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綠色物業管理創新與居民幸福感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物業管理應運而生。桂林作為國際旅游勝地,推行綠色物業管理具有深遠意義。為探究桂林市綠色物業管理與居民幸福感的關系,文章在現有綠色物業管理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以節電管理、節水管理、垃圾處理、環境綠化、污染防治和宣傳措施為影響因素的評價模型。研究表明,桂林市居民的幸福感總體情況較好;節電管理、環境綠化、污染防治、宣傳措施對居民幸福感有顯著正向影響;節水管理與垃圾處理對居民幸福感沒有顯著正向影響,啟示桂林市物業公司應在節水管理與垃圾處理上加大治理力度,創新綠色物業管理方式,提高居民幸福感。
關鍵詞:綠色物業;物業管理;居民幸福感
綠色物業管理是指物業企業在管理和服務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為主要服務手段,使用節能環保設備和材料等,為居民提供優質的物業服務,與居民共同營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綠色物業管理是綠色發展理念下物業管理的衍生品,20世紀誕生于西方發達國家。直至21世紀,我國開始推行綠色物業管理。2011年深圳住建局出臺了《深圳市綠色物業管理導則(試行)》,2013年深圳市綠色物業管理試點項目取得良好成果[1]。但是,目前綠色物業管理尚未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需對其進行創新與發展。關于居民幸福感,金明等[2]認為歸屬感正向影響主觀幸福感;李強等[3]認為物業管理服務對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影響重大;陳葉秀等[4]認為社區環境影響居民主觀幸福感;蔣盛蘭等[5]認為社區居民的歸屬感與綠色物業管理措施呈線性遞增關系。基于此,本文從生活滿意度和社區歸屬感兩方面研究綠色物業管理創新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以期更好地推動綠色物業管理在桂林市的推行與發展,提升居民幸福感。
1研究假設
報告中提到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而綠色物業管理正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但目前桂林市實施綠色物業管理的小區較少,因此,本文探究物業管理創新與居民幸福感的關系,為綠色物業管理在桂林市的推行提供建議與對策。大量研究表明,居住環境與居民幸福感有緊密聯系。Carbonell研究發現,幸福感與居住環境顯著相關;Katrine提出居住環境的質量與居民幸福感顯著相關;Honold等提出環境污染、公共綠地的面積等環境指標影響居民的社區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H1:小區實行節電管理措施會提高居民幸福感。H2:小區實行節水管理措施會提高居民幸福感。H3:小區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會提高居民幸福感。H4:小區做好環境綠化會提高居民幸福感。H5:小區做好污染防治會提高居民幸福感。H6:小區落實綠色物業管理宣傳措施會提高居民幸福感。
2實證分析與假設檢驗
2.1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對桂林市物業小區居民的實地問卷調查。調查分為預調查和正式調查,預調查發放85份問卷,有效問卷85份;正式調查發放285份問卷,有效問卷26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39%。調查對象為居住在物業小區的居民,包括七星區、疊彩區、象山區、秀峰區、臨桂區、雁山區6個主城區的居民。樣本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性別分布均衡。物業類型包括多層住宅、小高層住宅、高層住宅以及別墅,基本涵蓋桂林市住宅物業的各種類型,可以代表桂林市一般住宅小區居民的基本情況。經過對國內外眾多量表的研究,并結合桂林市當地物業管理的基本情況,本研究采用自編量表,包括綠色物業管理創新和居民幸福感2個量表。綠色物業管理創新量表包括節電管理、節水管理、垃圾處理、環境綠化、污染防治和宣傳措施6個維度,除了污染防治有4個對應題項外,其他維度分別有3個對應題項。居民幸福感量表包括生活滿意度和社區歸屬感2個維度,每個維度有4個對應題項。
2.2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檢驗
