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管理包括系統安全管理、系統運行制度管理、用戶信息管理、網絡支撐能力管理等內容。其中系統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我區氣象信息中心信息傳輸網絡有三種網絡結構形式:一是安全等級最高的內部局域網,各盟市臺站及區局直屬各單位幾乎所有計算機都在該網上;二是以數字專線與有關政府機構構成的政務專網和通過不同授權等級共享的各級數據資源;三是通過寬帶接入氣象網站、供廣大用戶瀏覽的公眾互聯網。系統運行制度管理就是要提高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的科學管理水平,建立相應管理信息系統,完善系統業務標準,統一規范局域網絡。用戶信息管理就是包括IP地址和域名在內的基礎運行信息,對于用戶的基本信息記錄,包括姓名、所屬機構、職位、職責權限和郵件地址確認等方面也是網絡信息管理重點。保證信息源的穩定與有效,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資源的防篡改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良信息的侵入。網絡支撐能力管理就是提升網絡系統水平,完善公共服務網絡支撐能力,涉及到網絡服務器的配置情況與信息服務、訪問狀態以及負載均衡等多方面與服務器相關的信息范疇。
二、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安全防范問題
1.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安全需求
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已成為氣象業務的重要支撐,安全、快捷、高效和高度共享的省級信息傳輸網絡系統是全面提高氣象業務服務能力的關鍵。但網絡系統遭受病毒侵襲、病毒軟件破壞、網絡故障等現象時有發生,還會出現配置良好的終端計算機卻運行很慢或無法運行等故障。因此著力增強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運行的實時監控能力,提高信息網絡系統安全水平,建設規模適度的核心業務異地備份系統,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事件的能力,確保信息網絡系統穩定運行,已成為信息網絡系統亟待解決的問題。
2.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安全防范
首先要從硬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建立互聯網出口硬件防御裝置,如硬件防火墻、網頁防篡改系統等;局域網內部多層次防護,如網絡管理軟件、防病毒軟件等;針對工作人員信息網絡安全意識淡薄、應用程序存在漏洞及內網病毒難以防范等安全問題,要進一步加強氣象信息網絡安全體系建設,完善服務器、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等綜合部署,有效避免病毒等入侵,從而保障計算機系統和局域網絡等安全、可靠運行。其次要從軟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周密的安全策略要求有嚴格制度的約束、規范的技術培訓和機敏的安全防范意識的建立。因此制訂網絡安全管理守則、機房管理制度,做到權責分明、操作規范、流程清楚、保密嚴格的高安全、高可靠的動態管理是安全防范體系建立的首要條件。
3.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安全保障
氣象信息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需要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加密,防止數據和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干擾或者竊取。因此,建立網絡安全系統,對于保障氣象信息網絡傳輸系統至關重要。保障氣象信息傳輸系統網絡安全,第一建立網絡安全組織,從制度上明確氣象信息傳輸系統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第二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安全策略,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具體安全措施。如訪問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數據備份策略。第三對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進行安全管理,加強對氣象信息資源、密碼系統、安全檢測等系統的管理。因此,要想保證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氣象信息傳輸中順利應用,就必須建立網絡安全系統。
三、結束語
氣象信息傳輸網絡系統管理是以安全策略為核心、安全技術為支撐,安全管理為手段的綜合體系。只有從信息資源組織、信息平臺協調、用戶權限管理和安全防范策略等方面進行多位一體的統籌協調才能使氣象網絡信息管理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中得到跨越式的發展。使氣象信息網絡傳輸的效率和準確性都得以全面提高,促進了氣象信息網絡傳輸高效優質發展。
作者:賀美萍 單位:內蒙古氣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