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煤礦地測信息化管理現狀與發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伴隨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信息技術在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和處理方面有了極大的進步,更是改造傳統煤礦產業的強有力助手。煤礦地質測量信息化的工作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前我國煤礦行業在信息化、現代化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不能在各部門系統中建立信息化標準體系和共享機制。通過對各種煤礦地測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總結出了煤礦地測信息化系統的優點以及不足,并在現有煤礦地測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對未來煤礦地測信息化管理發展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地測管理;數據庫;信息系統;共享機制;展望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日益成熟,計算機對于信息的采集、存儲與處理也更加高效,越來越多的行業管理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不過,當前我國的煤礦產業缺乏完備的信息化體系,共享機制尚不健全,使得煤礦產業的發展遭遇瓶頸。另外,本國的煤礦地質條件較為復雜,例如出現斷層、巖漿巖滲入等。因此,煤礦地測管理也應緊跟信息化的腳步,在不斷提高開采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完善其信息系統理論與方法。科學地對煤礦資源進行評估、開采,極大地提高煤礦生產率。
1煤礦地測管理的特點
煤礦是一個傳統產業,在過去沒有計算機技術作為輔助生產時,對生產中的各種數據分析都是運用人工完成。八十年代以來,煤礦領域開始引入了計算機技術,并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對其研究和開發。九十年代以前,開發平臺是運用的DOS平臺,隨著操作系統的升級,出現了以Windows為基礎的煤礦地測管理系統,如:Windows3.2、Win95、Win98,但大多為低版本。八十年代的開發工具主要是基于DBASE數據庫管理系統,BASIC、FORTRAN進行地測數據庫管理和多源統計分析,運用ATUO-CAD進行簡要礦圖繪制。在計算機語言不斷發展中,開始運用Foxbase、Foxpro、TurboC等來進行數據管理和數值計算。運用ATUOCAD、MICROSTAIO進行礦圖自動繪制研究。在程序設計方法上,多數地測管理信息系統沒有基于面向對象程度設計的方法。在開發者方面,大多數開發研究者的專業相互獨立,欠缺應用先進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綜上所述,以往各地煤礦地測管理系統主要問題表現為信息化、網絡化相對滯后,煤礦管理比較粗放,煤礦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系統開發沒有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同時煤礦生產信息本身具有動態性,更需要全面準確的數據,為煤礦生產提供科學依據。在我國煤礦生產不斷精細化的過程中,這些落后的信息系統不能準確、快速地分析和處理煤礦地質測量數據,對煤礦企業的生產造成了極大阻礙。
2煤礦地質測量信息化系統的研發應用
開展煤礦地質測量旨在研究煤礦地質構造規律、發育特點等相關信息,是煤礦生產依賴的保障。因此,煤礦地質測量的信息化管理在整個過程中尤其重要。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一種重要工具,“煤礦地質測量空間信息處理系統”緊密依托網絡運行的大背景,是一種專業的應用軟件系統。一般而言,它主要由地質測量、儲存數據、網絡管理、煤礦常用基礎繪圖、GIS系統、用戶遠程網絡管理等部分組成。它在供給專業輔助的前提下,還提供了通用CAD系統和GIS系統之間的圖形文件和數據的共享交流。煤礦地質測量空間信息處理系統擁有開放的DXF接口,能夠通過命令方式擴充系統功能,用戶可以經過多種方式進行計算制圖。該系統可以從外部直接生成地測常用的基礎圖件。比如:柱狀類圖形、剖面類圖形、平面類圖形等,更為直觀準確地為煤礦地質測量提供了依據。
