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智慧物流與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耦合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教學改革的探索顯然須與國家形勢發展與科技進步緊密結合。學界對智慧物流實踐的應用研究已經相當充分,但如何將學界研究融合到中高職一體化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成為時代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智慧物流;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教學改革
1、背景
物流管理專業自2000年開始設置以來,對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顯然須與國家形勢發展與科技進步緊密結合。目前我國物流管理的實踐離不開對熱點技術的應用,但教學中對此實踐的應用卻未能及時更新,導致學生學無所用,這也是當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一個痼疾。檢索知網可知,截至2020年研究智慧物流的論文有近1400篇,說明學界對此實踐的應用研究已經相當充分。如何將學界研究融合到教學中,就成為時代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師的迫切要求。但將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規劃和智慧物流的融合,至今還鮮有人進行專門研究,本文意欲在前行者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探索,以改變目前實踐先行于課程的困境。
2、國內相關研究學術史梳理及綜述
目前學界關于智慧物流的概念,認為智慧物流是基于物流互聯網和物流大數據,通過協同共享創新模式與人工智能先進技術,重塑產業分工、再造產業結構和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的新生態。我們可以看出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僅是高新技術的更新,更要融合城市、社會發展的人性化需求。本文所用的智慧物流的核心內涵也是如此。關于中高職一體化是以初中為起點進行三二連讀(中專三年、大專兩年)共同培養技能型、技術性人才。目前學界關于中高職一體化、智慧物流與課程改革的研究主要涵蓋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如針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寬泛,沒有明顯與智慧物流相關的特色課程,缺乏與“1+X”證書融通的課程,這導致學生所學與實踐相離,學生無法在就業中占優勢的問題。二是在專業實踐教學方面:如以智慧物流實訓基地建設與升級改造為例,提出了基于供應鏈一體化的智慧物流實訓基地建設與升級的技術方案。綜上所述,教學改革的探索顯然須與國家形勢發展與科技進步緊密結合。目前我國物流管理的實踐離不開對熱點技術的應用,但教學中對智慧物流實踐的應用卻未能及時更新,導致學生學無所用。先行者的分析也為我們認識物流管理專業各層次的教改提供了諸多的角度與方面,但在如何將學界研究融合到教學中,具體將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規劃和智慧物流融合的研究鮮有涉及,本文將從技術層面和社會層面對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改革,以滿足智慧物流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3、基于智慧物流的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耦合點
齒輪王國中兩個齒輪的充分咬合可以讓齒輪運動達到最大,隔奇數同,隔偶數異。齒輪的運動能力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之一便是齒輪運動方向的差異,方向比能力更重要,基于兩個齒輪咬合運動的方向相異的原理,我們應該引入新的齒輪,改變運動方向。方向不對,能力再強,只會相行越遠,引入那個齒輪因素,如何引入齒輪因素,是從二維空間引入,還是三維空間引入,齒輪的大小如何,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中高職一體化的智慧物流系統是由智慧物流技術層面、中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層面、智慧物流實驗室,物流專業建設的復合系統。要實現中高職一體化智慧物流系統的交叉融合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前提是實現中高職一體化智慧物流系統中各子系統之間的同向運動運行順暢、并能形成合力,實現技術層面、社會層面、教學層面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中高職一體化智慧物流系統是復雜系統,需要借助于一些介質,實現同向耦合的順暢運行。目前學者更多的關注智慧物流技術層面的研究,缺少教育與社會層面的研究,而學界對此實踐的應用研究已經相當充分。如何將學界研究融合到教學中,就成為時代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師的迫切要求。
3.1智慧物流的技術層面與教學層面是兩個耦合點
物理學中的耦合,在機械領域的耦合是兩個大小不一的齒輪通過帶動與被帶動的磨合達成一致,增加轉速。智慧物流技術與教學領域的智慧物流應用兩者就如兩個齒輪,智慧物流技術層面是大齒輪、教學層面也是大齒輪,兩者的磨合是在運動中的磨合,通過理論課程體系的重組建立兩個大齒輪之間的磨合介質,實現兩齒輪之間的同向高效運轉,實現智慧物流技術層面與教學層面的耦合,如圖1所示。
3.2物流管理實踐層面與熱點技術是兩個耦合點
