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訓項目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高職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的類型教育。實訓教學環節是高職教育的特色與重點,它搭建了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的橋梁,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更好地形成崗位職業能力,掌握實踐技能。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作為社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經濟社會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高校也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設備齊全的物流校內實訓室,開展實訓教學。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是指在實訓基地開展的,集各種物流設施與設備、物流技術、物流軟件、教學任務、實訓項目、師資隊伍、參訓人員等資源于一體的,旨在通過對物流作業環節的反復操作,使學生掌握各項物流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教學活動[1]。但是,許多實訓室卻存在著功能發揮不理想、實訓效果不佳等問題[2]。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實訓項目的設計與物流崗位實際需求不適應,專業尚未形成科學、規范的實訓項目體系,教師缺乏對現代物流技術的掌握等。因此,調整甚至重構物流專業實訓項目,形成實踐教學的有效載體,成了改善物流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性問題。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項目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項目內容與實際工作任務脫節
當前,實訓項目基本都是由專業教師獨立負責設計,職業教育所倡導的校企合作開發項目很難真正實現。教師在設計項目時,由于缺乏對物流企業一線崗位的深入調研與分析,多是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重復演示或驗證。在實訓過程中,沒有真正體現出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一般就是教師先進行演示,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演示過程重復操作即可,學生缺少主動思考、主動創新的機會,缺乏完成實訓任務的熱情與積極性,所設計的實訓內容與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具體工作聯系不緊密,還需重新培訓后上崗。
(二)各實訓項目存在重復、交叉現象
教師在編寫實訓指導書時都是針對本門課程獨自進行,缺乏通盤考慮和整體安排,因此沒有形成統一的實訓體系,各課程實訓項目存在重復交叉或者遺漏的現象。例如,在“物流設施設備”和“物流信息管理”兩門課程中,都有條形碼使用、GPS應用的部分;又如,在“倉儲作業管理”與“配送作業管理”兩門課程中,都有打包與PDA使用等技能性訓練項目,這必然造成實訓內容的重復和課時、資源的浪費[3]。
(三)實訓項目落后于行業先進技術水平
物流實訓室投資大,設備與技術更新慢,但物流行業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卻層出不窮,這導致許多實訓室設備落后于企業實際。另一方面,各高校在建設實訓室時,無法真正按照企業實際生產需要來進行規劃設計與購置設備,而是根據現有資金、場地、開設課程等條件來進行適應性的設計,這使得有些實訓室在建設之初,就很難完成能夠體現物流行業先進水平的實訓項目。如現代倉儲企業已開始廣泛使用二維碼定位自動導引車,但高校實訓室的導引車還是磁感應方式。學生畢業后,其所掌握的設備作業能力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四)缺乏基于供應鏈理念體現物流全過程的綜合性實訓項目
當前對物流專業學生技能的培養往往側重于一些簡單的物流設備的操作,如“倉儲作業管理”實訓中多是條形碼的打印、貨物的堆碼、打包機的使用等單項訓練項目,缺乏體現物流作業過程的綜合性實訓項目。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企業更加需要熟悉并了解物流全產業鏈作業與管理的專業人才,能夠勝任多個崗位,這就需要綜合技能的培養,這些單項訓練,無法使學生形成對物流作業的整體認知,不理解前后作業環節的銜接與配合,缺乏從整體上把握物流業務運作流程的能力,很難實現對其職業素養與工匠精神的培養目標。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項目設計的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實訓項目的設計不能僅圍繞一門課程來進行,要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專業要對整個實訓內容進行規劃與安排,形成統一、協調的項目體系,避免項目的重復或遺漏。
(二)前沿性原則
實訓內容的選擇、實訓指導書的編寫要與物流發展水平相適應,實訓設備要與企業生產實際一致,甚至要領先于企業,體現行業先進水平。
(三)生產性原則
要規劃設置用企業實際項目進行生產性實訓[4]。做到實訓內容與崗位任務對接、實訓場地與生產車間對接、考核標準與工作要求對接。在設計實訓時,要突出生產性、實操性,盡量減少驗證性、觀摩性實訓項目,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訓練,具備真正的崗位生產技能。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項目設計策略
隨著物流科技的不斷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向復合型、創新型轉變。當前,物流人才對物流設備和作業的單項操作技能只是基礎能力,而不再是核心能力[5]。在設計、開發實訓項目時,要“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任務分析為保證,以物流過程為主線”的指導思想設計實訓項目。
(一)建立以校企合作為主體的項目開發團隊
組建由行業、企業、學校人員共同構成的實訓項目開發團隊,負責整個專業實訓項目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和協調組織,形成聯動機制指導開發工作的具體實施,將企業一些典型工作任務流程作為實訓項目納入實訓教學。領導小組還應吸收若干專業優秀畢業生,他們經過在企業中的鍛煉,對于實訓項目與實際崗位需要之間的差距,感受最為明顯,因此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改進建議。如果條件允許,這部分人員還可作為實訓指導教師,更深層次地參與到實訓教學中來,為全面開發與實施項目提供人員組織保障。
(二)統籌規范單項實訓項目,夯實專業技能基礎
根據整個物流過程(供應鏈)業務,設計出不同節點上的工作任務,這些單項業務能夠相對獨立地反映企業實際操作[6]。此部分實訓項目可按專業課程劃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約含6~8個實訓任務,包含了從物流基礎認知、物流設施設備認知與使用、物流單項作業等內容。例如,“倉儲作業管理”中的貨物入庫檢驗、貨物的堆碼與苫墊、打包機的使用等;“配送作業管理”中的貨物揀選、配送路線優化、貨物裝載等;“物流信息技術”中的條形碼使用、GPS技術應用等。這部分項目是完成物流綜合作業的基礎,是物流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也是物流一線作業崗位的主要任務。各高校實訓室基本能夠滿足這部分實訓項目的開設要求,但需要對物流基礎崗位進行任務分析,將其轉化成適合教學的實訓項目,并做到“三貼近”,即貼近課程、貼近現有實訓條件、貼近崗位需要。單項實訓項目與綜合性實訓項目應保持適當比例,建議以3∶7為宜。
