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化圖書館危機管理與危機預警,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圖書館是一個有機生長體,作為高校重要服務窗口之一,承載著傳承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責任,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對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危機。在信息化環境下有效的控制危機,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危難”中尋求“生機”,這是圖書館危機管理與危機預警所要討論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
圖書館危機;危機管理;危機預警
1.引言
圖書館是一個有機生長體,作為開放的信息文化服務機構,始終面臨著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飛來橫禍等各種風險。典型案例有:“巴金贈書流失事件”、“國圖事件”等都說明了從圖書館外在的硬件建設到圖書館內在的管理模式、管理體制、服務理念、組織協作等方面可能出現危機,并有可能發展成對社會具有很大影響的惡性事件。及時有效的化解危機,實行有效的管理,將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對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2.危機與圖書館危機管理
2.1危機
關于危機的定義學界一直頗具爭議,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①《漢語大詞典》解釋“危機”為:潛伏的禍害或危險[l]。②《辭源》對“危機”的解釋是:潛伏的禍端。唐劉禹錫劉夢得文集二題歌欹器圖詩:“贏相功成思稅駕,晉臣名遂歡危機”[2]。劉茲恒[3]認為所謂危機,就是會造成嚴重威脅,需要立即反應的高度緊張狀態,需要立馬處置,以免造成更大的威脅。薛瀾等定義危機是指決策者在其核心價值觀念受到嚴重威脅或挑戰,而有關信息不是太充分,事態的發展高度不確定,需及時采取行動措施,從而扭轉不利局面等的匯聚[4]。這里主要是從國家形象、企業品牌戰略的角度闡釋危機的涵義。羅森塔爾(Rosenthal)等人認為:危機就是對一個社會組織的基本價值和行為準則秩序的打破,并且具有不確定性、突發性、周期性等特點,必須要管理層及時作出響應和決策,防止事件的進一步蔓延造成更大的社會影響[5]。該定義得到廣大學者的共識。巴頓(Barton)認為:危機是一個引起潛在負面影響的具有不確定性的事件,這種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對組織成員、產品服務、資產和聲譽造成巨大的損害[6]。危機事件影響組織的影響聲譽、事業發展,值得管理者的深入思考。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管理者應對突發事件及時響應能力,快速做出決策部署,將危機事件影響做到最低。
2.2圖書館危機管理
高校圖書館作為一個重要的服務窗口部門,其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影響圖書館發展的危機元素。正確把握針對于圖書館這個特定組織的危機管理,意義十分重大。潘梅認為圖書館危機管理是對圖書館運轉中出現的危機因子和危機事件從生到死全程全面監控處理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7]。燕輝,魏小盈認為圖書館危機管理是指圖書館對其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諸多危機如自然災害、人為危機、信譽危機、人才危機、資源危機等。圖書館管理者要從危機事件得到啟發和經驗,制定圖書館危機管理規定,防止危機事件出現給圖書館聲譽、形象帶來影響,從而促進圖書館良好形象的樹立以及圖書館穩定而全面的發展[8]。圖書館危機管理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管理過程監控的動態管理體系。針對在圖書館內外環境可能發生的種種危機進行提前布置、提前預測、動態反饋,為圖書館的危機事件及時化解、消除。圖書館危機管理意識貫穿整個圖書館危機管理之中,為危機事件發生后及時有效化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圖書館危機管理流程圖
劉茲恒、潘梅認為圖書館危機管理是對圖書館運行中出現的危機因子和危機事件從發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監控處理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該觀點指出圖書館危機管理提前在危機事件爆發前、危機事件影響中、危機事件結束后的反饋和經驗總結全過程。它包括危機管理的有效組織、制度設計、流程監控、策略制定、計劃實施、決策反饋等環節,涉及培養危機管理意識、組建危機管理職能部門、檢測并處理危機因子、建立危機預案、處理危機事件、危機名譽恢復、事件輿論、事后總結經驗并學習改進等諸多方面[9]。依據危機生命周期理論,危機的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危機前期、危機中期、危機后期。因此,圖書館危機流程也應該圍繞這三個階段設計。本文在結合危機管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圖書館危機管理流程圖。
4.圖書館危機預警體系構建