(1)量表的效度分析。在設計的調查問卷中,包括2個量表,分別是綠色物業管理量表和居民幸福感量表。為了檢測這2份量表的效度,本文將預調查85份問卷得到的數據導入SPSS25.0,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效度檢驗。估計因素負荷量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轉軸同時采用正交及斜交兩種方式。在保留多個共同因素時,按照Steven(2002)的觀點,當題項(變量)數介于10~30,且共同性大于0.7以上時,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來萃取因素最正確。本文兩個量表的題項數均在10~30,且共同性大于0.7,故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對于綠色物業管理量表來說,19個題項分為6個維度,KMO值0.935大于0.6,通過巴特球形檢驗,累積方差解釋率值為78.596%,說明6個維度可以提取出大部分題項信息;對于居民幸福感量表而言,8個題項分為2個維度,KMO值0.863大于0.6,累積方差解釋率值為81.118%,同樣可以提取出大部分題項信息,因而綜合說明研究數據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水平。(2)量表的信度分析。為檢驗問卷可靠性需進行信度分析,得出的α系數值越高,表明量表的可信度越高。本文對預調查的85份問卷數據進行檢測,綠色物業管理創新量表的α系數為0.969,居民幸福感量表的α系數為0.921,表明量表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2.3調查結果的描述性統計
在綠色物業管理量表中,節電管理的平均值(M=3.62)最高,其余按平均值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環境綠化(M=3.44)、污染防治(M=3.34)、宣傳措施(M=3.21)、節水管理(M=3.19)、垃圾處理(M=2.92)。其中,在節電管理方面,“公共照明全部使用節能燈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物業公司沒有全部配置和應用節能燈具;在節水管理方面,“定期檢查及維修用水設備”得分最低,說明物業企業對用水設備的檢查與維修工作有待加強;在垃圾處理方面,“設置分類垃圾桶”得分最低,桂林市小區的大部分垃圾是直接扔到垃圾桶內,缺乏分類工作;在環境綠化方面,部分小區的綠化養護存在大水漫灌的行為;在污染防治方面,“小區環境干凈整潔”得分最低,說明居民十分看重社區的居住環境;在宣傳措施方面,物業公司的宣傳工作較好,便于居民對小區日常事務的了解。在居民幸福感量表中,生活滿意度平均值(M=4.00)最高,社區歸屬感(M=3.57)最低,整體居民幸福感較好。
2.4多元回歸分析
在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前,本文檢驗了綠色物業管理創新與居民幸福感的相關性。吳明隆認為如果相關系數低于0.4,可以認為是低度相關,最好剔除。如表1所示,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均高于0.4,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均高于0.6,說明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可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擬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選取節電管理(X1)、節水管理(X2)、垃圾處理(X3)、環境綠化(X4)、污染防治(X5)、宣傳措施(X6)為自變量,居民幸福感為因變量(Y)。在回歸分析中,可用調整后的R平方值來評價方程的擬合效果。如表2所示,調整R平方值為0.478,說明因變量Y能被自變量X1、X4、X5和X6的多元回歸方程所解釋的比例為47.8%;估計的標準誤差較小,約為0.5,說明回歸方程的擬合程度較好;DW檢驗通常用來解釋序列的相關性,DW值越接近2,說明殘差自相關性的可能越小,獨立性越強,本文DW值為1.748,在2附近,說明樣本殘差服從正態分布,不存在自相關,即回歸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好。在逐步回歸的過程中,第一步被引入自變量X5,其與因變量Y的相關系數最高,外面剩余自變量X1、X2、X3、X4、X6,第一步的容差值不接近0,說明它們與第一個進入模型的自變量X5不存在共線性關系,故剩余的5個自變量均可進入模型。第二步被引入自變量X4,外面剩余4個自變量,其中自變量X2、X3顯著性大于0.05,接受系數為0的原假設。在剩下的2步中,每當自變量X2和X3進入模型,它們的顯著性均大于0.05,未達到移入標準,故在回歸方程中剔除自變量X2和X3。在最終回歸模型中的VIF值均小于5,說明自變量間沒有出現共線性。經t檢驗,常數項、自變量X1、X4、X5、X6的顯著性均小于0.05,拒絕回歸系數為0的假設,即這四個變量能被移入模型。因此,最終建立的函數模型如下:Y=1.707+0.394X5+0.298X4+0.308X6+0.255X1Y(1)由逐步回歸的分析發現,節電管理、環境綠化、污染防治和宣傳措施與居民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驗證研究假設H1、H4、H5和H6,而節水管理和垃圾處理由于t檢驗的顯著性大于0.05,不能被移入模型,故被剔除,拒絕研究假設H2、H3。
