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淺談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模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后勤物業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項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保障高校日常科研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對人才的培養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意義和服務作用,如保護器材設備、管理校園環境、服務教學需求、創建舒適環境、管控校園秩序等。不過,當第三方物業公司介入后,我國高校后勤物業化也不再是學校自辦管理了,民辦高校的物業管理開始進行了一次大變革。高校后勤物業逐步脫離了高校管理的統籌經營,相關工作便也更趨于專業化和規范化。文章主要闡述了民辦高校的后勤物業管理模式,針對其今后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相應的陳述,探討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模式;發展
近20年間,我國的高等教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隨著這一時期的高速發展,各個高校都在盡力擴張。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16年3月的統計信息可以看出,這一年,全國普通類高校招生人數為795.2萬人,期間在校學生人數為2843.6萬人,畢業生人數為813萬人。參照上述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大學生共有4615.4萬人,對比2015年,總人數增加6%。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已經初步形成教育普及化和教育大眾化。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后勤物業管理是民辦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下文就此展開具體研究。
一、國外高校后勤物業管理的發展情況
(一)美式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模式
在美國,高校的后勤物業管理服務模式并不是只有一種形式。事實上,美式高校管理是具有多種管理模式的。美國的大學都是開放型大學,并且校園文化與當地城市早已融為一體。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學生只需要進行學業活動或者研究活動,至于住宿和飲食多半都會選擇在寄宿家庭或者自己家中。部分規模較大、歷史久遠的大學均采用自行管理的后勤模式,也就是說,主要由副校長與負責人進行學校內部物流組織的管理任務。另外,一些高校的后勤服務工作會尋找專業的承包商進行承包管理,讓專業的公司進行管理服務,而與之相關的招商方案是非常嚴格的。此外,很多高校也存在大學生活動中心,直接讓學生參與到后勤工作中,一些學校的后勤管理甚至會讓學生主要負責。
(二)歐洲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模式
很多西歐國家的高校后勤工作,都是直接交給第三方公司負責管理的。由第三方公司全權負責高校后勤的所有工作,相關國家也會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針對后勤公司進行嚴格的管控與約束。譬如,德國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是通過大學生服務中心的模式進行物業管理,而法國則是通過大學生事務中心的形式進行服務管理。這兩種類型的后勤物業管理其本質意義是一樣的,均反映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開放性與公益性,也是非常明顯的西歐國家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
二、我國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面臨的現狀與問題
(一)甲方乙方模式的發展與問題
甲方乙方模式一般是指,高校中設置有專門負責后勤管理的部門,這是甲方;在高校和社會后勤公司簽訂完相關的合同后,后勤公司便是乙方。目前,大部分的民辦高校都會采用此類后勤服務模式。在此類后勤服務的管理模式的運行下,可以把高校從繁雜的后勤工作中拯救出來。而后勤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并非甲方。高校日常的后勤服務工作則均由身為乙方的后勤公司負責實施執行,在進行完相關的勞動工作后便能收取一定的經濟報酬。至于甲方只需要做好監督、檢查與協調的工作即可,保障校園后勤工作的正常運行,充分滿足校園中師生的服務需求。甲乙雙方共同合作,互利互惠,實現二者間的雙贏。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對于后勤的物業服務工作來說,許多工作內容是相互穿插的。因此,在合作合同中,無法明確的制定甲乙雙方各自具體詳細的工作內容,另外,在實際實施中,很多時候甲方都不能確切有效的監管乙方的工作內容。因而,甲方與乙方之間的界限時常較為模糊,對于某些任務區分不夠清晰的部分,甲方的學校工作人員會慣性的將任務安排給乙方,但是乙方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時常忽略與甲方工作人員的及時溝通。所以,甲乙雙方之間常常會出現因為工作內容與工資薪酬之間的矛盾。后期的調和往往十分困難,二者間的問題便不斷升級。
(二)社會統籌模式的發展與問題
在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模式中,還存在一種社會統籌模式。事實上,這種模式是甲方乙方模式的優化升級版。相關高校在后勤服務工作中,加入了社會競爭機制。對于學校方面來說,依然會保存一些后勤服務機構,不過,這些工作人員與學校中的全職教師并不一樣,他們并不屬于高校的編制內。這種后勤機構更加類似于一種企業的發展模式,和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從而增加了高校能夠選擇負責的后勤工作對象,同時也能保障后勤服務工作的質量。社會統籌模式的出現,預示著高校后勤物業社會化改革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在社會統籌模式的具體實施中,依然存有很多新出現的問題。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因為缺少來自政府的資金補助,并且每年的招生人數都有限制。所以相比于很多公立院校,民辦院校的規模更小,校園中的服務對象也更少。由于總投資的需求差距不大,因而后勤服務的費用便會增加,從而致使高校出現較大的損失。另外,社會統籌模式的前期流程十分繁雜,多半民辦高校都無法適應此類管理模式。畢竟這種模式不同于甲方乙方,將全部工作一股腦交給乙方即可。這種模式必須創建公正平等的社會競爭模式,進行這些早期的準備工作非常耗損時間與精力。
三、加強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
物業管理是民辦高校后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除了相關管理人員以及監督人員之外,很少有師生留意后勤物業管理工作,而一旦出現服務上的問題便會受到投訴。實際上,后勤物業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勤物業管理工作會體現在民辦高校學生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教室、公寓環境,校園建筑、花草樹木等,這些都能夠體現出后勤物業管理的成果。
(一)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的基礎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民辦高校建筑的結構部位、上下水管道、裝修等都會出現一定的損壞,而這時就需要相關人員及時對其進行檢修,從電梯運行、校園建筑墻體的維護,到燈具的更換等工作,都關乎著師生是否能夠正常教學和生活。通過后勤物業部門的專業管理服務,能夠使民辦院校的建筑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有利于學校師生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可為師生創建良好學習和生活環境
