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金會投資管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基金會投資現狀
1.基金會資產投資過分謹慎
最新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在2004年6月開始實施,其對基金會保值增值的規定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確定了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對基金會沒有做出過多的限定,完全由基金會的最高機構理事會來決策,但又要求理事會謹慎科學投資,以確保基金會財產的風險降低。《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理事會違反本條例和章程規定決策不當,致使基金會遭受財產損失的,參與決策的理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對基金會來說,一方面在資產投資方面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間,政府和相關機構不要求基金會必須投資那些品種,或是投資多少,只是要求投資行為必須是在不影響公益性的前提下進行,并要保證基金會資產的安全,這就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基金會資產投資的范圍;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具體的操作規程,有些無所適從,出現兩種現象,由于資產投資管理方面缺乏具體的控制規程,許多基金會采取“過分謹慎”的態度,使得基金會資產的增值目標無法實現,另一種現象就是基金會為了實現資產的增值、保值,大膽投資,致使資產流失、縮水等情況頻頻發生。
2.基金會資產投資違規頻頻出現
基金會資產投資違規現象比比皆是,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資產的轉移。主要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違規借貸給個人等形式。目前基金會只有《基金會管理條例》可以參考,基金會資產投資相關法規仍有待完善。由于我國基金會資產投資不是很普遍,針對基金會投資的管理規定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不是很成熟,仍然存在許多漏洞,缺乏監控,再加之基金會內部控制的薄弱,讓有心之人乘虛而入,無法保證基金會資產的安全。中國青年基金會的“希望工程違規投資”案就是如此,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易曉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數額巨大。
二、基金會資產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受傳統觀念影響,投資意識薄弱
從數據分析,一般的教育基金會的投資額占基金會總資產的比例要遠遠高于其他,一般私募基金會的投資比例也要比公募基金會要高。目前教育基金會投資規模最大的是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和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投資規模在2012年分別達到了20億元和15億元,2014年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31億。據統計,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基金會有一定規模的投資,三分之二的基金會仍有一定數量的基金會處于零投資額的階段。大多數基金會不愿意承擔風險,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2.投資方式狹窄,投資效率低
由于基金會的性質主要是公益性,所以出于對基金會資產投資的安全性考慮,大多數基金會采取保守方式對資產進行投資,如銀行存款、購買債券等方式。基金會在對外進行投資方面缺少經驗,甚至有些基金會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對外投資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對于資金投資一直采取保守方式的原因之一。如舒偉紅——中華少年兒童基金會的財務總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為了減少基金會在面對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資產縮水現象,他們開始選取對外進行投資的途徑來對資產進行保值、增值,但在選取投資方式時還是將保證資產的安全作為首先考慮的因素,中華少年兒童基金會的所作所為印證了上面的分析。我國對基金會投資于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的控制較為嚴格,基金會選擇股票等投資比較少見。即使較少基金會會選擇購買股票來實現為資產增值保值的目的,雖然投資股票的收益比較高,但其所存在的高風險使得許多基金會不會選擇這一投資方式。2015年我國的股票市場出現大幅度的變動,還有前面2008年對于投資股票市場的基金會來說是黑色的一年:投資收益出現負值,公益資產大幅縮水。股票的影響因素很多,而且變動幅度較大,風險較大,為了保證公益資產的安全,許多基金會不會將購買股票作為基金會資產投資的首先選擇。甚至部分基金會根本不會去選擇這一方式。
3.投資失敗的頻繁
由于缺乏理財的專業隊伍,風險意識和管理水平也有不足,我國大多數基金會將其資產委托給證券公司來完成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這些做法有點盲目,這必將會產生投資風險。如:社保基金2011年交易類資產虧357億,投資失利。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社保基金會投資運營總資產8689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資產為5042億元,占58.03%;委托投資資產為3647億元,占41.97%。2011年全年,全國社保基金的資產總額僅增長了122.1億元,其投資收益率則從4.23%降低至0.85%,年均投資收益率則由9.17%下降至8.41%。其中股票部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則下降至18.61%。從比例來看,2011年全年,社保基金在股票和債券上的浮虧已經占到了整體收益的82.8%。而這一切,都受到2011年二級市場的大幅下跌影響。基金會將資產委托投資不僅僅說明了其缺乏專業投資人員及其機構的設立,同樣會在無形中給基金會資產對外投資的風險加大,資產投資收益率無法保證,資產的對外投資與投資者的經驗、資歷、投資態度、投資分析等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基金會資產的對外投資不能盲目對外委托,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來提高資產的投資收益率。
