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項目管理現狀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提高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水平,在概述該縣農業項目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未來農業項目管理發展趨勢,提出了提高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農業項目;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對策建議;縉云縣
實施有財政支持的農業項目帶動措施是體現各級黨委和政府發展農業的主張、戰略意圖與廣大農民意愿和實惠的統一,也是將農業發展規劃各項內容落到實處的有效措施。近年來,隨著財政政策對農業的不斷傾斜,如何做好農業項目績效管理,是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鑒此,研究從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現狀出發,分析該縣農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完善項目管理措施方法,以期為縉云縣政府部門采取措施提高項目管理效果等提供參考。
1項目管理現狀
1.1制定項目管理制度
根據《浙江省財政廳關于推進財政支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浙財農[2014]289號)、《浙江省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浙財農[2015]50號),于2015年出臺了《縉云縣農業局農業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法》(縉農[2015]49號),2017年農業局、財政局聯合下發了《縉云縣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實施辦法》(縉農[2017]46號),與此同時財政局、農業局等7個部門還聯合下發了《縉云縣財政支農項目整合和資金管理辦法》(縉財農[2017]33號)。以上幾個文件的正式,標志著縉云縣的農業項目管理已逐步正式進入規范化管理階段。
1.2農業項目管理機構
縉云縣農業局是農業項目管理的主要職能單位,農業局所屬的茶業、水果、畜牧、食用菌、農機、農經等專業科站都有自己線上的專項資金。目前縉云縣農業項目儲備入庫、績效管理等工作由產業科牽頭,立項、組織檢查、驗收等工作由各相關科站負責。在農業項目管理過程中,縣財政局負責專項資金的預算安排、監督預算執行,同時組織開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
1.3農業項目申報立項
隨著農業項目管理機制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項目申報立項也朝著管理信息化、決策民主化方向發展。希望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各種類型農業經營主體,都是通過自主申報、鄉鎮街道推薦,并在“浙江省農業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上填寫相關信息,然后上傳完成項目儲備申報,通過審核后入庫。立項項目原則上都是從儲備項目庫中選擇,基本程序是由縣農業局會同財政組織相關的技術、財會人員組成的專家組進行實地考察、評審,根據評審組形成意見經縣農業局會同縣財政局共同審核同意后,確定擬立項目名單。目前縣農業局管理的項目資金來源渠道有中央、省、市級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以及縣級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等。
2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業項目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完善
近年來縉云縣在農業項目管理上不斷完善現有的各種項目管理制度,這些工作雖然對提高全縣項目管理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這些仍不能滿足當前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因而迫切需要進一步出臺完善各種規章制度來保障農業項目實施的績效管理工作。
2.2不夠重視項目可行性研究
加強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對提高項目經濟合理性、盈利性,確保技術先進性、適用性,降低項目實施的風險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可行性研究是在農業項目立項前進行的全面調研及技術經濟分析,進而為項目立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然而由于受時間、專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該縣許多農業投資項目在可行性研究方面所下的功夫還不夠,從而影響了農業項目的實施效果。
2.3項目管理組織機構不夠健全
一個健全的管理組織,能夠有效提高各種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從農業項目實施內容來看,通常會涉及到農業系統內部的多個部門,若要項目實施取得預期的效果,需要有一個機構來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間的交流、溝通,然而目前縉云縣沒有建立具有組織協調功能的項目管理機構。由于農業項目管理組織不健全的原因,從而降低了項目管理效率。
2.4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由于我國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總體上起步較晚,加之國內農業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還在探索中,致使農業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滯后于當今農業發展的需求。目前包括縉云縣在內的許多地方農業項目管理人員都是在學中干、干中學,沒有專業對口的人才。另外單位對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的專業也缺乏重視,以致造成了縣級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都較為薄弱,進而影響了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
3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對策
3.1完善農業項目管理相關法規制度
近年來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規范化總體上雖然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在項目管理中不規范、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要從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工作實踐的具體情況出發,并結合國際上通行的項目操作管理做法,完善健全縉云縣地方性農業項目管理的相關法規和制度。同時縉云縣農業管理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也要運用相關法律、法規,構建完善縉云縣農業項目管理體系,確保農業項目從前期、申報、立項、實施、驗收等所有項目活動過程都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3.2加強農業項目立項前可行性研究
對農業項目立項前進行可行性研究有助于加強項目立項決策的科學性,進而提高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鑒于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專業性較強,縉云縣農業管理部門應建立由不同專業且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對項目申報單位提供的農業項目申報材料從項目所采用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項目實施后的經濟合理性、盈利性,以及風險性等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和論證,由此確保項目實施效果得到發揮,進而提高全縣農業項目管理的水平。
3.3建立健全農業項目管理組織機構
農業項目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從管理過程看,包括項目申請立項、可行性研究、組織實施、項目驗收,以及后續績效考評等許多環節;從實施內容看,會涉及到糧油、蔬菜、食用菌、水果、茶葉、農機、畜禽等有關產業。為此,縣級農業主管部門應成立一個專門的農業項目管理科室,并由該科室負責協調溝通與項目有關產業科室和職能機構,確保農業項目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3.4提高農業項目管理人員專業素質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提高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提升農業項目管理水平的途徑,而開展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的資質認定是提高其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措施。項目管理資質認定是憑借專業的權威性,促進從事農業項目管理的工作人員為提升其專業水平而努力。鑒此,縉云縣農業管理部門應結合本縣農業項目管理需要和實際,鼓勵從事農業項目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各種層次的項目管理培訓,同時還應有意識主動引進農業項目管理專業人才充實項目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
[1]李紅巖.我國農業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及對策[J].技術經濟,2006,25(9):87-89,74.
[2]武翠.農業項目管理人員工作內容的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2):87-189.
作者:吳偉? 單位:縉云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