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穩定、安全、和諧的環境是檢驗當今社會進步與否的試金石,是社會發展和文明繁衍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體現。高校以培養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為主要職責,在為大學生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方面擔當著重要責任。因此,構建“安全校園”已經成為高校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努力構建安定的校園環境,不斷鞏固校園安全基礎,消除不安定因素,是安全和諧校園建設的根本要求。本文旨在針對當今高校校園存在的安全隱患、原因及相應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校園安全;對策
一.高校校園存在的安全隱患
1.學生寢室存在的安全隱患
寢室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近些年來,高校學生宿舍的綜合住宿環境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有所改善,但同時學生宿舍的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主要表現為:使用違規電器如電熱鍋電水壺等、私拉電線、網線不規整、易燃物品如廢棄紙箱的堆積等。這些隱患的存在無一例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住宿安全。
2.學生飲食衛生存在的安全隱患
首先,校園餐廳的部分餐飲窗口由于管理不規范、從業人員不符合健康標準等原因,偶有發生學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其次,大學校園周圍存在部分無衛生許可的餐飲攤點,學生在類似場所就餐時易發生飲食衛生安全方面的問題。
3.大學校園周邊環境存在的安全隱患
為了迎合大學生的娛樂需求,大學校園周圍遍布有網吧、歌廳、游戲廳等不正規場所,消防設施不齊全、室內空氣混濁、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層出不窮,類似娛樂場所的出現對大學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4.大學校園網絡存在的安全隱患
首先,由于網絡監管不力從而致使大學生沉迷網絡的現象日益突出,甚至造成部分學生學業成績下降、曠課、無法正常畢業等不良后果。其次,大學生群體處于成長的轉型期,思想意識較為淡薄,容易在不良網絡內容的充斥下影響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
5.學生心理存在的安全隱患
由于學業、就業等壓力的不斷增大,部分大學生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會因為缺乏經驗和相應的心理疏導而產生缺乏自信、消極沮喪等不良心理現象,這將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全隱患。
6.大學生交通出行存在的安全隱患
受高等教育擴招的影響,不少高校校區分散,各個校區間距離較遠,學生出行頻率增加,交通事故的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多。同時,由于高校師生眾多,校園內機動車輛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應的安全隱患。
二.高校校園安全隱患存在的原因
1.隊伍建設原因
作為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直接實施者,校園安全管理隊伍是影響大學校園安全的關鍵因素。首先,部分高校管理者對于校園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安保人員和安保設備的投入不到位,工作重心以科研和教學為主,忽略了校園安全在大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輔導員數量不足是影響校園安全管理的原因之一,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輔導員在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條件限制,多數高校的輔導員配備比例不足,安全管理教育落實不到位,大學生安全素養的提高受到影響。再次,校園安保人員作為高校安全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其專業素養直接影響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工作效果。但是由于安保人員普遍學歷層次較低,相關專業培訓不健全,在安全問題的處理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
2.大學生自身原因
首先,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充,我國高等教育逐漸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生生源結構的層次多樣化,家庭環境、學習生活經歷等的不同使得部分同學間的交流溝通存在一定困難,直接影響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其次,進入大學后,大學生的心理環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部分學生在新的環境下面對繁重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問題時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
3.社會原因
社會形式的復雜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大學校園的安全管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一些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妄圖利用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的弱點在學生群體中宣揚反動思想,破壞國家安定團結。近年來,一些非法邪教組織利用電臺、光盤等形式煽動鬧事,企圖破壞高校校園安全穩定。【1】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互聯網已經稱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為大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這一新興媒體又具有雙面性,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使得網絡安全問題成為影響高校校園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
4.制度原因
我國的法制建設由于社會進程中的特殊原因在法制化程度方面落后于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反映在高校校園安全管理上就表現為高校校園安全管理法律的缺失或不健全,系統化的校園安全管理法律規范尚未形成,各高校獨立出臺的法律文件無法解決校園安全管理中的根本問題,直接影響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實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展開。
三.高校校園安全隱患的應對策略
1.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首先,高校管理者不僅要從思想上重視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在實際工作中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以一名決策者的身份積極推進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開。其次,加強對校園安保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培訓,提高其整體工作水平。最后,輔導員作為和大學生群體接觸最多的高校管理隊伍,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質和能力,在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大學生樹立模范帶頭作用。
2.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安全素養
首先,對于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的現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統一化的安全教育,但同時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形式,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其次,要發揮大學生在校園安全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突發事件處理的工作中,讓大學生在面對校園安全管理問題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從而有效的提高校園安全管理的效果。
3.消除不良社會因素影響
學生活動一旦突破了狹小的校園范圍,活動區域擴展至廣闊的社會,就給學生治安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2】而大學生活作為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關鍵階段,一定要起到積極引導大學生抵御不良思想的作用,用科學的理論和思想觀念武裝大學生,為高校校園安全穩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正確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網絡,提升其辨別不良信息的能力,并在日常管理中利用必要的技術手段對網絡內容進行檢查和篩選,保證大學生能夠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中。
4.完善安全制度建設
健全高校安全管理法治制度建設,法律部門應制定法律法規來規范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同時各個高校也應根據其安全管理的需要制定相應的法規條文,做到安全管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為高校的安全穩定營造健康的法治環境。此外,對于高校的管理人員、安全維護人員以及大學生進行安全法律知識的普及,加強校園安全法律制度的實施。學校的安全教育不全面、不透徹、治安人員素質不高、部分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是導致校園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3】校園安全管理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系統工程,完善的安保舉措是為高校學生提供安全穩定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重要保障。通過對校園安全管理的現行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有助于更細致的了解和評估當前校園安全保護體系的完善程度,為學生營造更為和諧安定的校園環境,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為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胡曉,潘申洲.新時期構建高校維穩機制的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8):168
2.王保華,張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級城市發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3
3.竇俊潔當代大學生教育【M】張揚編譯出版社2003(9):1
作者:張彥彥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