3研究結果及建議
3.1研究結果
本次實證研究綠色物業管理創新與居民幸福感關系,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綠色物業管理部分措施對居民幸福感有顯著影響。在多元回歸分析中,節電管理、環境綠化、污染防治、宣傳措施這4個自變量在回歸過程中被移入回歸模型,說明它們與桂林市居民的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而節水管理與垃圾處理由于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無法被移入回歸模型,說明節水管理與垃圾處理與桂林市居民幸福感沒有顯著影響,主要表現為小區居民對節水管理和垃圾處理沒有良好的感受,啟示桂林市物業公司在今后的綠色物業管理中要不斷加強節水管理和垃圾處理工作,并積極引導小區居民參與其中,共創綠色小區生活。(2)桂林市居民的幸福感總體情況較好。本研究的居民幸福感量表由生活滿意度與社區歸屬感2個維度組成,整個居民幸福感量表的均值得分為3.78,處于中上水平,表明絕大部分被調查者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其中“我居住的小區是我的理想居所”這一項目得分M=3.45最低,表明居民在對目前的生活條件感到滿意的同時,也希望在未來能夠擁有一個更理想的居所,生活質量可以得到不斷地提高。“我認為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可以提升我的生活質量”這一項目得分M=4.10最高,說明越來越多的居民重視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追求低碳生活。
3.2調查建議
(1)實行公共照明系統的綠色革命。節電管理措施中,大部分小區的公共照明沒有做到全方位覆蓋節能燈具,聲光控感應技術沒有很好地應用到樓道燈的設計上,小區內的許多燈具都是人為的開關,容易發生忘記開燈或關燈的現象,缺乏智能的中央系統對公共照明設備進行定時開關。因此,桂林市小區開展綠色物業管理需要采取積極措施實行公共照明系統的綠色革命。物業公司可以考慮采用光效高、壽命長、安全穩定且節能環保的照明電器,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加強節電管理:一是選用節能燈具,二是根據物業管理場所的不同對開關控制設備進行合理的選擇與安排。(2)創新節水管理措施,實現節水服務。許多居民反映保潔人員在澆灌小區內的綠化用地、植被用地時,采用的是大水漫灌或人工灑水的方式,沒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統,不僅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加大物業公司的運營成本,還會出現不能及時灌水、過量灌水或灌水不足的問題,影響植被的正常生長。因此,在開展綠色物業管理時可以考慮應用園林草坪自動噴灌系統,或者建立中水系統,雨水、冷凝水利用系統,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居民還反映小區內使用的大部分是傳統水龍頭,容易導致水流過大或漏水,因此可考慮采用節水龍頭,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3)創新垃圾處理方式,落實垃圾處理方案。桂林市小區內的垃圾處理絕大部分只是進行簡單的硬件垃圾桶分類,沒有采取實際的積極措施解決垃圾處理和分類工作,且大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因此,小區內垃圾桶的擺設需要讓居民充分了解其分類標準,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并組織人員參與其中,努力讓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物業公司在引導居民參與的同時,自身也要制定好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做好運營管理與各類垃圾的回收和收運等記錄工作。(4)加強環境綠化,建設綠色家園。綠色舒適的居住環境可以讓小區居民倍感身心愉悅,但在調研時發現桂林市居民對環境綠化的評分僅是一般水平,說明大部分物業公司沒有進行良好的環境綠化建設,小區景觀布局缺乏人性化設計。這啟示物業公司應重視小區的環境綠化管理,科學養護小區綠化,讓居民置身于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環境,提升居民的居住幸福感。
4結束語
綠色物業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在提倡節能環保的大環境下,小區推行綠色物業管理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并且將不僅僅局限于低碳、環保,還會不斷向人性化發展,貼合居民的需求,從而完善和創新綠色物業管理的相關措施,打造節能環保的溫馨小區,提高桂林市居民幸福感,更好地推動桂林市綠色物業管理的發展。
作者:林西 黃渺萍 李煒娟 藍文婕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