與狀態的更新,實現PC構件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對PC構件質量、進度等的管理效率,提高項目各方的協同管理水平,為裝配式建筑的全過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紀穎波,周曉茗,李曉桐.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工業化中的應用[J].建筑經濟,2013(8):13-17.
[2]董娜,張寧,趙雪媛,等.基于BIM與RFID的工業化建筑構件進度管理研究[J].施工技術,2018,47(10):5-10.
[3]張建平.基于BIM和4D技術的建筑施工優化及動態管理[J].中國建設信息,2010(2):18-23.
[4]林佳瑞,張建平.基于BIM的施工資源配置仿真模型自動生成及應用[J].施工技術,2016,45(18):1-6.
作者:宋森華 單位:紹興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