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急診護理危機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急診護理中存在的危機
1.1急診護理工作自身危機
急診行業是一項具有高難度的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在急診救治的過程中,需對急診患者實施護理。因為急診護理工作存在直接性,在救治工作中,與患者的接觸相對比較多,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也存在一定的危機。例如,護理人員因接觸患者或者工作失誤出現感染現象或者受傷現象等。而急診工作存在較高難度,一些護理人員不能完成,會造成急診護理科室人手不足或者護理工作任務過重等現象,具有自身危機。
1.2院前急救危機
急診患者入院前,在一定情況下需要實施院前急救。一般情況下,對具有急危重癥、災難事故、創傷和中毒等危及生命的患者才會實施院前急救。但是,在實施院前急救的過程中,急救時間比較短、患者發病比較急、醫護人員搶救處置急、缺乏專業配合、風險比較大、需求急、救治手段比較單一、缺乏專業的指導等,都會對院前急救效果造成影響,很容易出現急救危機。
1.3護患關系危機
護患關系主要是指醫院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關系,需護理人員經常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急診科是醫院科室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患者為危急患者,并且病情比較嚴重。通常情況下,患者家屬不能輕易接受突發事件,對患者病情不了解。因此,對急診護理人員會存在一定的矛盾心理,很容易與急診護理人員發生沖突,不利于急診患者的搶救。
針對急診護理中存在的危機,需要醫院急診科加強對急診危機的管理。具體的急診護理危機管理措施如下。
2.1建立風險管理小組
醫院急診科室可由科主任、主治醫師、主管護師和護士長等組成急診危機管理小組,定期對急診護理進行安全檢查。例如,急診危機風險管理小組可每月對科室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預測,尤其是針對危重搶救患者,應制定相應的急診危機防范和護理措施,以實現對急診危機風險的有效預防,減少急診危機的發生。針對急診科室中的重點崗位、重點工作內容、重要環節和重點人群,應該加強對其的護理風險教育,并經常組織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相關法制和法規的教育。護理人員應該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護理人員應對相關護理預警預案,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可讓考核結果與護理人員績效工資相掛鉤,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角色責任和急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2.2制定急診護理危機管理計劃
護理急診危機管理的成功與護理管理人員具有直接的影響,護理管理人員需對護理危機產生后造成的潛在最壞結構進行充分考慮,并提前做好相應的針對護理危機的計劃。例如,每月可檢查護理人員急救護理技術操作和搶救護理流程的演練,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急救和急診水平,避免急診護理人員造成事故差錯。急診科室應強化危機管理,以醫院中發生的護理事故為例,每周召開護士會議,讓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制定護理應急預案和程序,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處理能力,以避免急診事故的發生。
2.3提高護理人員危機意識
醫院急診危機管理中,保持科學的危機觀,不僅可以反映醫院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也是實現對急診危機的策略化處理的一項保障條件。因此,需重視急診護理危機管理,以提高醫院急診科室對急診護理危機的敏感性。一些急診危機管理人員缺乏危機意識和前瞻性眼光,不能及時發現急診護理中的危機,處理危機時比較被動。隨著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者及其家屬維權意識不斷提高,對急診護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斷增高。急診護理人員必須強化自身危機意識,提高自身危機管理能力,才能及時發現急診護理中的危機,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最大程度的降低急診危機造成的損失和危害。
3嚴格執行護理風險管理
為了實現對醫院急診護理危機的科學管理,降低急診危機的發生率,醫院急診科室應該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強對急診急救過程中各項設備儀器的檢查,保證各項器材的完整性等。另外,醫院急診科室應該培訓專科護士,以提高急救水平。例如,醫院急診科可選擇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急救培訓學習和進修,并組織相關人員通過查房和幻燈等形式進行學習,以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實現對急診危機的有效防范,減少急診危機風險的發生。
4總結
綜上所述,醫院急診護理過程中,存在很多潛在因素,會造成急診危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因此,醫院急診科室需加強對急診護理危機的管理。針對急診護理中產生的危機,急診科室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對危機的有效預防,降低危機發生率,才能提高急診護理的安全水平,發揮危機管理的重要作用。
作者:張玲玲 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