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民營鋼鐵企業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科技創新能力決定了民營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又取決于企業科研項目管理模式是否合理。民營鋼鐵企業的科研項目具有創新性、復雜交互性、不確定性、快速轉化性等主要特征。結合以上特征,在管理實踐的基礎上,論文提出一種適合民營鋼鐵企業的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式以及嚴寬并濟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有助于提高科研項目推進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鼓勵科研人員和生產現場人員在大力開展科研創新的同時盡可能地避免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潛在風險。
【關鍵詞】民營鋼鐵企業;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轉化
1引言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因此,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綠色高質量發展,對于鋼鐵行業尤為關鍵。科技創新能力決定了民營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直接影響企業能否在長期的激烈競爭中保持持久優勢,而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又取決于企業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是否合理。
2民營鋼鐵企業科研項目的特點
民營鋼鐵企業科研項目具有創新性、周期性、不確定性等科研項目的共性特征[1]。但不同于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是,它還具有復雜交互性、快速轉化性等特征。以下是民營鋼鐵企業科研項目的4項主要特征及其表現。
2.1創新性創新性
是科研項目的共性之一[2]。民營鋼企科研項目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鋼鐵產品、生產工藝及技術方面的創新研發。創新成果能夠在當前基礎上發揮進一步提升優化、降本增效的作用,或填補企業、行業的技術空白。創新需要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以及企業高層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給予的支持。
2.2復雜交互性
民營鋼企科研項目的復雜交互性體現在:橫向上,其實施過程往往涉及研發、銷售、生產、采購、質檢、物流等多個部門的合作;縱向上,科研的設計開發工作涉及煉鐵、煉鋼、連鑄、熱軋、冷軋等多道關聯的工藝環節。這就需要項目團隊具有能夠駕馭跨部門、多工序合作的良好組織協調能力。
2.3不確定性
鋼鐵生產成本較高,每噸成本少則3000~4000元,高附加值噸材成本甚至超過萬元。在波動的鋼材市場、流動的科研人才以及嚴謹的技術方案等因素的影響下,民營鋼企科研項目的不確定性等同于高風險性,對科研人員具有更大的挑戰性,需要企業給予研發創新活動鼓勵性的容錯糾錯機制。
2.4快速轉化性
民營鋼企需要科研創新成果快速得到轉化應用,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民營鋼企的絕大部分科研項目圍繞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需求開展,甚至高達90%及以上的科研創新主要來源于當前的鋼材市場需求以及迫切的現場生產技術需求,其余10%及以下來源于前沿性技術研究及機理性基礎研究。
3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式
針對民營鋼企科研項目的以上特點,在管理實踐及總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一種適合民營鋼企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即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式。
3.1項目負責人制概述
在2006年,中南大學商學院曹興教授在《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科研項目管理研究》中,提出了應用項目負責人制來解決科研項目管理的問題[3]。項目負責人制突出了項目負責人的牽頭作用,規定了項目負責人的權限和職責,是項目負責人對研發項目的策劃、經費、實施和成果實行全過程負責的一種項目管理制度[4]。具體而言,民營鋼企科研項目負責人制,即項目負責人全權負責科研項目從立項調研、實驗室研究、模擬中試、小量試制、穩定擴量生產,到最后項目結題驗收和成果申報的全流程管理。項目負責人制對項目負責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賦予了項目負責人明確的責、權、利,也體現了責任大、貢獻大、回報大的經濟報酬原則。為保證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企業應在制度層面明確項目負責人的擔任資質條件以及新任項目負責人的資質審批流程,綜合考慮其技術級別、工作年限、相關項目開展經驗、組織溝通協調能力、可投入時間精力等因素。總體來說,項目負責人應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對研究項目涉及領域的國內外技術發展情況有較全面的了解和較強的研發能力,能夠保證足夠的精力投入。同時,應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能夠承擔項目研發成果全流程轉化的組織和管理工作。科研項目負責人不等同于科研部門負責人。科研部門負責人的職責主要包括:把握本部門的總體研發方向,提出本部門的重點研發項目建議;監督重點研發項目的推進實施,指導本部門研發項目總體進展;組織協調本部門研發組的建立和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需協調事項。科研項目負責人隸屬于部門負責人的管理,提出的研發項目必須符合本部門的階段重點工作導向。但是,針對具體的研發項目,科研項目負責人發揮牽頭主導作用,不可依賴于研發部門負責人;研發部門負責人也不可替代項目負責人的角色,應充分利用項目負責人制加強本部門的項目負責人梯隊、研發骨干的培養培育。
3.2項目負責人的權限和職責