為改變目前實踐先行于課程的困境,實現物流管理實踐層面與熱點技術的耦合,需要升級現有中職與高職分離的物流實驗室來建立兩個齒輪之間的鏈接介質,實現兩齒輪之間的和諧,提高整體轉速。在中高職一體化教育教學中,實現物流管理實踐層面與熱點技術的融合,途徑之一是中高職一體化智慧物流實驗室的建設和升級改造,這需要借助現有的中職物流實驗室、高職物流實驗室的設施設備,但不僅僅是兩個實驗室的合并,二是基于智慧物流熱點技術的升級改造,即節省成本,也可以找到更加適合的切入點。從圖2山東省打造職教高考新高地可以看出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決心和要求。綜上所述,中高職專業一體化已經形成,通過銜接升級原來分離的中職、高職物流實驗室就顯得勢在必行。
4.基于智慧物流的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解決方案
4.1理論課程體系的重組
為實現新的培養規格和目標要求,初步擬定對原有物流管理專業普遍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徹底改革。在保證專業核心課程開5-7門的基礎上,以適應IT和AI技術與物流產業深度融合—智慧物流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對專業基礎課程進行改革。
第一,在專業基礎課程方面,全面加強IT和AI技術的相關課程的設置。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任意選修課程中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增加新一代IT技術課程:物聯網與云計算概論、大數據分析基礎、人工智能基礎等課程。
第二,在物流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首先對按照專業崗位(技能實訓)方向課程進行整合。例如:把繕制物流運輸業務單證和繕制物流。倉儲業務單證整合成為一門課程“物流單證實務”;把中職第五學期的物流倉儲實務與高職第七學期的配送管理整合成為一門課程“倉儲與配送實務”。
第三,開設智慧物流與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交叉融合的課程。例如:在高職第七八學期開設智慧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大數據在物流中的應用、智慧物流運營管理等方面課程。根據學界對智慧物流應用實踐的研究現狀,及時修訂更新“物流設備操作”課程內容。第四,把中高職貫通培養的五年制課程按照中職三年大專兩年共10個學期分階段開設,保證課程不重復,并且能夠符合物流管理專業自身的認知疊加體系和物流企業層級崗位的不同需求能力,分階段培養。
4.2實踐課程體系的組建
深刻理解和落實構建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堅持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原則。專業技能課和頂崗實習課分別安排在第六學期和第十學期中。將在完成理論課程體系重構研究之后,提出適應于智慧物流系統運營管理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及核心內容,升級現有的分離的中職和高職物流實驗室,為智慧物流實驗室建設奠定基礎。我們初步確定按照以下原則重構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貫通的實踐課程體系:
第一,把實驗課程分為與理論課程學習密切相關的基礎性上機實驗、智慧物流系統運營的操作性實訓,升級現有的中職倉儲實驗室,引入分揀機器人的控制操作、配送無人車和無人機的控制操作;升級高職物流仿真實驗室,引入獨立開設的智慧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綜合性實驗、一體化物流系統運作仿真實驗兩大模塊。每個實驗模塊都有若干個實驗項目組成,但都重在操作控制技能的實訓,包括設備的保養和維護,與機電教研室共享無人機實驗室。
第二,為了利用各高職院校現有物流實驗室的設備,將對現有實驗設備設施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建立智慧物流實驗室的技術可行性,從而提高實驗室建設的經濟效益。重點放在擬定各個綜合實驗項目和仿真實驗項目的內容大綱。
第三,把基礎性的上機實驗部分,例如上海百碟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分成中職第五學期實踐一部分,重點放在物流設備的使用上,主要目的是學會軟件中手推車、叉車的使用、托盤的碼放等基礎性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的部分。同樣的軟件在第九學期還會進行系統的學習,但重點在讓學生從倉儲配送流程與流程再造的角度完成綜合任務。同樣要完成這些研究內容,需要進行大量的企業調研,特別是要走訪多年來為中職院校和高校物流實驗建設提供支持的那些企業和已經開展智慧物流建設運營的先行企業。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化總結,形成比較完整的實踐課程體系。通過課程改革,解決實踐先于教學課程、課程落后于社會實踐的問題,讓實踐和課程相適應,解決中高職一體化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課程改革中技術層面和教學層面的融合,培養適應社會和時代要求的物流人才。理論課程體系重組和智慧物流實驗室的升級改造實踐,對于提高我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水平和促進智慧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作者:張艷梅 程鳳菊 董環武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黃海職業學校 青島黃海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