民辦高校的后勤物業公司會參與到校園綠化設計、室內外環境、衛生維護當中,而這些工作的開展是維護民辦高校優美校園環境的基礎所在。作為民辦高校來講,必須要創建一個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綠色、整潔、方的校園環境不但能夠使師生心情放松,還是民辦學校的外在形象所在。如果一個民辦高校都不能維持好自身的校園環境,又何談吸引更多的生源,而通過后勤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可為師生學習和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有利于民辦高校后勤管理服務層次的提升
民辦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在于對其后勤管理的專業化程度進行提升,后勤物業管理采取的是企業化管理模式,因此可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而通過統一化管理可使后勤管理專業程度得以提升,管理人員的思想更加靈活,并逐漸提升自身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意識,全面提升學校后勤管理服務的層次。
四、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模式發展的應對策略
針對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的發展,首先必須明確發展的目標與方向,同時也要嚴格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有相關從業人員認為,只有一邊抓住教育教研和科研,另一邊抓住后勤企業發展與創新服務,建立一體兩制的相關制度,才能確保未來的長久發展。
(一)精細化管理模式的介入,打破舊有的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模式是指引入一種科學先進的現代化管理理念,對后勤物業管理進行改革,順應發展的趨勢,達成服務質量精細化、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現代管理精細化的實際需求。在平時的工作管理中,精細化管理主要涉及分工管理、細節管理以及深度管理等方面,針對這些工作項目制定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此類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較高,真實可靠的進行管理,從而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
(二)確立服務育人的管理理念,加強核心意識
目前,很多民辦高校的后勤工作中,大多數后勤工作人員都會把后勤工作看成是一種任務。這些工作人員既缺乏明確的服務育人意識,也并未看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事實上,后勤工作也是學校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是至關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因為后勤工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還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重要的行為習慣。所以,如若后勤人員依然不夠重視這份工作的育人價值,只將此作為給學生提供服務的一般工作,每天都機械重復著與前一天一樣的工作行為,那么就無法完全實現服務育人的核心價值了。因而,注重對高校后勤工作人員的培養,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使工作人員能夠發自內心的熱愛這項服務育人的工作,才是高校后勤部門的職責所在。
(三)建立一支專業的后勤物業管理隊伍
想要進一步提升民辦高校物業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須要有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作為保障,但就現階段而言,很多民辦高校缺乏專業的后勤物理管理人員,現有管理人員多是從原后勤部門選取的,因此綜合素質普遍有待提高,也無法很好地完成管理工作和自身的服務職能。一方面高校要進行相應人才的選拔,將一些具有專業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引入到后勤物業部門當中;另一方面,要通過培訓的方式促使物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升。要定期對這些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可根據員工的具體職位進行禮儀禮貌、專業技術等培訓工作,在培訓的過程中要事先進行培訓計劃的制定,并要進行培訓教材的編寫;在完成培訓工作之后,還要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實踐考核,為民辦高校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后勤物業管理隊伍。
(四)堅定高校后勤物業社會化改革的信念
對于高校的后勤物業社會化改革工作,我們應該堅定最初的信念,明確改革的目的,然后堅持不懈的進行下去。始終踐行“讓高校更好發揮育人的功能,讓高校后勤更好的發揮服務于人的功能”這一改革理念。在學校的諸多部門中,后勤部門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應當以實際行動踐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為校園中的老師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工作,確保校園后勤工作的良好運行。另外,通過不斷地改革與創新,也可以增強學校自身的發展,進一步達成后勤服務育人的目標。畢竟,高校想要加強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更加高效與容易管理的后勤服務工作。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高校后勤物業管理應該明確社會化改革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社會化改革的信念之路,從而加強后勤管理的工作質量。
(五)引入專業物業公司,激發后勤物業競爭意識
民辦高校可將專業物業公司引入到后勤物業管理中,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意識。現階段民辦高校的后勤物業管理逐漸轉變為市場經濟意識,所以民辦高校可在校內物業管理中適度引入社會專業物業公司。通過此種模式,可使學校原有的物業管理理念得以轉變,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校內物業管理的水平,使其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服務和管理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危機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后勤物業管理當中。高校管理部門要幫助后勤物業管理企業逐漸對市場要求進行適應,教職工也要逐漸樹立有償服務理念,物業后勤人員一定要能感覺到危機感,積極投入到物業管理工作,促使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與民辦高校迅速發展相對的卻是落后的民辦高校后勤物業管理。諸多民辦高校的后勤服務都出現了力所不能及的現象。無論是設備設施,還是管理模式都遠遠不及高校的綜合發展速度,無法為學校提供現代化、優質的管理與服務。這一問題是我國民辦高校當下面臨的挑戰,需要尋找合適的方法盡快處理。
參考文獻:
[1]周標棠,包俊亞.淺談民辦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16-17.
[2]于向榮.高校后勤物業管理社會化改革創新途徑分析[J].長江叢刊,2020(8):101-102.
[3]張莉.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2):59-60,63.
[4]畢淼.新形勢下高校后勤智能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務,2020(5):47,49.
作者:孫文萍 單位:齊魯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