4.投資監控存在漏洞
目前為止,我國基金會資產對外投資是發展所趨,基金會在對外投資時,必須經過理事會的審批通過,一般要求基金會內部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士進行管理,但從目前來看,基金會很少設有這樣的機構,選擇委托專門的投資機構管理。在投資期間,理事會對投資資金的流向、投資預期收益、可能發生的風險、投資穩定性等并沒有太多的了解,根本無法掌握投資的信息,相關投資情況僅會在年度報告中有所體現。缺乏對基金會資產投資過程的監管,這必然使得基金會的投資效率低下,甚至是基金會資產的流失。
三、基金會資產投資管理建議
1.重視基金會資產投資,接受股權捐贈
《基金會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基金會應當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實現基金的持續健康發展。基金會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基金會發展尤為重要,市場經濟所帶來的通貨膨脹、人民幣的不斷貶值等都會使基金會資產嚴重縮水,為了防止資產的縮水,基金會對外投資勢在必行。我們應該改變傳統觀念,一味地依賴捐贈收入,應當重視基金會資產投資功能。股權捐贈也是基金會資產保值增值的一種途徑,股權捐贈是未來基金會發展的方向。股權捐贈不僅可以拓展基金會資金來源渠道,增強基金會的活力,更關鍵的是其運作的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從投資的角度出發,適當合理的投資,獲取高額回報,部分收益用于公益支出,剩余收益和本金繼續投資,保證基金會擁有充足的資金。股權捐贈方式在西方比較普遍,而在中國起步比較晚。運用好這部分股權,可以給基金會帶來很大的利益收入,如何運用好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
2.完善基金會資產投資機制
目前我國基金會對自有資產和捐贈資產的日常管理都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但在資產投資這部分的相關規定比較欠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基金會的不斷壯大,為了能夠保證基金會資金來源的穩定,基金會資產對外投資將會被社會公眾所接受,并且是勢在必行。為了提高資產投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金會要提高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如制定資產管理制度,制定投資戰略,建立應對投資風險機制,風險分擔措施等。不要盲目地將資產委托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等進行投資,這會加大基金會資產投資的風險,基金會可以招聘專業的投資管理人才,培養自己內部的專業人才,成立專門的機構,針對基金會資產的特行對基金會資產進行合理投資,降低投資風險到基金會可承受范圍之內。
3.實行多元化投資,提高投資收益率
基金會投資方式主要是將資產存放銀行,但2015年以來,央行已連續四次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1.75%,創歷史最低水平。選擇銀行存款的投資形式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基金會市場的需求,降準降息后基金會應調整理財策略,適當選擇風險、收益與自身情況相匹配的金融資產配置。資本市場的投資產品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比較成熟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也是我們基金會的不錯選擇。可以借鑒一些投資管理較好的教育基金會的運行模式,特別是一些大學基金會,將資金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資金用于投資低風險的產品,如證券一級市場和債券;一部分資金用于投資捐贈資金的企業,特別是校友企業;最后一部分存放銀行,可以保證一定的穩定的存款利息。
4.完善資產監督機制
可以借鑒英國基金會的管理辦法,在基金會內部應設立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士對基金會資產投資進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基金會資產投資相關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投資責任機制,注重資金投資的安全與高效,不斷提升資產投資運作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基金會的健康成長。基金會專項監督的主體主要有基金會監事會、財務機構和有權參與專項監督工作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以及聘請的外部中介機構,并接受外部的社會監督。這些監督主體的工作,對于基金會來說,既是監督,也是服務,是基金會資產內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最后,從政府的角度出發,由于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再加上基金會投資能力較弱,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引,也可以利用稅收政策進行調控引導基金會的投資行為。
作者:丁金蘭 單位: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