(三)開發綜合性實訓項目,滿足職業發展需要
隨著物流升級和產業轉型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單項操作技能已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專業需要通過設置綜合性實訓項目來培養適合多崗位需要的復合型人才[7]。建議設置整周綜合實訓,并選擇優質合作企業,依托真實的生產經營項目來完成。綜合實訓項目是在單項技能訓練的基礎上,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開展的拓展訓練,完成這部分實訓任務,學生將能夠滿足基本的初中級管理崗位需要,有助于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綜合實訓項目通過全過程、一體化構建了學生在物流供應鏈體系中的作業與管理技能,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綜合性實訓項目應體現工學結合思想,將單項基本模塊以一個或幾個背景資料進行組合,形成業務流程更復雜、反映不同類型企業和不同部門信息需求的組合實訓項目。可開設供應鏈管理綜合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等。如屬于專業綜合性的ERP沙盤模擬實訓,學生們以團隊形式模擬經營一家物流公司,并開展3~6年的模擬經營,每位成員從事一個崗位,如采購崗位、倉儲崗位、運輸配送崗位、單證崗位。也可視實訓條件,在每類崗位中設置不同的角色,如倉儲崗位可細分為錄單員、理貨員等;運輸崗位可細分為場站操作員、調度員等。為調動學生參加實訓的積極性,并在實訓中便于指導學生,教師可在實訓中承擔輔助性工作角色,配合學生完成整個物流產業鏈從采購至最終消費的整個環節。另外,也可以在專業課程中安排綜合性實訓項目,如“倉儲作業管理”中,可設計從貨物入庫到出庫環節的整個倉儲實操項目。在這個實訓項目中,由幾名同學共同完成,可具體細分為錄單員、理貨員、搬運工(含上架與下架作業)、揀貨員、打包員等不同崗位,并可輪換熟悉各個崗位,在完成實訓任務中,大家互相協同,形成團隊合力。通過完成綜合性項目,全面熟悉與掌握企業從戰略規劃、物流產品設計、采購、制造、物流、市場、成本控制、組織管理等各方面技能。因此,綜合性實訓是培養復合型、適合多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徑。
(四)注重對技能大賽配套實訓項目的開發設計
當前各高職院校普遍借助專業的實訓教學建設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規劃建設物流專業實訓室,這些供應商多是國家、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的技術支持單位。因此,在校內實訓室的規劃建設中,一定要有適用于大賽的設備與技術、軟件。在設計實訓項目中,要有專門與技能大賽配套的內容,如針對省級、國家級技能大賽的智慧物流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訓練項目[9]。設計這些項目,一是與實訓室現有設備、技術配套,易于開展實訓教學;二是實訓中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實訓熱情與實訓效果;三是有利于選拔優秀學生組成團隊,參加相關賽項,取得好成績,既有助于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有利于學生就業。
四、開發實訓項目資源,加強實訓教學內涵建設
實訓設備的配置、實訓項目的確定只是實訓教學的外在表現形式,與此同時,還需要完善實訓資源、加強實訓內涵建設,具體有:
(一)開發各種實訓教學資源
制訂實訓教學標準、實訓設備裝備標準、實訓項目任務書、實訓指導書,有條件的還應錄制實訓教學操作示范視頻、實訓教學微課等[10]。要明確各實訓項目對應的崗位任務、實施標準、實訓要達到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各種實訓資源的開發建設也要有合作企業共同參與,如錄制視頻就可在企業完成,這樣可以提高視頻資源的真實性、有效性。
(二)加強實訓室制度文化建設力度
規范管理,做到實訓室管理規定、“6S”制度、消防安全制度、設備定置圖等上墻。同時根據主要實訓項目,制作移動看板,實行看板管理,展示主要作業流程與操作規范,便于學生進行實訓時隨時參照。通過豐富與完善實訓教學資源,來保證實訓教學規范,有序進行。
(三)將實訓室同時建成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與工匠精神的基地
在實訓室內設置展板與實物展柜,向學生展示專業建設成果及歷屆學生獲得的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技能大賽獲獎證書、獎杯或獎牌的實物與照片,生產加工類實訓室可展示學生在實訓中的加工產品等物化成果,這種展板與展柜的設置,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與職業自豪感,有利于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重要的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作為實訓教學的載體,實訓項目的設計與開發,是決定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只有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物流工作任務并進行分解,以單項實訓為基礎,以綜合實訓為突破,結合實訓室現有條件設計實訓項目,同時注重加強實訓資源與內涵建設,構建完整、統一的實訓教學體系,才能滿足物流業升級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曾一帆.校內實驗實訓項目的設計與開發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7(6):57-64.
[2]包鋒.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綜合作業實訓項目開發[J].教育現代化,2018(7):354-355.
[3]軒慧慧.基于校內實訓基地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項目開發[J].開封大學學報,2016(1):70-73.
[4]曾繁斌.專業群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開發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3):174-175.
[5]肖俊.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項目設計及保障研究[J].求知導刊,2016(9):56.
[6]李蕾.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訓項目設計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5):114-115.
[7]安瑩.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J].商訊,2019(35):191.
[8]楊兆貴.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驗實訓項目的開發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23):216.
[9]羅杏玲.1+X證書制度下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探索[J].產業創新研究,2019(12):246-247.
[10]徐志成.高職院校實訓項目開發與實踐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13):192-193.
作者:姜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