2.1通用繪圖或GIS系統平臺的二次開發及實際應用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通用繪圖系統為AutoCAD、MicroStation。前者誕生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一款自動計算機輔助軟件,常被應用于二維繪圖,文檔編排設計及三維構造。作為一種常見的繪圖工具,其不足為制圖軟件的可操作性不強,缺乏行業針對性[1]。后者與AutoCAD齊名,以DGN為特有格式,同時可兼容AutoCAD的一些格式。不過,MapGIS系統軟件仍有明顯的缺陷,例如在符號的選擇方面不夠簡便。表現在其預先設計的符號難以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其地圖符號也不具備通用性,符號庫里的符號缺乏一個標準的編碼。GIS技術因為其通用性和開放性廣受好評。它運用GIS系統地質測量,能夠有效管理各種資源環境信息,并且對資源環境妥善管理,在實踐模式中開展迅捷及反復的分析測試。此舉有利于決策的制定,實現規范及科學的標準體系評價。也有利于對不同時期的資源環境情況和相關生產動態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觀測和分析[2]。因而對提升工作效率,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不過,煤礦地質自身存在多變性和復雜性,此類軟件也難以完全滿足科研學者和礦井工作者的實際需要。
2.2具有自主版權的煤礦專用GIS系統平臺的研發及實際應用
該煤礦專用系統平臺能及時跟進煤礦生產的實際情況,分析其特點并對生產進行技術性指導。它能有效處理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地質新問題,對儲量進行有效的管理,使資源的回收率得到明顯提升。當然,自主版權的煤礦專用GIS系統的開發需要經過長時間摸索,其本身難度較大。實際應用時,VC++語言作為第一語言,其屬性數據一般通過Db2、Oracle7、SQL等重要數據庫進行管理。在對該GIS平臺的專業設計中,比較理想的一種方案為具有層次結構的圖形數據結構。該結構設計具備描述簡易,管理優勢明顯等突出特點。圖形數據結構的任意一個對象均由它的子成員數據及作用在成員數據的操作所構成。針對對象的軟件開發方式OMT建立在面對對象的基礎之上。它采用對問題進行抽象,建構出一組有關聯的模型,進而可以全方位地對問題空間信息進行收集。此外,針對對象技術及Windows的消息驅動結構,為軟件拓展應用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實現了技術的本質性飛躍。采取對面向對象的封裝性及繼承性,能促使軟件更具穩定性,在實現模塊化的同時使操作更為便捷[4]。同時,也有利于日常的維護,其代碼也能被多次重用,提升其技術性能。
3煤礦地測管理的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煤礦正在飛速地進行信息化建設,煤礦地測信息化管理也有新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礦井建設的數字化。首先,在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非常多,煤礦地質測量信息也是如此。現有的勘探工作模式呈現立體化,對各類信息從多種途徑規范化整理歸納,對資料進行綜合化分析處理和可視化信息等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其次,在煤礦地測的機械化作業中,可靠的地質條件是基礎,煤礦地質測量信息系統能運用仿真模擬技術,讓復雜的地質信息數據以直觀的可視化信息方式表現出來,為煤礦的專業勘探人員進行分析和判斷提供準確的數據,對地質測量中的災變進行科學的預測。最后,建設數字化礦井是礦井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的巨大動力,促使礦井的規劃管理通過更豐富的手法表現出來,并提供更多的信息來加強信息分析的能力和精確度,促使資源優化配置。數字化礦井體現著煤礦生產和管理的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所以,各個管理系統的信息共享融合將成為煤礦企業發展的新趨勢。
4結語
煤礦地質測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與空間位置密切聯系,且存在著不確定性,如果全部采取人工檢索、分析和處理這些信息資料是不能達到煤礦現代化生產作業的要求。特別是在預防重大災害事故時能夠及時提供精確的數據信息,則更需要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來實現煤礦地質測量數據的自動化。地質測量所需要的基礎圖件的自動生成,使煤礦地測信息系統在煤礦行業的生產技術管理中更為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張愛霞.地測信息化管理在煤礦中的應用[J].陜西煤炭,2011,30(3):115-116.
[2]史衍讓,劉橋喜.煤礦地測信息化管理的現狀與展望[J].山東煤炭科技,2001(1):55-55.
[3]樊鵬飛.論煤礦地測信息管理系統[J].山西焦煤科技,2001(5):32-33.
[4]范春學,史衍讓.地測信息化管理在煤礦的應用[J].中國煤炭,2001,27(4):41-42.
作者:唐輝 單位:四川省華鎣山煤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