圖書館危機管理的重點是建立圖書館危機管理預警機制。圖書館危機管理預警是指對圖書館內外環境及工作過程進行監測,根據圖書館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的變化,對圖書館未來的不利事件或風險進行預測和研判。預警機制是指,由能靈敏、準確地提示風險前兆,并能及時提供警示信息的機構、制度、網絡、舉措等構建的預警系統[10],加強圖書館危機應急管理,建立圖書館危機預警機制,是關系到圖書館財產安全、資源安全、館員及讀者的人生安全的基礎,是構建“和諧圖書館”、“讀者滿意圖書館”的重要保證。
4.1建立圖書館危機預警的意義
所謂危機預警體系就是運用科學技術方法及計算機手段設定危機預警風險點、臨界值,通過信息收集及時的挖掘危機風險點,然后通過危機風險識別,提取危機風險信息指標,根據統一判斷、甄別建立一套完備的化解消除危機事件的體系。因此,在危機管理過程中,建立一套與圖書館相適應的有效危機預警系統,防患于未然,不僅對于防范危機的發生、防止危機擴散和降低危機損失,確保在各種危機時間面前轉危為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2風險預警系統工作原理
徐芳[11]等詳細分析了圖書館危機管理預警系統的邏輯流程,同時指出預警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風險分析、風險控制的過程,應用因果分析法、邏輯推導法、倒推過程法,從結果出發尋找產生發生危機的原因,再反推分析危機發生原因。一個完整的風險預警系統應遵循的流程如圖2所示。信息收集就是對有關危機風險源和危機征兆等信息進行收集,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收集圖書館外部環境的風險信息、內部的業務活動信息以及用戶的反饋信息等所有相關信息,并進行數據庫匯總。信息分析與預測則包括信息整理、信息識別和信息轉化三個部分。危機預警系統收集到信息之后一般需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和歸類,這樣信息會顯得比較清晰和有條理,也就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所收集到的信息。經過信息的整理和分類,并對信息進行識別后,風險預警系統就擁有了一些較為全面、真實、有用的信息,此時系統就可以將這些信息轉化為一些簡單、直觀的信號或指標,為系統進行決策做好準備。信息是指利用各種新聞載體來告之相關部門和組織所面臨的危機。比如高校門戶網站、圖書館的門戶網站、高校校報等和BBS等。風險管理是在信息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根據分析結果,確定與風險等級相適宜的風險管理措施,防止潛在危機的發生。監督和反饋對已采取措施的風險信息,進行跟蹤、監控,并將結果作為信息反饋匯總到數據倉庫,進行新一輪循環,直至該信息進入相對穩定狀態。通過對措施的結果進行雙向反饋,以進一步調整有關預防危機的措施。
4.3圖書館危機預警機制構建
圖書館危機預警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是一系列環境和行為的綜合體[12]。根據風險預警邏輯流程圖,可以明確圖書館危機預警管理系統主要有兩大功能:預警分析和預控對策。其中預警分析是前提,預警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分析方法,預控對策是在預警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預警分析的主要活動包括內部信息、外部信息以及反饋信息的輸入,風險信息分析、相關信息整理等內容。具體到管理工作中,對危機的監測實際上就是對各種經營信息進行收集,從中分析危機因素的過程。
5.結語
無數的現實案例告訴我們,只有建立健全的危機預警機制,才能做好危機管理工作,化險為安。圖書館要善于收集來自管理層面、數據管理、讀者服務等方面的危機信息,對有可能威脅到圖書館管理的內外因素進行分析、調研,及時研討制定應對方案。將有可能危機到圖書館的危機遏制在萌芽狀態。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給圖書館的管理打一劑“強心針”,一旦危機出現將如堅冰遇到溫度迅速化解。
作者:周偉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參考文獻:
[1]羅竹風.漢語大詞典[Z].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3:15.
[2]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第一冊)[M].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434.
[3]劉茲恒,劉雅瓊.國內外圖書館危機管理研究述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9):3-9.
[4]薛瀾等.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47.
[6]羅伯特•希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35
[7]潘梅.圖書館危機管理若干問題探討[D].北京大學,2007:47.
[8]燕輝,魏小盈,圖書館危機管理基本概念體系探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0):18-22.
[9]劉茲恒,潘梅.圖書館危機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內容[J].圖書與情報,2007(2):32-37,41.
[10]徐冰.圖書館危機預警機制的構建[J].圖書與情,2007(2):42-5.
[11]徐芳,柴雅凌,金小璞,胡廣霞.圖書館危機管理與預警系統[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6):81-83.
[12]王洪波,宋國良.風險預警機制在燥動和陣捅下風險創業投資機制必備性生存工具[M].北京經濟竹理出版,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