為了便于研發工作的順利推進,在科研項目管理制度中,有必要明確規定項目負責人的權限和職責。民營鋼企科研項目負責人可以擁有項目指揮權、技術決策權、成員調整和貢獻度分配權、采購建議權、新產品定價討論參與權等關鍵權限。①項目指揮權,即項目負責人有權按項目目標牽頭制定實施計劃和成員溝通機制,并在保證項目總目標不變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調整項目資源。②成員調整和貢獻度分配權,即項目負責人有權選擇、評價、調整項目成員,分配各成員的任務分工,在項目最終考核時根據各成員實際貢獻情況分配貢獻度和獎罰比例。③技術決策權,即項目負責人審核項目技術方案的制定,必要時召集技術方案論證會,以防止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④采購建議權,即在公司相關規定的范圍內,項目負責人有權建議采購研發項目所需的設備、物資、原材料等,參與制定相關供應標準,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有權拒絕采用未按標準供應的材料、物資等。⑤新產品定價討論參與權,即項目負責人有權參與公司組織的新產品定價討論,為成本核算分析提供技術支持,為新產品的市場推廣提出客戶免費試用或低價銷售的申請。為了實現項目目標,民營鋼企科研項目負責人同時擔負著如下5項主要職責:①組建項目組。項目成員需包括本研究室或其他研究室、公司其他相關部門的人員和技術力量。②組織項目的具體實施和成果轉化。按實施計劃安排組織實施各項研發任務,協調組織項目開展過程中的一切活動,保證研發目標的實現。③匯報項目的重要進展。及時向部門負責人、企業領導等匯報項目重點進展情況,及時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形成關鍵節點的階段總結材料。④管理和歸集項目全套資料。項目負責人應總體把關并及時歸集該項目的全流程資料,建立并及時完善項目資料記錄,以確保核心技術的不泄密和延續性。⑤項目結題驗收和成果申報。研發任務完成后,按要求形成總結報告及其他結題材料,接受驗收,并積極參加科研成果的獎項、知識產權的申報工作。
3.3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型
科研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在科研項目管理中難于處理的問題往往不是上下級的關系,而是與平級的各職能部門的關系問題。為提高研發組織機構的運轉、溝通和決策效率,民營鋼鐵企業可基于項目負責人制建立矩陣式科研管理模型。以沙鋼為例,該模型的應用如圖1所示。在這種模式下,科研項目負責人可以直接與其他部門領導和相關人員溝通合作事宜,高效利用公司相關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充分識別銷售、生產等重要相關方的需求。項目推進遇到困難時,項目負責人可以向所屬研究室領導、研究院領導、甚至公司主管領導直接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反饋項目存在的困難及需協調的事項。這種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科研項目推進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4嚴寬并濟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研發創新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一項活動,帶有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為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一定的潛在風險。對于民營鋼企來說,高難度新品的現場試制、新生產技術的吸收消化再利用可能會影響現場的生產節奏和質量指標,為企業增加人力、物力等研發投入成本。因此,民營鋼企需要實施一套嚴寬并濟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一方面,科研項目提出的技術方案必須經過層層驗證,盡量避免研發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采取剔除考核和專項獎勵“組合拳”,充分鼓勵科研人員科研創新以及激發生產經營一線人員積極配合的熱情。
4.1技術方案層層驗證
以沙鋼科研項目為例,科研項目組提出的技術方案在進入生產現場正式轉化之前,需要經過至少3個層次的驗證(見圖2)。第一層次,即實驗室研究階段的中試驗證。在中試基地,通過模擬現場生產條件初步驗證研發項目的實驗室研究成果,為技術方案的提出和優化提供了有力的試驗支持。第二層次,即現場首次試制之前的評審論證。評審論證由項目負責人牽頭組織,邀請相關研發人員、公司相關部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共同參與討論。必要時,重大工藝論證同時邀請公司領導、院領導共同參加。通過評審、正式簽批的技術方案方可正式下發至生產車間執行。第三層次,即經過工業試制和客戶試用的實踐論證。科研成果的工業試制應遵循小批量、逐漸遞增的原則推進,工業試制后應及時掌握用戶試用情況。原則上,在單次小批量試制煉鋼、軋鋼超過規定的量時,科研項目組方可組織進行擴量工業試制評審。在未經過用戶使用效果驗證之前,禁止大批量生產。
4.2剔除考核和專項獎勵
在新品試制階段,配合新品研發工作的生產現場可以按制度規定享受產量、質量指標考核的新品剔除考核政策,對新品首次工業試制階段、擴量生產階段、批量生產階段設立不同的剔除考核標準,表1為相關參考。如首次工業試制階段(原則上不超過300t),產量按×2.0系數計,合格率指標一律不列入考核范圍。填補國內或國際空白等高端的新產品開發,以及開發過程確實存在較大難度的,經公司質量主管領導及總經理批準,可突破限量、限期規定。同時,研發成果轉化機制為生產現場設立新品試制專項獎勵。新品開發鑒定、標準化及轉常規產品后,可視新品調試難度、生產總量和增加效益等情況,經公司審批后,一次性為生產分廠、車間的相關人員核發新品試制獎勵,很好地發揮激勵科研創新的作用,體現出企業給予研發創新活動的容錯力度[5]。
5結語
在持續完善科研項目管理的基礎上,以沙鋼為例,圍繞“如何強化項目制,進一步加強項目負責人培育,提升項目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成功率”這個議題,本文為民營鋼企量身打造,提出了基于項目負責人制的矩陣式科研項目管理模式以及嚴寬并濟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以此提高科研項目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成功率,在鼓勵科研人員和生產現場人員大力開展科研創新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科研成果轉化為民營鋼鐵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的潛在風險。
作者:李磊磊 李新玉 尹渠 胡顯軍 單位: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